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质量管理办法(草案).doc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45555123 上传时间:2022-10-2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项目质量管理办法(草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项目质量管理办法(草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项目质量管理办法(草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项目质量管理办法(草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项目质量管理办法(草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项目质量管理办法(草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项目质量管理办法(草案).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项目质量管理办法第一部分 总则1、为保证本中心承担的服务项目技术质量,实行项目技术质量分级检查制度;2、本中心承担的项目实行项目经理负责制。在项目工作开始之前,项目负责人可以召集项目组以及中心内其他成员参加项目讨论会,商讨工作方案。工作期间,项目组成员应服从项目负责人的业务安排。根据业务工作需要,项目负责人可以随时召开碰头会议,及时安排制定下一步工作计划。3、有关业务工作中遇到的技术问题,随时向总工程师汇报,经研究后给予统一答复。中心内成员不得将业务工作中的技术问题及其解决方法向外透露。4、本中心专家评审委员会的审查结果为终审意见,并作为质量评定和有关人员奖励的依据。5、各个项目的技术审查意

2、见出现分歧时,总工程师召集专家讨论。第二部分 审查程序1、自查 在项目经理负责制下实行项目组成员分工协作制,项目组成员对各自负责完成的技术产品质量必须对照项目审查要点进行自查。2、互查 在完成项目全部任务的基础上,项目组成员必须进行交叉互查。在交叉互查的基础上,项目组对自查、互查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分析讨论和修改。3、项目负责人初审 项目负责人是项目成果的直接责任人,对项目成果负责初审,并有权要求项目组成员进行修改,直至符合要求。4、中心内部审查 在项目组内部自查、互查和项目负责人初审的基础上,由中心组织相关人员对项目成果进行内部审查。5、专家委员会审查 中心专家委员会由相关行业富有理论和实践经验

3、的专家组成。项目技术质量实行专家委员会专家终审制,项目成果上交之前必须根据专家审查意见进行修改。6、总工程师抽查 总工程师可以随时对专家审查后的成果进行抽查,检查是否按专家意见修改并符合要求。7、各级审查必须撰写审查报告,上一级审查不符合要求的技术产品不能转入下一级审查程序。8、各项目成果提交业主单位评审前,必须经中心主任或总工同意后方可提交。第三部分 审查要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一、 专题研究1、 总体结构清晰、合理,主要内容翔实,结论明确。2、 明确专题研究的核心要素。3、 现状分析结合实际,充分有据,预测过程客观、合理。4、 运用多种分析、预测模型和方法,对比确定研究结论。二、 规划大纲

4、1、总体结构、主要内容符合规程要求。2、对土地规划实施的评价客观,结合实际。3、规划期内土地利用面临的主要矛盾分析透彻,规划编制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明确。4、规划总体目标明确;具体目标主要控制指标依据充分、合理。5、规划近期目标清晰。6、各类用地空间布局调整合理。7、中心城区建设用地范围控制适度。三、规划文本1、总体结构、主要内容符合规程要求。2、各类用地调控数量、结构变化交待清晰。3、土地用途分区合理,面积准确,管制规则明确。4、重点建设项目用地配置详尽。5、土地开发、复垦、整理区域范围明确,重点项目翔实。6、土地利用调控指标分解明确。7、土地利用结构平衡表准确无误。8、引用关键资料必须注明来源

5、;9、同一指标及其对应的数据必须前后一致。四、规划说明1、总体结构、主要内容符合规程要求。2、需说明的问题依据充分,内容交待清晰。五、规划图1、编图方法与图例要求应符合规程规定。2、规划图应以现状图为工作底图进行编制,保留土地利用现状要素。3、图件应标明以下内容:(1)土地用途分区范围界线;(2)城镇和村镇建设用地区近期建设用地范围界线;(3)重点建设项目用地位置和范围;(4)土地整理、复垦、开发项目(区)范围等。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规划设计一、项目规划(一)土地利用现状图1、比例尺不小于1/10000,图上必须标明土地利用现状变更日期;2、各类土地利用分类符号和颜色是否匹配、对应;3、图内有各类

6、用地面积结构表,与图上显示各类用地比例应大致相符;4、图名与申报项目名称是否有大的差异(是否为同一块地);5、权属界线和权属主体是否标注清楚,有无矛盾;6、项目范围界线是否封闭,建设面积与批准建设面积是否一致;7、主要线状地物(道路及等级、水系及流向)是否标注、有否矛盾;(二)项目规划图1、图名与图廓整饰是否规范;2、比例尺不小于1/10000,工程整体规划效果明显,能够显示道路、沟渠、机井、电力线路、交叉建筑物、田块规模、农田防护林等;3、灌排渠沟布局是否合理,流向是否正确;4、田间道和生产路布局是否合理,与上级道路是否连接;5、规划田块方向与地形是否相符,田块大小是否符合土地利用要求;6、

7、防护林布置与主害风方向的关系是否合理;7、主要交叉建筑物、构筑物(桥、涵、闸等)是否标注、布置是否合理;8、机井数量、井距、位置是否合理;9、各级灌排渠沟和道路的相互关系与配置是否合理;10、项目区外附近的主要道路、沟、渠、排水承泄区应在规划图上明确显示,并与区内相应道路、沟、渠相连。(三)规划报告与说明1、总体结构、主要内容和格式应符合规程要求;2、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结果与所采用的灌溉用水方案应基本相符;3、土地适宜性评价应与土地利用布局、土地利用方向基本相符;4、项目中的防护工程和生物防治措施与项目区主要灾害分析情况应相符;5、新增耕地潜力分析是否符合实际,其潜力来源能够在土地利用现状图上

8、明显反映;6、规划前后土地利用结构平衡表准确无误;7、田块大小、形状、方向应与地形描述基本相符;8、新增耕地不低于批准该项目建设要求的面积与比例;9、工程布局方案合理,即工程建设是必须的,又是最经济的;属于中央投资建设的主要工程等级不超过规程或规范的标准,必须说明方案选择的比较过程;10、土地平整方案符合地形实际;11、权属调整方案充分考虑了土地权属现状,切实可行。各权属主体的土地面积准确无误;12、项目建设方案、建设期限与投资进度安排相符;13、引用关键资料必须注明来源;14、同一指标及其对应的数据必须前后一致。二、项目工程设计1、土地平整方法是否合理(一般采用分田块平整方法);2、土地平整

9、工程量无论是通过典型田块推算还是分块计算得来的,必须有计算依据和过程; 3、田块大小与规划土地利用类型相适应,设计图件中必须包括典型田块设计;4、各个田块设计高程从总体上必须与地形相符,与周围地形相适应;5、主要灌溉渠排水沟必须有纵断面图,工程量必须依据纵断面图计算;6、机井工程设计要对地下水可采量进行详细分析,并根据抽水试验或已有实测资料确定机井出水量、水位降深、管径,机井井位和数量必须根据计算确定;7、渠系建筑物主要有进水闸(分水闸、节制闸)、渡槽、倒虹吸、涵洞、桥梁、跌水陡坡和泵站等工程,在规划图中应该给出建筑物的位置;不同建筑物必须有相应的设计图;8、道路宽度设计应符合土地开发整理标准

10、要求,断面设计图应详细显示出道路结构、材料等;9、所有单体工程设计图的尺寸标注、图名、图签必须填写清楚;10、所有工程量、材料用量必须进行逐一累计汇总,并有工程量统计表,能够与规划图一一对应;11、设计说明书中必须有各单项工程的设计依据、计算公式、参数选取等说明;12、设计说明中应详细阐述施工条件和方法,施工中注意的问题三、 预算编制1、预算书编制格式符合国土资源部财务司印发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预算编制办法200141号文件(以下简称部41号文)要求,内容齐全;2、所有费率在规定的取值范围按照部41号文的要求选取,其它直接费、现场经费、间接费、计划利润和税金的费率依据地方取费标准,其他费用和业主管理费的费率依据部41号文的确定;施工机械使用费定额和人工费定额由当地最新概预算取费标准确定,材料费定额必须出具当地证明文件等;3、所有列入预算范围的工程符合中央投资范围;4、所有单体工程量必须与该工程设计计算值相符;5、所有表格之间、数据汇总层次关系清楚; 6、各项基础费用计算正确;7、不同性质(开发、整理、复垦)、不同地貌类型的情况下,必须分项目片计算投资总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