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讲海洋混合及其效应.doc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45550657 上传时间:2023-12-29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33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四讲海洋混合及其效应.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第四讲海洋混合及其效应.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第四讲海洋混合及其效应.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第四讲海洋混合及其效应.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第四讲海洋混合及其效应.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四讲海洋混合及其效应.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四讲海洋混合及其效应.doc(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四讲海洋混合及其效应一、海洋混合混合是海水的一种普遍运动形式,混合的过程就是海水各种特性(例如热量、浓度、动量等)逐渐趋向均匀的过程。 海水混合的形式有三种: 分子混合 涡动混合(湍流混合):是海洋中海水混合的重要形式。 对流混合1.1湍流的基本特征 流体运动形式分为层流与湍流两种。 层流是一种十分规则的流动,在两层流体之间只能通过分子的随机运动进行特性交换。 湍流运动则是在平均运动的基础上,又叠加上了一种以流体微团的形式作紊乱的、毫无秩序的随机运动。这是湍流的基本特征之一。其二是湍流的扩散性其三是对能量的耗散性。 1.2 湍流的生消 湍流能量的产生来自两个方面: 湍流能量的切变生成平均运动

2、中的速度剪切。 湍流能量的浮力生成海水不稳定,势能变动能。 湍流能量的消耗 也有两种途径 第一,由粘滞性的作用消耗; 第二,在海水稳定度为正值的情况下,其浮力生成率为负值。(它使已经开始的扰动被削弱甚至平息,这显然是湍流的动能被转化为系统的势能所致)。 平均流速梯度与海水静力稳定度是制约湍流生消的主要因子 湍流的形成是由动力因子所产生的机械作用以及热盐因子所致 1.3 海水混合的区域性 海-气界面这是海水混合最强烈的区域。 海底混合 海洋内部混合 1.4 双扩散效应 “双扩散”效应引起的海洋内部混合 在层结稳定的海洋中,由于分子热传导系数大于盐扩散系数(Kt102KS),便可能引起自由对流,从

3、而促进海洋的内部混合。 由于这种海水混合现象完全是由热量与盐量通过子扩散而引起的,因而称为“双扩散”效应。 双扩散效应 1)冷而淡的海水位于暖而咸的海水之上 由于分子扩散的结果,上层海水增温增盐,因为热传导系量是盐扩散系量的100倍,所以上层海水由于增温而密度减小,导致海水从界面处上升,下层降温降盐而密度增大,导致海水从界面处下降。对流从界面开始分别向上和向下扩展。 2)暖而咸的海水位于冷而淡的海水之上 上下两层海水通过界面产生对流,分别向另一层海水扩散。在海洋中已经观测到这种从界面向上、下伸展几厘米长的指状水柱,称为“盐指”二、铅直混合效应趋匀与层化 2.1 海洋上层的混合效应 海洋上层是海

4、洋中混合最强烈的区域,包括由动力因子引起的涡动混合和由热盐因子引起的对流混合。 混合效应: 均匀层;上混合层 涡动混合: 假定涡动混合过程中热盐守恒,那么混合后的温、盐值,基本上应等于它们混合前的平均值。在混合层的下界将出现一个水文特性梯度较大的过渡层,即形成温、盐、密度跃层。 对流混合 单独由降温引起的对流混合,其温度值低于混合前的平均值,盐度则等于混合前的平均值; 单纯由增盐引起的对流混合,其盐度值高于混合前的平均值,温度则等于混合前的平均值; 由温、盐联合效应引起的对流混合,其温度要低于混合前的平均值,其盐度要高于混合前的平均值。而混合后的密度总是高于混合前密度的平均值。 2.2上层混合

5、的分布与变化 明显的季节变化和不同的地理分布特点。 1)涡动混合在各个季节各纬度的海区都会发生,而对流混合却在高纬海区与降温季节比较强烈。在低纬海区,对流混合难以发展,涡动混合则长年占据优势地位。 2)不论涡动混合还是对流混合,在陆架与浅海区都比大洋更为强烈,特别是在某些中高纬海区甚至可以直达海底。 2.3 海洋底层的混合效应 潮流和海流 下混合层 2.4 跃层对海况的影响 屏障作用:物理、化学、营养盐类、声、光的折射、反射、军事活动。 2.5 海洋热盐细结构 2.5.1海洋细结构相对常规观测尺度的铅直向结构,称其为“细微”结构。 很多很薄的水层构成,层内温盐性质相对均匀的分层结构。(小于1m、数厘米甚至更小)。 2.5.2海洋细结构的型式 阶梯状结构: 在海洋上层:大风的扰动或相邻海水的入侵。在海洋深层:一般认为是因“双扩散”对流,混合增密引起的对流,速度剪切引起的湍流。 不规则扰动型:跃层内有厚度为数米的温度和密度相当均匀的薄层,有时甚至有逆温现象。可能是内波的破碎或小尺度湍流形成。 三、水平混合效应 混合区与海洋锋 3.1 混合区与混合带 3.2 海洋锋 3.2.1定义 3.2.2研究意义 3.2.3类型 3.2.4分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