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教案数学上册.doc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45415459 上传时间:2024-03-20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20.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四年级教案数学上册.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小学四年级教案数学上册.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小学四年级教案数学上册.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小学四年级教案数学上册.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小学四年级教案数学上册.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四年级教案数学上册.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四年级教案数学上册.doc(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小学四年级教案数学上册 单元分析 教学使用计算器的主要目的,一是进展较大数的计算,二是用于探究一些和计算有关的规律。苏教版教材在整数四则计算(口算、笔算、估算)和混合运算的教学完毕后,适时安排使用计算器的教学,能较好地实现这两个目的。 本单元的计算内容分三段安排,依次是初步了解计算器,用计算器进展加、减、乘、除一步计算,用计算器进展四则混合运算(两步计算)。探究规律的内容结合使用计算器进展一步计算和两步混合运算分散安排。在单元完毕时,有一次实践活动一亿有多大。 1、让学生在玩中初步熟悉计算器上的一些常用的功能键。 计算器在生活中已经比拟普及,许多学生都见过计算器。教材结合两张购物的照片,让学

2、生知道在进展比拟简单的计算时,人们通常使用计算器,激发学生学习使用计算器的兴趣。 学生拿到计算器都急于玩一玩,也急于告知同伴自己对计算器的一些了解。教材在简洁介绍计算器上的显示器和键盘之后,满意学生的需求,让他们通过玩,初步熟悉计算器上的一些常用的键。首先是找到开机和关机的键,试一试怎样开机、怎样关机。再摸摸、按按其他的键,并相互沟通各人初步知道了哪些键,有什么作用。在这个教学环节里,着重熟悉09共十个数字键,+、-四个运算键以及让计算器显示得数的等号键。学生了解这些键的功能后,就可以使用计算器进展计算了。 2、由易到难,指导学生使用计算器计算。 第100页的例题和试一试教学使用计算器进展加、

3、减、乘、除一步计算。例题中的38+27和3018都是较小数的计算,这里选择较小的数有三个缘由,一是较小的数能很快输入计算器,不简单输错数字;二是这些题都能口算,可以验证计算器计算的得数是正确的,从而对计算器产生信任;三是能体会用计算器计算比拟省力。想想做做里有较大数的四则计算,包括学生以前没有进展的四位数加、减计算,三位数乘两、三位数,多位数除以三位数等。通过这些计算练习,能够到达本单元的教学目的。 第102页例题教学使用计算器进展四则混合运算。教材考虑到学生的计算器功能不完全一样,有些计算器能识别运算挨次,有些计算器不能识别。例题立足于使用没有识别运算挨次功能的计算器进展四则混合运算,指导学

4、生按运算挨次在计算器上分步计算。第一步先算式题中的乘法,并把积记录下来;其次步再按去除键消去计算器上前面的积后,计算式题里的减法,得到最终的结果。至于有括号的混合运算,安排在试一试里让学生独立操作计算器计算。对于能识别运算挨次的计算器,教材通过第102页的底注告知学生,可以依据算式的书写挨次直接按键,不必按运算挨次按键。 3、通过探究规律,进展学生的合情推理力量。 归纳推理、类比推理都是合情推理。教材结合使用计算器的教学,在想想做做里设计了很多成组的算式,让学生通过观看、比拟、归纳、类比发觉并表达同组算式中的规律。如第101页第4题: 11=1 1111=121 111111=12321 11

5、111111=1234321 1111111111= =发觉规律的过程是开展合情推理的过程。发觉规律首先要认真观看,仔细比拟,查找算式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变化趋势。归纳是提炼、总结规律的思维活动,要经受由表及里地抽取规律性数学内容的思维过程。 发觉的规律可以在沟通中讲出来,也可以通过接着再写几个符合这样规律的算式表现出来。假如让学生叙述发觉的规律,要求不宜过高,大致说对了就可以,并且要赐予必要的帮忙。在上面的一组算式里,要引导学生发觉这样一些规律:(1)各道题的乘数分别是1(一个1)、11(两个1)、111(三个一)、1111(四个一)、11111(五个1),依次增加一个1,所以下一道算式应当是1

6、11111(六个一)相乘。(2)各道题的积依次是一位数、三位数、五位数、七位数,接下去的算式的积应当是九位数和十一位数。(3)各个积的最中间的一个数字依次是1、2、3、4,接下去的算式的积的最中间一个数字确定是5、6。(4)从其次个算式起,积的最中间数字的左右两边分别是1和1、12和21、123和321,左右两边的数字是对称的,接下去的算式的积的最中间数字左右两边确定是1234和4321、12345和54321。同一种规律也可以不同的表达,如1234321的前半局部各位上分别是1、2、3、4,逐位多1,后半局部各位上分别是3、2、1,逐位少1。 4、通过推算,体会一亿有多大。 实践活动一亿有多

7、大里的数一数、排一排、称一称三个栏目有一样的学习方法,都是从较小的、能操作的、易理解的数量开头,通过一步一步推算,得出数1亿本练习簿用的时间、1亿个小朋友手拉手站成一行的长度、1亿粒大米的重量。在详细情境和推算活动中体会1亿有多大,能培育学生的推理力量。 推算是在表格里进展的,练习簿的本数、小朋友的人数、大米的粒数的末尾每次添上一个0,相应的时间秒数、长度米数、重量克数也同时在末尾添上一个0。学生进展这样的推算并不困难,只要细心些,不漏写或多写0就可以了。假如把写数和读数结合起来,一边推算,同时读一读写出来的数,能削减错误。 完成推算以后,让学生使用计算器,把数1亿本练习簿用的秒数换算成大约是

8、3年时间,把1亿个小朋友手拉手站成一行的长度换算成可以绕地球赤道3圈半,把13亿粒大米的克数换算成可供一个人吃大约223年。通过这些换算,学生对1亿有多大的体会就丰富了、详细了。假如有学生在进展14000000040000000的计算时,想到把被除数和除数的末尾都去掉一样个数的0也是可以的。这个学问本册教材的前面已有安排,如42和4020的商一样,408和40080都商 总之,使用计算器的教学不单是学问与技能的教学,还是进展数学思索、培育解决问题力量和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的教学。 小学四年级教案数学上册2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进一步熟悉线段,熟悉射线和直线,知道线段、射线和直线的区分;进一步熟悉

9、角,知道角的含义,能用角的符号表示角。 2、通过“画一画”、“数一数”等活动,初步感悟:从一点动身可以画很多条射线,经过一点可以画很多条直线,经过两点只能画一条直线。 3、渗透事物之间相互联系和变化的观点。在活动中培育学生观看、操作、比拟和抽象、概括的力量。 教学重点: 把握直线、射线和角的含义;把握直线、线段、射线的区分与联系。 教学难点: 把握直线、线段、射线的区分与联系。 教学预备: 教学、三角板、小组争论表单。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师:孩子们,现在的你们已经了解了很多的数学学问。大家都知道数学和我们的生活有着亲密的联系,很多学问都是从生活中发觉的,现在我们来看看今日的学问

10、是从什么地方开头的。请孩子们看大屏幕:出示一幅生活中图片(有明显的太阳光,建筑物的线条很明显),学生仔细观看。 师:这图是从生活中拍摄的,很美吧。我们今日探究的数学学问就藏在这些图里面,画面上藏着很多的线,大家找找看,用手比划一下你找的线。(生比划) 师:你比划的是哪些线?(请2-3名学生说) 二、探究沟通,解决问题 1、复习线段 出示有线段图,从图中抽象出线段。 教师:刚刚有孩子找到了这些线,这种线的名字叫什么?线段。 教师:孩子们仔细看看,线段是什么样子的呢? 学生;有两个端点,是直直的,有的线段长,有的短等等。 2、学习射线 教师:还有的孩子找到了这些线(出示太阳光图,除去颜色抽象到射线

11、)这种线的名字你知道叫什么吗? 板书射线,熟悉射线的特征 3、学习直线 教师:刚刚大家在生活中找到了很多的线段和射线,还有一些曲线。可是还有一种在我们生活中找不到的线,却在我们数学王国里占有很重要的位置,大家想不想熟悉这位神奇的朋友呢? 出示直线,动画延长。 在自己本子上画一条直线。 4、线段、直线、射线之间的联系和区分 教师:现在我们熟悉了线段、射线和直线,他们之间有着什么联系呢? 接下来就需要大家一起仔细观看,争论找一找他们三线的区分和联系,活动之前请大家听清晰活动要求。 活动要求: 请每个小组分工合作把报告单上的填完。 填好后小组团结探究找出三种线的区分和联系。 报告单: 关于角,你已知

12、道了什么?(找角、试画角等)书本是我们最好的教师,我们再来深入探究角的隐秘吧! 3、看书36页自学。 (1)自学,可以说一说、画一画、比一比。 (2)小组探讨,确定沟通内容。 4、集体沟通。(视学生沟通状况,教师准时引导) (1)学生概括得出角的概念。角是由什么组成的吗?(出示没有公共端点的两条射线)你也来画几个角。 画角(先自由画,再一生实物投影演示)说说你是这么画的?(定点,引出两条射线) 三、稳固应用、内化提高 1、P36做一做 2、练习四1、2 四、回忆整理反思提升 通过今日的学习你都知道了哪些学问? 小学四年级教案数学上册3 教学目的: 1、使学生能正确地口算整百整十数加、减整百整十

13、数,以及整万数的加、减法。 2、通过大量的计算培育同学们认真仔细的习惯。 3、进一步培育学生的口算力量。 教具预备: 教师预备口算卡片若干张。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教师出示口算卡片)。 27+3864-38670+80530-400 2、把下面各数简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 4000070000 二、新课 1、教学例1。 教师出例如1口算:250+470。 让学生自己先想该怎样算,然后说出不同的算法,教师把有代表性的几种想法板书出来,如:由于25+47=72,所以250+470=720,共同争论,看一看这些想法都对吗?再看一看课本中小明和小华是怎样想的,他们都算得对吗?谁跟他们想的一样

14、?然后教师告知大家只要算得对,用哪种方法都可以。 2、教学例2。 教师出例如2口算:540-370。 先让学生自己想一想这道题该怎样口算,想好后同桌同学相互说说自己的想法,然后再指名说,要启发学生说出不同的想法。假如有的学生这样想:由于54-37=17,所以540-370=170,也是可以的。学生说完后,再看一看课本中小强是怎样想的,看看他算得对吗?谁的想法跟他一样?然后教师告知大家,做这样的口算题时,可以依据自己的详细状况选择口算方法,怎样算得快就怎样算。 3、做教科书最上面的做一做中的习题。 第(1)题,让同桌同学相互说说口算过程和得数,然后指名叫几个学生在全班说一说。 第(2)题,让学生独立做,做完后集体订正。 4、教学例3。 (1)让学生翻开书,找到例3,看一看题目要求,然后在书上直接填写得数。填完后,指几名同学说一说口算过程,如由于17+8=25,所以17万+8万=25万。 (2)做教科书下面的做一做。 三、课堂练习 做练习四的第15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