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工业循环经济发展现状及对策.docx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45553969 上传时间:2023-03-14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1.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工业循环经济发展现状及对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23年工业循环经济发展现状及对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23年工业循环经济发展现状及对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23年工业循环经济发展现状及对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23年工业循环经济发展现状及对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年工业循环经济发展现状及对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工业循环经济发展现状及对策.docx(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工业循环经济开展现状及对策 。开展工业循环经济是推动生产方式绿色化的必然选择。通过分析XX省工业循环经济开展状况,以内生动力与外部保障为切入点,深入剖析XX省工业循环经济开展的制约因素。从政府、企业、公众及中介组织等循环经济实施的主体层面,提出加快XX省工业循环经济开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XX省;工业循环经济;内生动力;外部保障 2022年,时任XX省省长习近平前瞻性地提出了福建“生态省建设的战略设想。目前福建“生态省建设已上升为国家战略,XX省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现阶段,XX省正处在“一带一路建设、“海西经济区建设以及“福建自贸区建设的战略机遇期,要积极发挥生态及区位优势,以开展工

2、业循环经济为抓手,加快实现经济开展方式的根本性转变,全力推进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努力打造闽台生态文明协同开展的前沿平台。 1XX省工业循环经济开展的现状分析 1.1XX省工业循环经济的开展情况 近年来,XX省以打造循环型企业、园区和产业基地为抓手,通过强有力的政策保障,逐步建立了具有福建特色的工业循环经济开展体系。XX省工业循环经济的开展在全国范围内具有领先优势,但省内不同区域开展并不均衡。从能耗情况来看,2023年漳州、宁德、泉州的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较2023年均有上升,且远超出XX省平均水平,这是3市近年来加速开展沿海临港重化工业的结果。从工业污染物排放来看,2023年三明、南平地区的

3、单位工业增加值so2排放明显高于全省平均水平,漳州、厦门等地区的单位工业增加值废水排放那么明显高于其他地区,构建高科技、低消耗、低污染的产业结构和生产方式已成为必然趋势。从工业固废的利用情况来看,2023年南平、XX市等内陆地区的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较低,现阶段应着力开展资源再生利用产业。从工业污染治理投资情况看,2023年泉州的工业污染治理投资占到全省投资额的78.0%,表达了泉州作为工业大市治理工业污染的决心。 1.2存在的主要问题 (1)产业结构不尽合理,产业链条亟待完善。XX省尚未迈入工业化后期,产业结构不平衡,钢铁、电力、纺织、石化等耗能产业仍占据主导地位。产业趋同现象明显,产能过

4、剩压力较大,阻碍了工业循环经济的开展。产业链不够完善,特别是动脉产业与静脉产业未能形成循环耦合,上下游产业间的资源流动效率较低,导致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副产品、废弃物资源无法实现有效循环利用,不利于资源节约,加剧了环境恶化。(2)试点示范园区或企业较少,开展模式亟待优化。XX省虽然公布了一批循环经济试点企业、园区及城市名单,但相较于浙江、江苏等省份,在数量及开展效益上都有待进一步加强。建立的示范企业、园区趋向于考虑自身经济效益,零散地开展环保、节能、节水、资源循环利用等工程,规模性和标准性缺乏。此外,XX省工业循环经济开展模式不够完善,侧重于从企业和园区等层面进行探讨,忽略了宏观层面的社会循环体系

5、构建,产业开展与资源环境之间尚未实现高效协调统一。(3)根底设施相对滞后,效劳平台建设亟待强化。XX省在循环经济信息交换平台建设上相对滞后,尚未形成完善的信息网络体系,企业和园区难以通过网络等信息平台获取节能环保、资源循环利用等方面的信息,废弃物资源的交易难以形成规模。此外,可再生资源回收平台不够完善,废弃物分类回收管理相对落后,增加了对废弃物中可资源化成分进行别离、加工的难度,很大程度上限制了静脉产业的开展,无益于构建一个相对完善的资源再生利用体系。 2XX省工业循环经济开展的制约因素分析 推开工业循环经济开展的力量主要来自内生动力和外部保障。内生动力源于企业采取的循环经济做法所能获得的经济

6、效益,外部保障那么包括政府政策调控、社会力量参与等外部力量。 2.1内生动力缺乏 (1)经济效益增长机制不健全。对于企业而言,获得经济效益是其自主进行相关活动的关键。但目前,企业开展循环经济活动的人力、工艺及设备投入本钱较大,而废物回收再生循环利用的经济效益并不明显。由于资源的再利用本钱较高无法盈利,使得再生资源产业无利可图1。加之XX省中小企业偏多,企业规模与资金实力有限也对企业循环经济相关行为产生阻力,由于短期经济效益不明显,企业和园区在循环实践上缺乏内生动力。(2)资源价格体系改革存在滞后性。资源性产品间的比价关系不合理,资源相对于工业产品的比价过低,又因为XX省生态产品的生产尚未形成规

7、模,其价值很难通过价格表达,难以推开工业循环经济的规模化开展。其本质原因是资源价格并没有准确反映供求关系,企业不愿在废弃物回收、资源循环利用等环节花费过多的精力,更不会自觉关注环境效益与社会效益。(3)技术支撑能力有限。在循环技术研发投入上,福建与兴旺省市间存在差距。技术效劳市场尚不完善,产学研合作机制存在缺陷,都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清洁生产、生态设计、减量化、资源化、再利用技术等循环经济关键技术的推广,不利于构建从开采、生产、营销到废弃物回收等全过程的循环经济技术链。 2.2外部保障缺乏 (1)政府调控与监管机制尚不健全。推开工业循环经济开展,必须构建完善的政策体系和鼓励约束机制。但在现实中,

8、工业循环经济开展缺乏科学的开展规划、实施细那么和行业标准,存在监管真空。财政、金融、税务、产业开展等领域的政策法规不够完善,缺乏可操作性和执行力,如增值税优惠政策仅涉及石煤、粉煤灰、煤矸石等,其他很多涉及循环型产业链的原料却未包括在内,不利于循环活动的自主开展。(2)中介组织发挥作用有限。社会中介组织的作用是政府部门和盈利性部门无法代替的2,对工业循环经济开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目前,XX省与工业循环经济开展密切相关的中介组织数量少、规模小,在循环经济理念宣传、技术咨询、搭建循环经济技术研发合作平台、传递市场信息与公众需求等方面发挥的作用十分有限。(3)社会公众参与度低。社会公众参与度低表现为

9、2个层面:参与渠道过窄、信息公开力度不大,降低了公众在循环经济政策的制定、评估等环节的参与度;XX省绿色消费宣传相对落后,政府对于生态产品的补贴力度不大,尚未形成绿色的消费理念及消费模式。 3加快XX省工业循环经济开展的对策思考 3.1建立市场导向的长效动力机制 (1)健全利益驱动机制。健全利益驱动机制是推开工业循环经济开展的根本动力。强化金融支持机制,对循环经济开展工程建立专项资金支撑机制,如对每年节能202300t标准煤的节能技术改进工程,根据其节能量予以150元/t的补助。强化税收鼓励机制,通过免减税、退税等方式对节能、环保、资源综合利用等工程给予税收优惠。(2)完善竞争开展机制。目前,

10、XX省绿色产品的市场份额相对较少,利润较低,缺少竞争优势。可持续开展的思想与生态平衡是评价设计定位是否可行的重要因素3。要依托工业设计创新,在资源利用、产品生产、废弃物再生设计等环节进行生态设计。对相关企业在用地、用水、技术研发、根底设施等方面予以优先保证,增强绿色产品、生态产品的竞争力。(3)完善产业布局,促进资源有效配置。依托沿海区域的港口优势,开展临港产业,着力推动钢铁、石化、纺织、塑料等高耗能、高污染产业实现转型升级。在三明、XX市等内陆区域,重点开展新材料、生物医药、环境科技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强化区域产业合作,推动区域协同开展。此外,着力解决工业园区内产业混合度高、聚集效应弱等问题,

11、完善工业园区内信息效劳系统、物质资源交换系统的建设,充分发挥产业聚集效应。 3.2加快政府管理体系构建 (1)完善制度供给。政府是推开工业循环经济有效运行的主导者,要积极完善法规政策体系的构建。加快研究制定XX省循环经济促进条例等规章制度,完善支持循环经济开展的财税机制、信贷机制、投资机制、产业机制、考评机制、奖惩机制4,灵活运用经济杠杆,通过合理的税收、价格、政府采购等经济手段,兼顾绿色产品的供给端与消费端,提升企业和公众对于绿色产品的接受度与承受力。(2)加大监管力度。省、市、县各级政府应设立循环经济开展监管机构,将节能环保指标、资源循环利用及循环经济工程执行情况等要素纳入绩效考核体系。对

12、能耗量超出一定标准的投资工程严格审批,对企业中耗能耗水耗材大户严格开展节能专项检查,假设发现有超出能耗限额等违反开展循环经济相关法规政策的行为,依法严厉惩罚并纠正其行为,以推动监管的有序进行。(3)推动技术推广平台建设。在加强清洁生产、减量化、资源化、再利用等循环经济技术研发与创新的同时,要重视相关技术的运用及推广。要加大投入,为重点产业建设技术研发推广平台,为企业引入创新技术提供帮助;通过财政支持,直接在龙头企业中建立技术研发推广平台,为同类行业的其他企业提供技术效劳。XX省应重点依托中国海峡工程成果交易会等平台,引进节能环保、资源综合利用等领域的先进工艺技术,积极消化并加以推广。 3.3构

13、建多主体参与的工业循环经济开展体系 (1)强调企业的延伸责任。严格落实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不仅要强调产品质量,还应追加产品消费后的废弃物回收、循环利用和最终处置等相关责任,实现产品环境友好设计的目的5。比方对于生产电器的企业,要规定企业对废旧电器进行回收的义务,否那么此类产品的不合理处置将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危害。(2)发挥中介组织作用。着力培育中介组织,促进其与政府、企业、公众间的协调合作。现阶段,政府职能转变也要求将原先由政府部门承担的诸如行业规划、行业准入、行业标准制定、公共平台建设等职能局部转移、委托给中介组织,但也不能无视对中介组织的监管,以确保其良性运作。(3)推动公众广泛参与。社会

14、公众在循环经济建设中应发挥主人翁作用,要着力加强4个层次的公众参与:预案参与,即参与循环经济相关法规条例的制定,这是高层次的参与;过程参与,即公众对相关规划条例执行的参与应具有监督性;末端参与,要求公众对破坏生态环境、违反相关法规政策的行为进行检举、控告;行为参与,即引导公众的绿色消费行为6。 参考文献: 1陈胜男,冯蕊.我国工业园区开展循环经济的动力问题初探.生态经济,202223(9) 2王田海.国外循环经济开展的经验及启示.当代经济,2023(17) 3李志榕.循环经济模式下工业设计的路径选择.求索,2023(2023) 4杜强.推进福建循环经济跨越开展的思考.中共XX省委党校学报,2023(8) 5张旭东,雷娟.循环经济模式下生产者延伸责任研究.环境保护,2023(12) 6郗永勤.循环经济开展的机制与政策研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3 第1页 共1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人事档案/员工关系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