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峰民间工艺.doc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45509946 上传时间:2022-10-0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赤峰民间工艺.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赤峰民间工艺.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赤峰民间工艺.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赤峰民间工艺.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赤峰民间工艺.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赤峰民间工艺.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赤峰民间工艺.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赤峰雅乐中国民族音乐的瑰宝雅乐,一般泛指古代宫廷祭祀活动和朝会仪礼中所用的音乐。据有关史料记载,它源于周代的礼仪制度,一直沿革下来至元代随宫廷乐工而流于民间。红山民族艺术团团长李志林介绍说,赤峰地区演奏的赤峰雅乐始于清光绪年间,最先传习雅乐者是当时的赤峰元宝山煤矿主李林梓,后为清末举人董俊先、秀才张朝清。到上个世纪四十年代,赤峰民众教育馆(现红山区文化馆前身)馆长李惠清继续操持此事。每逢重大节日、祭日、庙会等均邀雅乐队(当时称国乐队)演奏,李惠清曾在1936年以个人名义石印了当时演奏的国乐曲谱。原红山区文化局局长钱伟臣最熟悉雅乐,他几乎做了详尽的注解。他说,五十年代末特别是六十年代初,市文化馆

2、为使这一在赤峰有着悠久历史且影响较大的当时称之为国乐的曲谱以及演奏活动能传承下来,每周六的晚上都组织过去曾参加过雅乐演奏活动的部分老同志到文化馆集中演习赤峰雅乐。当时因找不到原来石印的曲谱,所以只凭部分老同志的演奏记忆,录音扒谱、练习,当时也只能吹奏几个曲牌,后来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厅社会文化处听说后专门派人来赤峰和市文化馆的同志一道记录整理了部分乐谱约10余首,并刻印成册,可惜在文化大革命中遗失,从此流传在赤峰近百年的这种古乐销声匿迹。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为继承和发扬民族文化艺术遗产,红山区政协、文化局于1982年春联合成立了“赤峰国乐抢救小组”,并责成红山区文化馆承担挖掘、译谱、组织排练等项

3、工作。这次挖掘整理录制工作得助于自幼酷爱音乐、擅奏雅乐的当时已八旬高龄的张海峰老先生,他以非凡的记忆,口述“工尺谱”;得助于年逾古稀的徐俊老人及文化馆、市乌兰牧骑的部分音乐工作者。他们在一起切磋琢磨,反复排练、录制,形成了最初的音响资料。在此基础上,由红山区政协副主席高云华执笔文字部分,李守臣等把“工尺谱”译成简谱,编印成赤峰雅乐一书。书中共译24首乐曲。赤峰雅乐演奏时所使用的乐器有:笙、管、笛、箫、三弦、胡琴、云锣、大敖、怀鼓、星、铃、铎、板等,乐队计15人左右。从此红山区第一次有了文字的、音响的赤峰雅乐。我们录制的赤峰雅乐于1984年9月10日由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台播部向台湾同胞专题介绍了其

4、中的5首乐曲。同年12月13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文艺部又向国内外听众播出,并由高云华同志亲自撰写了解说词。1984年至1987年,中国广播报、内蒙古日报、赤峰日报、新华社香港分社、内蒙古电视台、赤峰人民广播电台、赤峰电视台等新闻媒体均对赤峰雅乐进行了报道或专题介绍。1986年10月,人民日报(海外版)新华通讯社分别用中、英文介绍了赤峰雅乐的挖掘整理情况。同年中央电视台通过新闻联播播报了赤峰雅乐。这样,终于使流传在赤峰地区近百余年的古乐从塞外赤峰传播到海峡两岸并走向世界。为使赤峰雅乐以其完整的艺术形象跻身于中国民族文化艺术殿堂。1987年,在红山区委、政府的重视下,红山区委宣传部、区文化局特邀内

5、蒙古师范大学音乐系教授赵汝德老师将原来录制的赤峰雅乐改编成了赤峰雅乐套曲。他根据原来的赤峰雅乐24首乐曲及曲牌的命名和乐曲的基本韵味和格调,重新编为13首乐曲,计四段。第一段大典、第二段四季、第三段雁旋、第四段龙腾。改编后的赤峰雅乐套曲既保持了其原有的古朴典雅、雍容华贵的宫廷音乐的气度与魅力,又有所发展创新,使整个赤峰雅乐的曲牌格调更高雅、意境更深远、内涵更丰富、旋律更优美、节奏更鲜明、气势更恢宏。最终,赤峰雅乐套曲的录制由中国广播艺术团民族乐团演奏,著名指挥家彭修文、赵世及任指挥。录制完成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文艺部于1987年7月向全国播放了赤峰雅乐套曲,并作为全国广播电台交换的民族节目之一

6、。中国民族音乐资料编辑部决定,1988年12月由珠海特区音响艺术有限公司将赤峰雅乐套曲印成盒式带发行国内外。赤峰雅乐套曲现已收入中国民族音乐资料东南亚版,并纳入中国民族音乐(资料)精选录音带。该套曲已在法国国际图书博览会上展出,是我国目前最完整的雅乐,具有重要的历史和艺术价值。红山区老干部局局长戴国强告诉记者,近年来,为把赤峰雅乐这一中国民族音乐瑰宝传承下去,红山区老干部局与红山区文化局共同组建了“红山民族艺术团”。红山区老干部局为此专门辟出场地并投入了专项资金,要把赤峰雅乐打造成红山区乃至赤峰市的文化品牌,以更好地为红山区两个文明建设服务,为打造文化大市做出贡献。在采访过程中,记者被深深感动

7、许久。赤峰雅乐,是中国民族音乐的瑰宝,而这一瑰宝就在我们赤峰,并且有那么一帮子人在缺少资金、条件一般的情况下,那么执着地演奏、传扬,或许有一天,赤峰雅乐真的会引起更多人的重视,最终成为赤峰市一张亮丽的名片。赤峰市克什克腾旗皮影戏活跃民间具有1000多年历史的皮影戏近年来活跃于内蒙古赤峰、通辽等地民间。内蒙古皮影戏主要分布在赤峰、通辽等地。赤峰双合成皮影戏班子颇具盛名。双合成皮影戏班已有120多年的历史,班头李轩子承父业,其父李树春祖籍河北,民国初期拜杨举为师学皮影戏。赤峰市克什克腾旗皮影戏历史也有据可查,人们从皮影戏班影箱中保存的八寸影人考证,皮影在清乾隆年间(约1764年)传入克什克腾旗境内

8、。克什克腾旗有皮影戏活动是在清光绪十年(1885年),河北唐山滦县的民间老艺人杨举率皮影戏班,在克什克腾旗、林东、林西、乌丹等地辗转演出,后落脚此地。当时设施十分简陋,影人大八寸,也就是现在保留下来的清乾隆年间的皮影戏。帷幕用白纸糊成,幕面长约三尺、宽两尺。幕后上方吊一大铁勺,里面盛满煤油,点燃大铁勺四周麻捻,便是投射的光源。一场下来,黑乎乎的煤烟熏得人鼻腔、口腔漆黑。双合成皮影戏演技精湛、活动频繁、传承有序,是克什克腾旗一支民间艺术奇葩。它的影件雕刻刀法考究,色彩明艳,挑线技法细腻灵活,神奇多变。唱腔高亢激昂、婉转流畅。音乐旋律优美、节奏明快、气氛浓烈;极具艺术感染力。上百年来深深扎根在克什

9、克腾旗这片热土上,延续发展经久不衰。现皮影戏班共有五人。民间艺人李轩经历异常坎坷。他从小酷爱戏剧艺术,8岁时曾在林西评剧团学习,后来跟随父亲李树春学演皮影戏。他戏路较广,不但会演皮影,还会当地二人转(土落子)的绝活。不惑之年,由于过于迷恋皮影艺术,家里的一切无暇顾及。其妻看不惯这个“艺痴”,每次回来,唇枪舌剑,大闹一场完了他仍旧“我行我素”,继续操影。其妻一气之下,寻了短见。“文革”期间皮影戏班受到冲击,部分影人、影剧被焚毁。虽然遭遇这些坎坷不幸,却始终没有磨灭民间艺人李轩挚爱皮影戏艺术的执着之心。“文革”过后,把家里的积蓄全部用在皮影戏艺术上,扩大了戏班规模,为使皮影戏艺术后继有人,他还吸收

10、了义子、30岁的刘成龙做传承人。双合成皮影戏班虽说是傀儡戏,但生旦净末丑,角色到位,演技逼真,戏品戏德规范,在赤峰地区有一定知名度。现有独立剧本40余出。有“珍珠塔”、“小西凉”、“薛刚追印”、“金顶山”、“破锁阳”、“牧羊阵”“齐国”、“蝴蝶碑”、“铁树开花”等。现有影卷40余本。双合成皮影戏班现在每年演出不下百场,上世纪90年代初参加了克什克腾旗文化夜市的调演,2005年在全旗百日广场文化消夏活动中,李轩再次率戏班为广大群众演出皮影戏,深受广大农民的喜欢。赤峰市巴林石雕介绍巴林石产丁巴林省旗的羊山,是我国玉石储矿量最大的产地,与以石雕闻名于世的福建寿山石,洲江青田石,昌化石齐名。巴林石呈块

11、状。细腻润滑,晶莹如玉,自然色彩柔和协调,是名贵的石雕材料。内蒙古的巴林石刻雕工精细,为人称道。雕刻的古今人物、亭台楼阁、山水花卉,鱼鸟虫兽、烟茶酒具,以及文房四宝、印章戳料等等,是根据石料的色泽、质地、形状因材施艺。一石一题雕刻而成的,巴林石雕最善长塑造鸟羽、马鬃、牛蹄、羊眼、草坪、花瓣等。巴林石刻出的鸡血图章,被行家们称作是各类印章中的珍品。吹糖人工艺“吹糖人”是我国一种传统的民间工艺,历史久远,现在已经面临失传。内蒙古赤峰市有个“吹糖人”的民间老艺人丁有,他去年看到南方有两家电视台把“吹糖人”的艺人请到直播间,“观众非常热情,兴致很高”,他深受触动,觉得不能让这门传统的民间工艺失传,于是

12、,他重操旧业摆摊设点“吹糖人”,穿行于大街小巷,招引众多好奇的孩子们。丁有原籍河北河间,自幼来到赤峰,经过四十余年的不断实践,成为赤峰市著名的“吹糖人”民间艺人,他尤其擅长吹虾。自1982年开始摆摊设点“吹糖人”,一直到93年,走遍了赤峰城区的大街小巷,后来因为各种原因,他放弃了这个职业。“吹糖人”这种传统的民间工艺,据说宋代时就有,时称“戏剧糖果”。也有传说“吹糖人”祖师爷是刘伯温。传说朱元璋为了皇位能代代相传,就造“功臣阁”火烧功臣。刘伯温侥幸逃脱,被一个挑糖人儿担子的老人救下,两人调换服装,从此刘伯温隐姓埋名,天天挑着担子走街串巷“吹糖人”。“吹糖人”,所用的原料主要是艺人自己熬制的饴糖

13、(也称转化糖),糖体为咖啡色。熬制饴糖的主要原料是淀粉。艺师们都有自己独到的配方和熬制方法,整个过程全凭经验来判断,所以积累的操作经验显得十分珍贵。民间 “吹糖人”的艺人,他们将饴糖加热到适温时,揪下一团,揉成圆球,用食指沾上少量淀粉压一个深坑,收紧外口,快速拉出,拉到一定的细度时,猛地折断糖棒,此时,糖棒犹如细管,立即用嘴吹气造型。 整个操作过程必须经过苦练,手法要准确、造型要简洁生动。吹糖人的关键技术在吹和捏的功夫上。制糖人先将一小块饴糖放在手心压扁,然后握起拳头,用另一只手的手指从手心穿过,把糖块堆成管状,在把管的最上端咬掉后就可以吹了。制糖人鼓起腮帮子,不一会儿就吹成薄皮中空的扁圆球状

14、,再用灵巧多变的手法,捏出造型各异的花鸟鱼虫、人物百态等,有的还图上花花绿绿的颜色。“拨浪鼓儿风车转,琉璃咯嘣吹糖人”,走街串巷吹糖人曾经是老北京的一景,糖人是用蔗糖和饴糖所做的糖花,有各种动物、人物等造型。这种融艺术、食品、玩具为一体的糖人,深受小孩喜欢,其手艺大多是艺人代代传承。平时艺人背箱挑担,走街串巷,边走边做买卖。丁有对记者说:“这吹糖人,就是五个字,手、眼、心、气、火,手要灵、眼要准、心要平、气要匀、火要温。吹糖人,先在捏胎,薄厚一定要均匀,再有就是气道,许多动态的糖人儿,关节处非常薄,一口气大了,就吹漏气了,这火更重要,饴糖硬了不行,软了叫糖稀,沥沥拉拉的不成形,我们讲究的就是手

15、眼心气火”。 勒勒车工艺的传承勒勒车,曾经是蒙古族最有效的交通工具,为蒙古族人民的生产和生活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可随着现代文明的进步和发展,勒勒车逐渐退出了历史的舞台,与牧民们渐行渐远,而制作勒勒车的工艺也濒临失传。今天我们给大家介绍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唯一的一位勒勒车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蒙古族老人白音查干,他制做的勒勒车不但形神兼备,最重要的是,他制作的勒勒车工艺还得到了传承。白音查干是阿鲁科尔沁旗罕苏木苏木达日罕嘎查的一个普通牧民,今年71岁。近日,当记者来到他家采访时,正赶上老人在自家门口的草坪上调试一架刚刚制作好的勒勒车,白音查干说,现在找他做活的人也越来越少了:【“过去套牛生产生活都用

16、这个勒勒车,现在用的不太多了,有点落后了,现在就是旅游景区和那达慕大会展览上用。”】白音查干老伴去世多年,两个女儿也早就嫁人单独生活。近年来,年事已高的他,不希望这个传统的制作工艺失传,于是就物色了两个年轻的继承人。白音查干:【“我在嘎查里找了两个徒弟,现在这两个徒弟已经学会了这个技术了,现在都能制作勒勒车了。这两天,这两个徒弟到林场选木材去了。”】过去,牧区搞游牧生产,勒勒车是必须具备的生产生活交通工具,每家每户都有数辆勒勒车。白音查干从小受到父亲和表哥的影响,学会了勒勒车的修理和制作技艺。十六岁开始利用闲暇时间制作勒勒车。在遇到难题时,他就向当时的老木匠请教,最后终于成了制作勒勒车成熟的木匠。五十多年来,白音查干修理的勒勒车无法统计;就是制作的勒勒车,也已经达到了三百多辆。他制作的勒勒车,不但规格规范,而且结构合理,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