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琳:《生命生命》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45522045 上传时间:2023-11-03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7.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韩琳:《生命生命》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韩琳:《生命生命》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韩琳:《生命生命》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韩琳:《生命生命》教学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韩琳:《生命生命》教学设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韩琳:《生命生命》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韩琳:《生命生命》教学设计.doc(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生命 生命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及反思麻李小学 韩琳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认识5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会读准多音字“弹”,正确读写14个词语。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积累好词好句。过程与方法目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揣摩其中蕴含的意思。情感价值观目标:感悟作者对生命的思考,懂得珍爱生命,尊重生命,善待生命,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概括三个事例的内容,深刻理解三个事例所引发出的对生命的三点思考。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积极的人生态度。教学过程:一、预习感知新目标:1、今天,我们一起来结识一位坐在轮椅上的女作家杏林子。哪位同学愿意给大家介绍一下

2、这位作家?指名交流。(杏林子的本名叫刘侠,岁的时候染上了类风湿关节炎,后来病情恶化,她忍着病痛写了四十多个剧本和许多散文。)那你知道她的病情恶化到什么程度?她的四十多个剧本和许多散文又是在什么情况下写成的吗?(她瘫痪在轮椅上。在长达年的病痛煎熬中,她曾因病变而呼吸困难,一度有生命危险,全身的关节也已经损坏。轮椅上的杏林子在膝盖上架上小木板,用两个手指夹着笔写作。在这种几乎无法执笔的情况下,她硬是凭着坚强的毅力在病中写了四十多个剧本和许多散文,她的作品中充满了求生的意志。2、杏林子有一句名言“一粒貌不惊人的种子,往往隐 藏着一个花季的灿烂;一条丑陋的毛虫,可能蜕变为一只五色斑斓的彩蝶。因为,生命

3、本身就是一桩奇迹。”杏林子面对病魔的挑战,尽管她的肉体和精神都受到极大的折磨,但她并没有因此荒废甚至放弃生命。她忍着极大的痛苦,强烈的呼喊着(生命 生命)是的,这是一位强者对人生热情的呼唤,请高声读(生命 生命)是的,这是一位勇者对命运不屈的挑战,请大声读(生命 生命)是的,这更是一位饱经岁月沧桑的老人对生命沉思,请低声读(生命 生命)二、自研自探悟新知。1、课文讲了哪三个故事?学生自读课文,指名回答。2、这三个小故事,引发了作者许多思考,自学要求:认真默读2-4自然段画出最能体现作者感情的句子写出自己的感受。读书习惯:不动笔墨不读书学生汇报:(1)飞蛾的生命只有九天,但是它伸出手来,感受一只

4、活生生的小飞蛾在你的手里,(2)植物的生长需要什么?但这颗种子的生长环境怎么样?为什么它还是能够生长?如果你是这颗种子,你会说?(3)把手放在胸口,感受自己的心跳。听诊器的心跳声,说感受“那一声声深稳而有规律的跳动,给我极大的震撼,这就是我的生命,单单属于我的。”你打算带着怎样的心情来读?(珍惜、自豪、激动)读吧!请自豪地对同桌说,请郑重地告诉所有同学和老师三、小组合作解疑难。引导学生说话:生命是-小组合作填空,推荐代表汇报。小小的飞蛾和香瓜子,都这样热爱自己的生命,作为万物之灵的人类,应该怎样对待生命呢?(“我可以好好使用它,也可以白白地糟蹋它。”)找出关键词这生命,你可以好好地使用它,也可

5、以白糟蹋这经,谁来决定?努力不努力,谁来决定?幸福不幸福,谁来决定?所以,我们必须对自己的生命(负责)在我们的生活中,怎样的行为“好好地使用生命”,怎样的行为就是“白白地糟蹋”浪费自己的时间就是慢性自杀,浪费别人的时间就是谋财害命。你认为杏林子是个怎样的人?(对生命负责)书中哪句话说明她是个对生命负责的人?(一切全由自己决定,我必须对自己负责。)指名读。小组读,读出杏林子的决心。杏林子用实际行动实现了对自己负责的庄严承诺,因此课文的最后她深有感触地说读最后一段。她看到那柔弱的小飞蛾挣扎时强烈的求生欲望,深深地震惊了,作者告诫自己那不屈向上、茁壮成长的小瓜苗,它顽强的生命力使作者心动,作者嘱咐自

6、己静听着自己的心跳,感受着生命沉稳而有规律的跳动,感有到生命如此真实地存在着,作者一再地提醒自己生命是有限的,但是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创造无限的生命价值,使生命穿越时空,成为永恒。这一段里有什么问题要提吗?小组合作。四、展示反馈谈交流。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人是用有限的生命创造出无限的价值呢?(雷锋、海伦凯勒、张海迪、霍金)(我想起了雷锋的一句话,“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张海迪岁患脊髓病,胸以下全部瘫痪。从那时起,张海迪开始了她独到的人生。她无法上学,便在在家自学完中学课程。2008年11月当选中国残联第五届主席团主席。是

7、著名的残疾女作家,出版了向天空敞开的窗口、生命的追问、轮椅上的梦等书籍。师:张海迪最新创作的长篇小说绝顶,自1998年开始创作,耗时四年,共计35万字。责任编辑胡玉萍第一次与海迪面对面交谈时,心中曾有这样的担忧以海迪如此虚弱的身体状况,能完成这部长篇创作吗?然而,四年后,胡玉萍如约拿到了书稿,也确确实实地感到了它的分量。当记者采访张海迪并要她谈及创作的感受时 ,坚强的海迪深情地说了这样一段感人肺腑的话“每天我都想放弃生命,但每天我又小心翼翼地把它拾起来,精心地、像看护一小簇火焰一样,让它燃烧,生怕它熄灭”)(老师想起了另一位跟她经历相类似的著名作家史铁生。史铁生自从双腿瘫痪后,他几次想了断自己

8、的生命,但是母亲的一句话震撼了他。母亲自己身患重病,却一直瞒着儿女。母亲在临终前对邻居说:“我放心不下的是我残疾的儿子和未成年的女儿。”并让邻居捎给他一句话让他们兄妹好好的活。这句话给了他极大的震撼。从此以后,他开始珍惜自己的生命,轮椅上的他不管多么艰难,都坚持创作。他不仅好好的活,而且活出了精彩,活出了不平凡,他的作品震惊当今文坛。同学们以后到了高中还要学到他的作品。)虽然生命短暂,但他们却没有让生命白白流失,活得那样光彩有力,他们的人生是最有意义的人生。作为我们又该如何对自己的生命负责?怎样才能使我们的人生活的更为光彩有力呢?指名回答只有我们好好的使用生命,就能人的一生,生老病死无法令人捉

9、摸,但是不管遇福遇祸,我们都要勇敢的活下去。我给大家讲一个真实的故事年月日,一个本该愉快的假日里,在枫叶染红的峡谷里,一个幸福的三口之家在高高的缆车里放飞他们的欢笑。就在这时,缆车离开了索道,急速的从高空坠下,缆车里的十几条鲜活的生命就要消失了,就在缆车坠地的那一瞬间,父母用双手奋力托起了年仅岁的孩子。父母遇难了,而他们却用双手给了孩子第二次生命,这个孩子叫潘子洁。后来有人为他写了一首诗。韩红演唱的天亮了如果你是潘子洁,在父母为你托起了这第二次生命后,你对生命是否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自由朗读最后一段。指名读。齐读。指导背诵,抓住关键词:“虽然,但是,于是”用背诵的方式告诉所有的老师,我们要这样度

10、过自己的一生学生齐背。指名背。五、自我检测享成果。我想同学们一定有了自己独特的感受。请拿起手中的笔,写一写你对生命的感悟和思考吧。音乐。教师巡视。(生命是短暂的,我们要珍惜生命。生命可是创造无限的价值,我们要好好的使用生命。)同伴互念,修改。写好的同学请自信地站起来。交流。给你的感受后面加上“”,签上自己的名字,那就是你自己的名言。可以把它在日记本上或语文书上。再读课题。六、总结反思谈收获。生命是一首唱不完的歌,生命是一首写不完的诗,飞蛾的生命因自强不息而鲜明,种子的生命因顽强拼搏而茁壮,我们的生命因珍惜负责而格外充实,这就是生命的真谛。杏林子已经用自己光彩有力的生命作出了自己的回答,我们也应

11、该做出属于自己的回答,请伸出右手放在在自己的心脏处,让我们牢记课文中的一句话,时刻告诫自己板书设计:生命 生命飞蛾求生求生的欲望瓜苗破土多么强的生命力静听心跳必须对自己负责课后反思:生命生命这篇充满哲理的散文,通过“飞蛾求生、瓜苗生长、静听心跳”三件小事,传递着作者对生命的思考,表达了作者的独特生命体验和感悟。如何帮助学生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如何让学生对“生命”这个如此宏大的话题有自主地、个性的感悟,是我这节课想要努力实现的目标。在本课的教学设计中,我试图通过“由题入手,关注生命”“品读词句,感受生命”“拓展资料,情感升华”“回归课题,感悟生命”四个层次,去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地品词析句,读出

12、自己的感受,以课堂为起点引发孩子们对生命的感悟。 上课前,我对自己的设计还是很有信心,感觉设计上有不少亮点。如:课的开始和结束都是围绕课题,开课质疑,引发思考;结束时让学生写出属于自己的名言,表达个性的感悟,使本课结构完整。又如:课外资料的拓展不是一次展示,而是先让学生根据课前准备资料,介绍杏林子,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她的乐观;然后师生深情地朗读杏林子的名言,让学生在强烈地对比中体会杏林子的坚强,感受内心的“震撼”;再通过阅读杏林子的成就,理解“好好地使用,白白地糟蹋”,从而联系生活引发自己对生命的感悟。以此层层深入,搭建起学生与文本之间的桥梁,加强情感体验,从而理解了本课的重点句,突破难点。 但

13、上完课,我感到教学还存在许多问题。现实的课堂与理想相去甚远。课堂上我在努力演绎着教案,以至于忽略了学生的阅读节奏。常常还没让学生读懂读透,我就急着实施下一个环节。由于开始对词句的品读不够深入和到位,就急着引读,所以部分学生没能进入我努力营造的情感氛围。即使有多次的朗读训练,但因为学生的内心感受不足,担心课堂教学时间不足,我的朗读指导也仅仅停留在技巧的指导,而没有让学生达到真正的有感而读。 这节课让我再次感受到老师的教学设计要真正为学生的学服务,为学生的发展服务。课堂上,学生的思维不是教师硬逼出来,而是真实的原生态的暴露,并经历思维逐步提升的过程.学生的情感不是老师“煽”出来的,而是真诚的投入,真情的交流,真正的分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