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23年荆各庄煤矿实习报告.docx

pu****.1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22.91KB
约16页
文档ID:545505230
2023年荆各庄煤矿实习报告.docx_第1页
1/16

荆各庄煤矿实习报告 篇一:荆各庄煤矿实习报告 开滦荆各庄矿认识实习报告 姓名: 韩强 学号:202215120224 指导教师:陈永超 卢宏建 实习单位:开滦有限责任公司荆各庄矿业分公司矿 实习时间:2022年03月29日—2022年03月30日 目录 一、 实习目的 …………………………………………………………3 二、 时间及过程…………………………………………………………3 三、 实习内容 …………………………………………………………3 1. 矿井概况…………………………………………………………4 2. 自然地理…………………………………………………………4 3. 井田开拓…………………………………………………………5 4. 井筒数目和位置…………………………………………………6 5. 水平划分…………………………………………………7 6. 大巷位置数目 …………………………………………8 7. 井底车场及硐室 ………………………………………………9 8. 矿井通风 …………………………………………………11 9. 供电系统 ………………………………………………… 12 10. 井下排水与防水 …………………………………………13 11. 提升与运输系统 …………………………………………14 12. 采煤方法及采区状况…………………………………………16 四、 心得体会…………………………………………………………18 一、 实习目的 通过本次荆各庄矿认识实习,巩固我们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加深对所学基础知识及专业理论的理解,进一步巩固和扩大专业知识面,锻炼我们在采矿技术领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实际动手能力,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和走向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 时间及过程 实习时间:2022-03-29——2022-03-30 实习过程:03-29上午是矿区安全教育,以及实习区间应该注意的事 项,学习荆各庄矿的有关知识(荆各庄矿业所处地理位置和煤矿的概况等) 下午是井下认识实习主要认识大巷、井底车场、通风系统、供电系统以及井下排水及防水系统等 03-30上午是地面生产系统的认识实习主要包括提升系统、中央变电所、提升设备、地面车场、风井、空压机房等 三 、实习内容 1.矿井概况:位置、交通和井田范围 荆各庄矿位于河北省唐山市北偏东约13Km,距京山铁路开平车站10Km南距开滦马家沟矿6Km 本矿铁路运输有开滦自行设计的专用线由马家沟砖厂贷物线接轨引出向北经刘官屯村东、茅草营西再进入工业广场全长5.87Km 公路运输主要是工业广场通往唐山市方向一条至马家沟砖厂与唐山---双庙电厂公路相接全长约5公里;亦可至唐古公路,约5.5Km 井田范围;东起于庄、西至马庄南自刘官屯北至沈庄---小佛头一线大约以荆各庄为中心,略成一个直径3.5Km左右的盆形井田面积13Km2 井田内村庄较多,大小共8个村,从事农业生产,耕地七千余亩。

房屋五千三百偏余间 2.自然地理 (一)山文:本区为一平坦的冲洪积平原北、东、南三面为低山丘陵所环绕颇有山前扇状的景观 井田内地势平坦北部稍高(+38.9m),南端较低(+23.85m),地面坡度3~4‰倾向陡河 (二)水文:本区东南的陡河发源于北部山地下游集入石榴河向南流入渤海主流全长100公里河水终年不固在双 桥村一带有水库水库大坝距井田东端最近距离2.2公里陡河最高水位+19.5m低于地面标高10m左右冬季水位介于+16~+17m 陡河及其水库因其底均赋存百余的第四纪松散沉积物而且有隔水作用的粘土层预料对矿床无直接的影响井田内有数条近于南北方向的平原冲沟平时干涸仅暴雨后向陡河排泄水经常有水流通的冲谷仅有本区西南部一条经戴庄入陡河 (三)气象 本区系于半大陆性气候夏季炎热多雨多东南风;冬季严寒凛冽秋冬多西北风雨季集中在七、八、九三个月年平均降雨量648.8毫升最高气温38.50C最低气温-22.60C年平均气温10.60C冻结期由11月二旬至次年3月上旬冻结深0.66m地震烈度六级 3.井田开拓 3.1储量计算范围 北部、西部和西南部:以冲积层下潜伏露头以下垂深30m为氧化风化带界限,不算储量。

设计储量由煤12底乙风化带以下为界 东部及东南部:以F3断层为界 深部:以煤12底乙盆底约-530m为最终深度 上述界限内的范围为本矿设计境界,以此计算设计储量 3.2影响井田开拓方式的主要因素 荆各庄矿井田内地势平坦,为第四系冲积层所覆盖,冲积层最薄处177m,含水层较多,且有流沙,井筒穿过该区域很困难,因此无 篇二:荆各庄矿业实习报告 1. 实习性质 认识实习是安全工程专业煤矿方向学生入校后的第一次煤矿现场实习, 安排 在大学第四学期期中进行 2. 实习目的 使本专业方向的学生初步了解煤矿生产过程,并为以后相关的专业课程的学 习打下实践基础 3. 日程安排 实习时间:大三上学期第九周( 具体安排: 10 月 20-21 日听实习安排并参观学校井下生产系统模型; 10 月 22 日到达实习地点荆各庄煤矿,听关于矿井概况、煤炭开采、 安全现状的报告,接受下井注意事项以及井下自救等有关方面的培 训; 10 月 23 日在指导老师以及煤矿工作人员的带领下下井参观煤矿巷 道、井下中央机房、蓄电池车头房等地点; 10 月 24 日 对综采面进行参观。

实习内容 一、矿井概况 1、交通位置 荆各庄矿业分公司位于唐山市东北约 13km 处的荆各庄村附近,在开平煤田凤山 西北侧 , 自成一盆状向斜南北长约 3.5Km ,东西宽约 3.4Km ,北端闭合,南端开放, 井田面积 9.23Km 2 南与马家沟矿业公司相距 ,北与陡河电厂相距 3.5Km 行政 属开平区管辖 公司交通便利, 北距 10Km 与京沈高速公路、 102 国道相联, 南距 7Km 经开平与 205 国道、津秦高速公路相联,形成了比较完整的交通网 2、地形地貌 本区为一平坦的冲积平原, ? 北、东、南三面被低山包围, 颇有山前扇状 地景观井田北部地面标高 +38.9m( 较高 )? ,南部 地面标高为 +23.85m( 较低 ) , 地面坡度为 3 % -4 %,倾向陡河。

篇三:荆各庄煤矿实习报告 一 实习名称 开滦集团荆各庄矿业分公司认识实习报告 二 实习性质 大三上学期我们完成了专业基础课的学习,如《矿山机械》《矿山地质学》《水力学》《矿山电工学》《矿山系统工程》等;下学期开始进行专业课的学习,如《井巷工程》《矿井通风与防尘》《岩体力学》《专业外语》《爆破工程》等在已掌握专业基础知识的前提下,为了促进专业课的学习,老师组织我们进行了荆各庄煤矿现场认识实习 三 实习目的 (1)认识、了解煤矿生产的实际情况 (2)促进《井巷工程》《矿井通风与防尘》等专业课的学习 (3)掌握矿山生产安全知识,提高煤矿安全意识 (4)学会现场学习交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5)感受矿山生活,提高与矿业职工交流沟通的能力 四 实习安排 带队老师:刘老师、卢老师 煤矿指导老师:荆各庄煤矿刘老师、薄老师 实习学生:河北联合大学校本部采矿工程专业全体同学,分成两个小队,每队26人 时间安排如下: 五 地质概况 1 地理位置 荆各庄矿业分公司位于唐山市东北约13km处的荆各庄村附近,在开平煤田凤山西北侧,自成一盆状向斜。

南北长约3.5Km,东西宽约3.4Km,北端闭合,南端开放,井田面积9.23Km2南与马家沟矿业公司相距6Km,中间有陡河相隔,北与陡河电厂相距3.5Km行政属开平区管辖本公司的交通十分方便,铁路:一条通往用煤大户陡河电厂的专用线,并与吕陡线在我井田上方交汇;另一条经马家沟矿业公司与老京山线的开平站相联公路:北距10Km与京沈高速公路、102国道相联,南距7Km经开平与205国道、津秦高速公路相联,形成了比较完整的交通网,四通八达井田内共有8个自然村,主要从事农业,除东新庄外其它7个村庄已搬迁完毕 2 地貌 为一平坦的冲积平原,北部山区为燕山山脉的余脉,井田北、东、南三面被低山包围, 颇有山前扇状地景观井田北部地面标高+38.9m(较高)?,南部地面标高为+23.85m(较低),地面坡度为3%-4%,倾向陡河 3 水文 本区东南的陡河,发源于北部山地,下游集入石榴河,向南流入渤海,主流全长100公里河水终陡河及其水库,因其底均赋存百余的第四纪松散沉积物,而且有隔水作用的粘土层,预料对矿床无直接的影响井田内有数条近于南北方向的平原冲沟,平时干涸,仅暴雨后向陡河排泄水。

经常有水流通的冲谷仅有本区西南部一条,经戴庄入陡河在双桥村一带有水库,水库大坝距井田东端最近距离2.2公里陡河最高水位+19.5m,低于地面标高10m左右冬季水位介于+16—+17m 4 气象 本区系于半大陆性气候,夏季炎热多雨,多东南风,冬季严寒凛冽,秋冬多西北风雨季集中在七、八、九三个月,年平均降雨量648.8毫升最高气温 38.50°C,最低气温-22.60°C,年平均气温10.60°C冻结期由11月二旬至次年3月上旬,冻结深0.66m地震烈度六级 5 矿井自然安全条件 本井田煤系主要由石炭系上统和二叠系下统地层组成,煤地层总厚度约450m,共含大小煤层19层,煤层总厚度25.3m,含煤系数5.7%,其中可采煤层共四层,即煤9、煤11、煤12-1、煤12-2,平均总厚度16.22m,可采煤层集中在大苗庄组和赵各庄组井田煤层顶底板评为Ⅱ类顶板本井田自身即为(本文来自:WWw.DXF 本站:荆各庄煤矿实习报告)一个盆状向斜,边缘急陡,中部平缓,略有起伏,向斜轴线偏居西侧,近南北延伸,中部略向西呈弧形弯曲,并向南偏东倾伏,倾伏角约5~6°向斜轴线西侧地层产状急陡,而东侧则较为舒缓,同时向斜边缘较之中部地层产状陡。

井田向斜本身属1级褶皱,次级褶皱不发育,但在向斜边缘局。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