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伊川县实验高中2015-2016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限时训练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45526837 上传时间:2022-11-0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7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省伊川县实验高中2015-2016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限时训练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河南省伊川县实验高中2015-2016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限时训练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河南省伊川县实验高中2015-2016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限时训练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河南省伊川县实验高中2015-2016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限时训练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河南省伊川县实验高中2015-2016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限时训练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南省伊川县实验高中2015-2016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限时训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省伊川县实验高中2015-2016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限时训练(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伊川县实验高中高二地理限时训练一、选择题:1长江三角洲平原与松嫩平原在发展农业上的共同区位优势是 ()热量充足 雨热同期 地形有利于机械化 土壤肥沃A B C D读我国四个地区的简图,回答23题。2下列有关图中四地气候特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甲地冬季漫长B乙地气温年较差大,年降水量变率大C丙地降水集中于夏秋季节,冬春季节寒冷干旱D丁地雨季长,降水丰富3下列有关图中四地农业发展着眼点的叙述,正确的是()A甲地改良沼泽地,扩大农耕用地 B乙地开发宜农荒地,提高粮食产量C丙地发展立体农业,改善环境 D丁地适合发展混合农业某调查小组对某地方圆1000 米范围内进行了生态调查,其生态状况如图所示。据

2、此回答45 题。4.要对该地这种生态环境的发展变化进行宏观监控,宜选用的技术是 ( )A.RS B.GPS C.GIS D.人工科学考察5.控制该生态现象的发展和蔓延,所采取的措施最合理的是 ( )A.退耕还林 B.退耕还草 C.规定合理载畜量 D.防止过度樵采下图是利用地理信息技术制作的某城市忠信城区月交通事故次数示意图。读图,回答第6题。6.该图的制作与应用借助于 ()A.遥感技术获取道路网信息,测定监测点分布B.全球定位系统确定事故的位置,预测交通流量C.地理信息系统查询事故频次,分析出警最优路径D.数字地球技术,实现道路与监测点的互换合理利用水资源,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筑防护林体系

3、是防治荒漠化的重要对策和措施。据此完成以下78题7不同地区的水资源利用方式不同,下列各项中合理的是 ()A、旱作农业区减少用水数量 B、草原牧区合理分配河流上、中、下游水资源C、干旱地区改革耕作和灌溉技术 D、农作区推广节水农业,防治土壤盐碱化8绿洲地区防治荒漠化的正确做法是 ()A、绿洲外围的沙漠边缘封沙育草,保持、恢复、发展天然灌草植被 B、绿洲前沿建立农田防护林网C、绿洲内部营造乔、灌木结合的防沙林带 D、水源丰富区设置沙障工程读我国西部内陆两地景观示意图,回答910题。9甲地以井为中心在草原上形成沙地,其原因可能是 ()A由于过度开采地下水导致形成地下水漏斗区 B由于干旱地区地下水含盐

4、量高,使植物不能生存C由于风力侵蚀形成风蚀洼地 D由于有水源,以井为中心的地区农牧业活动较多而导致地表植被破坏10荒漠化的治理既是科学问题,也是社会问题,因此治沙战略应 ()A以工程措施为核心 B以消除贫困为核心 C以生物工程为核心 D以跨流域调水为核心亚马孙热带雨林是地球上现存面积最大,保存比较完整的一片原始雨林。路透社巴西利亚2008年1月23日消息:亚马孙森林在过去的5个月中再次遭到严重破坏,毁林面积从2007年8月的243平方千米激增到12月的948平方千米。这个数字相当于2004年同期的4倍。据此回答1112题。11导致亚马孙森林不断遭到严重破坏的原因可能包括 ()为了脱贫而实施过度

5、的迁移农业 为了获取更多的经济利益而开辟大型农牧场为了偿还债务而进行商业性伐木 为了满足人口增长对土地的需求A B C D12下列保护雨林的措施中能够较好地协调环境与发展关系的是 ()A设立国际基金,使当地从管理和保护中受益 B加强环境教育,提高公民环保意识C加强雨林缓冲区的建设 D加强雨林管理和保护读雨林生态系统的养分循环示意图,回答1314题。13雨林生态系统中最主要也是最关键的部位是图中的 ( )Aa Bb Cc Dd14雨林中土壤贫瘠的最主要原因是 ()A有机质分解和养分再循环旺 盛,土壤缺乏养分积累和补充B气候高温多雨,淋溶作用强C雨林植被的光合作用强烈D岩石风化所释放的养分不足山西

6、是我国煤炭输出最多的省区,随着煤炭深加工的发展,生产结构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下图是“山西某地煤炭资源开发和综合利用示意图”,读图完成1516题。15该地生产结构的变化,其社会经济效益表现在 ()减轻交通运输的压力 提高煤炭生产的产量促进产业结构的转换 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A B C D16该生产结构的变化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影响,说法正确的是 ()实现了废弃物的零排放 减缓当地气候变暖的趋势加剧了当地大气、水的污染 加剧当地水资源的短缺A B C D流域的开发以河流的利用与治理为核心,结合流域的具体特征,对资源进行综合开发和利用。读图,完成1718题。17田纳西河流域最适合布局的工业类型是 ()A

7、市场导向型工业 B技术导向型工业C劳动力导向型 D动力导向型工业18综合开发后,有关田纳西河航运的说法,错误的是 ()A水坝修建后,河流径流量变得稳定B修建了大量的大坝船闸,使通航里程增加C航道加宽加深,通航能力增强 D水运通航成本已经和陆路成本相差不多下图为“我国中温带某地的地形剖面图及年降水量曲线图”,读图回答1920问题。19.四个区域土地资源按利用类型分依次为( )A.草地、林地、以旱地为主的耕地、林地 B.沙漠、草地、林地和草地、林地C.草地、林地、以水田为主的耕地、林地 D.沙漠、林地、草地、林地20.关于图示农业基地开发的说法正确的是( )大力开垦黑土和沼泽土,扩大耕地面积,提高

8、粮食产量 依靠科技提高单产 种植业、养殖业、农产品加工业全面发展,使农产品多层次、大幅度地升值 淡化农业土地开发,使该地逐步转化为我国最大综合工业基地A. B. C. D.虎林市位于黑龙江省东部,其得名于横穿境内的七虎林河,是满语的音译,意思是“沙鸥云集之所”。结合右图,回答2122题。21.下列有关虎林的叙述,错误的是( )A河流冰封期长,有春汛 B冬季寒冷而漫长,无霜期较短C属于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D土层深厚,土壤肥沃22.虎林市天蓝、地绿、水清,其出产的大米具有晶莹剔透、口感香甜、营养丰富的优良品质。影响虎林市大米生产的特殊区位因素是( )A气温的日较差小 B生产历史悠久,经验丰富C土壤

9、肥沃,水源充足 D绿色无污染的自然环境读“珠三角地区产业转移圈层示意图”,回答2324题:23.珠江三角洲地区部分产业转移出去的主要原因不包括()A.当地人口稠密、交通拥挤B.资本过剩、污染严重C.自然资源不足,使生产成本上升,经济效益逐 渐下降D.产业结构单一,创新能力不足24.图中接受产业转移地区的突出优势是()A.科技发达 B.交通便利C.劳动力价格和地租相对低廉,资源丰富 D.第三产业发达经国务院批准,西气东输二线东段工程于2009年2月7日正式在广东深圳开工建设,标志着这个总投资超过1400亿元的世界最大管道工程项目进入全面实施阶段。读我国西气东输二线管道线路走向示意图,回答2526

10、题。25.关于该工程叙述不正确的是()A该工程的投资大,回收周期长 B有利于促进东西部地区的协调发展C线路途经地区能源十分短缺 D促进工程沿线地区的经济发展26该工程对沿线地区的影响正确的是()A可以减少四川省的酸雨发生 B干线主要经过东部经济地带C对沿线地区造成极大的生态破坏 D可以改善珠江三角洲的能源消费结构西部地区可开发的水能资源占全国的72%,已探明的煤炭保有储量占全国的39%,下图是西电东送示意图,据图回答2728题。27.西电东送可以缓解东部日益严重的环保压力,主要是因为 ()A.西电东送使电价升高,东部用电量减少B.西电东送使电价降低,使用环保电器者增多C.西电东送使东部地区煤炭

11、输入量减少D.西电东送使东部地区工业成本降低,有能力 改善环保条件28.西电东送是指西部地区的水电和火电输往东部,图中有火电站分布的是 ()A. B. C. D.读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产业转移局部示意略图,回答2930题。29.20世纪80年代初,世界产业开始向中国沿海地区转移,这些产业一般为( )A.技术密集型 B.资金密集型 C.劳动力密集型 D.能源密集型30.这些产业于20世纪80年代初这一特殊时期开始转移到我国,是因为我国( )A.采取了有效的产业政策,进行了体制改革,改善了投资环境B.农村剩余劳动力被解放、大量涌向东南沿海地区C.东南沿海地区交通便利、自然条件优越D.东南沿海地区科技发达、法制健全二、综合题31.2008年9月23日宁夏各界人士在银川举行盛大集会,庆祝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五十周年。结合宁夏部分地区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 图中Q、R两地的荒漠化类型分别为 、 (2)为了保护铁路,人们在R地铺设了草方格沙障, 分析R地铺设草方格沙障所起的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