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题解题方法点拨.doc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45557460 上传时间:2023-10-2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7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选择题解题方法点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选择题解题方法点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选择题解题方法点拨.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选择题解题方法点拨.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选择题解题方法点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选择题解题方法点拨.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选择题解题方法点拨湖南华容县新河中学 欧忠祥(414214) 一、选择题的特点选择题具有试题选材的灵活性、广泛性,答题的简便性和评分的客观性等特点,是中考物理试卷中的传统题型。它不仅有利于考查同学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可以较好地体现大家思维的敏捷性、灵活性和发散性。二、选择题的类型选择题一般是由一个题干和四个选项组成,题干可以是直接问句和不完整的叙述句;选项就是备选答案,备选答案中包括正确的答案和错误的答案,而错误答案往往都是非常相似和逼真的。从表现形式上,选择题又分为单项选择题和多项选择题,但在中考试题中大都只出现单项选择题。从考查的内容上,选择题一般包括概念和规律、计算和实验三种

2、类型。三、选择题的解法1.直接判断法该方法是从题目条件中直接判断出正确答案。一些考查对概念的记忆、理解以及熟练掌握情况,常因对关键性词语理解不透而出错的概念理解性选择题,常用直接判断法;有些实验选择题也可以用此法从实验现象直接得出结论。例1 下列是小明同学观察到人们在生活中的一些行为和措施,其中属于防止噪声污染的是( )A师傅在用切割机械雕刻精美的石雕时,用棉花团塞住耳朵或戴防声耳罩B小明的邻居在晚上看球赛时,将音响的音量开得很大C某货车司机为了超车,不断地按喇叭D在图书阅览室内,谈笑风生解析 从环境角度上讲,凡属影响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的声音都属于噪声,由此不难知道,题中各选项中涉及的声音

3、都是噪声。但只有A对噪声进行了防止,采取的措施是在接收处减弱。故正确答案是A。例2 对于“力与运动的关系”问题,历史上经历了漫长而又激烈的争论过程著名的科学家伽利略在实验的基础上推理得出了正确的结论,其核心含义是( ) A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B物体只要运动就需要力的作用 C力是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原因 D没有力的作用运动物体就会慢慢停下来解析 我们知道,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而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明确了力与运动之间的关系,就可以直接判断出选项C是正确的。2.排除法该方法是当答题时遇到主命题不完整,必须经过对备选项逐个进行分析,逐个淘汰错误答案,直到选出正确答案。一些考查对物理概念、

4、物理规律掌握的熟练程度、概念规律中的关键词语的理解的概念性选择题和实验选择题常用此法。例3 一物体沿固定的粗糙斜面匀速下滑,物体在下滑的过程中( ) A动能不变,势能减小,机械能不变 B动能不变,势能减小,机械能减小C动能增大,势能减小,机械能不变 D动能增大,势能减小,机械能减小解析 物体沿固定的斜面匀速下滑,“匀速”说明速度不变,而物体的质量是不变的,则动能不变;“下滑”说明高度变小,而物体的质量也是不变的,则重力势能变小,由此可排除C、D选项;又因为斜面是粗糙的,要克服摩擦做功,一部分机械能要转化为内能,所以机械会变小,由此可进一步排除A,故正确答案是B。例4 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为6 V

5、,闭合开关后发现电流表的指针几乎不偏转,电压表的示数为6 V,两表接法均正确,可能出现的故障是( ) A电灯L的灯丝熔断B开关接触不良 C电灯L被短路D电流表被烧毁解析 此题要找出电路中可能出现的故障,应从题目中所给出的现象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分析。闭合开关后发现电流表的指针几乎不偏转,这可能是电路中没有电流或电路中的电流很小很小;电压表的示数为6 V,这说明电压表与电源组成了回路,属于通路状态,故B、C、D三个选项均不可能。导致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只能是电压表直接连接在电源两端了(电流表电阻很小,在电路中相当于一根导线),显然,是由于灯泡L的灯丝熔断所造成的。正确答案为A。例5 在如图所示的电路

6、中,电源两端的电压为6V并保持不变,R1、R2为两个相同阻值的电阻,开关S1闭合后,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开关S2断开时,R1两端的电压为3V B开关S2断开时,R2两端的电压为6VC开关S2闭合时,R1两端的电压为3V D开关S2闭合时,R2两端的电压为6V 解析 本题是针对电阻R1和R2两端的电压来说的,解答时应从开关S2的开闭情况并结合电路结构入手进行分析,然后逐一排除。当开关S2断开时,电阻R1和R2串联在6V的电源上,因两电阻的阻值相等,根据串联电路的分压原理可知,R1和R2分得的电压相等,即各为3V,选项B被排除;当开关S2闭合时,电阻R2被短路,相当与没有连入电路,此时,电源

7、电压全部加在电阻R1两端,则R1两端的电压为6V,则可排除选项C、D.正确答案为A。3.推理判断法这种方法的特点直接从条件出发,通过分析推理得出正确答案,然后再与备选答案对照做出选择。这种方法一般适应于考查内容为概念和实验类型的选择题。例6 如图所示,两个完全相同的物体A、B在同一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若不计空气阻力,且V1V2,则它们所受到的拉力F1与F2的关系为( ) AF1F2 BF1F2 CF1=F2 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解析 我们知道,当用弹簧测力计匀速拉动物块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就等于物体所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即在水平方向上拉力和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由题中的“两个完全

8、相同的物体在同一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知道,两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力及接触面的粗糙程度都是相同的,根据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因素不难知道,物体与水平面之间的摩擦力相同。故对物体所用的拉力与摩擦力相等,正确答案为C。例7 在探究串联电路电压关系的实验中,小明同学连接完电路,在开关断开时,发现电压表示数为9V,合上开关后,发现电压表示数变为3V。如图所示,对这一电路分析正确的是 ( )AR1 电压与R2电压之比为31 BR1电阻与R2电阻之比为21CR1电流与R2电流之比为21 DR1功率与R2功率之比为13 解析 结合题给条件和电路特点可作如下推理:在开关断开时,电阻R1和电压表串联在电路中,因R1的电

9、阻与电压表的电阻相比,可以忽略不计,则电压表测的实际上就是电源电压,即为U=9V。合上开关后,电压表测的是电阻R2 两端的电压,即U2=3V。由串联电路的电压规律可知U1=6V,则R1 电压与R2电压之比为21;由串联电路的分压原理有R1/ R2= U1/ U2=21;串联电路各处电流相等,故两电阻中通过的电流之比为11;根据P=UI可知,两电阻的功率之比为P1 / P2= U1I1 / U2I2 ,将已知比值待入可求得为P1 / P2=3/1。故正确答案为B。例8 如图所示,甲、乙两杯盐水的密度分别为甲、乙,同一只鸡蛋先后放入甲、乙两杯中,在甲杯处于悬浮状态所受浮力为F甲,在乙杯处于漂浮状态

10、,所受浮力为F乙。可以肯定的是( )A甲乙B甲乙CF甲F乙DF甲F乙解析 根据题给条件和所学的浮力知识可进行如下推理:鸡蛋在甲盐水中处于悬浮状态,在乙盐水中处于漂浮状态,而当物体处于漂浮和悬浮状态时,受到的浮力等于物体受到的重力,则F甲=F乙=G蛋;由阿基米德原理F浮=液gv排可知,在所受浮力相同时,液体的密度越大,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越小。则正确答案为B。4.求值对照法这种方法是根据题给条件,运用物理规律、公式,计算出题目要求的结果,然后与备选项进行对照,从而得出正确答案。这种方法多用于计算型选择题。例9 如图所示,设电源电压保持不变,R0=10W。当闭合开关S,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在中点c 时

11、,电流表的示数为0.3A ,移动滑片P至b 端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2A 则电源电压U 与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R分别为( )AU = 3V,R = 5WBU = 6V,R=20WCU = 6V,R = 10WDU = 3V,R = 15W解析 本题属于计算型选择题,要得出正确答案,应结合题中所给出的物理情景并结合相关规律进行计算,然后找出正确的选项。设电源电压为U,当滑片滑在变阻器的中点时,根据串联电路中的电压特点有:U =I1(R0R/2)(1)移动滑片P至b 端时,根据串联电路中的电压特点有:U =I2(R0R)(2)由(1)(2)式联立并代入已知数据可解得R=20W,U = 6V。故本题

12、正确答案为B。例10 如图所示,建筑工人用一个滑轮组将重为600N的物体匀速提升2m,所用的时间为40s,人所用的拉力是400N(不计绳重及摩擦),则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动滑轮的重为200NB此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75C拉力所做的总功为2800JD此人的功率为40W 解析 此装置由两段绳子承担物重,不计绳重及摩擦,则有F=(G动G物)/2,故有G动=2FG物=2400N600N=200N;有用功W有=Gh=600N2m=1200J,总功W总=Fs=400N22m=1600J;滑轮组的机械效率=W有/W总=1200J/1600J=75;此人的功率P=W/t=W总/t =1600J/40s=40W。故本题的答案为C。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