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教学反思模式的研究结题报告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45552687 上传时间:2023-03-16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0.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有效教学反思模式的研究结题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有效教学反思模式的研究结题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有效教学反思模式的研究结题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有效教学反思模式的研究结题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有效教学反思模式的研究结题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有效教学反思模式的研究结题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有效教学反思模式的研究结题报告(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有效教学反思模式的研究”结题报告赤峰市敖汉旗宝国吐中心校 刘志贤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常言说:“学而不思则罔” 。反思可以发现新问题,可以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改进课程设计,重新审视自己的教学行为,从而优化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因此,每节课后每位教师都应该对本节课传授知识的过程及对学生的教育过程有个特定的反思,从而使下一节课的课堂有进步、有发展。日积月累,教师就会使自己的教育教学思想,随着每节课反思的推进而得到进步和发展,最终形成自己优秀的教学思想和教学理念,从而可以使教师摆脱厌倦无奈的教育教学。所以说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主要途径是持续不断的实验与实践后批判性的、理性的、客观的反思。

2、综观教师进行“教学反思”的现状: “不会反思”“害怕反思”比比皆是,“反思什么和如何反思“常常困扰着教师。在反思的过程中,有的面面俱到长篇大论,却是流水帐一本,没有反思的实质内容;有的却是三言两语很少揭示存在问题的内在原因;更有的为了交差,敷衍了事。由于教师没有理解反思的真正意义,不是发自内在的动机,而是在被动的状态下进行的反思,就成了教师的一种负担。导致反思往往停留在表面水平,难以深入,难以真正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手段。 本课题力求通过教学过程中的具体问题或事件,进行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三者之间循环往复、螺旋上升的运作过程,帮助教师进行和形成有效教学反思,明确什么样的反思是有效的?

3、经过一段时间的反思实践,逐渐形成教师的有效反思意识、有效反思习惯、提高有效反思能力,不断优化教育行为。 二、理论依据: 1、我国心理学家林崇德提出的优秀教师成长公式:优秀教师=教学过程+反思。 2、人的全面发展理论: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认为,人在各方面都具有一定的潜力,只要给于适当的外部条件,就能调动其主观能动性。 此外,有效教学理论、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国内外与本课题研究有关的成果、课程改革的有关理论也是本课题研究的重要理论依据。 三、研究的主要内容: 通过开展调查讨论,分析自己现有教学反思意识水平,找出弊端与缺陷,开展理论学习,提高自己对教学反思的认识水平,建构有效教学反思模式

4、,进而提高自己的反思水平和专业技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五、课题研究的主要过程: 第一阶段:(2009.52009.6)理论研究阶段。 1、确定实验课题,选择研究方法,查阅相关资料,选取实验对象。 2、学习反思性教学理论。反思自己在撰写课堂教学反思中存在的问题。 3、学习国内外教学反思的理论,使自己了解相关理论和方法,明确方案目标,制定课题研究方案。 第二阶段:(2009.72009.10)调查研究阶段。 1、实施前测调查,了解当前课堂教学中运用反思的现状及反思中存在的问题,了解反思在课堂中运用的实效性。 2、根据研究情况修改有效教学反思计划。 3、阶段性总结。 第三阶段:(2009.1020

5、10.5)实践研究阶段。 1、根椐前测调查结果,设计课题实施方案。继续开展形式多样且有实效的教学研究活动。 2、设计课堂教学系列反思表,促进自己对课堂教学的反思,逐步培养反思能力。 3、中期检测,调整设计实施方案。4、进行反思案例分析,撰写有一定理论水平的教学论文,教学反思,教育叙事故事和教学案例,作出阶段性总结。 第四阶段:(2010.52010.7)总结成果阶段。 1、进行研究后测。 2、总结研究成果,撰写论文,整理教案设计、教学反思并整理课。撰写课题研究报告。 3、全面总结课题研究情况,撰写结题报告。 六、研究方法与措施:(一)、精心创设情境,促进有效教学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

6、要紧紧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境。”于是过去的“复习型”、“开门见山型”等导入课题的方法大多被“创设情景”导入法所代替,内容生动、学生熟悉、感兴趣的教学情境层出不穷,课堂所追求的“让学生真正成为主体,拥有学习主动权”在预设好的情境和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得以落实。1、情境创设的目的应该明确。一节课总有一定的教学任务,包括认知技能、数学思考、情感态度、价值观等。这就要求教师提出的问题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而且要做到具体、明确,不能一味笼统地问“你发现了什么?”一方面,要及时从生活情境中运用数学语言提炼数学问题,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情境的作用,不

7、能把情境创设作为课堂教学的“摆设”。2、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富有挑战性的。”在教学中,要尽量让情节具有现实性,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使学生对学习数学产生亲切感。因为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离不开生活,数学知识源于生活而最终服务于生活。因此设计情境时,应适度回归生活,取材于日常生活的事例,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3、教学情境应具有时代性、新颖性。我们应该用动态、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学生。在当今的信息社会里,学生可以通过多种渠道获得大量信息,教师创设的情境也应具有一种时代气息,上课导入如果总是“复习型”,学生就会感觉“厌”了。4、情境的形式要有所变化。情境的表现形式应

8、该是多种多样的,情境的创设要符合不同年龄段儿童的心理特征和认知规律,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而变化。有专家建议:并不是每节课都一定用情境引入,对于一些不好创设情境的教学内容,可以采取开门见山的方式,直接导入新课更有效。(二)、提高学生课堂的参与度,深化有效教学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是课堂教学永恒的追求,是有效教学的核心。没有参与就没有教学,因而在教学中必须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学生在课堂上精神饱满,通过动手、动眼、动口,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参与到学习过程当中。新课程为学生的参与提供了积极背景,如:立足生活、联系、尊重学生的生活经验,注重情境的创设等,作为教师应创造性地使用这些因素

9、,随时关注学生参与的状态、广度、时间、方式、品质及效果等,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从而确保学生的积极参与,充分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中,我常常让学生动手摆一摆小棒、圆片、三角形、小动物或摆算式等等。例如,在教学10以内数的认识时,为了给学生创造人人动手实践的机会,我让学生把在家里玩的计数器带来摆在课桌上。老师在大计数器上拨珠,学生在自己的小计数器上拨珠,并回答以下问题:“计数器上原来有几个珠子?又添上几个珠子?一共有几个珠子?几添上几是几?”通过实际操作,使他们知道了1添上1是2、2添上1是39添上1是10,明确了各数的来源。由于学生动手实践,脑、口、眼、耳、手并用,时间显得很充裕,很轻松地

10、上完了一节课。(三)、合理的活动教学,体现以学生主体实践活动为基础的有效教学 新课标提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而数学活动应是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活动。因此,教师要从“以学论教”的理念出发,精心设计数学活动,让学生“在参与中体验,在活动中发展”,真正体现以学生主体实践活动为基础的有效课堂教学。1. 给学生提供动手实践的机会,变“听数学”为“做数学”。学生对数学的体验主要是通过动手操作,动手操作能促进学生在“做数学”的过程中对所学知识产生深刻的体验,从中感悟并理解新知识的形成和发展,体会数学学习的过程与方法,获得数学活动的经验。它是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的重要方式。新教材非常注重学生操作活动的设计并提

11、供了大量的素材,教师要从“生动的直观到抽象的思维”的认识规律来设计、组织操作活动,并担当好组织者和引导者的角色。2.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从形式走向实质。学生的学习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对人类社会文明发展过程中的一种认识意义上的重演。让学生踏着前人的足迹部分地重新发现他们学习的内容,对于学生的发展具有多方面的意义。教师要有目的地选择这些重演或再现的教学内容,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空间和时间,让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等数学活动。自主探索是在教师引导下的探索,教师不仅要精心设计自主探索的情境,而且要关注学生探索的过程和方法。(四)、及时、适度、多样的评价学生,达到有效教学 新课标指出:“评

12、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课堂教学中实施及时、适度、多样的评价,既能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教师也可以通过评价所提供的大量信息,适时调整教学过程。 1课堂教学中,教师每时每刻都在通过语言、手势、表情、神态等对学生进行评价。新课程评价改革的方向是多角度地评价、观察和接纳学生,寻找和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发现并发展学生的潜能。教学中教师要为不同的学生提供不同的展示自己的机会,并及时地、有针对性地作出恰当评价,使学生体验成功,建立自信。尤其在学生的智慧火花闪现时,教师应给予充分的肯定。课堂教学中对学生的评价。不仅要注重结果,更

13、要重视学生学习的过程,解决问题的思考过程,关注学生的参与度,合作交流的意识与情感、态度的发展。 2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对他人评价。通过自我评价,能够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更重要的是自我评价能够促进学生对学习进行反思,培养学生的自我发展、自我成长的能力。而对他人的评价过程也是学习和交流的过程,学生能从中认识到自已的优势和不足,更全面地认识自我,吸取别人的长处,摈弃自己的短处。 3激励性评价要注意“度”。激励不在于一味地表扬和“藏拙”。太多的表扬和超值的嘉奖不利于学生的自我评价,长期下去,学生也许会迷失自我。要注意善待学生的错误,教师要善于发现其可取之处给予鼓励,不可损伤学生的自尊心与自信心,同时通过教师或学生的交流指出其不足,不要为表扬而表扬,以免迁就错误而产生误导。所以说不管精心创设情境,提高学生课堂的参与度,还是安排合理的课堂活动,适度的评价学生,都是要引起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让课堂有限的40分钟教学时间焕发出无限的活力,使学生成为真正的学习的主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