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专题16高中历史选修(4-6)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45412957 上传时间:2023-04-25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54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历史专题16高中历史选修(4-6)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历史专题16高中历史选修(4-6)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历史专题16高中历史选修(4-6)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历史专题16高中历史选修(4-6)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历史专题16高中历史选修(4-6)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历史专题16高中历史选修(4-6)》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史专题16高中历史选修(4-6)(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全品高考网 2012年高考试题分项解析历史专题16 高中历史选修(4-6)(教师版)选修四:中外历史人物评说一选择题(2012高考文综浙江卷16)康熙南巡时亲赴曲阜,在隆重盛大的祭孔典礼后,听孔子后裔孔尚任讲儒家经典,嗣后又破格授予其国子监博士。这些举动表明康熙 崇尚儒家文化 着力提升满族文化延揽汉族文士 努力缓和民族矛盾A B C D(2012高考文综四川卷15)康熙帝晚年曾说:“海外如西洋等国,千百年后,中国恐受其累。”这表明康熙帝 A对西方文化的力量已有警觉 B认为中国迫切需要学习西方文化C对西方文化具有深入的了解 D已经感受到西方文化的巨大压力(2012高考文综重庆卷14)史载:“今

2、海宇承平已久,户口日繁人丁虽增,地亩 并末加广。应令直省督、抚,将见(现)今钱粮册内有名丁数,勿增勿减,永为定额。”最早实施这一政策的皇帝也曾 A册封五世达赖 B平定三藩之乱C首次征收地丁银 D接见过渥巴锡(2012高考历史海南卷8)康熙因西洋历与中国传统历法之争,命钦天监官员与西洋历代表、比利时传教士南怀仁辩论。经验证,证明西洋历法更为准确,遂“复用西洋历法”,并任命南怀仁为钦天监副监。这一事件表明,康熙 A全面接受外来文化 B审慎地接受外来事物C改变闭关锁国政策 D承认西方文化超越中国二非选择题(2012高考文综全国新课标卷48)(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材料鸦片烟流行内地,大为风俗人心之

3、害。节经降旨严饬稽查,而此风未经革除。总由海口守巡员弁(官兵)卖放偷漏,以致蔓延滋甚且止查禁海口洋船,而于民间私熬烟斤,未经议及。嗣后如有洋船夹带鸦片进口,并奸民私种罂粟,煎熬烟膏,开设烟馆,文职地方官员及巡查委员,如能自行拿获究办,免其议处。其有得规故纵者,仍照旧例革职。 上谕档(道光朝)(1829年)同心合力,不分畛域,上紧查拿,毋得稍形松劲即文武官员、军民人等吸食,不知悛改者,亦著一体查拿,分别处理。上谕档(道光朝)(1838年)(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道光皇帝对鸦片问题的认识及措施。(9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道光皇帝的禁烟政策。(6分)(2012高考文综北京卷39)发展

4、经济、改善民生是国家和民族发展的目标与责任。(1)20世纪上半叶,孙中山和甘地分别提出了改善民生的经济主张。请比较两者经济思想的异同。(8分)(2012高考文综福建卷41C)【选修四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雍正五年(1727年)知府沈起元条陈台湾事宜称:“漳泉内地无籍之民,无田可耕,无工可佣,无食可觅。一到台地,上之可以致富,下之可以温饱。”据统计,台湾归统时约有人口20万左右,到嘉庆中期,总人口已达200万之众。陈锋等中国经济通史材料二 1684年,清政府设立台湾府,下辖台湾、凤山、诸罗三县。从康熙到嘉庆年间,先后担任府儒学教授的36人、训导23人,台湾县儒学教谕3

5、6人、训导25人,凤山县儒学教谕34人、训导11人,全部都是福建人。陈孔立台湾历史纲要(1)材料一中“台湾归统”是在怎样的历史背景下出现的?指出材料二所述康熙帝在台湾设一府三县的政治意图。(7分)(2)据上述材料,评述康熙帝统一台湾对加强闽台经济、文化联系的积极作用。(8分)(2012高考历史江苏卷24B)【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0分) 孔子和柏拉图所追求的理想社会可分别称为“仁礼社会”和“理想国”;关于理想社会的秩序及其个体品德,他们的观点惊人相似。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中国古代圣贤孔子和著名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的观点中有那么多的相似之处,不免叫人惊讶。两者都不支持民主自治政府,但却都相信 绝

6、对的道德真理的存在,并且相信人们居住在和平与和谐中的可能性。两人都相信只有那些已经具有美德的人才能创建一个井井有条、和睦的政治社会。 (美)肯沃尔夫大历史视野 材料二 人们按照自己的物质生产的发展建立相应的 社会关系,正是这些人又按照自己的社会关系创造了相应的原理、观念和范畴。 马克思哲学的贫困请回答:(1)据材料一,揭示两位先哲的观念中关于社会秩序和个体品德方面的共同性;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孔子的“礼”和“仁”在构建“仁一礼社会”秩序中的不同作用,并列举柏拉图理想国中各等级的品德。(7分)(2)按照材料二的思路,概括两位先哲观念相似的原因,并以具体社会背景加以说明。(3分)(2012高考历史海

7、南卷32)(12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材料公元1161年,金帝完颜亮撕毁与南宋之间的和议,击溃宋淮河一线守军,直赴长江北岸的西采石。中书舍人虞允文奉宋高宗之命前往东采石犒劳长江南岸的宋军。“时敌兵实四十万,马倍之,宋军才一万八千”。宋军溃散之余,新的指挥系统尚未成立,军无斗志,部队“三五星散,解鞍束甲坐 道旁”。虞允文“立招诸将,勉以忠义”,部署防御。有人说“公受命犒师,不受命督战”,可能招致杀身之祸。虞允文表示:“危及社稷,吾将安避!”在其感召下,“士殊死战”,最终连败金军,挫败其渡江南下的企图,虞允文随后拜访养病的两淮宋军统帅刘铸,刘铸说:“朝廷养兵三十年,一技不施,而大功乃出于一儒生,我辈

8、愧死矣。”诸路宋军继续出击,宋金重新走向和谈。 据宋史虞允文传等(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采石之战的历史意义。(6分)(2)根据材料,简评虞允文在采石之战中的作为。(6分)选修五:探索历史的奥秘一选择题(2012高考文综浙江卷15)某外国学者在研究唐代人口时,引李白诗句“邯郸四十万,同日陷长平”,证唐代邯郸人口殷盛。有学者则指出李白用的是战国时秦赵长平之战,秦人胜,坑杀赵兵四十万的典故。下列说法中最为合理的是 A李白以激情与浪漫著称,其诗不足为信 B李白是唐代著名诗人,意见具有权威性C外国学者以诗证史,研究方法令人耳目一新 D历史研究可以以诗证史,但必须详加考辨(2012高考历史上海卷

9、34)傅斯年在历史语言研究所工作之旨趣一文中指出,“能利用各地各时的直接材料,材料愈扩充,学问愈 步,地质、地理、考古、生物、气象、天文等学,无一不供给研究历史问题者之工具,要把历史学语言学建设得和生物学地质学等同样,乃是我们的同志!”对于上述观点理解最恰当的是 A傅斯年突出史料在史学研究中的重要性 B傅斯年主张在史学研究中运用自然科学的方法C傅斯年认为历史学应该涵盖各种学科 D傅斯年重史学的客观性而不重史家的主观取向二非选择题(2012高考历史江苏卷24C)【探索历史的奥秘】(10分) 长期以来,历史学界对夏王朝存在与否颇有争议。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考古工作者通过不懈的努力,在夏文化的探

10、索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碳十四测年数据(选样)考古文化遗存标本编号标本年代(公元前)龙山文化晚期SA9812220301965二里头文化第一期XSZ10418801840二里头文化第二期ZK525316851610二里头文化第三期ZK524916101555二里头文化第四期ZK525515601529(资料来源:夏商周断代工程1996 2000年阶段成果报告) 材料二 二里头早期文化层直接叠压新砦期的地层。新砦遗址总面积超过100万平方米,有外濠、城墙和内濠三重防御措施,中心区的高地上发现一座东西长926米、南北宽145米的大型浅穴式建筑遗址,其性质是祭台,此处出土了铜器残

11、片等高规格遗物。 赵青春新砦考古的回顾与展望请回答:(1)夏商周断代工程专家组认定夏朝的起讫年代为公元前2070年至公元前1600年。据此你认为材料一中哪些考古文化遗存可以成为探索夏文化的对象?(2分)(2)据材料二指出,新砦遗址已经出现了哪些文化现象?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砦遗址的发现对于破解夏文化之谜的价值。(5分)(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考古发现的二里头文化中 心区在哪里?鉴于有关夏代文献记载极其简单,因此探索夏文化应该采用怎样的方法?(3分)选修六:世界文化遗产荟萃一选择题(2012高考历史上海卷1)在古代世界的文明成果中,被视为王权象征和灵魂安息之所的建筑是 A长城 B二里头宫殿 C金

12、字塔 D帕特农神庙二非选择题(2012高考浙江自选模块10)“世界文化遗产荟萃”模块(1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明清以来,山西这一带商贾之迹遍于全国。清代中叶,产生了一种专营钱钞汇兑业务的机构,称为票号,以后这个行业逐渐为山西人所包揽,后来它垄断了全国的汇兑业。 摘编自阮仪三旧城新录材料二 清道光三年,山西商人雷履泰在平遥城开设了中国第一家经营异地汇兑业务的金融商号日升昌票号中国社科院经济所研究员方行说:“既办理存放款,又进行汇兑,这就基本上具备了早期银行的特征”。 纪录片晋商日升昌解说词材料三 飞钱又称便换,唐后期商人在长安把钱交给某道进奏院(驻京办事处)或某军、某使、某富家,然后

13、带着当事人付给的文券,到目的地凭文券取钱。这种文券类似于后世的汇票。 张传玺简明中国古代史(1)根据材料一、二及所学知识,分析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平遥古城有机组成部分的日升昌票的历史价值。(6分)(2)根据材料三和材料二,比较唐后期进奏院兼事的金融活动和清代票号业务的异同。(4分)(2012高考历史江苏卷24D)【世界文化遗产荟萃】(10分) 孙中山先生曾说:“长城之功有功于后世,实与大禹之治水等。”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长城之利,烽燧明而野易清也,攻拒久而兵易集也,粟入多也,生息繁也,小举之莫能犯也,大举之易于调伏为应援突击也,虏归之难而不敢深入也。 (明)尹耕塞语材料二 南京罗缎铺,苏杭绸缎铺,潞州绸铺 ,泽州帕铺,临清布帛铺、绒线铺、杂货铺,各行交易,铺沿长四五里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