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上册)月考一试卷含答案及解析(DOC 9页)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45557811 上传时间:2023-04-18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物理(上册)月考一试卷含答案及解析(DOC 9页)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八年级物理(上册)月考一试卷含答案及解析(DOC 9页)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八年级物理(上册)月考一试卷含答案及解析(DOC 9页)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八年级物理(上册)月考一试卷含答案及解析(DOC 9页)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八年级物理(上册)月考一试卷含答案及解析(DOC 9页)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八年级物理(上册)月考一试卷含答案及解析(DOC 9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物理(上册)月考一试卷含答案及解析(DOC 9页)(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WORD格式 可编辑 初二9月月考物理试卷说明:1全卷4页,满分100分,考试用时为8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在答题卡填写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考场号、座位号,用2B铅笔把对应该号码的标号涂黑。 3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上。 4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5考生务必保持答题卡的整沾。考试结束时,将考卷

2、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所选的选项涂黑1、下列声现象中,能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的是( )A.蝙蝠靠超声波发现昆虫 B.倒车雷达 C. 真空罩中的闹钟 D.超声波清洗机2、中学生的大姆指指甲面积约为A1mm2 B1cm2 C1dm2 D1m2 3、 “纳米”是一种长度单位,1nm109m,1.76109m可能是 ( )A一个人的身高; B物理课本的长度; C一座山的高度;D一个篮球场的长度4、小明同学测得总页码为200的书的厚度为9.00mm,则每张纸的厚度是:( )A 0.045m

3、m, B. 0.09mm, C. 0.045cm, D. 0.09cm5、小燕家进行了以下几项装修,你认为哪一项不能减弱噪声()A安装空调 B封闭阳台 C给卧室铺地毯 D安装双层玻璃窗6、木尺受潮会膨胀,使用受潮的木尺测量物体的长度时,结果是()A 测量值大于真实值,这是一种误差; B 测量值小于真实值,这是一种误差;C测量值等于真实值; D,测量值是错误的。7、下列各过程经历的时间最接近1s的是 ( ) A人眼睛迅速一眨 B人心脏跳动一次 C人正常呼吸一次 D人打一个呵欠8、某同学根据家里摆钟的摆球在摆动的现象想到,摆球摆动的快慢可能与摆球轻重有关,并设计和进行了实验。上述过程中,“摆球摆动

4、的快慢可能与摆球轻重有关”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A提出问题 B猜想与假设 C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D分析与论证9、有一种电动牙刷,它能发出超声波,直达牙刷棕毛刷不到的地方,这样刷牙干净又舒服,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动牙刷发出的超声波不能在空气中传播B超声波不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C超声波的音调很低所以人听不到D超声波能传递能量10、如图2所示是音叉和长笛发出的两列声波在同一示波器上显示的波形,则这两列声波( )A.音调不同 B.响度不同C.音色不同 D.音调、响度、音色均不同11、下列与声现象有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声波是一种电磁波,但它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B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一定是3

5、40m/s C“长啸一声,山鸣谷应”是指次声波传播很远 D超声波能用粉碎结石是因为超声波具有能量12、下列事例中,没有利用超声波的是 A蝙蝠利用声波导航 B用声呐探测海深 C用B超做体检 D用听诊器检查身体13、一场大雪过后,人们会感到外面万籁俱静。究其原因,你认为正确的是( )A可能是大雪后,行驶的车辆减少,噪声减小 B可能是大雪蓬松且多孔,对噪声有吸收作用C可能是大雪后,大地银装素裹,噪声被反射 D可能是大雪后气温较低,噪声传播速度变慢14、人对远处大声讲话时,常用双手在嘴边围成喇叭状,这是为了() A.增大说话频率 B.增加传入对方耳朵的声音的响度C.改变讲话的音色 D增大讲话人的肺活量

6、,使人更易讲话15、蜜蜂载着花蜜飞行的时候,它的翅膀平均每秒振动300次,不载花蜜时平均每秒振动440次,有经验的养蜂人能辨别蜜蜂是出去采花,还是采蜜回家,养蜂人主要是根据什么特征来辩别的 ( )A、声音的音调不同 B、声音的响度不同 C、飞行路线形状不同 D、飞行高低不同二、 填空题(本大题6小题,每空1分,共18分)16、某同学用毫米刻度尺去测量一物体的长度,五次测量的结果分别是5.32cm、5.34cm、5.335cm、5.35cm、5.53cm,其中错误的是 ,无意义的是 ,物体的长度应记作 cm。17、往暖水瓶中灌水时,可以根据发出声音的 _ 变化来判断暖水瓶中水的多少;听音乐时,我

7、们能分辨出小号声和钢琴声,是因为这两种乐器发出声音的 _ 不同。市区主要道口设有噪声监测设备。某时刻该设备的显示屏上显示49.20的数字,这个数字的单位是 _ 。 18、运用声呐系统可以探测海洋深度在与海平面垂直的方向上,声呐向海底发射_如果经4s接收到来自大海底的回波信号则该处的海深为_m(海水中声速是1 500 m/s)但是,超声波声呐却不能用于太空测距(比如地球与月球的距离)这是因为_19、在中考中,开考前监考老师要强调考试要求。监考老师的声音是由声带的_ 产生的,是通过 _ 传入考生的耳中的。考试期间,考点周边禁止鸣笛、禁止附近工地开工,这种措施是属于在 _ 处减弱噪的。20、测量某物

8、的长度为12.56cm,其中准确值是_,估计值是_,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21、如图3所示,是猫、蝙蝠和海豚的发声频率范围和听觉频率范围,三种动物相比较,发声频率范围小的动物是_,能发出超声波的动物是_,人的听觉频率范围_。三、实验题(本大题3小题,共18分)22、(6分)小亮在“测量”实验中:(1)图甲中圆的直径是_cm。图乙中秒表的分度值为_s,秒表的示数为_min _ s(2)一条纸带厚薄均匀,他把纸带紧密地环绕在圆柱形铅笔上,直至恰好能套进一个圆环内,如图丙所示,纸带环绕了n圈,则纸带厚度是_(填“A”或“B”)。A.B.23、(6分)探究声音的传播问题:声音传播需要依靠介质吗? 猜

9、想:可能需要 实验器材:耐高温的广口玻璃瓶、密封盖、小铃铛、铁丝设计、进行实验,实验观察:(1) 紧密封严瓶盖,摇动铃铛,_(选填“能”、“不能”)听到铃声。(2) 对玻璃瓶进行加热,密封的瓶盖、瓶口之间稍有空隙,经过一段时间,拧紧瓶盖并停止加热。(3) 冷却后,瓶内近似真空状态,再摇动铃铛,铃声 (填“不变”、“变大”或“变小”)(4) 从实验中你能得出_的结论。24、(6分)在学习二胡演奏过程中,小明发现琴弦发出的声音音调高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他决定对此进行研究,经过和同学们讨论提出了以下几种猜想: 猜想一: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有关 猜想二: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

10、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 猜想三: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是否正确,他和同学们找到了表2所列4种规格的琴弦,进行实验(1)、为了验证猜想二,应选编号 _ 的两种规格的琴弦进行实验(2)、在验证猜想三时,小明发现粗心的同学没有把表2中的数据填全,表2中的位置所缺数据是 _(3)小明在这个探究实验中,采用的研究方法是 _ 四、计算题(本大题1小题,共4分)25、一辆汽车朝山崖匀速行驶,在离山崖700米处鸣笛,汽车沿直线向前行驶40米后,司机刚好听到刚才鸣笛的回声。已知气温是15,求汽车的行驶速度? 五、综合能力题(本大题2小题,共15分)实验次数1234567摆长l

11、/m0.300.400.500.600.700.800.90周期T/s1.11.31.41.51.71.81.9周期平方T2/s21.21.72.02.32.93.23.6 26(8分)小明注意到家里如图5甲所示的钟摆在有规律地摆动,经认真观察发现钟摆来回摆动一次的时间刚好是1秒,就想:是不是所有的钟摆来回摆动一次的时间都是1秒呢?于是,他请教了物理老师,知道钟摆来回摆动一次的时间叫作周期,在老师的指导下他设计了如图5乙所示的单摆(细绳下系一小钢球)进行探究。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1)从表中数据可知,单摆的摆长l越长,周期T越 (选填“长”或“短”)。(2)请根据表中数据在图丙中作出单摆周期的

12、平方T2与摆长l的关系图像。(3)分析图像,可知实验中用的单摆T2与l成 关系。(4)由表中实验记录可知,单摆来回摆动一次时间比较短,直接测量摆动一次的时间误差比较大。你认为小明为了减小测量误差应怎么做?_。(5)生活中若摆钟走慢了,应如何调整钟摆的长度?_。27、(7分)阅读下列三篇短文,按要求完成后面提出的问题A蝙蝠在黑暗中能自由地飞翔,用蜡封住其耳朵,虽然把它放在明亮的房间里,仍像喝醉酒一样,一次次地碰到障碍物,后来,物理学家证实了蝙蝠能发出_波,靠这种波的回声来确定目标和距离B如果把八只同样的玻璃杯盛不同深度的水,再用一根细棒依次敲打杯子,可以发现声音的 _与盛水量有关如果调节适当,可演奏出简单的曲谱,由此我们不难知道古代“编钟”的原理C许多年前,“马可波罗”号帆船在“火地岛”失踪,经过多年的研究,揭开了“死亡之谜”,他们都是死于亚声波,这是一种人耳听不到的声音,频率低于20Hz ,而人的内脏的固有频率和亚声波极为相似,当二者相同时,会形成内脏的共振,严重时,把内脏振坏而使人丧生(1)请你将上面短文A 、B 中 和 两处补上恰当的文字:_ _ 。(2)文中的“亚声波”是指我们学过的_。(3)从短文C 中可以看出,人体内脏的固有频率低于 _,亚声波具有较强的_ 。(4)所填的物理量与 _有关,关系是 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