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幼儿一日生活减少消级等待.doc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45576060 上传时间:2023-03-17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优化幼儿一日生活减少消级等待.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优化幼儿一日生活减少消级等待.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优化幼儿一日生活减少消级等待.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优化幼儿一日生活减少消级等待.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优化幼儿一日生活减少消级等待.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优化幼儿一日活动程序,减少消极等待现象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在提到科学、合理地安排幼儿一日生活时,要求“尽量减少不必要的集体行动和过度环节,减少和消除消极等待现象”。优化幼儿一日生活的每个环节,是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促进其情感、个性、智能的发展的根本条件。等待在生活中,等待在教学中,等待在游戏中,等待在每个环节中。在我们努力学习等待的同时,我们也必须正视消极等待并努力避免让幼儿作消极等待。 在研究幼儿良好常规与优化一日生活中,每天幼儿午睡起床时,穿衣服、盥洗、入厕等一系列活动引发了幼儿因为速度的先后问题而出现的不同等待现象。:一、幼儿起床入厕、盥洗过程的调整1、化零为整,教师在幼儿起床

2、后,根据幼儿速度的快慢,组织不同组的幼儿去卫生间,个别幼儿再由教师单独带往。虽然减少了教师的奔波时间,但幼儿集体等待的时间并没有得到改善。2、加强幼儿在来回活动室与卫生间之间的安全教育,教育幼儿不乱跑、慢慢走、不在途中玩耍,学习排队入厕,自觉盥洗。教师组织大多数幼儿去盥洗,少数幼儿由能力强的幼儿带往。幼儿整队去卫生间,排队入厕盥洗,过度时间过长。3、幼儿起床后,教师叮嘱安全事项,请个别能力强的幼儿带领其他幼儿入厕、盥洗。教师更好地关注个别幼儿,多数幼儿有了初步的自主性。但是幼儿间依然存在相互等待的现象。4、主班教师交代幼儿安全事宜,幼儿起床后按速度不同依次自主入厕、盥洗。配班教师在卫生间指导幼

3、儿进行盥洗。化整为零,克服了幼儿间由于相互等待而产生的时间上的浪费。幼儿的自理能力、自主性大大提高了。二、幼儿喝水、吃午点的安排调整幼儿集体喝水、吃午点的环节存在多次的重复等待,取消集体活动,让幼儿按起床、入厕、盥洗的不同速度分别去喝水、吃午点。幼儿不仅有了更多的自主性,在时间上避免了更多的消极浪费,教师从而在活动中能更好地关注个别幼儿,做到有的放失。三、教师之间相互协调、合作的改变主班、配班教师与保育教师各负其责,在幼儿起床的第一时间上关注幼儿,把检查幼儿衣物整齐,梳头等环节贯穿渗透于幼儿盥洗后的任一环节中,克服了时间上消极的等待浪费。四、幼儿吃完午点后,活动组织形式的不断调整,变化。 我们

4、让吃完午点在桌面上等待的幼儿,拿着玩具篮到空地上去玩。为幼儿设计了一块可集中、可分散的“小区域”。幼儿活动背景墙与主题活动墙的位置也留了下来。我们欣喜发现,区角活动的内容可增可减,方式方法可灵活可多变,有利于教师更好地去把握。同时,幼儿计算区与建构区、美工区等拉开了距离,便于教师观察与引导,幼儿也不会受他人的影响。幼儿集体活动与分组活动场地分开,使每个幼儿不需要等待。幼儿午睡起床后,按先后次序分别入厕洗手、喝水、吃午点,选择活动区。或安静看书,或参与建构游戏、跳幼儿活力操等。 通过不断地调整、研讨、改变,其中,幼儿的自觉性、自控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发展,有了良好的排队习惯,幼儿起床、入厕、盥洗、喝水、吃午点过程中,磨蹭现象大大减少。幼儿自主性提高,自信心发展良好。在宽松的环境中,幼儿不仅能自主的游戏和活动,而且还给幼儿提供一个释放心理能量的空间,有利于幼儿自主自律能力和健康人格的形成;从教师的角度来说:有利于教师进行现场的设计、思考以及一些临时的随机情况的处理.教师在教学组织中改变了教育策略,教师间的合作,协调在潜移默化中形成,各负其责;使下一活动得已顺利进行,有效提高教育效能;优化幼儿一日活动,克服消极等待现象,更合理、有序地管理幼儿的一日生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