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3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关系(解析版).doc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45534499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 页数:51 大小:4.0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题13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关系(解析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专题13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关系(解析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专题13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关系(解析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专题13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关系(解析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1页
专题13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关系(解析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专题13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关系(解析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题13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关系(解析版).doc(5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2013年高考真题】(2013江苏卷)为缓解“昆明水少、滇池水脏”的问题,云南省已建成螳螂川、牛栏江调水工程,并规划建设金沙江调水工程,如图13所示。读图回答23-24题。23“滇池水脏”与滇池水体更新周期长有关。滇池水体更新周期长的主要原因有A流域面积小,汇入水量少 B季风气候,径流季节变化大C水体总量大,进出水量小 D全年高温,湖水蒸发量大24跨流域调水工程对滇池流域的主要影响有A改变滇池流域降水总量 B提高滇池水体自净能力C减少昆明污染物排放总量 D缓解昆明用水紧张状况(2013江苏卷)29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3分)材料一底特律始建于1701年,1830年后工业稳步成长,19

2、03年世界第一家汽车公司建立,此后迅速发展成为世界著名的“汽车城”。20世纪70年代受到石油危机重创,加上日本、德国等国汽车生产的冲击,开始走向衰落。20世纪90年代以后发展了赌场等第三产业,但未能扭转经济衰退趋势。2007年房地产市场崩溃,2013年2月19日底特律市宣布已经陷入财政危机。(1)18世纪五大湖区许多工业城市迅速发展的主要条件有_。(3分)(2)底特律人口迅速增长时期的主导产业是_,该产业发展的主要原因有_、_。(3分)(3)20世纪中期以来,底特律日趋衰落,直至陷入财政危机的具体原因有_。(3分)(4)简述底特律的兴衰给我国城市经济活动的启示。_(4分)【2012年高考真题】

3、 (2012年北京文综卷,1011题,8分)图5为温带某景区导游图。读图,回答第1、2题 1在图示景区的主要自然景观中,A峡谷由河流下切塑造而成 B河流补给主要靠冰雪融水C瀑布的落差受径流量控制 D湖泊是火山口积水形成的 (2012年安徽文综卷, 2829题,8分)美国某州盛产蔬菜和水果,该州通过“北水南调”和“水银行”(调剂州内水资源余缺的管理机构)运作,较好地解决了州内水资源供需矛盾。图10为该州“北水南调” 1该州实施“北水南调”的地理背景是自北向南地势逐渐升高 北部地区湿润多雨 农业用地多集中在中部和南部 中部和南部聚落较密集A. B. C. D. (2012年安徽文综卷, 3233题

4、,8分)青藏高原四周多高山。青海省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平均海拔3500米以上;柴达木盆地位于青海西北部,面积约占全省的三分之一。图12为青海省年降水量分布和年均气温分区图。完成34题。3青海省东南边缘降水较多,其水汽主要来自A大西洋 B北冰洋 C太平洋 D印度洋4根据年平均气温分布状况,将青海省划分为、三个温度区。三区年平均气温相比A B C D,5(2012年山东文综卷,26题,24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辽河地处我国东北半干旱半湿润地区,其干流水量主要来自东侧支流,泥沙则主要来自西侧支流,有“东水西沙”之说。流域内人口密集,工农业生产集中,水资源量远小于其北部的松花江流域,为此国家规划实施

5、“引松济辽”调水工程。图5为辽河流域局部区域图。 (1)绘出AB两点之间的地形剖面示意图。(2分)(2)分别说明辽河流域“东水”和“西沙”形成的自然原因。(8分)(3)目前辽河某些河段在枯水期出现地下水不再补给河水的现象,分析其原因。(6分)(4)“丁坝”是辽河河道整治中常采用的一种工程。图5右上角为丁坝景观图。试推断丁坝的作用。5.答案(1) (2012年海南省地理卷,14-15题,9分)表1为我国某区域1999年主要土地覆被类型的面积。图5示意该区域19992007年土地覆被类型面积变化率,正值表示增长,负值表示减少。该区域生态环境已呈退化趋势。据此完成45题。表1(2012年北京文综卷,

6、89题,8分)图4是某地区大地震后救灾工作程序示意图。读图,回答第1、2题。1图中所示救灾工作程序还可能适用于A鼠害 B洪涝 C旱灾 D寒潮2为降低大城市震后救灾活动强度,应采取的主要防灾减灾措施包括完善城市功能区划 调整产业结构 人口外迁来源:学科网房屋加固 组建志愿者队伍 避灾自救技能培训A B C D3(2012年广东文综卷,2题,4分)海洋浮游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能够对大气CO2浓度进行调节,有人称之为海洋“生物泵”的作用,该作用可能A缓解全球变暖 B 缩小臭氧层空洞C 减轻酸雨污染 D加快洋流流速 (2012年天津文综卷,2-3题,8分)读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图2),回答67题

7、。6依据因地制宜的原则,图2所示区域最适宜发展的产业部门是A水产品养殖 B棉花种植 C林产品加工 D水力发电7在图2所示的区域中,ab路段容易遭受自然灾害,主要是由于沿线A山体坡度大 B地表崎岖不平C河水流速快 D泥沙淤积严重 (2012年江苏地理卷,17-18题,4分)在我国广大农村地区,随着生活能源消费结构的逐步改善,秸秆利用问题日益突出。图9 是秸秆利用方式示意图。读图回答8 9 题。8既能提供生活能源,又有利于提高土壤肥力的秸秆利用方式是A BC D9在农田里大面积焚烧秸秆的影响主要是引起大气污染来源:Zxxk.Com造成资源浪费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来源:Z*xx*k.Com阻碍农村能源

8、结构调整A B C D10.(2012年安徽文综卷, 35题,12分)根据材料和图14,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云南苍山洱海地区山清水秀、林茂粮丰,大理古城宛如一颗明珠镶嵌在青山绿水之间,人与自然和谐统一。如果在洱海西岸大规模建议住宅,可能对地理环境产生哪些不利影响?(12分)11.(2012年海南省地理卷,22题,10分)图9所示区域人口密集,其中甲市出产的白酒驰名中外。酿造该种白酒的原料主要为生长在甲市周边区域的糯红高粱。为了确保白酒品质,当地种植的糯红高粱一般不施用化肥和农药。为了扩大产量,农业专家曾尝试在他处种植糯红高粱,但离开其原产地仅数十公里,便会出现质量变差、减产等问题。12

9、. (2012年重庆文综卷,36题,8分)依据图文资料和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人多地少是我国的基本国情。生态环境脆弱的西北地区是我国后备耕地资源主要分布区之一。为此,我国积极实施国际资源合作开发战略。据报道,俄罗斯经济发展部建设将远东的几百万公顷土地(图10中阴影所示区域)出租给外国投资者。我国投资者对此表现出极大兴趣。图10是俄罗斯远东局部区域示意图。(1)指出我国西北地区后备耕地资源开发不当会引起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8分)412000年2007年我国耕地面积变化的特征是A2000年2007年耕地面积先增加后减少B2000年2007年耕地面积保持在1.2亿公顷以上C2002年2003年耕

10、地面积减少最快D2003年2007年各年耕地面积减少幅度相同422002年2007年我国耕地面积减少的原因有A建设用地增加 B粮食播种面积增加C退耕还林效果显著 D未利用土地增加(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北京卷,40)人类与环境的协调发展日益受到全世界的关注,1974年联合国将每年的6曰5日定为世界环境日。(23分)2011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是“森林:大自然为您效劳”。【2010年高考真题】(2010年普通高校招生统一考试全国I卷)江苏北部沿海滩涂围垦,需要经过筑堤、挖渠等工程措施和种植适应性植物等生物措施改造,45年后才能种植粮食作物。据此完成12题。9 改造滩涂所种植的适应性

11、植物应A.耐湿 B.耐旱 C.耐盐 D.抗倒伏10若缩短滩涂改造时间,需投入更多的A.化肥 B.农家肥 C.农药 D.淡水描述图示期间该区域陆地变化特点,并指出其泥沙主要来源区。(10分)泥沙主要来源区哪些气象灾害会加速该区域陆地面积变化?为什么?(10分)简述该区域或泥沙主要来源区如何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12分)(2010年普通高校招生统一考试上海卷)黄土高原地貌千姿百态、地域王化丰富多彰、生态环境日益改善26黄土地貌形态多姿。黄土峁就是其中一种。黄土峁是指A切割较深的黄土沟 B孤立的黄土丘C长条形的黄土高地 D范围较大的黄土高原残留面【解析】考查黄土高原微地貌:塬墚峁。【答案】B27治理

12、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合理措施有坡面修梯田,减缓坡度 加快林地建设,调节地面径流保持传统轮荒耕作制度 在低娃修建淤地坝,贮水拦沙A B C D【解析】考查黄土高原小流域治理措施。【答案】C28下列文化景观中,属于黄土高原文化的是秦腔 窑洞 评剧 吊脚楼A. B C D.【解析】考查黄土高原文化特色。【答案】A(2010年普通高校招生统一考试江苏卷)图l3为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关系示意图。读图回答2526题。14图中箭头所示的生产要素及其流动方向,符合区际关系的是A为资金 B为技术 C为劳动力 D为原料【答案】AC【解析】发达国家技术先进,资金雄厚,发展中国家经济相对落后,而资源丰富,有着众多的廉价

13、劳动力。15关于两区域间产业转移的叙述,正确的是 A欠发达地区应全面承接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以促进区域发展 B发达地区应将高新技术产业转移到欠发达地区,以降低生产成本 C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逐步转移第二产业,有利于两区域的产业结构优化 D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转移劳动密集型产业,有利于促进欠发达地区城市化【2009年高考试题解析】1(2009年高考广东地理单科卷)云南某地梯田规模巨大,级数最多的达5000级,现已成为中外闻名的观光景点。当初修建梯田的主要目的是A保持水土 B发展旅游 C利于浇灌 D便于运输中国最大的淡水湖鄱阳湖有多条河流从东、南、西三面注入,北部有水道通往长江,湖泊水面呈现“冬季一条线,夏季一大片”的景象变化。鄱阳湖是候鸟迁徙途中的重要栖息地。据此完成9-11题。9(2009年高考宁夏卷)鄱阳湖在冬季成为迁徙鸟群重要栖息地的原因是A 湖滩面积大,水浅 B 湖底砂砾石广布,水质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