附录三 修辞简表1.docx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45579431 上传时间:2024-03-12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6.9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附录三 修辞简表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附录三 修辞简表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附录三 修辞简表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附录三 修辞简表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附录三 修辞简表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附录三 修辞简表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附录三 修辞简表1.docx(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九上附录三修辞简表 教学设计 方巷中学 唐桂荣教学目标:1.梳理对偶反复设问反问四种修辞手法。2.掌握四种修辞手法的特点与作用。3.帮助学生提高在语言表达中准确、灵活运用四种修辞手法的能力。4.感受运用修辞手法后语言的生动与优美。教学重难点:1.了解对偶反复设问反问四种常用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2.辨别修辞手法的异同:对偶与对比,反复与排比,设问与反问。3.能正确判断句子的修辞手法并能灵活运用。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古人说: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其中的“文”就是文采,就是语言生动形象,这主要靠修辞来实现。恰当运用修辞手法,能够增添我们生活的趣味,在文章的写作中,也能使文章更生动形象、情趣盎然。那

2、么,什么是修辞呢?修辞是修饰文字词句,运用各种表现方式,使语言表达得准确,鲜明而生动有力的有力手段。课程标准中要求学生辨析、运用的修辞格有: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反复、对偶、设问、反问等八种。中考说明中规定考试内容:正确运用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反复、对偶、设问、反问等常用的修辞手法,体会这些修辞手法在文章中的表达效果。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其中四种修辞手法:对偶反复设问反问。 【对偶修辞】对偶:(一)概念: 对偶是用字数相等,结构形式相同,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来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意思的修辞方式。对偶句形式工整、匀称并节奏鲜明,音调和谐,便于记忆和传诵。对偶形式的修辞方式,在诗歌、对联中出

3、现最为普遍。(二)对偶的种类: 1、正对。事物的两个角度、两个侧面说明同一事理,在内容上相互补充。上句和下句在意思上相似、相近、或相补或相衬的对偶叫做正对。例如: 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类皮厚腹中空。 2、反对。上下句意思上相反或相对的对偶形式。例如: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3、串对(流水对)。上下句意思上具有承接、递进、因果、假设、条件等关系的对偶形式。 例如: 才饮长江水,又食武昌鱼。 根据上下句的形式又可以把对偶分为严式对偶和宽式对偶,严式对偶要求上下两句字数相等,词性相对、结构相同、平厌相对、不重复用字。宽式对偶对严式对偶五条要求只要有一部分达到就可以,不很严

4、格。(三)对偶的结构: 1、成分对偶。例如: 然而我的坏处,是在论时事不留面子,泛铜弊常取类型,而后者尤与时宜不合。 2、句子对偶。例如: 秋水共长天一色,落霞与孤骛齐飞。(四)对偶的作用:1.能够高度概括所要表达的内容,使之凝炼集中。 2.能够增强节奏感,使语言整齐、语句匀称,琅琅上口,便于记忆和背诵。 (五)对偶(对仗)与对比的不同点: 1、对比的基本特点是“对立”,对偶的基本特点是“对称”。对比是正反两方面的事物放在一起进行比较,从而突出事物的特点。 2、对偶要求字数基本相等,意思相近或相反,词性结构相对应。但不太讲究平仄。对偶主要是从结构开工上说的,它要求结构相称,字数相等;对比是从意

5、义上说的,它要求意义相反或相近,而不管结构形式如何。3、对偶里的“反对”(如“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就意义说是对比,就形式说是对偶,这是修辞手法的兼类现象。)4、 对仗就是更严谨的对偶。(1)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2)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但是,在对偶中的“反对”中,从形式上看是对偶,而从意义上看却是对比,这我们应该分清,把它列入辞格的兼用中去。(六)完成对偶句练习:下发练习一 完成后评讲。(七)学习拓展:修辞方法速记歌对偶对仗,结构一样,词性相同,字数相当。 字句对称,节奏铿锵,朗朗上口,易记心上。 【反复修辞】反复:(一)概念:为了强调某个意思,表达某种感情,即

6、根据表达需要,使同一个词语或句子一再出现的方法。反复可以是连续的,也可间隔出现。(二)反复的类型:1连续反复(中间无其他词语间隔)。 例句: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前进!前进!。 2间隔反复(中间有其他的词语)。 例句:她含着笑,洗着我们的衣服, 她含着笑,提着菜篮到村边的结冰的池塘去。 3词语反复。为凸显某种感情或某种行为,连续两次以上使用同一词语,达到强调的目的。 例如: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鲁迅记念刘和珍君) 鲁迅先生在这里多次使用“沉默”一词,表达自己对段祺瑞政府的愤怒和对民众觉醒的期盼之情。 4词组或句子反复。有时为了表达内容或者结构安排的需要,要连续两次以

7、上使用同一个词组或句子。 例如:“大山原来是这样的!月亮原来是这样的!核桃树原来是这样的!香雪走着,就像第一次认出养育她成人的山谷。”(铁凝哦,香雪) 这里连续三次反复使用“原来是这样的”,表明了香雪此时的快乐心情。 5语段反复。在诗歌和小说中最为常见。鲁迅在小说祝福中,不惜笔墨,连续两次重复以“我真傻,真的”开头的一大段,一方面表达祥林嫂丧夫失子后的痛苦心情,同时也反映鲁镇上的人们对她的冷漠,有力地批判了摧残中国劳动妇女的封建礼教。 (三)反复的作用:主要运用在诗文中,起到反复咏叹,表达强烈的情感的作用。同时,反复的修辞手法还可以使诗文的格式整齐有序,而又回环起伏,充满语言美。 (四)反复与

8、排比修辞手法的区别: 反复和排比两种修辞手法都含有相同的词语,形式上相似,容易混淆,两者的区别关键在于其表达的侧重点不同。反复是为了强调某个意思或突出某种情感而重复使用某些词语或句子,所要表达的侧重点在于重复的词语或句子上; 排比则是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语气一致的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短语或句子排列起来使用,侧重点不在相同的词语上。(五)完成反复句练习:下发练习二 完成后评讲。(六)学习拓展:修辞方法速记歌说理记叙巧反复,加强话语印象深, 文艺创作用“反复”,强调主题语意尽。 “反复”手法用得妙,文章精彩锦上添, 反复反复意回还,加强节奏如心弦。【设问修辞】设问(一)概念:设问是明知故问、自

9、问自答,或提出问题不需回答的修辞方式。(二) 设问的基本特点:“无疑而问”,设的目的在于引人注意,启发思考。例如: 社会生产力有这样巨大的发展,劳动生产率有这大幅度的提高,靠的是什么?最主要的是靠科学的、技术的力量。(三) 设问的作用。首先,我们要确定内容。在日常生活中,设问句还是比较实用的。如:在一个闹哄哄的场所,你使劲地喊,可能效果并不怎样,但你如果来个“大家看,今天我带来了什么宝贝?”稍微停顿一下,然后说,“哦!原来是个 !”大家的注意力一下子就被你给吸引过来了。所以,我们在创作前,要想好要说的内容。其次,我们要注意自问自答,给读者或听众造成悬念。我们创作设问句的目的是为了吸引读者的兴趣

10、,所以,一问一答要精心设计,切不可马虎。(四)自主练习一:修改句子变成设问句。【反问修辞】反问(一)概念:为了加强语气,用疑问句的形式表示确定的意思常用肯定形式表示否定,用否定形式表示肯定。例如:就说蒋筑英吧.已经经过了这样长久的考验,跑他入党的志愿,也一定要等到死后才能由省委的追认满足么?(用肯定的形式表示否定)我呢,我难道没有应该责备的地方吗?(用否定式表示肯定的意思。)(二)反问的特点:反问,就是明知故问,不须回答,加强语气的一种修辞方法。我们要注意区别反问、疑问和设问之间的差别。我们还要学会陈述句和反问句互改的方法:互改共同点是肯定变否定,否定变肯定。不同点,陈述句改成反问句,要加上反

11、问词,反问号;反问句改成陈述句时,要除掉反问词和反问号,该成句号。(三) 自主练习二:修改句子变成反问句。(四) 反问与设问的区别: 1、设问不表示肯定什么或否定什么;反问则明砌表示肯定和否定的内容。2、反问的作用主要是加强语气,设问的作用主要是提出问题,引起注意,启发思反问与设问的区别:(五)学习拓展:修辞方法速记歌自问自答是设问,问而不答是反问。 设问醒目又意深,反问语强耐深省【综合训练】完成综合训练三-四。【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四种修辞手法,希望今后大家能和修辞交朋友,多运用,使自己的文章更加具体、生动、形象。提高修辞手法运用的水平是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的关键所在,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程,需要同学们带着激情阅读,开阔阅读视野,掌握一定的修辞知识,在写作中加强修辞的运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