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理综生物怎样复习才能考高分.doc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45525384 上传时间:2023-01-0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2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理综生物怎样复习才能考高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高考理综生物怎样复习才能考高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高考理综生物怎样复习才能考高分.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高考理综生物怎样复习才能考高分.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高考理综生物怎样复习才能考高分.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考理综生物怎样复习才能考高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理综生物怎样复习才能考高分.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考理综生物怎样复习才能考高分古语云:授人以鱼,只供一饭。授人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学知识,更要学方法。清华网校的学习方法栏目由清华附中名师结合多年教学经验和附中优秀学生学习心得组成,以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为目的,使学生在学习中能够事半功倍。高考对生物学而言,是对中学阶段所学生物学基础知识、基本实验研究方法和生物学基本观点规律理解和运用的综合考察。要考出好成绩,应该注重理解能力的训练;推理能力的训练;设计和完成实验的能力的训练;获取知识的能力的训练;分析综合能力的训练;根据命题指导思想和试卷结构做针对性备考,只有这样才能在高考中取胜。一、理解能力的训练理解所学自然科学基础知识的涵义及其适

2、用条件,能用适当的形式(如文字、公式、图或表)进行表达。并能够正确解释和说明有关自然科学现象和问题,即不仅要“知其然”,还能“知其所以然”。 1、基本概念的理解对基本概念要有准确的理解,搞清它的内涵和外延。如什么叫DNA的复制?不能只局限在DNA分子的复制是指以亲代DNA分子为模板来合成子代DNA分子的过程。还要了解DNA分子复制的场所(细胞核)、时间(间期)、条件(模板、酶和能源等)、过程(边解旋边复制)、特点(半保留复制)和意义(遗传物质的稳定性、连续性和变异性)等。例:一个双链DNA分子经过5次复制后,含有原DNA分子脱氧核苷酸链的DNA分子有 A2个 B5个 C10个 D25个解析 本

3、题考查学生是否理解DNA分子的半保留复制的准确概念。无论复制多少次,最原始的DNA分子的两条母链始终是存在于子代DNA分子中(这里不考虑基因的连锁和互换),或者说是总有2个DNA分子含有原始母链。答案为A。例:前几年,世界的某几个地区由于战争中使用了不该使用的贫铀弹,导致这个地区白血病、皮肤癌的患者大大增加,使人体会产生这些变异的主要内在原因是_。 解析 本题应属于DNA分子复制意义的内容,是否搞清它的内涵和外延。DNA复制出现差错,使生物发生变异,绝大多数的变异对生物是有害的。贫铀弹产生的辐射诱发DNA分子复制出现的差错,产生基因突变,这种突变往往造成体细胞的癌变。答案为 :贫铀弹产生的辐射

4、诱发DNA分子复制出现的差错,产生基因突变。 生物学中包含许多基本概念,特别是像同源染色体、四分体及染色单体;极体和极核;适应性和应激性;种群和群落;新陈代谢中的同化作用和异化作用、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等易混淆的概念可采用对比、比较等方法去理解清楚。基本概念理解的不准确、不全面,对问题的分析就不会透彻,往往造成解题失败,考试失分。 2、基本原理的理解 基本原理复习的关键在于对这些原理的理解和应用。例如:植物细胞渗透吸水的原理和植物根细胞对矿质元素选择吸收的原理。 根细胞吸收土壤溶液中各种矿质元素的离子的过程,与根细胞的呼吸作用有密切的关系。根细胞通过呼吸作用产生出CO2,CO

5、2溶于水中,生成H2CO3,H2CO3可以离解成H+和HCO。吸附在根细胞膜表面的H+和HCO,可以分别与土壤溶液中的阳离子(如K+、NH)和阴离子(如NO)发生交换。这样,H+和HCO就进入到土壤溶液中,而土壤溶液中的一些阳离子和阴离子则被吸附到根细胞的细胞膜的表面上来。根细胞所吸附的H+和HCO与土壤溶液中的阳离子和阴离子发生交换的过程,就叫做交换吸附。 根细胞的细胞膜表面吸附的离子,还要进一步转移到根细胞的内部去,这是一个主动运输的过程。因为它需要消耗根细胞通过呼吸作用所释放出的能量和需要运载离子的载体。又由于不同植物根细胞膜上载体的种类和数量不同,吸收的矿质元素离子的种类和数量也不同,

6、所以是选择吸收。由此可以看出,根细胞吸收矿质元素离子和渗透吸收水分的原理不同,它们是两个相对独立的过程。 但要注意,这两个过程既是相对独立又有着密切关系,矿质元素离子溶解在水中才好被吸收,在植物体内矿质元素离子又是溶解在水中运输的,能及时把根细胞吸收的矿质元素离子运输走,也间接影响着根对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二、推理能力的训练 能够根据已知的知识和题目给定的事实和条件,抽象、归纳相关信息,对自然科学的问题进行逻辑推理和论证,得出正确的结论或作出正确的判断,并能把推理过程正确地表达出来。例:下列各类人群中,一段时期内人体摄入和排出的氮量基本相等的是 A健康儿童 B重创伤恢复期病人 C健康成年男子

7、D禁食期病人解析 本题是2002年理科综合能力测试试题,主要考查考生能否根据已知的知识和题目给定的事实和条件,抽象、归纳相关信息,对自然科学的问题进行逻辑推理和论证的分析能力和推理能力。关于氮素的代谢问题,在中学教材中是找不到的。但考生利用已掌握的新陈代谢的知识,通过分析和推理应该可以判断出正确答案是C项的结论,其它三项的人群中,一段时期内人体摄入和排出的氮量是不能相等的,若儿童和重创伤恢复期病人摄入和排出的氮量基本相等,他们还能长大和恢复健康吗;禁食期病人肯定摄入要小于排出。本题答案为C。 三、设计和完成实验的能力的训练自然科学是实验性科学。自然科学的概念、原理和规律大多是由实验推导和论证的

8、。教学过程中的实验有助于加深学生对自然科学概念、原理和规律的理解,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创新精神,实验能力也是考生将来从事科学研究的基础。1独立完成实验的能力。包括理解实验原理、实验目的及要求,了解材料、用具,掌握实验方法步骤,会控制实验条件和使用实验仪器,会处理实验安全问题,会观察、分析解释实验中产生的现象、数据,并得出合理的实验结论。 2能根据要求灵活运用已学过的自然科学理论、实验方法和仪器,设计简单的实验方案并处理相关的实验问题。 例:现有一种植物的种子,已经知道它的萌发受水分、温度和氧气的影响,但不了解其萌发与光是否有关。为探究光的有无对该种子萌发的影响,请你依据所给材料和用品设

9、计出实验的方法步骤,预测可能的实验结果,并分别得出相应的结论。 材料和用品:数量充足的铺有滤纸的培养皿、无菌水、表面消毒过的种子等方法步骤:_可能的实验结果及相应的结论:_解析 本题是2003年春季理科综合能力测试试题,是主要通过种子的萌发条件,考查学生是否具有独立完成实验的能力。包括理解实验原理、实验目的及要求,了解材料、用具,掌握实验方法步骤,会控制实验条件和使用实验仪器,会观察、分析解释实验中产生的现象,并得出合理的实验结论。考查考生对探究实验的一般设计能力,是否能拿出正确的方法和思路,设计方案不仅要有严谨的逻辑性,而且还要考虑其可操作性。 方法步骤:向培养皿中倒入适量的水,将等量的种子

10、分别放入两组培养皿中,这里要注意等量性原则。将一组置于有光照的环境中,另一组置于黑暗环境中,在培养过程中,使两组所处温度、水分、空气状况适宜且相同,体现了实验材料和培养条件的等同性原则,只是要比较的一项条件不同即单变量原则和设立对照组,体现了对照性原则。平时参与实验机会较多的考生在这里有着明显的优势。 可能的实验结果及相应的结论:对可能出现的实验结果要有充分的考虑,再做相应的推理。若有光组和无光组种子的发芽率差别不大,则该种植物种子的萌发不受光的影响。若有光组和无光组种子的发芽率差别很大,有光组发芽率明显高于无光组,则光是该种植物种子的萌发的必要条件之一。若有光组和无光组种子的发芽率差别很大,

11、无光组发芽率明显高于有光组,则光抑制该种植物种子的萌发。 从近期高考试题看,实验考题多为单因素对照实验设计的能力考查,解答题目时,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明确实验目的,2、科学的实验思路,3、正确的实验方法,单因素可变和必不可少的对照实验,4、全面预期实验结果,5、合乎逻辑的结果分析,6、准确的语言表述,另外,复习好教材中的几个实验是形成实验能力必不可少的基础。 四、获取知识的能力的训练自学是人类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自我获取知识的能力,即能够敏捷地接受新知识,与已学过的知识结合、重组、转换、迁移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人们对自然界的各种现象和规律通常用文字和图、表来描述的。与文字相比,图、表描述自然科

12、学的研究成果具有直观形象的特点。因此读懂自然科学方面的资料,看懂图、表所包含的信息,能从文字、图、表中提取所需的信息,并从中找出规律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能力。1、了解自然科学发展的最新成就及其对社会发展的影响。这方面的知识通常不是课本中已有的,但又与人类进步、社会发展紧密相关,常出现在报刊杂志和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中。(所以学生的知识面越宽,在今后的高考中越有优势。)2、能读懂一般性科普类文章,理解有关文字、图、表的主要内容及特征,并能与学过的知识结合起来解决问题。包括在阅读物理和化学方面的资料时要着重了解所提出的新概念、新理论、新发现、新技术和新方法,同时还要能读懂图示的物理意义以及有关物理量之间

13、的定性与定量函数关系;阅读生物学方面的资料时,要能读懂模式图、示意图和图解。 例:在某一时刻测定一器官的动脉和静脉中血液内三种物质的含量,其相对数值如图所示,该器官是 动脉静脉葡萄糖CO2O2相对含量CH3OH N2空气 CO2 A、肺 B、脑 C、肌肉 D、小肠 解析:本题是2003年春季理科综合能力测试试题,主要考查考生对动物的新陈代谢的相关知识和能力,包括O2、CO2和营养物质的吸收与运输,以及阅读生物学方面的资料时,能否读懂模式图、示意图和图解,具体就是对题中提供的直方图数据的处理能力。在肺中,肺动脉中血液的含氧量要低于肺静脉中血液的含氧量,肺动脉血液内的二氧化碳含量要高于肺静脉内的二

14、氧化碳含量,肺动脉血液中葡萄糖的含量要高于肺静脉血液中葡萄糖的含量;在脑和肌肉中,动脉中血液的含氧量要高于静脉中血液的含氧量,动脉中血液内的二氧化碳含量要低于静脉中血液的二氧化碳含量,动脉血液中葡萄糖的含量要高于静脉血液中葡萄糖的含量。可见在肺、脑和肌肉中O2、CO2和葡萄糖三种物质的含量,其相对数值与图所示不能完全符合。而小肠中,动脉中血液的含氧量要高于静脉中血液的含氧量,动脉血液内的二氧化碳含量要低于静脉血液内的二氧化碳含量,又因为小肠中葡萄糖被吸收进入血液后经静脉入肝脏,而动脉位于吸收部位之前,所以动脉血液中葡萄糖的含量要低于静脉血液中葡萄糖的含量,在小肠中的情况,其三种相对数值与图所示

15、完全符合。所以答案应选D。 五、分析综合能力的训练 能够独立地对所遇到的问题进行具体分析,找出起重要作用的因素及相关条件,能够把一个复杂问题分解成若干简单的问题,找出它们之间的联系,能够灵活地运用物理、化学、生物其中某一个学科的知识,或综合运用物理、化学和生物中不少于两个学科的知识解决所遇到的问题。 1、定量描述自然科学的现象和规律。(这一条是今年从理解能力的第二条中分出来的,这一调整使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的能力要求更加科学合理。)包括用数学知识处理物理问题、化学计算,以及用简单的图、表和数据描述生命活动的特征等方面。(关于DNA碱基对的计算往往数学计算比碱基互补配对问题本身还复杂。) 2、通过分析和综合,能够用自然科学的基础知识,解释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中遇到的某些问题。 3、通过分析和综合,能够用自然科学的基础知识,对有关见解、实验方案,解决问题的方案、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 例、生活污水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和无机含氮化合物,这些过量的含氮化合物会造成水体污染,危害水生生物生存和人类健康。脱氮是污水处理的重要内容之一。下面是生物脱氮工艺流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