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篮球课教学设计张文博.doc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45527017 上传时间:2023-06-1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篮球课教学设计张文博.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小学篮球课教学设计张文博.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小学篮球课教学设计张文博.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小学篮球课教学设计张文博.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小学篮球课教学设计张文博.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篮球课教学设计张文博.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篮球课教学设计张文博.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原地双手胸前传接球教学设计一、 教学内容:篮球,原地双手胸前传接球,五年级(水平三)本课教学内容是篮球运动中的双手胸前传接球。双手胸前传接球是篮球运动中最主要的基本技术,是全队进攻的重要手段,起着组织全队相互配合的重要桥梁作用,是更好地学习各种技术和战术的基础,传接球技术好坏直接影响到集体力量的发挥和战术的配合的质量。二、 学情分析:水平三五年级的学生身心的发展正处在由幼稚趋向自觉,由依赖趋向独立的半幼稚半成熟交错的矛盾时期。求知的欲望和能力,好奇心都有所增强,对新鲜事物开始思考、追求、探索。学习的兴趣更为广泛。同学间开始进行个人简单交往,往往偏重于情感而分不清是非。自我意识有所发展,自主性要

2、求日趋强烈,但仍然缺乏自我约束的能力。男女生出现生理差异,女生上肢力量较差,也许会出现传球不到位的情况。篮球教学在中年级已经在游戏中出现,五年级学生已经学习过原地运球、行进间运球,有个别学生篮球技术较好,但大多数学生不会进行正确的双手传接球。三、 教学指导思想: 根据“以学生发展为本,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面向全体学生,营造自主体验,愉快合作的学习气氛;通过篮球运动,可以发展学生跑、跳、投等基本活动能力,提高灵敏、速度、力量、耐力等身体素质和动作的准确性、协调性、增加内脏器官的功能。同时还能培养学生勇敢顽强、机智、果断、胜不骄、败不馁等优良品质和团结一致、密切配合的集体主义精神。四、 单元教学

3、计划课次目标学习内容重难点一通过多种方式的传球,让学生知道传球的目的性,初步感知双手胸前传球的“握球、伸臂”的基本动作1、直线运球2、各种方式的传球掌握传球时的手型和伸臂动作二学生能够掌握双手胸前传接球的动作,基本完成传球时翻腕、拨指动作,做到动作连贯、手脚协调。1、 原地双手胸前传接球2、 游戏:“七龙戏珠”1、 准确的手型及传球的伸展和接球的缓冲动作。2、 上下肢协调用力和手对球的控制能力。三传球的准确性,能够把球传到同伴胸口的位置。1、不同方向的传球2、传球接力1、传球的准确性2、上下肢协调用力和手对球的控制能力四学生通过复习巩固原地双手胸前传接球,初步掌握击地传球的动作要领。1、 复习

4、原地双手胸前传球2、 击地传球1、传球的准确性2、击地传球的落点学习目标认知目标:初步了解双手胸前传接球动作概念。技能目标:使90%以上学生初步掌握 “双手胸前传接球”的技术,发展学生的协调、灵敏等身体素质。情感目标:使学生体验篮球的乐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自主学习的能力。场地器材篮球场一块、篮球22只教学内容1、篮球:原地双手胸前传接球 2、游戏:“七龙戏珠”课次第二课重点难点重点:准确的手型及传球的伸展和接球的缓冲动作。难点:上下肢协调用力和手对球的控制能力。顺序时间达成目标学习内容组织与方法教师通过NBA的事例激发学生学习篮球的兴趣,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和学习氛围1、课堂常规 2、明确学

5、习目标1、体育委员整队2、师生问好,宣布本课内容。3、检查服装,安排见习同学。1、 体育委员集合整队,报告人数。2、 师生问好,了解本课内容。3、 见习生出列,接受教师安排。 1、以游戏形式能提高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既能充分热身,也能活跃课堂气氛。1、围绕篮球场慢跑,做“找朋友”游戏。规则:跟着音乐节奏慢跑,音乐停下时根据老师手表示的数字找到相应人数的“朋友”站在一起,不能多,不能少。2、游戏后原地做准备活动(各关节活动)。 1、教师讲解游戏规则和要求。2、在音乐的伴奏下,老师领做准备活动。1、了解游戏的规则2、在体育骨干的带领下绕篮球场跟着音乐节奏慢跑。3、 跟着老师做准备活动。 1、在教

6、学过程中先整体感知,再分步学习,教学中注意针对学生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在其尝试学习的基础上,通过同伴互助,师生互动来解决问题,进而使学生初步了解传接球的动作要领。2、要求学生能自我摸索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模仿能力。 4:要求学生能解决学习中的问题。双手胸前前接球1、教师示范讲解持球的手型;要求大拇指“八”字形。2、2、教师找名学生配合进行传接球演示,引导学生观察;导出本课的学习内容:双手胸前传接球。3、教师与一学生演示,重点进行传球动作的示范讲解4、教师与一学生生演示,重点进行接球动作的示范讲解5、教师巡回指导,特别是注意个别指导掌握较慢的同学,如出现传球中的抛、扔或单手传等,接球中的抱球

7、等,及时纠正。1、学生模仿持球手型和徒手手型,并相互纠错;解决手型的问题2、学生尝试练习;初步体会双手胸前传接球的方法。3、学生练习组织:二人一组原地进行练习,体操队形4、学生练习1、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游戏中巩固刚才上课的内容2、培养学生判断能力、反应能力和协调性。3、培养学生克服困难和勇于探索的精神。“七龙戏珠”游戏规则:1、6人站好位置传接球,1试图抢断球。2、抢断成功或传球失误角色对换要求:积极参与,开动脑筋,勇于探索 教师设问:什么时候传直线球?什么时候传弧线球?并且提示学生在练习时观察体会。2、 2、布置游戏规则和要求。3、 观察、辅导、鼓励学生动脑进行多种方式传接球的尝试练习。1、了解游戏的规则2、在体育骨干的带领下每7人为一组在指定的地方进行游戏。3、 3、游戏中运用原地双手胸前传接球等多种传球方法4、 带着疑问进行游戏,试图在游戏中找到答案。 1、在愉悦的气氛中,使学生生理和心理得到放松。1、集合,放松。2、讲评与小结。3、归还器材。4、师生再见1、教师领做放松操。2、教师小结。3、布置归还器材,向同学们说再见。1、学生跟随教师放松。2、学生谈本课的所感所悟。3、归还器材。4、向教师说再见。 预计平均心率为:110 120次/分练习密度:38%40%;运动负荷:中等 。教师课后小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