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剖‘’原子》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45515884 上传时间:2022-11-3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7.7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解剖‘’原子》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解剖‘’原子》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解剖‘’原子》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解剖‘’原子》教学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解剖‘’原子》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解剖‘’原子》教学设计.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解剖原子教学设计 江苏省淮阴中学新城校区 吴婷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人类认识微粒的过程以及关于原子层次结构发展的过程(2)理解卢瑟福实验的现象以及卢瑟福的原子核式模型(3)了解原子内部各个层级结构的带电情况(4)会用原子核式模型解释摩擦起电的现象过程与方法(1) 通过学生使用玻璃弹珠投掷箱子的游戏,模拟卢瑟福的粒子轰击金箔的实验,在实验中体会卢瑟福实验的精髓,由他实验的3个现象,建立原子的模型(2)将智慧课堂融合进入课堂,更加有效地进行全班的讨论和师生间信息的反馈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以史为鉴,通过物理学微观粒子的发现史,可以培养学生百折不挠的探究精神(2)将抽象的卢瑟福粒子轰击金箔实

2、验再现,化抽象为具体,激起学生浓浓的求知欲教学重点:(1)理解卢瑟福实验的现象以及卢瑟福的原子核式模型(2)会用原子核式模型解释摩擦起电的现象教学难点:(1)理解卢瑟福实验的现象以及卢瑟福的原子核式模型(2)理解摩擦起电的本质是电子的转移,而非产生电荷教学器材:模拟的自制试验箱,玻璃弹珠、平板电脑等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目标课前回顾分子是组成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不是最小微粒,简介分子由原子组成,原子是否是最小微粒?两种假设,平板投票A:物质不能无限地分割,原子是最小微粒B:原子可以再分,它也有内部结构了解学生的前概念,便于教师掌握学情教学过程简介:汤姆生通过阴极射线实验发

3、现比原子更小的微粒电子的过程,说明原子是可以再分的,电子在原子中是怎么排布的?原子的结构是怎样的呢?简单介绍:枣糕模型 西瓜子模型学生活动1模拟实验:投掷玻璃弹珠观察:落在前后的弹珠的数目思考:箱内是否存在物体?箱中的物体在箱中的体积占据有什么特点?并简介:卢瑟福粒子轰击金箔实验的现象1、绝大多数粒子能够顺利穿过金箔2、一小部分改变了原来的方向3、极少数被弹回来学生活动2:设计原子的结构模型学生活动3:微粒层构及带电情况讨论:用原子的核式模型解释摩擦起电:思考:玻璃棒和橡胶棒由原子组成,经过摩擦过的玻璃棒和橡胶棒带的电是从哪里来的?前后面弹珠的个数,得出:箱子内有物体,且物体占的空间比较小,其

4、它部分都是空隙平板设计备注,推送给教师机,全班反馈,看设计的是否合理,找到实验依据通过平板备注,推送给教师机,全班反馈原子核束缚电子本领强,得到电子,带上负电原子核束缚电子本领弱,失去电子,带上正电自己动手探究,更加激发了求知的欲望和好奇心。降低了对卢瑟福实验的理解难度学生根据实验现象,小组讨论后,自己设计,锻炼思维能力学以致用,前后知识联系,使知识融为一体,同时加深了对原子核式模型的理解生活.物理.社会:介绍加速器学生活动4:联网搜索(3min)要求:自由上网搜索关于电子的发现、原子的结构模型研究新理论、现代原子物理的研究现状等用平板了解现代微观粒子研究的进程,和更加前沿的理论自由网络冲浪,了解最前沿的科技课后反馈平板推送练习:下列各种说法错误的是( )A、原子核的质量基本上等于原子的质量B、质子和中子仍然是由更小的粒子组成,电子的发现把人们带入原子的内部世界C、认识到原子是由原子核和电子组成D、电子的发现使人们认识到原子核也有内部结构学生平板做题上传平板推送题目比纸质的题目更加方便快捷,并且能够直观的统计处正答率,以及错误学生的名单,更利于老师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板书设计 7.3 探索更小的微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