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习惯.doc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45398894 上传时间:2023-04-2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习惯.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习惯.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习惯.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习惯.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习惯.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习惯小学是基础教育,数学是学习科学技术必要的基础知识。如何使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并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学生掌握数学基础知识、基础技能、发展智力有着重要意义。培养良好的学习兴趣和习惯为什么这样重要呢?对小学生来说,乃是因为兴趣是推动他们探索求知识、积极接触世界的动力;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他们进一步学习的可靠保证。实践证明,学生感兴趣的事物就容易形成习惯,习惯又促使兴趣的发展,他们就会自觉地观察、思维、记忆.并能是繁重的学习活动成为一种愉快的享受,从而大大提高学习效率。反之,他们就“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学习便成为一种负担或痛苦,就更难于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一

2、个人从小养成了什么习惯,长大了想要改正是很困难的,有时甚至痛苦的。爱因斯坦说的好:“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小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旺,可塑性强,因此,教是如何善于点燃学生好奇心的火花,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培养良好的学习品质与习惯,便成为小学数学教学任务之一。一、 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与习惯的主要途径师生接触时间最长、最多的是课堂;学生暴露最全面,教师指导最直接、最具体的也是课堂;学生能在老师监督下不断重复正确行为的仍然在课堂。如何通过课堂的教学,在老师的亲自指导下,有目的的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习惯呢?学生好奇心强,他们的学习数学的兴趣,往往是由于教学内容的生动性,教学的直观性,教学方法的

3、灵活性和老师形象化得儿童语言、表情等直接兴趣引起的。因此在教学中适当增加学生动手操作的机会,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的能力,并有利于学生认真观察问题,注意听讲,积极思维等习惯的形成。例如在教学“圆锥体体积公式”的推导时,我引导学生进行实验:分别用与一个圆柱体等底等高,不等底等高,只等底(高)不等高(底)的三个圆锥体,分别装满沙后倒进圆柱体后观察比较,学生在动中生趣,趣中思维,从而发现圆锥体与圆柱体只有在等底等高的条件下,V圆锥=1/3V圆锥;V圆柱=3V圆锥。学生在愉快的实践中,对“等底等高”印象深刻,较好地掌握了圆锥体与圆柱体的关系及圆锥体与圆柱体体积的计算方法。二、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是培养学生

4、学习兴趣与习惯的有效方法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自觉性是和他们的学习动机、兴趣以及习惯联系着得。因此在教学中,要千方百计地启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显得格外重要。培养学生的内在的兴趣,推动学生的去主动地寻求知识,这在任何思维过程中都是重要的。主动和被动的学习,其效果是截然不同的。“填鸭式”和“细嚼慢喂”都是对学生智力的扼杀。教学应是在教师引导下,启发学生自己去发现和探讨,凡是学生能做的或经过努力可以做的,我都一律启发他们自己去做,教师相信学生,学生才会相信自己。在教学中,我注意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启发学生通过自己的分析综合、判断推理、抽象概括等去获得知识。这样做,尽管有时会有一定的困难

5、,或遭到失败,但由于学生自己积极动脑动手去获得的知识,必要的思维集中与胜利后的兴奋结合起来,不仅是这些知识深深地印在学生的记忆中,而且更激发了他们进一步探讨的兴趣和培养了独立思考的习惯。三、兴趣是在实践中培养起来的,习惯是在反复实践中形成的没有实践就没有兴趣,兴趣是在实践中发展起来的。因此,要经常鼓励学生参加各种活动,开阔视野,发展多方面的兴趣。教学中根据学生求知欲强的特点,在学生新知识已学到手的情况下,为了开拓学生的思路,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去发现去探索的兴趣与习惯,我常常在教学中设计一些能启发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解答“引深题”或“发展题”的环节。当然,“发展题”不能脱离大纲、教材和

6、学生基础,太高太低都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发展题”好比“跳起来摘果子”,只有跳起来,而且能摘到,才会是学生看到经过自己努力所取得的成果,胜利后的兴奋心理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的内在动力,它将激发学生去进一步探索。如讲完分数的除法时,在学生巩固练习之后,我出一道题,学校买了科技书120本,-。故事书有多少本?并写出的算式,1201/4 学生看式子把题目补充完整,学生很快就能编出来了。这是我就启发学生,看谁还能编出不同的分数乘除法的数学问题,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经过认真观察、分析、推理,结果学生先后编出六道不同的分数乘除法数学问题。这样在观察、思索、编题的实践过程中,不仅培养学生的观察兴趣与习惯

7、,而且也进一步理解了分数乘除法应用题得联系与区别。此外我在课堂上还经常有目的地增加一些像“想一想”、“智力测验”等内容,用以培养学生动脑、想问题,从小养成肯于思考问题、善于思考问题的习惯于兴趣。我深深体会到,教给学生真理重要,启发学生去寻求真理更重要。学生有了这种能力与兴趣,就等于给了学生一把打开“智慧宝库”的“金钥匙”。一种好的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就养成的。提出学习要求,这仅仅是训练的开始,还必须创造机会反复训练,并持之以恒。四、数学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哪方面的兴趣与习惯在数学教学中,应当特别注意培养哪方面的学习兴趣和习惯呢?我的体会和做法是:1.严格要求书写工整、格式规范化。数学课书写时,除同语

8、文一样要求写字姿势、执笔方法、笔顺规则等应规范化以外,同时还要提出格式要求,如横式、竖式、递等式怎样写,答题写在什么地方,四则混合计算题、解决问题等又应该怎样写,都应有明确的要求,逐步培养学生书写工整、格式规范的良好习惯。如果学生书写潦草,格式不一,就会造成作业中不应有的错误。我经常挑选一些解答正确、书写规范、清洁美观的作业,让大家观摩学习,严格要求,使之成为习惯。2.要有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态度。数学科学性强,逻辑严密,一就是一,二就是二,来不得半点马虎。在数学教学和学生作业中,要注意培养学生严肃认真、一丝不苟和认真负责的态度,这对学生优良品质的形成和以后的学习、工作、生活,都有很大的好处。

9、反之,如果做作业不专心,做做玩玩或拖泥带水,时间花费得多,有时还完不成任务,即使完成,质量也不高。我在教学中,十分注意培养学生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学习态度。3.按时独立完成作业。独立完成作业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重要途径。只有经过独立思考并实际应用了知识,才算真正将知识学到了手。要严防投机取巧,抄袭别人及马虎了事的坏习惯。还要注意从小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和责任感。要求学生锻炼勇于克服困难、及时完成任务的毅力。4.专心听讲。上课专心听讲是取得课堂学习效果的重要保证。专心听讲习惯的形成不是靠压力,而是靠教学内容的生动和教学方法的灵活多样。老师有意识地采取各种措施,把学生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结合起来,交替进行,不断转移儿童的兴奋中心,使儿童在一定的时间里把注意力集中在应该注意的对象上,从而争取最佳的教学效果。久而久之,就会形成学生专心听课的习惯。5.有错自觉订正。这个习惯的形成要经过长期的教育,采取有效的措施,使学生懂得有错就改的意义,从小树立学习的责任感。如每次发作业本,我都给学生创造一个检查错误、改正错误的机会,并找出错误的原因。在下次批改时,要检查改错的情况。平时在学生回答问题或板演出现了错误时,也要启发学生自己订正。这样就能促使学生养成改错题、找原因、自觉订正的习惯。小学生数学学习的培养是一件长期有艰巨的工作,这就需要老师多用心去做,从长处着眼,从细处着手,使我们的教学更加有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