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习题 2.doc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45575591 上传时间:2023-11-0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78.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一章 习题 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第一章 习题 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第一章 习题 2.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第一章 习题 2.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第一章 习题 2.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一章 习题 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章 习题 2.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 习题一、填空题:1001光的相干条件为 、 和 。1015.迈克尔逊干涉仪的反射镜M2移动0.25mm时,看到条纹移动的数目为1000个,若光为垂直入射,则所用的光源的波长为_。1039,光在媒介中通过一段几何路程相应的光程等于_和_的乘积 。1089. 振幅分别为A1和A2的两相干光同时传播到p点,两振动的相位差为。则p点的光强I_。1090. 强度分别为和的两相干光波迭加后的最大光强=_。1091. 强度分别为I1和I2的两相干光波迭加后的最小光强=_。1092. 振幅分别为A1和A2的两相干光波迭加后的最大光强=_。1093. 振幅分别为A1和A2的两相干光波迭加后的最小光强=_

2、。1094. 两束相干光迭加时,光程差为/2时,相位差=_。1095. 两相干光波在考察点产生相消干涉的条件是光程差为半波长的_倍,相位差为的_倍。1096. 两相干光波在考察点产生相长干涉的条件是光程差为波长的_倍,相位差为的_倍。1097. 两相干光的振幅分别为A1和A2,则干涉条纹的可见度v=_。1098. 两相干光的强度分别为I1和I2,则干涉条纹的可见度v=_。1099.两相干光的振幅分别为A1和A2,当它们的振幅都增大一倍时,干涉条纹的可见度为_。1100. 两相干光的强度分别为I1和I2,当它们的强度都增大一倍时,干涉条纹的可见度_。1101. 振幅比为1/2的相干光波,它们所产

3、生的干涉条纹的可见度V=_。1102. 光强比为1/2的相干光波,它们所产生的干涉条纹的可见度V=_。1103. 在杨氏双缝干涉实验中,缝距为d,缝屏距为D,屏上任意一点p到屏中心p点的距离为y,则从双缝所发光波到达p点的光程差为_。1104. 在杨氏双缝干涉实验中,缝距为d,缝屏距为D,波长为,屏上任意一点p到屏中心p0点的距离为y,则从双缝所发光波到达p点的相位差为_。1105. 在杨氏双缝干涉实验中,缝距为d,缝屏距为D,波长为,屏上任意一点p到对称轴与光屏的交点p0的距离为y,设通过每个缝的光强是I0,则屏上任一点的光强I=_。1106. 在杨氏双缝干涉实验中,缝距为d,缝屏距为D,入

4、射光的强度为I0,波长为,则观察屏上相邻明条纹的距离为_。1107. 波长为600nm的红光透射于间距为0.02cm的双缝上,在距离1m处的光屏上形成干涉条纹,则相邻明条纹的间距为_mm。1108. 在杨氏双缝干涉实验中,缝距为d,缝屏距为D,屏上干涉条纹的间距为y。现将缝距减小一半,则干涉条纹的间距为_。1109. 在杨氏双缝干涉实验中,用一薄云母片盖住实验装置的上缝,则屏上的干涉条纹要向_移动,干涉条纹的间距_。1110. 在杨氏双缝干涉实验中,得到干涉条纹的的间距为y,现将该装置移入水中,(n=3/4),则此时干涉条纹的焦距为_。1111. 用波长为500 nm的单色光照射杨氏双缝,入用

5、折射率为1.5的透明薄片覆盖下缝,发现原来第五条移至中央零级处,则该透明片的厚度为_。1112. 增透膜是用氟化镁(n=1.38)镀在玻璃表面形成的,当波长为的单色光从空气垂直入射到增透膜表面是,膜的最小厚度为_。1113. 在玻璃(n0=1.50)表面镀一层MgF2(n=1.38)薄膜,以增加对波长为的光的反射,膜的最小厚度为_。1114. 在玻璃(n=1.50)表面上镀一层ZnS(n0=2.35),以增加对波长为的光的反射,这样的膜称之为高反膜,其最小厚度为_。1115. 单色光垂直照射由两块平板玻璃构成的空气劈,当把下面一块平板玻璃缓慢向下平移时,则干涉条纹_,明暗条纹间隔_。1116.

6、 波长为的单色光垂直照射劈角为的劈形膜,用波长为的单色光垂直照射,则在干涉膜面上干涉条纹的间距为_。1117. 空气中折射率为n,劈角为的劈形膜,用波长为的单色光垂直折射,则在干涉膜面上干涉条纹的间距为_。1118. 由平板玻璃和平凸透镜构成的牛顿环仪,置于空气中,用单色光垂直入射,在反射方向观察,环心是_,在透射方向观察,环心是_。1119. 通常牛顿环仪是用平凸透镜和平板玻璃接触而成,若平凸透镜的球面改为_面,则可观察到等距同心圆环。1120. 在牛顿环中,将该装置下面的平板玻璃慢慢向下移动,则干涉条纹_。1121. 牛顿环是一组内疏外密的,明暗相间的同心圆环,暗环半径与_成正比。1122

7、. 用波长为的单色光产生牛顿环干涉图样,现将该装置从空气移入水中(折射率为n),则对应同一级干涉条纹的半径将是原条纹半径的_倍。1123. 当牛顿环装置中的平凸透镜与平板玻璃之间充以某种液体时,原来第10个亮环的直径由1.4 cm变为1.27 cm,则这种液体的折射率为_。1124. 在迈克尔逊干涉仪中,当观察到圆环形干涉条纹时,这是属于_干涉。1125. 在迈克尔逊干涉仪实验中,当M1和M2垂直时,可观察到一组明暗相间的同心圆环状干涉条纹,环心级次_,环缘级次_。1126. 观察迈克尔逊干涉仪的等倾圆环形条纹,当等效空气薄膜的厚度增大时,圆环形条纹_。1127. 在调整迈克尔逊干涉仪的过程中

8、,在视场中发现有条纹不断陷入,这说明等效空气膜的厚度在_。1128. 调整好迈克尔逊干涉仪,使M1和M2严格垂直的条件下,干涉条纹将是一组同心圆环。当移动动镜使等效薄膜厚度连续增大,则视场中观察到干涉条纹从中心_,条纹间距_。1129. 调整好迈克尔逊干涉仪,使M1和M2严格垂直的条件下,干涉条纹将是一组同心圆环。当移动动镜使等效薄膜厚度连续减小,则视场中观察到干涉条纹从中心_,条纹间距_。1130. 用波长为600nm的光观察迈克尔逊干涉仪的干涉条纹,移动动镜使视场中移过100个条纹,则动镜移动的距离为_。1131. 在迈克尔逊干涉仪的一条光路中,放入一折射率为n,厚度为d的透明介质片,放入

9、后两光路的程差改变_。1132. 迈克尔逊干涉仪的一臂重插有一折射率为n,厚度为h的透明膜片,现将膜片取走,为了能观察到与膜片取走前完全相同级次的干涉条纹,平面镜移动的距离为_。二、选择题:2007将扬氏双缝干涉实验装置放入折射率为n的介质中,其条纹间隔是空气中的()(A)倍 (B)倍 (C)倍 (D)n倍2013用迈克耳逊干涉仪观察单色光的干涉,当反射镜M1移动0.1mm时,瞄准点的干涉条纹移过了400条,那么所用波长为( )(A)500nm。 (B)498.7nm。 (C)250nm。 (D)三个数据都不对。2015用单色光观察牛顿环,测得某一亮环直径为3mm,在它外边第5个亮环直径为4.

10、6mm,用平凸透镜的凸面曲率半径为1.0m,则此单色光的波长为( )(A)590.3 nm (B)608nm (C)760nm (D)三个数据都不对2024以波长为650nm的红光做双缝干涉实验,已知狭缝相距10-4m,从屏幕上测量到相邻两条纹的间距为1cm,则狭缝到屏幕之间的距离为多少m?(A)2 (B)1.5 (C)1.8 (D)3.22025玻璃盘中的液体绕中心轴以匀角速度旋转,液体的折射率为4/3,若以波长600nm的单色光垂直入射时,即可在反射光中形成等厚干涉条纹,如果观察到中央是两条纹,第一条纹的半径为10.5mm,则液体的旋转速度为多少rad/s?(A)0.638 (B)0.9(

11、C)1.04 (D)0.1042096,两光强均为I的相干光干涉的结果,其最大光强为( )(A)I (B)2I (C)4I (D)8I2097,两相干光的振幅分别为A1和A2 ,他们的振幅增加一倍时,干涉条纹可见度( )(A)增加一倍 (B)增加1/2倍 (C)不变 (D)减小 一半 2098,两相干光的光强度分别为I1和I2,当他们的光强都增加一倍时,干涉条纹的可见度( )(A) 增加一倍 (B) 增加1/2 倍 (C) 不变 (D) 减小一半 2099,两相干光的振幅分别为A1和2A1,他们的振幅都减半时,干涉条纹的可见度( )(A)增加一倍 (B)增加1/2 倍 (C)不变 (D)减小一

12、半 2100,两相干光的光强分别为I1和2I1,当他们的光强都减半时,干涉条纹的可见度( )(A)减小一半 (B)减为1/4 (C)增大一倍 (D)不变2101,在杨氏干涉花样中心附近,其相邻条纹的间隔为( )(A)与干涉的级次有关(B)与干涉的级次无关(C)仅与缝距有关(D) 仅与缝屏距有关2102,在杨氏双缝干涉试验中,从相干光源S1和S2发出的两束光的强度都是Io,在双缝前面的光屏上的零级亮条纹的最大光强度为( )(A)Io (B)2Io (C)3Io (D)4Io2103,在杨氏双缝干涉试验中,如果波长变长,则( )(A)干涉条纹之间的距离变大(B)干涉条纹之间的距离变小(C)干涉条纹之间的距离不变(D)干涉条纹变红2104.在杨氏双缝干涉试验中,若将两缝的间距加倍,则干涉条纹的间距( )(A)是原来的两倍(B)是原来的四倍(C)是原来的四分之一(D)是原来的二分之一2105,将整个杨氏试验装置(双缝后无会聚透镜),从空气移入水中,则屏幕上产生的干涉条纹( )(A)间距不变(B)间距变大(C)间距变小(D)模糊2106,在杨氏双缝干涉试验中,若用薄玻璃片盖住上缝,干涉条纹将( )(A)上移 (B)下移 (C)不动 (D)变密2107,若用一张薄云母片将杨氏双缝干涉试验装置的上缝盖住,则( )(A)条纹上移,但干涉条纹间距不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