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剃头大师》教学设计[62].docx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45554789 上传时间:2023-02-26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3.8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剃头大师》教学设计[6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剃头大师》教学设计[6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剃头大师》教学设计[6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剃头大师》教学设计[6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剃头大师》教学设计[6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剃头大师》教学设计[6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剃头大师》教学设计[62].docx(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剃头大师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剃头大师是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第二篇课文,节选自秦文君小说调皮的日子,有改动。文章主要记述了“我”在表弟小沙的央求下,自诩“剃头大师”,为他剪头发的有趣过程,文笔活泼,童真溢满。故事中的小沙理发时只要求“别剪破耳朵”,结果被“我”剪得“整个头上坑坑洼洼”,最后“被迫去理发店剃了个和电灯泡一样的光头”。作为“童年趣事”,课文贴近学生的生活,能唤起他们许多相关的经验与记忆。教学时,应立足年段目标和单元目标,紧扣单元语文要素,并根据学生特点和文本特色来组织学习活动。单元导语“在童年的百花园里,我们看到了真善美”揭示了第六单元的人文主题,两条单元提示“运用多种

2、方法理解难懂的句子”和“写一个身边的人,尝试写出他的特点”则点明了本单元语言运用与训练的重点。“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句子”剃头大师一课,体现在课后练习“一边默读一边想,试着回答下面的问题”,这也是为了落实语文课程标准关于第二学段的课程目标,语文园地里则特别提示“理解难懂的句子和理解难懂的词语,方法比较近似”。教学中,要让学生切实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经验,并真正地动手查查字典去理解难懂的词语和句子,唯有实践才能出真知,要让学生在语文课上既“得言”,又“得法”。从课文的内容方面看,剃头大师中的主要人物,特点十分鲜明小沙“胆小”;剃头师傅看似“老掉牙”,却透出一股严肃和认真的劲儿;至于“我”,则十

3、分调皮。小沙因害怕理发,情愿把头交给“我”随意处置;“我”当然十分乐意,自信满满,觉得自己像个“剃头大师”,随意乱剪,虽然最终闯了祸,但初衷并无恶意,纯粹就是出于调皮而已。文中的小沙和“我”,都是一派天真!课文意在表现童年的“真”与“趣”,而不是为了批评“我”闯了祸以及批判童年的无知与调皮,这是教学中必须把握的。课堂上,要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通过充分朗读,读出趣味,进而自读自悟。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1.默读课文,比较老剃头师傅和“我”给小沙剃头过程的不同,感受人物特点,体会字里行间流露出的童真与童趣。2.能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句子。二、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三、教学过程(一)导入1.听写听写“

4、胆小鬼、表弟、差不多”,指导书写,提示:“胆”字左边的“月”要瘦长;“鬼”字的长撇贯穿上部,竖弯钩舒展“表”字上边三横距离均等、竖贴竖中线、撇略平、捺舒展,“差”字与“表”上部区分清楚。2.入题。师:你都知道什么大师?你觉得什么样的人才能被称为大师?师:作为一名“剃头大师”,自然应当-剃头技艺高超,非常有名。(二)精读1.师:今天我们认识的这位“剃头大师”是不是名副其实?请大家默读课文,找到依据。(1).学生默读课文。(2).指名交流。师:我们首先看看这位大师剃头的过程。出示句子:虽然以前没有干过这一行,可我好像有剃头的天分。我先把姑父的大睡衣给他围上,再摆出剃头师傅的架势,嚓嚓两剪刀,就剪下

5、一堆头发。我觉得自己像个剃头大师,剪刀所到之处,头发纷纷飘落,真比那老剃头师傅还熟练。这儿一剪刀,那儿一剪刀,不一会儿,姑父的睡衣就像一张熊皮,上面落满了黑头发。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我敢说,世界上再也没有比他更优秀的顾客了。师:再看结果出示句子:一眼望去,整个头上坑坑洼洼,耳朵边剪得小心,却像层层梯田。2.师:文中有一位真的大师,也许他剃头的技艺不是很精湛,也许他也不是很出名,但他好歹啊能给小沙一个合格的发型,他就是- 可小沙却称他是- 为什么?出示句子:最痛苦的是,老师傅习惯用一把老掉牙的推剪,它常常会咬住一绺头发不放,让小沙吃尽苦头。这还不算,老师傅眼神差了点儿,总把碎头发掉在小沙的脖子里

6、,痒得小沙哧哧笑。你想想,这一会儿痛一会儿痒的,跟受刑一样。最让小沙耿耿于怀的是,每次剃完头,姑父还要付双倍的钱给“害人精”。联系生活实际理解句子:你想想,这一会儿痛一会儿痒的,跟受刑一样。(三)拓展师:老师今天还给大家带来了调皮的日子里的另外一个故事:小沙表弟这里也有一些难懂的句子,我们用掌握的方法理解一下。1.学生默读,画出难懂的句子。2.理解交流。出示句子:小沙最倒霉的地方还不在于名字,而在于他有个当牙医的爸爸。(四)延伸1.这么有趣的故事,选自秦文君调皮的日子。2.推荐秦文君更多的儿童文学作品。五、板书设计19.剃头大师剃头大师 害人精我 老师傅附文:小沙表弟不过,小沙爱打嗝儿爱放屁全

7、是姑妈和姑父逼出来的。小沙这个名字听起来就不妙,像小傻。即使别人搞清楚他不叫小傻叫小沙,也没什么好处:沙子本来就不值钱,何况还是小沙,若要起个外号就太容易了,现成的就可以给他一个:豆沙。小沙最倒霉的地方还不在于名字,而在于他有个当牙医的爸爸。姑父爱牙齿胜过一切,他不允许小孩多吃甜食,所以,连客人送的甜点心、糖果,他都锁在柜子里。小沙馋起来,只能把鼻子凑到柜子边,叫“香草巧克力!闻到了!”偶尔,姑父也会慷慨起来,从柜子里拿出一点甜食分给我们,但总是不怎么够吃,刚刚开始感到舌头牙齿都甜起来了,姑父就在催了:“去!去漱口,别让甜食腐蚀牙齿!”姑父还定期检查小沙的牙齿,让他大张着嘴,摆出狮子要吃人的样

8、子。姑父一颗一颗地检查,就像在欣赏他珍藏着的宝石。唉,牙齿明明是小沙的,可管它们的权力却不在小沙手里,好像这是他爸爸寄存在这儿的贵重物品。更糟的是,姑父常常让小沙吃蚕豆,说多嚼嚼会固齿的,可这种东西吃多了,肚子里鼓鼓胀胀的憋得很,想斯文些也办不到。最气人的是,到了新年,姑父给小沙的礼物不是压岁钱,也不是钢笔,更不会是什么香甜食品,而是半打新式的旋转牙刷,这种礼物价格很贵,可没有一个小孩会喜欢。当然,小沙有个脾气大大的好的妈妈,她从不骂小孩,也不会用手指敲我们的脑袋。但是,她有个想法让人害怕:她希望我和小沙都胖乎乎的,一站到体重秤上那计量针就往右倒去。可是,小沙十分瘦弱,像姑父那样细胳膊细腿。姑

9、妈每天追着小沙说:“再吃块面包好不好?就一小块!多吃点有抵抗力!”假如小沙点点头,那么就彻底陷入麻烦中。因为,姑妈会切下一块砖头那么厚的面包说:“就这一点点,吃完再加!”假如小沙答应把这一大块面包吃光,那么,在吃面包期间,姑妈一会儿会往面包里夹三块肉,一会儿又会涂两层黄油,有时还一定要放个煎蛋进去,总之,那块面包会变成巨大的超级面包,看上去像是供给日本相扑队员吃的特制面包。小沙常常被这样的面包噎得抻着脖子打饱嗝儿,样子就像傻呵呵的北京填鸭。即便这样,姑妈还说:“再来一块怎么样?”她真是不怕小沙的肚子爆炸?过新年时,她送给小沙的礼物是:一罐五公斤重的压缩饼干。小沙求我帮忙出点子,说再这么吃下去他会成为一个饭桶。我对他说,最好家里能养一头宠物猪,它食量大,吃不掉的东西可以供一应给它。小沙欣喜若狂,去跟姑父要求养一头猪。姑父大喊大叫,说猪会乱屙屎的,这样家里岂不成了猪圈?其实,可以给猪用上新式尿布,那叫“尿不湿”,电视广告上有的。不知为什么,姑父竟没想到这个办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