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综合模拟368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45534893 上传时间:2022-07-28 格式:DOC 页数:41 大小:25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综合模拟368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中医综合模拟368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中医综合模拟368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中医综合模拟368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中医综合模拟368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医综合模拟368》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综合模拟368(4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模拟 中医综合模拟 368一、A型题:每一道考题下面都有 A B C D4个备选答案,在答题时请选择一个最合适的答案写在答题纸上第 1 题:补中益气汤与玉屏风散的共同药物是A. 防风、白术B. 升麻、当归C. 白术、黄芪D. 党参、黄芪 参考答案: C第 2 题: 咽中不适,如有物梗阻,咳之不出,咽之不下,胸中窒闷,呕恶,口苦,舌苔 黄而腻,脉滑数。治疗宜用A. 温胆汤B. 涤痰汤C. 二陈汤D .半夏厚朴汤E. 柴胡疏肝散 参考答案: A第 3 题: 完带汤证的病变脏腑是 ()A. 心脾B. 脾肾C. 肝脾D. 肝肾 参考答案: C第 4 题: 住院病案应当在入院后多少小时内完成?A. 8

2、 小时B. 12 小时C. 24 小时D. 36 小时E. 48 小时 参考答案: C第 5 题: 以下哪个症状属于厥阴病证A. 腹满而吐B. 下利清谷C. 时腹自痛D. 饥不欲食E. 无热恶寒参考答案: D厥阴病在病程中为病变的较后阶段, 这个阶段正气和病邪相争于内, 病变的表现 极为错综复杂。 但是归结起来, 其病则多显示出肝胆和胃的证候, 临床特点为阴 阳对峙,寒热交错。故有上热下寒和厥热胜复的不同机转。临床表现是消渴,气 上冲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第 6 题: 治疗牙痛以何经穴位为主 ()A. 手足阳明经B. 手足太阳经C. 手足少阳经D. 手足厥阴经参考答案: A第 7

3、 题: 下列哪项不是瓜蒌的功效A. 清肺化痰B. 润肺化痰C. 宣肺祛痰D. 利气宽胸E. 滑肠通便 参考答案: C瓜蒌甘,微苦寒,归肺胃大肠经,功效为清热化痰,宽胸散结,润肠通便 第 8 题: 水气凌心之心悸的,临床特点是A. 心悸头晕,面色不华B. 心悸不宁,少寐多梦C. 心悸而烦,善惊痰多D. 心悸眩晕,手足心热E. 心悸喘咳,水肿尿少 参考答案: E第 9 题: 银翘散和桑菊饮的组成药物中均含有A. 连翘、杏仁、桔梗B. 金银花、杏仁、桔梗C .连翘、薄荷、芦根D .金银花、薄荷、芦根参考答案: C第 10 题: 下列哪项不是涩脉的主病A. 血少B. 气滞C. 精伤D. 血瘀E. 湿阻

4、参考答案: E涩脉脉细而迟,往来艰涩不畅,如轻刀刮竹,与滑脉相反。主伤精、血少,或气 滞血瘀、痰食内阻。精亏血少,不能充养经脉,脉中气血往来不畅,故脉象涩而 无力;若气滞血瘀或痰食胶固,气机受阻,血行壅滞,则脉象涩而有力。第 11 题:阴寒极盛,阳气浮越于外所反映的是A .阴阳偏盛B. 阴阳亡失C. 阴阳互损D. 阴阳格拒参考答案: D阴阳格拒是指阴或阳的任何一方偏盛至极, 壅遏于内, 将对方格拒排斥于外, 使 阴阳之间不相维系, 出现真寒假热或真热假寒的病理变化。 包括阴盛格阳和阳盛 格阴两个方面。 阴盛格阳是指阴寒之邪壅盛于内, 将弱小阳气格拒排斥于外, 使 阴阳之气不相顺接, 形成真寒假

5、热的病理变化。 阴寒极盛, 阳气浮越于外所反映 的是阴盛格阳,属于阴阳格拒的变化。第 12 题:下列关于蝉蜕的药性特点,错误的是A. 甘味B. 辛味C. 性寒D. 归肝经参考答案: B第 13 题:头晕目眩,口苦,呕恶,烦躁不寐,惊悸不宁,胸闷喜太息,苔黄腻,脉弦 滑,可诊为A. 胆郁痰扰B. 脾胃湿热C. 肝胆湿热D. 肝火上炎E. 心肾不交参考答案: A胆郁痰扰证,是胆失疏泄,痰热内扰所表现的证候。多由情志不遂,疏泄失职, 生痰化火而引起。一般以失眠惊悸或眩晕耳鸣, 舌苔黄腻为审证要点。 胆失疏泄, 气机郁滞,生痰化火,痰热内扰,胆气不宁,故见惊悸失眠,烦躁不安;热蒸胆 气上溢,则口苦;胆

6、热犯胃,胃气上逆,所以泛恶呕吐;胆气郁滞,可见胸闷胁 胀;痰热循经上扰, 则为头晕目眩耳鸣。 舌苔黄腻,脉象弦滑,为痰热内蕴之证。第 14 题:在内踝尖上八寸以上,循行于内侧前缘的经脉是A. 脾经B. 肝经C. 肾经D. 胃经参考答案: A第 15 题:针灸的治疗原则是A. 标本缓急补虚泻实三因制宜B. 补虚泻实标本缓急上下兼治C. 补虚泻实三因制宜左右同治D. 标本缓急内外兼治补虚泻实参考答案: A第 16 题: 下列哪项是脏腑精气衰竭的表现A. 体胖食少,神疲乏力B. 体瘦能食,舌红苔黄C .体瘦颧红,皮肤枯干D. 体瘦食少,舌淡苔白E. 大骨枯槁,大肉陷下参考答案: E体胖食少,神疲乏力

7、,多属于形盛气虚,体瘦能食,舌红苔黄,为中焦有火;体 瘦颧红,皮肤枯干, 为阴血不足, 内有虚火;体瘦食少, 舌淡苔白, 为中气虚弱; 大骨枯槁,大肉陷下,语出内经,为脏腑精气衰竭的表现。第 17 题:“和调于五脏,洒陈于六府”指的是何气的分布A. 元气B. 宗气C. 卫气D. 营气参考答案: D第 18 题:柴胡疏肝散是由四逆散去枳实,加下列药物组成A. 香附、青皮、枳壳、全当归B. 香附、陈皮、枳壳、川芎C. 木香、陈皮、枳壳、川芎D. 藿香、陈皮、白芷、川芎 参考答案: B第 19 题: 以下药中内服剂量最小的是A. 细辛B. 麻黄C. 辛夷D. 苍耳子参考答案: A第 20 题: 久痢

8、不愈,便脓血,色暗不鲜,小便不利,腹痛喜按喜温者治宜用A. 理中丸B. 四逆汤C. 桃花汤D. 赤石脂禹余粮丸E. 乌梅丸参考答案: C第 21 题: 我国现存最早的药典性著作是A. 证类本草B. 新修本草 C . 开宝本草 D . 本草纲目E. 神农本草经 参考答案: B 第 22 题: 下列哪项不是湿邪为病的特点A. 困重B. 闷胀C. 酸楚D. 无汗E. 舌苔腻浊参考答案: D湿邪为病的特点包括:头重如裹,胸闷脘痞,口腻不渴,纳谷不香,甚至恶心欲 吐,肢体困倦甚或酸楚,困倦嗜睡,或见大便稀溏,小便浑浊。妇女可见带下量 多。面色秽垢,舌苔腻浊,脉多濡缓。湿邪为病,病势多缠绵,容易阻滞气机,

9、 困遏清阳,故以困重、闷胀、酸楚、舌苔、腻浊为主要表现。第 23 题: 痫证的表现为 ( )A .突然仆倒,昏不知人,口吐涎沫,两目上视,四肢抽搐,醒后头昏乏力B. 狂乱无知,喧扰不宁,躁妄打骂,不食不眠C. 项背强直,角弓反张,四肢抽搐,或见昏迷D. 突然仆倒,昏不知人,呼吸气粗,四肢厥冷,移时苏醒,醒后如常人 参考答案: A第 24 题:头针穴线之顶颞前斜线是A .前神聪与颌厌的连线B. 百会与悬厘的连线C .前神聪与悬厘的连线D.前神聪与曲鬓的连线参考答案: C第 25 题: 中风之发生,其根本在于A. 肝火心火B. 气虚气逆C. 风痰湿痰D. 肝肾阴虚E. 肝风外风参考答案: D第 2

10、6 题: 既能健脾渗湿,又能消痈排脓的药是A. 木通B. 薏苡仁C. 车前子D. 滑石E. 茯苓 参考答案: B第 27 题: 患者呼吸浅短,难续声低气怯,甚者,张口抬肩,休息不能平卧,咳嗽,咳痰 不利,胸闷心悸,舌淡,脉沉细数无力。治疗宜选A. 补肾纳气,化痰平喘B. 健脾益肺,化痰降气C. 益肾纳气,化饮喘平D. 补肺纳肾,降气平喘E. 补肾摄纳,益气养阴 参考答案: D肺胀肺肾气虚证症状:呼吸浅短难续,声低气怯,甚则张口抬肩,不能平卧,咳 嗽,痰白如沫,咳吐不利,胸闷心悸,形寒汗出,腰膝酸软,小便清长,或尿有 余沥,舌淡或黯紫, 脉沉细无力, 或结、代。病机:肺肾两虚, 气失摄纳。 治法

11、: 补肺纳肾,降气平喘。代表方平喘固本汤合补肺汤。第 28 题: 既能发表解肌,又能升阳止泻的药物是A. 升麻B. 葛根C. 柴胡D. 防风 参考答案: B 第 29 题: 喜乐过度可以使何脏受伤A. 心B. 肝C. 脾D. 肺参考答案: A第 30 题: 酸枣仁汤的功用是A. 养血安神、清热除烦B. 补心益智、滋养安神C .滋阴养血、补心安神D .养心安神、和中缓急参考答案: A第 31 题:灵枢营卫生会所说的“中焦如沤”是比喻A. 脾气散精的功能状态B. 胃主受纳的功能状态C .小肠泌别清浊的功能状态D.水谷精微的弥漫布散状态参考答案: D第 32 题: 咳嗽的辨证要点是A. 风热与风寒B

12、 .痰热与痰湿C. 实热与虚寒D. 邪实与正虚E. 外感与内伤参考答案: E咳嗽的辨证,应首先区别外感与内伤,治疗应分清邪正虚实 第 33 题: 腹痛拒按,大便溏滞不爽,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腻应辨为 ( )A. 寒邪内阻B. 湿热壅滞C. 中虚脏寒D .气滞血瘀参考答案: B第 34 题: 患者气粗息涌,喉中痰鸣如吼,胸高胁胀,咳呛阵作,咳痰色黄或白,黏浊稠 厚,咳吐不利,烦闷不安,汗出,面赤,口苦,口渴喜饮,不恶寒,舌红苔黄 腻,脉滑数,治宜选用A. 小青龙加石膏汤B. 桑白皮汤C. 清金化痰汤D. 麻杏石甘汤E. 定喘汤 参考答案: E热哮症状:喘而气粗息涌,喉中痰鸣如吼,胸高胁胀,咳呛阵作

13、,咳痰黏浊稠厚,排吐不利,或黄或白,烦闷不安,汗出,面赤,口苦,口渴喜饮,不恶寒,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或弦滑。本证好发于夏季。病机是痰热蕴肺,壅阻气道,肺 失清肃。治法:清热宣肺,化痰平喘。方药:定喘汤。第 35 题:“身外热,心里凉”,“晚发一阵热”是用来描述A .肝郁发热B. 气虚发热C. 血瘀发热D. 血虚发热E. 阴虚发热 参考答案: C第 36 题: 常与龙骨相须为用,治疗肝阳上亢和滑脱证的药物是 ( )A. 磁石B. 石决明C. 珍珠母D. 牡蛎 参考答案: D第 37 题: 运用四物汤治疗月经先期而至,量多色淡,四肢乏力,体倦神疲者,宜加A. 人参、黄芪B. 黄芩、阿胶C. 炮

14、姜、白术D. 艾叶、蒲黄 参考答案: A第 38 题: 有实则脊强反折,虚则头重表现的,属于A. 任脉病证B .足厥阴肝经病证C. 督脉病证D. 足太阳膀胱经病证 参考答案: B第 39 题: 蛔虫病腹痛不剧时,宜先用A. 乌梅丸B. 化虫丸C. 香砂六君子汤D. 胆道驱蛔汤E. 木香槟榔丸 参考答案: B第 40 题: 适用于皮肉浅薄部位的毫针进针法是A. 挟持进针法B. 指切进针法C. 提捏进针法D. 舒张进针法 参考答案: C第 41 题:“通因通用”系指采用具有通利泻下作用的药物来治疗下列哪一病证A. 实证B. 虚证C .具有通泻症状的实证D. 具有通泻症状的虚证参考答案: C第 42 题: 治疗痰热郁肺型肺胀的首选方剂是 ()A. 清金化痰汤B. 越婢加半夏汤C. 小青龙加石膏汤D. 麻杏石甘汤参考答案: B第 43 题: 萎证的病理特点是A. 实证为多B. 寒证为多C. 热证为少D. 虚证为少E. 虚证为多 参考答案: E第 44 题:苏合香九的功用是A. 化痰开窍,辟秽解毒B. 芳香开窍,行气止痛C. 开窍定惊,清热化痰D. 清热开窍,化浊解毒E. 清热开窍,镇痉安神 参考答案: B苏合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