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信息技术铅笔有多长说课稿.doc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45573218 上传时间:2023-06-17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结合信息技术铅笔有多长说课稿.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结合信息技术铅笔有多长说课稿.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结合信息技术铅笔有多长说课稿.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结合信息技术铅笔有多长说课稿.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结合信息技术铅笔有多长说课稿.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结合信息技术铅笔有多长说课稿.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结合信息技术铅笔有多长说课稿.doc(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铅笔有多长说课稿一、教材分析我说课的内容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测量的第一课时“铅笔有多长”。它是在学生认识了长度单位米和厘米的基础上,借助“铅笔有多长”这一现实情境,进一步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和分米,经历用不同方式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体会建立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在身边熟悉的物体上感知1毫米、1分米有多长。并通过对物体长度的估计和测量活动,帮助学生建立一定的长度观念,培养他们的估计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二、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是8-9的孩子,正处于通过观察、感知,形成并逐步发展空间观念的时期。他们通过二年级上学期的学习,已经认识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并会对比较短的物体长度进行估测,还会

2、用尺子准确地进行测量。然而,对于二年级孩子来说,建立较为准确的长度观念及正确形成四个常用长度单位间的关系结构还是比较困难的,大部分学生容易把这四个长度单位混淆。三、教学目标分析1、知识与技能:通过估计与测量铅笔的长度,体验1分米、1毫米的长度,探索米、分米、厘米、毫米之间的关系,从而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估测意识和动手操作能力。2、过程与方法:学生建立1毫米和1分米的长度观念时,教师创设情境让学生动手测量身边物体的长度,用眼睛估测生活用品的长度,动脑想象每一个长度单位大约有多长,动口描述长度单位之间的关系,学生体会到生活中需要用不同的长度单位表示物体的长度。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活动中需要测

3、量一些物体的长度,如铅笔,数学书,这些学生身边熟悉的东西,使学生体验长度单位来源于生活的必需并服务于生活的需要。通过小游戏的开展和小组之间的讨论,促使学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四、教学重难点分析:建立1分米、1毫米的长度观念及各单位间的关系是本节课知识学习的重点,同时也是难点。五、教法、学法分析:本课“铅笔有多长”属于“空间与图形”的学习内容,组织教学活动时,我注意了两点:突出探究性活动使学生亲历做“数学”;倡导“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整个教学过程是围绕“估一估”“量一量”动手活动展开的。首先让学生测量自己的铅笔,使学生明确毫米产生的实际意义,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再通过习题中一道

4、填合适的长度单位“课桌的高是7( )”,引出长度单位分米。在活动中,我首先让学生进行估测,然后动手测量,并鼓励学生推理和想象,体会1分米和1毫米有多长,探索米、分米、厘米和毫米之间的关系。在教学活动中,我努力体现“学生是操作与感悟的主人,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学生实践的合作者、问题思考的引导者”。师生之间形成一种平等、和谐、相互促进的关系。六、教学过程分析:(一)课前展示自我校课改以来,最大亮点就是增加了课前展示这一环节。结合本节课的导入设计,我布置学生课前每人准备一则谜语,展示给大家,让大家猜,大家兴趣盎然。这样,既锻炼了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又激发了学生学习积极性,调动起上课热情。(二

5、)猜谜引入,激发兴趣1.对于猜谜语,学生都非常喜欢,直到上课还意犹未尽,于是我用课件也出个谜语,让学生猜。谜语:身穿花衣裳,个子细又长。写出漂亮字,需要它帮忙。(猜一文具)学生很快猜出是铅笔。由此引出本课课题铅笔有多长。(三)操作感知,探究新知这一环节,教材先引入分米,后介绍毫米。而我在研究了教材后,觉得刻意准备10厘米长的铅笔太牵强,也有可能出现不足10厘米或10厘米多的零头,还是会涉及到毫米,因此在设计时对教材做了调整,先认识毫米,后认识分米。1.认识毫米(1)测量引入新知请同学们从文具盒中任意取出一支铅笔,先估计一下它的长度,并请说明理由,交给孩子估计的方法。再准确测量。学生在测量中发现

6、新的问题,铅笔不都是整厘米数的,那么多出的几小格要用什么单位表示呢?此时教师课件演示并介绍:不够1厘米的,为了精确,要用到比厘米还要小的长度单位毫米,一小格就是1毫米,3小格就是3毫米。(课件的使用帮助学生清晰再现格尺上的小格,显现出了现代技术的优越性。用动画演示3小格就是3毫米,配有声音,适时调整了学生注意力,牢记了新知。)学生很快知道了这支铅笔的长度是6厘米3毫米。师继续追问:用字母如何表示呢?介绍毫米用字母mm表示时,用自定义动画的强调功能凸显出来,使学生记忆深刻。(2)合作交流,探索新知请学生观察直尺,让其通过观察发现关于毫米的知识,并说给小组内的同学听。学生汇报同时教师课件展示,得出

7、1厘米=10毫米。(3)建立1毫米的表象请大家开动脑筋,找一找生活中有哪些物体大约是1毫米的?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说出的硬币、电话卡、银行卡、积分卡、玩具卡等物品,教师一一用课件展示出来,学生欣喜异常。看着这些图片,教师再次询问:1毫米大约有多长呢?能用手势比划出来吗?请同学把带来的二分硬币或玩具卡片,用拇指和食指轻轻捏住,再它轻轻地取出来,来感受1毫米的厚度。(4)毫米在生活中的应用这一环节,教师要求学生说出:在生活中测量哪些物体一般用毫米作单位。此知识,学生非常陌生,在日常生活中是没有留意的,那么我就用课件给学生演示出降水量分布图,指出表示降水量都是用毫米作单位。接着出示图片向学生介绍世界

8、上最薄的手机不到5毫米,最薄的电脑也不过20毫米,世界上最小的鸟是体长55毫米的蜂鸟。(5)实际测量现在,请学生再准确地说出刚才测量的铅笔有多长,将刚学到的毫米的知识及时准确运用。接着考考孩子们的眼力:估计数学书有多厚,再实际测量一下,看自己估计得准不准确。(6)小练习,引出分米课件出示:用合适的单位填空。一根粉笔长约75( ),一块玻璃的厚度大约是3( ),课桌的高是7( )。此处设计是为了让孩子们感受到学过的米、厘米、毫米都不适用于课桌高7( ),有必要再引入一个新的长度单位分米。2.认识分米(1)介绍分米分米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另一个新的长度单位。课件出示10厘米长的铅笔,直接介绍10厘米

9、就是1分米。看课件学生也能够得出换算公式1分米=10厘米。(2)感知1分米和几分米接下来教师请学生在尺子上找出一个1分米的长度来,指给同桌看。学生边汇报教师边用课件演示,1分米不单指从0厘米到10厘米,也可以从2厘米到12厘米等等。那么一把直尺有多少分米呢?由此再次得出2分米=20厘米,3分米=30厘米。(通过课件的演示,使知识清晰呈现,答案一目了然。)再让学生用手比划出1分米有多长。教师引导:这就是可以成为你身上随身携带的一把尺子。你能用这把尺子估计一下我们的数学书大约有多长吗?然后再实际测量一下,如果测量结果和估量结果接近,那就说明你是一个估计的高手。3.小游戏:“神奇的手指”当学生情绪渐

10、落到低潮时,教师要注意设置一个或多个情景活动,进一步调动学生,来形成一个新的学习高潮。在认识了两个长度单位后,由于学具较多,学生又有爱动爱摸的天性,部分学生可能会产生一些浮躁的情绪。让学生收拾好学具,和老师一起做个小游戏:“神奇的手指”。 注意听清要求:仔细看老师的手指,先闭合,然后慢慢张开。如果你认为手指之间的长度大约是1毫米、1厘米、1分米,就及时叫停,看谁观察得最仔细,估计得最准确。用动感的小游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不仅能巧妙地调控课堂,更是对所学的长度单位的系统整理。(四)回顾整理,交流收获最好让学生汇报,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学生汇报同时,教师补充完板书:m dm cm mm

11、米 分米 厘米 毫米 10 10 10(五)实践应用,巩固反馈1.估一估,量一量多媒体课件出示表格及要求。选择自己喜欢的物品先估一估,再量一量。学生动手量,全班交流。(数学来自生活,自然最终也要回到生活中去。在孩子们掌握了本节课的内容之后,我让他们选择自己喜欢的物品进行估计和测量,将数学知识运用在自己的生活中。这样有利于孩子们进一步培养长度观念,而且也让孩子们对数学更加有兴趣。)八、教学反思铅笔有多长一课,目的是让学生认识新的长度单位分米和毫米,建立1分米和1毫米的长度观念,并且体会米、分米、厘米、毫米之间的关系。这是小学阶段的一个重要的基础,并为学习千米做准备。我根据新课标的精神抓住教材的实

12、质,精心地设计教学过程,使其达到较好的效果。本课虽然主要是通过“估一估”,“量一量”等动手操作活动,来达到学习知识的目的。但课件的使用也是非常必要的,它形象直观,能使学生模糊不清的地方清晰呈现。如格尺上的一小格就是1毫米,如果教师通过直观教具格尺来演示的话,学生是看不清的;若是挨个指导,又得浪费多少时间啊。再有,没有学习毫米之前,学生们是不会在意生活中用毫米作单位的事物的。当这一问题抛出后,学生头脑中是没有形象的。但课件一演示,孩子们的记忆感官就被调动起来了,既形象又清晰。总之,在教学中恰当选择和使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既能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又能节约教学时间,优化教学过程,更能提高教学效率,真是一举多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