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铃儿响叮当》教学设计[6].docx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45530900 上传时间:2023-12-26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4.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铃儿响叮当》教学设计[6].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铃儿响叮当》教学设计[6].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铃儿响叮当》教学设计[6].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铃儿响叮当》教学设计[6].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铃儿响叮当》教学设计[6].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铃儿响叮当》教学设计[6].docx(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铃儿响叮当教学设计 林丽人民音乐出版社义务教育九年一贯制音乐教科书第10册第五课第一课时。 教材分析: 铃儿响叮当是一首曲调流畅、情绪欢快的美国歌曲。生动的歌词描绘了一群孩子冒着大风雪,坐在马拉的雪橇上,他们的欢声笑语伴着清脆的马铃声回响在原野表现了孩子们热情奔放的性格,抒发了热爱美好生活的真挚情感。歌曲为再现的二段体结构。第一乐段以“3”、“4”的同音反复为主,加上 “ | | . | |”节奏的运用,塑造了马儿奔跑、铃儿叮当的欢快的音乐形象。第二乐段从第一乐段的最后一小节后半拍开始,“ | | |”的节奏从弱起进入,这一节奏的重复出现,加上曲调的逐步上移,给人以推动感,刻画了孩子们随着雪橇

2、冲破风雪、飞奔向前的情景。歌曲的最后乐段的重复再现,并在结尾用一延长的、渐弱的高音“1”,结束了全曲,仿佛雪橇已渐渐远去,而那充满欢笑的歌声仍在风雪中回荡。 教学目标: 一、通过学习歌曲铃儿响叮当,让我们从中体验一个文化主题对大自然的赞美,进一步激发我们对大自然的热爱与歌颂。 二、通过歌曲铃儿响叮当的合唱训练,让我们从中体验到和声的美感,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以及演唱技巧。 三 、通过对作品的再创造与实践进一步加深对音乐文化的理解。 教学重点: 1、歌曲意境的感受以及用不同情绪生动的演唱来表现它。 2、进行A部分合唱。 教学难点: 1、歌曲的赏析与演唱表现艺术处理的结合统一以及尝试用不同的

3、音乐要素表现歌曲。2、进行A部分合唱。 教具准备: 歌谱(旋律谱)、多媒体课件、钢琴、小提琴。 教学过程: 一、 引入部分:同学们,大家好!今天在我们的课堂上有那样东西最吸引你? 圣诞树。 对,圣诞树。可能有同学要疑惑了:圣诞树是过圣诞节用的,现在离圣诞节还早呢,老师摆它做什么?我想问一下,我们班有多少同学过过圣诞节,又是怎么过的呢?今天,我们要乘坐“极地特快”号去北极过一次圣诞节。 二、 导入部分: 看,火车来了。大家能不能用声音来模仿一下火车的汽笛声?用“WU”。 师示范,生跟唱。 4/4 5 |5 | 板书:较小起伏的旋律线 火车驶出了车站,越走越远了。 4/4 5 | 5 | 板书:起

4、伏较大的旋律线。(由低到高)师在黑板上画出短促有力的短旋律线。学生用“HU CI ”来演唱。(强弱对比) 4/4 5 5 5 5| 5 5 5 5 | 板书: 开着火车,我们来到了北极,在北极坐雪橇最好。我们来试一试模仿雪橇铃声。 生分声部练习。 2/4 (1)33 3 | 33 3 | 33 3 | 33 3 | 叮叮当,叮叮当, (2)11 1 | 11 1 | 11 1 | 11 1 | 二声部学生练习。 这声音像什么? 就像圣诞老人驾着马车给我们送礼物来了 我刚才听到了“叮叮当”,这是马铃的声音。大家觉得还缺一个什么声音啊? 马蹄声我们能不能模仿?(弹舌) (1) xx xx | xx

5、 xx | (2) (2)33 3 | 33 3 | 33 3 | 33 3 | 叮叮当,叮叮当, (3)11 1 | 11 1 | 11 1 | 11 1 | 来,我们来甩一甩马鞭,让马车跑得再快一点? 师生一起:“嗨!” 加入刚才的练习,最后“嗨!”结束。 三、 学唱歌曲: 1、 范唱。听,圣诞老人来了。(播放铃儿响叮当) 刚才老师演奏的曲子大家熟悉吗? 铃儿响叮当! 师:大家都知道这是一首圣诞歌曲,是由美国的作曲家彼尔.彭特所作。下面我们就来听一听这首歌的录音,听的时候注意,这首歌是几拍子的?情绪怎样?录音:铃儿响叮当 2拍子,欢快 2、 练习A部分合唱。 师:大家表现的非常好,圣诞老人

6、在圣诞树上挂了一些小礼物,但是要能够完成他出的考题的同学才可以得到。有谁想试试? 【让个别学生带领全班学习铃儿响叮当第二声部的旋律】 考题:1、视唱一下旋律,并教会班上的同学。2、进行二声部合唱。 学生带领学习二声部,分小组练习,教师组织合唱。 3、学习第三部分。(师出示旋律谱) 这首歌曲的结构上有什么特点? 第一段和第三段相似,第二段不同 第三段和第一段有什么不同?(结束部分不同) 分声部视唱第三部分。 师讲解歌曲的曲式结构: ABA 4、学习第二部分。 刚才我们把A部分和A部分学会了,B部分大家非常的熟悉,还用老师教吗?(跟琴视唱。) 强调:把坐在雪橇上的感觉唱出来。(高声部视唱,低声部评价)、 5、 完整演唱全曲。 大家表现的真棒。我们来和“圣诞老人”比一比,看谁唱的好。 (教师指导合唱) 四、 拓展部分:我们唱了一节课想必大家也很累了,圣诞老人为每位同学都准备了一张志向卡。每个同学可以把自己的志向写在卡上,相信一定会实现。(边欣赏铃儿响叮当边写)五、 结束部分: 刚才我们听到了很多的音乐场景,首先是我们用声音模仿的圣诞老人马拉雪橇的场景,然后是歌曲,后来又出现了黑鸭子演唱的铃儿响叮当你们回去试着把这首二拍子的歌曲改成三拍子。相信你会有不一样的收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