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解复习资料之脊柱区.doc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45400230 上传时间:2023-09-09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6.0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局解复习资料之脊柱区.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局解复习资料之脊柱区.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局解复习资料之脊柱区.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局解复习资料之脊柱区.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局解复习资料之脊柱区.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局解复习资料之脊柱区.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局解复习资料之脊柱区.doc(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局解复习资料脊柱区 2013级临床十三班第八实验室一、境界和分区(概述)脊柱区(vertebral region)包括脊柱及其周围的软组织,自上而下可分项部、背部、腰部和骶尾部。项部上方以上项线与颅顶分界,两侧以斜方肌缘与颈部分界。前线部和腰部以腋后线及其向下的延长线与身体腹面的胸部、腹部分界,腰部的上界为第12肋,下界为髂嵴。骶尾部以髂后上棘与尾骨尖的连线与臀部分界。尾骨下端为脊柱区的终末部。 二、脊柱区浅层结构:1、皮肤2、浅筋膜3、皮神经:来自脊神经后支 臀上皮神经 臀中皮神经 臀下皮神经4、浅血管:项区主要由枕动脉、颈横动脉和椎动脉等供血胸背区由肋间后动脉、胸背动脉和肩胛背动脉供血腰区

2、由腰动脉和肋下动脉供血骶尾区由臀上、下动脉等供血二.深筋膜1、项筋膜-封套筋膜2、胸腰筋膜(thoracolarmbar fascia) :构成:浅中深腰肋韧带,L1与第12肋间。临床意义:胸腰筋膜扭伤-腰腿痛。三、肌层1、四层肌1)斜方肌、背阔肌、腹外斜肌后部2)头夹肌、头半棘肌、肩 胛提肌、菱形肌、上后锯肌、下后锯肌、腹内斜肌后部3)竖脊肌、腹横肌后部4)枕下肌、横突棘肌、横突间肌2、四个三角:1、枕下三角(suboccipital triangle)位置:位于枕下、项区上部深层,由枕下肌围成的三角,内有枕下神经和椎动脉境界内上界:头后大直肌外上界:头上斜肌外下界:头下斜肌底(前壁):寰枕

3、后膜和寰椎后弓顶(后壁):夹肌和半棘肌2、听诊三角(triangle of auscultation) 位置:在斜方肌的外下方,肩胛骨下角内侧有一肌间隙,临床称听诊三角(因该部位是背部听诊呼吸音最清楚的部位),又称肩胛旁三角。 境界:内上界:斜方肌外下缘外侧界:肩胛骨脊柱缘下 界:背阔肌上缘底(前壁):薄层脂肪组织、筋膜和第6肋间隙顶(后壁):皮肤和浅筋膜3、腰上三角(superior lumbar triangle)位置:位于背阔肌深面,第12肋的下方,其内由上向下有肋下神经、骼腹下神经、和骼腹股沟神经。此三角是腹后壁的薄弱区之一,可形成腰疝。境界:内侧界:竖脊肌外侧缘外下界:腹内斜肌后缘上

4、 界:第12肋下缘底(前壁):腹横肌起始部的腱膜顶(后壁):背阔肌(注意:若下后锯肌与腹内斜肌在第12肋的附着部相距较近,则下后锯肌也参与构成一个边,共同围成一四边形间隙。)4、腰下三角(inferior lumbar triangle)位置:位于腰区下部,腰上三角的外下方。此三角表面无肌层覆盖,为腹后壁的薄弱区之一,也可形成腰疝。右侧腰下三角前方与盲肠和阑尾相对,故盲肠后位深部阑尾炎时,此处常有压痛。境界:内上界:背阔肌前下缘外下界:腹外斜肌后缘下 界:髂脊底(前壁):腹内斜肌顶(后壁):皮肤和浅筋膜四、深部的血管和神经1、血管:项区主要由枕动脉、颈横动脉和椎动脉等供血胸背区由肋间后动脉、胸

5、背动脉和肩胛背动脉供血腰区由腰动脉和肋下动脉供血骶尾区由臀上、下动脉等供血2、神经:脊柱区的神经主要来自31对脊神经后支、副神经、肩胛背神经和胸背神经腰神经后支的相关解剖(1)行程(2)骨纤维孔、骨纤维管的临床意义:1、正常情况下对神经有保护作用。2、对神经形成一定限制,而腰部活动大,故神经易被拉伤。3、骨质增生使孔、管狭窄,压迫神经。五:钩椎关节(uncovertebral joint),又称Luschka关节,为C3-7上位椎体的唇缘与下位椎体的钩突构成。骨质增生可压迫椎动脉、脊神经根、脊髓而引起颈椎病。六:椎管的构成:七、椎管内容物:1 、脊髓2、 脊髓被膜3、 被膜间隙4、 脊神经根5、 血管八、硬膜外隙和蛛网膜下隙的境界及内容:九、十、腰椎穿刺:腰椎位置的确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