床上使用便器护理操作流11.doc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45533395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269.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床上使用便器护理操作流1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床上使用便器护理操作流1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床上使用便器护理操作流1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床上使用便器护理操作流11.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床上使用便器护理操作流11.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床上使用便器护理操作流1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床上使用便器护理操作流11.doc(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贾汪区人民医院床上使用便器护理操作流程着装规范,洗手、戴口罩操作者准备便器、治疗巾、卫生纸、手消毒液等用物准备 评 估总体评价健康教育操作后处置洗手必要时记录使用便器环境准备 室温适宜、关闭门窗1. 评估患者病情、意识、生命体征、临床诊断、心理状态、合作程度等,病人骶尾部皮肤情况。2. 评估环境,用物及自身准备1. 与患者沟通,告知床上使用便器的目的及配合方法,取得患者的配合2. 调节室温,遮挡患者3. 协助患者取平卧位或坐位,脱裤至大腿,将治疗巾置于便器上方,将便器放于患者臀下4. 与患者沟通,询问患者有无不适5. 大便完毕,做好局部清洁卫生,取出便器6. 穿好衣裤,整理床单元1. 观察骶尾

2、部的皮肤情况,有异常及时正确处理2. 观察排泄物性质、颜色1. 患者会阴部或肛门清洁,皮肤无擦伤。2. 病人安全、舒适。3. 关心体贴患者,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报告医生正确处理。记录24小时出入量护理质量标准制定(修订):鹿丙荣、贾凌云 审核:黄世芳、陈芳 试用日期:2013.07批准:院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 日期:2013.10 起效日期:2014.02项目质量标准分值扣分及原因得分目的(5)1.准确记录患者出入量,为制定诊疗措施提供依据2.避免因液体量过多或过少对患者造成不良后果 5操作前(10)1.护士:衣帽整洁,洗手,戴口罩22.与患者/家属沟通,告知记录24小时出入量的目的及注意事项,取得

3、患者的配合。33.评估:评估患者的病情、生命体征、饮食等,评估患者文化程度、合作程度,评估环境、用物及自身准备34.用物:笔、纸、量杯等 2操作流程(60)1.核对医嘱、床号、姓名、手腕带信息等52.与患者/家属沟通,告知记录24小时出入量的目的及注意事项,取得患者的配合。103.评估患者的病情、生命体征、饮食、文化程度、合作程度104.根据患者的情选择合适的测量容器55.测量并记录进水量,包括每次饮水量、食物中含水量、输液量、输血量等106.测量并记录出水量,包括大小便,呕吐物,出血,汗液及引流液等,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报告医师处理107.每日07:00进行24小时总结并正确记录10操作后(10

4、)1.安置病人:清洁皮肤,观察皮肤情况,置平卧舒适体位32.密切观察病人病情变化33.整理用物,终末处理24.洗手、记录2注意事项(5)1.遵循标准预防的原则2.选择合适的测量容器3.准确测量并记录出入量,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报告医师5提问(5)见附理论知识点5总体评价(5)1.患者及家属能够知晓护士的告知事项,对服务满意32.计量方法正确,结果记录准确3.患者出现异常情况时,护士及时报告医师处理2附:理论知识点1、测量出入量时出量和入量各包括哪些内容?答:测量并记录进水量,包括每次饮水量、食物中含水量、输液量、输血量等。测量并记录出水量,包括大小便,呕吐物,出血,汗液及引流液等。记录24小时出入

5、量护理工作流程着装规范,洗手、核对医嘱、床号、姓名、手腕带信息等操作者准备笔、纸、量杯等用物准备 评 估总体评价操作过程操作后患者准备 与患者/家属沟通,告知记录24小时出入量的目的及注意事项,取得患者的配合1. 评估患者病情、生命体征、饮食等2. 评估患者的文化程度及合作程度3. 评估环境,用物及自身准备根据患者的情况,选择合适的测量容器计划1. 测量并记录进水量,包括每次饮水量、食物中含水量、输液量、输血量等2. 测量并记录出水量,包括大小便,呕吐物,出血,汗液及引流液等,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报告医师处理3. 每日07:00进行24小时总结并正确记录1. 患者取舒适体位,整理床单元,清洁用物2

6、. 洗手再次对家属及患者进行健康指导健康教育1. 各种出入量记录准确2. 患者隐私得到保护更换气管切开套管护理配合质量标准制定(修订):鹿丙荣、贾凌云 审核:黄世芳、陈芳 试用日期:2013.07批准:院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 日期:2013.10 起效日期:2014.02项目质量标准分值扣分及原因得分目的 (5)协助医生安全、快捷更换气管切开导管,保持气道通畅5操作前(10)护士:衣帽整洁,洗手,戴口罩2患者:平卧位2评估:环境清洁、安静、光线适宜。评估患者病情,生命体征,呼吸,SPO2,原有气切导管的型号3用品准备:气管套管,无菌手套,消毒物品,5ml注射器,负压吸引器,根据需要准备呼吸机3操

7、作流程(60)1.携用物至床旁,向患者解释操作目的,配合方法52.协助医生润滑套管前端(涂液体石蜡或者碘伏)53.协助医生常规消毒颈前气管套管周围皮肤,铺无菌洞巾54.协助医生用2%利多卡因23ml沿气管切开管腔内表面麻醉55.充分吸痰及口腔内分泌物,原气切套管气囊彻底放气106.医生更换好导管后,协助冲气囊封闭气道107.根据患者情况连接吸氧108.妥善固定导管,松紧适宜10操作后(10)1.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处理32.安置患者,舒适体位33.洗手,记录4注意事项(5)1.清醒患者,要详细向患者解释操作目的,流程,避免恐惧,紧张情绪12.整个操作过程中,密切注意患者神志、面色、心律、心率、氧

8、饱和度,并及时报告给操作者23.如置管困难,失败,立即行气管插管术14.严格执行无菌操作1提问(5)见附理论知识点5总体评价(5)1.配合操作紧密,流畅,熟练12.遵循无菌原则23.患者安全、能够及时观察患者病情2附:理论知识点1、怎样为气管切开手术病人摆放体位?答:一般取仰卧位,肩下垫一小枕,头后仰,使气管接近皮肤,暴露明显,以利于手术,助手做于患者头侧,以固定头部,保持正中位。2、气管切开的适应症?答:喉梗阻、下呼吸道分泌物潴留、预防性气管切开、取气管异物、面颈部外伤保持呼吸道通畅等。更换气管切开套管护理配合流程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处理安置患者,用物终末处理,洗手,记录充分吸痰及口腔分泌物,

9、原气切套管气囊彻底放气,医生更换好导管后,协助冲气囊封闭气道,根据患者情况连接吸氧,妥善固定导管,松紧适宜协助医生润滑套管前端(涂液体石蜡或者碘伏),协助医生常规消毒颈前气管套管周围皮肤,铺无菌洞巾,协助医生用2%利多卡因23ml沿气管切开管腔内表面麻醉护士:衣帽整洁,洗手戴口罩,告知操作的目的,过程及配合方法放置口咽通气道护理质量标准制定(修订):祁美兰、韩英 审核:黄世芳、陈芳 试用日期:2013.07批准:院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 日期:2013.10 起效日期:2014.02项目质量标准分值扣分及原因得分目的(5)1.用于意识不清的患者由于颔部肌肉松弛引起气道梗阻时的气道开放12.用于通过

10、其他方式开放气道无效时气道开放13.患者通过简易呼吸器吸氧时,口咽通气道能抬起咽后组织,从而有利于肺通气和防止胃胀气14.易于清除口咽部分泌物2操作前(10)1.评估:患者的病情、年龄、呼吸道分泌物及呼吸情况、通气导管的型号:吸引装置备用状态32.患者准备:摇平床头,平卧位23.护士准备:仪表端庄,衣帽整洁,洗手,戴口罩24.物品准备:吸引设备,口咽通气道,压舌板,开口器,固定带3操作流程(60)1.患者仰卧位52.吸除口咽部血液、分泌物及其他异物103.使用压舌板将舌向下向前推开,必要时使用开口器,口咽通气管弓背向上插入104.另一种方法是口咽通气道倒转(弓背向下)插入口中,当通气管的顶端触

11、及硬腭的后方时将口咽管转180,放置合适的位置105.口咽通气管的顶端位于舌根和喉的后方,管子的双翼置于双唇间舒适的位置106.用固定带固定在面颊部57.在使用期间反复评估气道是否通畅并听诊双肺呼吸音是否清晰对称10操作后(10)1.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42.终末处理23.洗手,记录2注意事项(5)1.对于昏迷和半昏迷的患者插入口咽通气道可能因为刺激而导致呕吐和侯痉挛12.不正确的插入可能将舌推向咽部而导致进一步的气道梗阻13.口咽通气管太小会将舌推向口咽部而导致梗阻,假如口咽通气管太大,将阻塞气管24.放置前要清楚口咽部异物及分泌物1提问(5)见附理论知识点5总体评价(5)1.患者和家属了解应用目的并能够理解配合32.呼吸道通畅,患者舒适安全2附:理论知识点1. 口咽通气道使用的适应症? 答:(1)麻醉诱导后有完全性或部分性上呼吸道梗阻和/或需要牙垫的意识不清的患者。 (2)需要协助进行口咽部吸引的患者。 (3)需要口咽通气道引导进行插管的患者。2. 口咽通气道使用的禁忌症?答:(1)清醒或者浅麻醉患者(短时间应用的除外)。 (2)前4颗牙齿具有折断或脱落的高度危险的患者。放置口咽通气道护理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