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混凝土纵向围堰施工方案.doc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45565524 上传时间:2023-02-05 格式:DOC 页数:40 大小:2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完整版)混凝土纵向围堰施工方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完整版)混凝土纵向围堰施工方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完整版)混凝土纵向围堰施工方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完整版)混凝土纵向围堰施工方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完整版)混凝土纵向围堰施工方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完整版)混凝土纵向围堰施工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完整版)混凝土纵向围堰施工方案.doc(4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混凝土纵向围堰施工方案一、概述1.1工程概述青田水利枢纽位于瓯江干流中下游青田城区段,坝址位于瓯江干流与支流四都港汇合口,坝(闸)址以上集水面积约13810km2。工程任务是改善瓯江青田城区段水环境、发电、航运及稳定江道等综合利用。工程施工导流方式为分期导流,一期围厂房及右侧12孔泄洪闸,由左侧束窄河床导流;二期围左河道13孔泄洪闸,利用已建成的12孔泄洪闸导流。本施工方案为混凝土纵向围堰施工中的围堰开挖填筑、防渗及混凝土施工方案,工程量见下表:表1 纵向围堰主要工程量表序号项目名称单位数量备 注1围堰开挖m342000施工队上报为152595测量人员在方案确定后重新计算2围堰回填m34000

2、03围堰防渗m299834围堰混凝土m3591995抛石m311640盘头保护与抛石砼防护1.2水文气象特征青田水利枢纽工程位于四都港与瓯江干流汇合口下游侧,距上游青田县城约10km,坝址以上集水面积13810km2。工程区位于我国东南沿海,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温暖湿润,四季分明,日照充足,降水丰沛。据实测资料统计,青田县多年平均降水量1736mm,多年平均雨日172天,其中日降雨量大于或等于10.0mm的有47天。降水量时空分布不均,年内变化较大,其中3至9月七个月的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82%。梅雨和台风暴雨是形成本流域大洪水的主要因素。据青田站观测资料统计,多年平均气温18.3,极端最高

3、气温41.4,极端最低气温-5.3,平均水汽压17.8hPa,平均相对湿度76%,平均蒸发量1414.0mm(直径为20cm蒸发皿的观测值),平均风速2.4m/s,实测最大风速17.7m/s,相应风向NW。1.3工程地质条件沿线表部分布有第四系全新统海积(mQ4 )淤泥,灰色,饱和,流塑,厚度约01m;含泥中细砂,饱和,松散稍密,厚度约02m。上部分布有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al-plQ4)砂砾卵石层,表部松散,下部稍密中密,母岩以晶屑凝灰岩为主,厚度28m37m;下部分布有第四系上更新统冲洪积(al-plQ3)含泥砂砾卵石,中密密实,含泥量约15%,厚约11.8m20.7m。基岩为侏罗系上统诸

4、暨组a段(J3za)含砾晶屑凝灰岩,新鲜岩石较坚硬。风化带厚度05m;强风化带厚度0.25 m1.5m。地下水以基岩裂隙水及覆盖层中的孔隙潜水为主。其中砂砾卵石层渗透系数K=2.02103cm/s5.78101cm/s,属中等强透水性。下部含泥砂砾卵石层渗透系数K=2.7104 cm/s2.3103cm/s,属中等透水性。二、围堰设计混凝土纵向围堰布置在12号闸孔左侧闸墩位置处,为钢筋砼结构,以泄洪闸闸室为界分上、下游两段。上游段(泄洪闸闸墩上游部分,桩号0-125.00m0+000.00m)长125.00m,下游段(闸墩下游部分,桩号0+027.50m0+253.00m)长225.50m,中

5、间段系利用泄洪闸闸室闸墩,长27.50m,围堰底板座落在砂砾卵石基础上。纵向围堰上游段桩号0-096.90m0-008.80m范围基础防渗型式采用C15W6砼防渗墙,墙底高程-37.5m,防渗墙设计指标为:强度等级C15,抗渗等级W6,抗压强度不小于15MPa,抗拉强度不小于1.2MPa。桩号0-096.9m处与一期上游横向围堰防渗结构连接形成封闭。泄洪闸闸室部位(0-008.80m0+027.50m)以及纵向围堰下游段桩号0+027.50m0+243.00m范围基础防渗型式采用C15W6砼防渗墙,墙底高程-35.50m,防渗墙设计指标为:强度等级C15,抗渗等级W6,抗压强度不小于15MPa

6、,抗拉强度不小于1.2MPa。桩号0+225.7m处与一期横向围堰防渗结构连接形成封闭。桩号0-008.8布置横向C20W6砼防渗墙,厚80cm,墙底深入基岩内至少0.5m。纵向围堰基本断面型式:采用倒“T”字型断面,底宽27.40m,顶宽3.40m。围堰上下游盘头采用抛石砼保护,两侧设C25F50钢筋砼护底及抛石砼保护。围堰顶高程:上游段桩号0-125m0-105m段顶高程为-5m11.5m渐变;桩号0-105m0000m段顶高程为11.5m;桩号0000m0+027.5m为闸室段,顶高程根据闸墩高程确定;下游段桩号0+027.50m0+072.50m段顶高程为11.50m;桩号0+072.

7、50m0+157.5m段顶高程为11.50m11.00m渐变;桩号0+157.50m0+233.5m段顶高程为11.00m;桩号0+233.50m0+253m段顶高程为11.00m1.25m渐变。围堰底高程:上游盘头处及桩号0-125m0-105m段为-11.00m。上游段桩号0-105m0000m及闸室段桩号0000m0+027.50m底高程为-8.50m,下游段桩号0+027.50m0+039.50m底高程为-8.50m-11.50m,桩号0+039.50m0+072.50m底高程为-11.50m。下游段桩号0+072.50m0+258.00m底高程为-10.50m。底板顶高程与周边永久建

8、筑物顶高程相同。纵向围堰上游盘头采用抛石砼进行保护,最深处厚度约6.00m,保护范围约20m。纵向围堰下游盘头采用抛石砼进行保护,最深处厚度约3.50m,保护范围约22m。施工时先抛石后在表面浇筑坍落度不小于16的大流动C20砼进行灌注,块石空隙须灌注饱满。纵向围堰发挥挡水作用前需完成底板上部压重。上游段(0+000上游一期工程横堰之间)一期工程压重块设置在背水侧,压重高度6m,底板外侧设置3列C10砼压重挡块,内侧以砂砾卵石料回填。下游段纵向围堰(0+027.50+072.5)一期工程压重块设置在背水侧,压重顶高程2.0m,外侧设置5列挡块,内侧以砂砾卵石料回填。下游段纵向围堰(0+072.

9、5下游一期工程横向围堰之间)背水侧压重块顶高程6.0m,迎水侧(即二期工程基坑侧)压重顶高程2.0m。压重块采用C10混凝土预制,尺寸为1.0m1.0m1.0m。三、施工平面布置本工程合理利用围堰填筑闭气施工已经形成的施工道路、电力设施、混凝土生产设施设备,并根据施工需要进行适当调整及增补。3.1施工道路本工程场外道路主要依靠国道G330。项目部在工地入口处设置大门,建造值班室,安排专人24小时值班,保证道路交通安全畅通。场内交通主要利用临时围堰顶部作为道路,并在上游围堰、下游围堰 分别设置下基坑道路,路面宽度9m,通往混凝土围堰施工场地。下基坑道路由石渣填筑而成。基础存在淤泥的部位,采用块石

10、挤淤的方法处理,即遇到淤泥时,首先抛掷块石,厚度以超出淤泥顶面0.5m为准。抛掷过程中,利用挖掘机进行碾压。无明显沉降后,上部继续填筑砂砾卵石料。分层填筑分层碾压,层厚初拟50cm,25t振动碾进行碾压(实际施工时,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道路表面设置泥结石路面。3.2施工用电本工程主要用电内容为:混凝土生产设备、木工加工设备、钢筋加工设备、混凝土振捣设备、防渗墙施工设备、低压注浆设备、制浆设备、排水设备、施工照明及其他施工附属设施。前期围堰施工时,本工程已安装5台变压器(混凝土拌合站3台(600kVA),下游围堰1台(500kVA),合计供电能力2800kVA,能够满足用电需求。另配备2台30

11、0kW柴油发电机组,作为备用电源。3.3施工用水本工程所在的瓯江水质较好,经检测能够满足混凝土用水标准。在混凝土拌合站设置2个10m3贮水池,混凝土养护、冲洗等其他施工用水,直接采用水泵抽取江水,随用随抽,不需建造贮水池。3.4混凝土拌合系统本工程的混凝土生产系统采用集中布置,混凝土拌合系统布置在右岸上游的施工用地处(溪口大桥东侧,靠近330国道),提供本工程施工需要的全部混凝土成品料。该混凝土生产系统采用全自动控制的拌合楼形式,安装2m3强制式拌和机2台,水泥、粉煤灰由螺旋式水泥输送机送至贮料层,各级骨料由皮带机输送至贮料层,原材料全部自动称重,计量准确,生产效率高,混凝土质量好。计量器具在

12、正式生产前由具有资质的检测部门进行检测。拌合系统配备500t水泥罐2只,500t粉煤灰罐1只,均安装除尘装置,防止扬尘。混凝土生产时,定时检查水泥、粉煤灰存量,及时组织材料进场,确保混凝土生产系统正常运行。砂石骨料均由业主提供,现场设置3个碎石料仓,2个黄砂料仓,合计面积848m2,各料仓之间设钢筋混凝土隔离墙,防止骨料混合。混凝土生产用水直接抽取瓯江水,每套拌合系统设置一个10m3水箱。为了保证混凝土施工的顺利进行,在该区域设置备用拌合系统1座,安装2台1.0m3自落式搅拌机。在主要拌合系统不能满足生产需求或出现故障时,及时启用备用拌合系统,保证施工顺利进行。3.5钢筋及木材加工场本工程钢筋

13、及木材加工场暂定在一期基坑内右岸靠近下游围堰处,钢筋加工场面积约2500m2,木材加工厂370m2。加工场采用钢管、彩钢瓦结构,地面浇筑10cm厚C15混凝土地坪。内部布置钢筋仓库,各型号、种类钢筋分别堆放,并悬挂说明牌,注明钢筋型号、直径、检验状态等内容。钢筋加工厂内配备钢筋调直机、钢筋切断机、钢筋弯曲机,电焊机等设备,各型号设备数量根据不同施工阶段、施工内容、施工强度确定,以满足工程施工需求为准。加工好的成品或半成品钢筋,应按照使用部位进行编号,分别存放,并设立标志牌,注明编号、使用部位、型号、直径等内容,防止混用。3.6防渗墙施工设施(1)制浆站防渗墙施工主要利用临时围堰闭气施工时已投入

14、使用的制浆站,即上下游围堰膨润土制浆站、纵向临时围堰处水泥制浆站。另在一期纵向围堰桩号0+100m附近修建300m3回浆池1座、50m3水池1座。(2)排污系统在基坑内修建沉淀池,沉淀后的清水进入库区,沉淀的废渣采用人工定期清理。四、土石方开挖与回填一期基坑排水完成后,开始进行纵向围堰土石方开挖与回填。4.1 施工排水一期基坑积水排干后,在施工期内需经常性排水,及时排除围堰和地基渗水、覆盖层中的含水量、降水量及施工弃水,将地下水控制在离开挖面及回填碾压面1.0m以下。本工程地基为砂砾卵石,透水性好,经常性排水可以采用明沟排水的方式。在每一层土方开挖回填前,在开挖边线外1m处开挖排水明沟,宽度1

15、m,深度较开挖面低1m。每隔40m设置1个集水井,集水井直径1m,较排水沟深70cm,内设离心泵,抽排积水。集水井之间设1%排水坡。4.2基面清理开挖回填前应首先清除基础面上的淤泥、垃圾等杂物以及表面松散层。清除时,根据淤泥层的厚度采取不同的清除方式。淤泥层较厚时采用PC360挖掘机开挖装车;淤泥层较薄时,利用推土机集料,挖掘机装车,运至弃料场堆放。对于建基面以下局部地质情况不符合设计要求的部位,经监理机构见证,进行深挖置换处理,处理范围略大于不合格范围,利用挖掘机将不合格料挖除。经验收挖除符合要求后,进行回填。闸室段应回填掺5%水泥的砂砾卵石,其他部位回填砂砾卵石,并分层回填碾压。压实后,闸室段干密度不小于22.5kN/m3,铺盖消力池段相对密度不小于0.80,其他部位相对密度不小于0.75。局部范围较小,振动碾无法实施的部位,可采用蛙式打夯机进行压实。4.3土石方开挖地基清理完成后,开始进行基础开挖。基础开挖应分层分段进行,建基面应预留一定厚度的保护层,待底部工程施工后,分块依次挖除。开挖时做好边坡保护及排水降水工作。由于开挖范围内主要是砂砾卵石,可采用PC360挖掘机开挖,T140推土机进行辅助集料,15t自卸汽车运输。开挖分层进行,初定层厚为1m。每层开挖前加深排水沟,做好排水工作。开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外语文库 > 小语种语言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