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成长记录袋实施方案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45530342 上传时间:2023-03-02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64.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生成长记录袋实施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学生成长记录袋实施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学生成长记录袋实施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学生成长记录袋实施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学生成长记录袋实施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学生成长记录袋实施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生成长记录袋实施方案(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生成长记录袋实施方案常州市解放路小学一、历史与背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 选与选拔的功能,这是这次课程改革的主要目标”。现行的评价与考试制度 与当前实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主要表现在:过分强 调评价的甄别与选拔功能,忽视改进与激励的功能;评价的内容过分注重学 业成绩,而忽视全面发展和学生个体发展差异,评价方法单一;过分关注结 果而忽视过程,同时尚未形成健全的教师、学生评价制度,严重制约了素质 教育的推进,影响着亿万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长期 以来,一直沿用旧的评价制度,即用一张试卷或成绩报告单的形式来评价学 生的学习、生

2、活情况,这种重中结果,轻过程的评价已不能适应新课程发展 的需要。因此,如何重新认识评价的功能效用,转变以往单一、集中式的评 价,让老师和学生都能成为评价结果的受益者,使新的评价体系适应新的课 程标准,已成为当前改革评价与考试制度十分紧迫的任务。二、思考与探索1、转变评价观念对学生的评价要坚持一切从学生实际出发为原则,解放学生,尊重学生, 相信学生;要体现以人为本,促进每一位学生发展为评价理念,对学生的评 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更加注重发现和发展学生的多方面的 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要转变从单 纯通过书面测验,考试检查学生对知识、技能掌握的情况为运用

3、多种方法综 合评价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等方面的变化 与发展。我们形成共识的基础上提出四个有利、六个注重。四个有利是: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我认识能力,培养积极健康向上的学习情感,增强自 信心,激发求知欲,保护好奇心。有利于课程标准的全面落实,促进学生 学业进步和潜能开发。有利于课内与课外结合,学习与生活实践联系,促 进学生对生活经验、信息资料的积累与整合。有利于调动学校、家庭、社 会以及老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评价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六个注重是: 注重激励性,把评价作为推动学生进步的动力,而不仅在于衡量学习成绩 的好坏。注重自主性,把学生当作评价的主人,让孩子对自己的学习

4、和表 现负责,使他们更多地看到自己的能力和闪光点,在自赏和自责中得到 真正的教育。注重综合性,使评价成为展示学生多方面才能的舞台,而不 是单纯追求书本知识。评价还应充分考虑学科之间的融合,考虑到学习与生 活的联系,考虑到非智力因素等等方面,体现综合性。注重实践性,评价 要更好地为学生动口、动手、动脑提供机会,鼓励学生在操作、实验、观察、 收集处理信息、参与低层次社会事务中去获得真知,明白道理。注重全程 性,评价要贯穿整个教育教学的全过程,注意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的结 合。注重开放性,包括评价内容的开放性和评价主体的开放性,要使评价 内容从课内向课外延伸,评价主体从教师向学生、向家长、向社会延

5、伸。在 此共识的指导下,形成初步的评价规则,即:评价主体的多元互动性,评价 对象的个体灵活性,评价内容的多维性,评价操作的全程性,评价语言的可 接受性。我们坚信每一个孩子身上都有闪光点,只要多一把衡量的尺子,就 会多一批好学生。2、探索评价方案对于学生的评价,我们坚持开展“让每个学生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系列赏 识教育活动。学生做了一件好事,有了一点进步,就自己记录,充分地让学 生说真话,写真事,抒真情,学生在记录的过程中不但主动纠正自身的不良 倾向,而且对自己成长中的闪光点有了充分认识,对自己充满信心,对未来 充满希望,达到了自我教育,规范行为,健全人格的目的。本学期,我们在 一年级推行建立“

6、成长记录袋”的评价机制。成长记录袋记录了学生在学习、生活过程等方面成长的故事,真实地反 映了学生成长的过程。为了搞好这项评价实验,我们精心设计了 “小学生成 长记录袋”。实验班学生每人一袋,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如获得的 荣誉、奖励、老师在课堂上对自己激励的话语、奖给的小红花及平日做的好 人好事、被展示的作品、发表的作文、自己最喜欢的作品、自己的表现等等, 都要及时做好记录,并把原始材料装入袋内,一般一个月填写一次。这样, 通过记录积累,学生自己把成长的过程留下了痕迹,定期翻阅记录袋的材料, 自己对自己就有一个正确、合理的评价,更会激发自信,走向成功。成长记录袋这种新的评价方式能较充分展示

7、学生学习、生活方面的内容, 反映学生的努力、进步和成就,使每位学生都获得自信,同时也注重儿童化、 趣味性,使孩子们乐于接受。具体体现以下特点:评价主体的多元互动性: 成长记录袋中,让他们装进自己得意的作品,让学生自评、互评;同时还设 计了老师的话、 家长的话,让学生在评价中与伙伴交流与教师家长对话, 进行自我反思、自我学习、自我教育,增强学生的自我意识。评价内容的 多维性:成长记录袋的评价范围广,改变以往一张考卷,一张成绩单的单 一评价方式,它对孩子的心理、生理、智力、情感、行为、态度、学习过程 学习方法以及优势、不足等都进行了记载,注重人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张扬。 评价形式的生动性: 图文并茂、

8、生动活泼、富有趣味是本次成长记录袋 设计的一个突出特点,体现了趣味性和艺术性的结合,符合低年级学生的心 理需求,增强了评价效果。如品德与生活中有一页评价学生行为习惯的 红 星闪闪亮,就将充满童趣的五角星分为三种颜色,红色代表经常能够做到, 黄色代表基本能够做到,绿色代表不能做到或很难做到。评价过程的开放 性:成长记录袋打破了评价的时空,不局限在学生校内的学习上,而是延伸 到课外、社会中、家庭里。对学生的学习形式、情感、态度等全方位评价。 以成长记录袋为雏形评价体系的建构,使我们能以全面发展的眼光评价学 生,帮助学生增强自信心,提高自我教育能力,有利于教师、学生、家长三 者之间形成良好的沟通,共

9、同促进孩子的发展。三、内容与实施1、成长记录袋封面设计“小脚丫”,这富有童真、童趣的话语,充分体 现了孩童成长的历程,图文并茂、生动活泼,体现了趣味性和艺术性的结合, 符合低年级学生的特点。3、主页的后面设计了学生身高、体重情况,画面形象直观,使每个孩 子都感到自己在一天天长大,一天天进步。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身高 身高 身高 身高五年级身高六年级身高备注:一学年填写一次。2、封面后面设计了学生的个人主页“成长快乐”。大体介绍了每个学生的兴趣 爱好、性格、特点等方面的个人小档案。让别人一打开记录袋就能了解认识他。你想认识我吗?姓名性别出生年月这就是我!我最喜欢做的事我的理想瞧我一家子

10、!父母寄语我和好书交朋友我看过的书我棒不棒?老师:同学:家长:我最喜欢的书是,它讲了备注:一学期评定一次。请欣赏我最得意的语文作业内容我的想法内容我的想法内容我的想法内容我的想法备注:内容包括写字、写话、默写、抄写、阶段检测操作方法:内容由学生自己随时添加。年级体育课程个人评价表姓名 班级内容标准评价方式自评小组评价教师评价备注*I1出勤表现我喜欢参加各项体育活动运动能力和身体素质1.我能基本掌握运动要领,基本 完成动作。2.我能较好地掌握所学动作,能 较好地完成基本动作。3.我能完全掌握所学的动作,完 成动作优美、合理。课堂练习参与情况1.我能完成教师安排的任务。2.我能积极参加课堂练习。3

11、.我能积极主动参加课堂练习。运动技术评定1.我能基本完成动作。2.我能熟练完成动作。3.我能熟练完成动作,动作优美。课外自主练习情况1我平时能和冋学们一起练习。2.我能抽出一定的时间进行自主 练习。3我能积极参加课外自主练习,并 乐于帮助他人。运动成绩对各学科知识掌握的情况,仍然需要通过书面考查的形式,评价学生解 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知识掌握的程度。这一点在现行教育中是不能回避的。 对学生各学科的学习成绩,通过考查后制成一个完整的统计表,有利于学生 不断地反思,促进学生不断地进步。各学科成绩情况统计表成班级 j-7一 学科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四年级五年级六年级品德与生活(社会)语文阅读说话与写作数

12、学英语艺术体育与健康科学综合实践学 习 成 果瞧 我 的 语 文教师评1、课前我已经把课文读熟了。2、我能坚持每天写好字。3、我能认真听句,准确复述。Q 4、我会用学过的词语说一句话。5、我能熟练背诵学过的课文。6、我收集了()个精彩的词语。 备注:一个月评定一次,“吹泡泡”让学生自行涂上颜色,下面小圆圈内由 教师评定,涂上相应的颜色。(红色表示做得很好,黄色表示做得较好,绿色表示做得一般)学生日常的行为规范是小学生行为准则,作为小学生必遵守。但在实施 的过程中,应根据不同年级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有些要求不可能一下子全 部要求学生做到,他必须经历一个不断学习、不断努力、逐步形成。对低年 级可采用家长、老师、自己共同来评价,儿童可以采用量表,直接让学生、 同伴和老师来共同评价。可以从三方面进行:如:“我已经做到了哪些”,“还 能坚持做到哪些”,对照规范要求“还有哪些方面需要努力”。这样不断对照, 不断反思,来体现我们新课程的教育理念,这样有利于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