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传定律第二讲自由组合定律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45539971 上传时间:2023-03-21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711.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遗传定律第二讲自由组合定律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遗传定律第二讲自由组合定律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遗传定律第二讲自由组合定律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遗传定律第二讲自由组合定律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遗传定律第二讲自由组合定律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遗传定律第二讲自由组合定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遗传定律第二讲自由组合定律(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自 学 提 纲 一轮复习 第六章 第二讲自由组合定律年级: 50 班级: 学科: 生物 姓名: 日期:2018-8-28考纲要求全国卷五年考情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2017卷T6,2017卷T6,2017卷T32,2016卷T62016卷T32,2014卷T32考点一| 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及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1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发现问题其过程为:P黄圆绿皱 F1黄圆 F2 3黄皱3绿圆 2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提出假说(1)配子的产生假说:F1在产生配子时,每对遗传因子彼此分离,不同对的遗传因子可以自由组合。F1产生的配子a雄配子种类及比例: 。b雌配子种类及比例: 。(2)配子的结合假

2、说: 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 。F1配子的结合方式有 种。(3)遗传图解试写出F2四种表现型包含的基因型黄色圆粒: 黄色皱粒: 绿色圆粒: 绿色皱粒: 3设计测交方案及验证演绎和推理(1)方法: 实验。(2)遗传图解4自由组合定律得出结论(1)实验: 染色体上的 基因自由组合。(如图)(2)时间: 。(3)范围: 生殖的生物,真核细胞的核内 上的基因。无性生殖和细胞质基因遗传时不遵循。5孟德尔获得成功的原因(1)正确选用 。(2)对性状分析由 到 。(3)对实验结果进行 分析。(4)科学地设计了 。1判断正误(1)F1(基因型为YyRr)产生的精子中,基因型为YR和基因型为yr的比例为11。(

3、)(2)F1(基因型为YyRr)产生基因型YR的卵细胞和基因型YR的精子数量之比为11。( )(3)基因自由组合定律是指F1产生的4种类型的精子和4种卵细胞可以自由组合。( )(4)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等位基因分离的同时,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5)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自交,得到的后代中表现型与亲本不相同的概率为9/16。( )2据图思考(1)甲图表示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分布情况,其中哪些基因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为什么?(2)乙图中基因自由组合发生在哪些过程中?为什么?理解深化探究1 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F2的黄色圆粒、黄色皱粒和绿色圆粒豌豆中纯合子分别占多少?2在孟德尔的

4、两对相对性状的实验中,具有1111比例的有哪些?3请图解说明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4以抗螟非糯性水稻(GGHH)与不抗螟糯性水稻(gghh)为亲本杂交得F1,F1自交得F2,F2的性状分离比为31。假如两对基因都是完全显性遗传,则F1中两对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关系如何?如果F2的性状分离比为121,F1中两对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关系又如何?运用考向对练考向1考查两对相对性状遗传实验的分析1孟德尔用具有两对相对性状的豌豆作亲本杂交获得F1,F1自交得F2,F2中黄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圆粒、绿色皱粒的比例为9331,与F2出现这种比例无直接关系的是()A亲本必须是纯种的黄色圆粒豌豆与绿色皱粒豌豆BF

5、1产生的雌、雄配子各有4种,比例为1111CF1自交时,4种类型的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DF1的雌、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都能发育成新个体2孟德尔通过豌豆杂交实验揭示了遗传的基本定律。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F1自交时,雌、雄配子结合的机会相等BF1自交后,各种基因型个体成活的机会相等CF1形成配子时,产生了数量相等的雌雄配子DF1形成配子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组合进入同一配子的机会相等考向2考查对自由组合定律的理解3(2018苏北四市期中)如图表示两对等位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分布情况,若图1、2、3中的同源染色体均不发生交叉互换,则图中所示个体自交后代的表现型种类依次是()A2、3、

6、4B4、4、4C2、4、4 D2、2、44已知三对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情况如图所示,且三对基因分别单独控制三对相对性状,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三对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B基因型为AaDd的个体与基因型为aaDd的个体杂交的后代会出现4种表现型,比例为3311C如果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在产生配子时没有发生交叉互换,则它只产生4种配子D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自交后代会出现4种表现型,比例不一定为 9331考向3考查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验证5现有纯种果蝇品系,其中品系的性状为显性,品系均只有一种性状是隐性,其他性状均为显性。这四个品系的隐性性状及控制该隐性性状的基因所在的染色体如下表所示

7、:品系隐性性状残翅黑身紫红眼基因所在的染色体、若需验证自由组合定律,可选择交配的品系组合为()A B C D6 在一个自然果蝇种群中,果蝇的正常眼与棒眼为一对相对性状(由基因D、d控制),灰身(A)对黑身(a)为显性,直翅(B)对弯翅(b)为显性。某果蝇基因型如图所示(仅画出部分染色体),请回答下列问题:(1)灰身与黑身、直翅与弯翅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_(填“遵循”或“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理由是_。(2)图示果蝇细胞的有丝分裂后期,移向细胞同一极的基因有_。(3)该果蝇与一只表现型为灰身、直翅、棒眼的雄果蝇交配,得到206只灰身直翅棒眼雌果蝇、99只灰身直翅棒眼雄果蝇和102只灰身直翅正常眼

8、雄果蝇,则选择的雄果蝇基因型为_。为验证基因自由组合定律,最好选择基因型为_的雄蝇与图示果蝇进行交配。某单子叶植物的非糯性(A)对糯性(a)为显性,抗病(T)对染病(t)为显性,花粉粒长形(D)对圆形(d)为显性,三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非糯性花粉遇碘液变蓝,糯性花粉遇碘液变棕色。现有四种纯合子基因型分别为:AATTdd、AAttDD、AAttdd、aattdd。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采用花粉鉴定法验证基因的分离定律,应该用和杂交所得F1的花粉B若采用花粉鉴定法验证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可以观察和杂交所得 F1的花粉C若培育糯性抗病优良品种,应选用和亲本杂交D将和杂交后所得的F

9、1的花粉涂在载玻片上,加碘液染色后,均为蓝色考点二| 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应用的相关题型题型 1 利用“拆分法”分析子代的基因型和表现型及比例技法掌握1思路将多对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分解为若干分离定律分别分析,再运用乘法原理进行组合。2方法题型分类解题规律示例种类问题配子类型(配子种类数)2n(n为等位基因对数)AaBbCCDd产生配子种类数为238配子间结合方式配子间结合方式种类数等于配子种类数的乘积AABbCcaaBbCC配子间结合方式种类数428子代基因型(或表现型)种类双亲杂交(已知双亲基因型),子代基因型(或表现型)等于各性状按分离定律所求基因型(或表现型)的乘积AaBbCcAabbcc,

10、基因型为32212种,表现型为2228种概率问题基因型(或表现型) 的比例按分离定律求出相应基因型(或表现型)概率,然后利用乘法原理进行组合AABbDdaaBbdd,F1中AaBbDd所占的比例为11/21/21/4纯合子或杂合子出现的比例按分离定律求出纯合子的概率的乘积为纯合子出现的比例,杂合子概率1纯合子概率AABbDdAaBBdd杂交,AABBdd所占比例为1/21/21/21/8技法运用1(2018青州质检)基因型为AaBbCc和AabbCc的两个个体杂交(三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下列关于杂交后代的推测,正确的是()A表现型有8种,AaBbCc个体的比例为 B表现型有8

11、种,aaBbCc个体的比例为C表现型有4种,aaBbcc个体的比例为 D表现型有8种,Aabbcc个体的比例为2(2018巴蜀黄金大联考)已知牵牛花的花色受三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A和a、B和b、C和c)控制,其途径如图所示,其中蓝色和红色混合后显紫色,蓝色和黄色混合形成绿色。现有某紫花植株自交子代出现白花、黄花。据此判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自然种群中红花植株的基因型有4种B用于自交的紫花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CcC自交子代中绿花植株和红花植株的比例可能不同D自交子代出现的黄花植株的比例为金鱼草正常花冠对不整齐花冠为显性,高株对矮株为显性,红花对白花为不完全显性,杂合子是粉红花。三对相对性

12、状独立遗传,如果纯合的红花、高株、正常花冠植株与纯合的白花、矮株、不整齐花冠植株杂交,在F2中具有与F1相同表现型的植株的比例是( )A3/32B3/64 C9/32 D9/64题型 2 “逆向组合法”推断亲本的基因型技法掌握1利用基因式法推测亲本的基因型(1)根据亲本和子代的表现型写出亲本和子代的基因式,如基因式可表示为A_B_、A_bb。(2)根据基因式推出基因型(此方法只适用于亲本和子代表现型已知且显隐性关系已知时)。2根据子代表现型及比例推测亲本基因型规律:根据子代表现型比例拆分为分离定律的分离比,确定每一相对性状的亲本基因型,再组合。如:(1)9331(31)(31)(AaAa)(BbBb);(2)1111(11)(11)(Aaaa)(Bbbb);(3)331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