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疾病学概论重点.doc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45398488 上传时间:2023-07-0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5.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类疾病学概论重点.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人类疾病学概论重点.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人类疾病学概论重点.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人类疾病学概论重点.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人类疾病学概论重点.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类疾病学概论重点.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类疾病学概论重点.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类疾病学概论第一章 呼吸系统疾病 老师:郭方军 13182930919 第一节 总论(1) 呼吸系统疾病症状咳痰的几种颜色咳痰 铁锈色痰-肺炎链球菌感染 大量黄脓痰-肺脓肿或支扩 红棕色胶胨样痰-肺炎克雷白菌感染 粉红色泡沫痰-肺水肿 咖啡样痰-肺阿米巴病痰量减少,体温升高-支气管引流不畅 脓痰有恶臭-厌氧菌感染(2) 大量咯血标准:24小时达300ml以上(3) 呼吸系统疾病实验室检查痰检中合格的痰检标本在低倍镜视野里上皮细胞10个,白细胞25个。定量培养菌量107cfu/ml可判定为致病菌(4) 呼吸系统疾病实验室检查中血液检查时嗜酸性粒细胞增加提示过敏性因素或寄生虫感染第二节 慢性阻塞

2、性肺病和肺源性心脏病(1) 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 是一种具有气流受限特征的肺部疾病 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部分可逆) 气流阻塞呈进行性发展 可伴有气道高反应(2) 评价COPD的重要指标是第一秒用力呼气量(FEV1)(3) 慢性支气管炎诊断标准:典型症状+时间(3月/年*2年)(4)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由肺组织、肺动脉血管或胸廓的慢性病变引起肺组织结构和功能异常,产生肺血管阻力增加,肺动脉压增高,使右心扩张,肥大或伴有右心功能不全的心脏病。(5) 肺动脉高压形成的标准:静息时肺A平均压20mmHg为显性肺高压,静息时20mmHg,运动后30mmHg为隐形肺动脉高压(6)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实

3、验室检查中心电图检查最典型变化:肺型P波第五节 支气管哮喘(1) 支气管哮喘 由多种细胞(如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T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气道上皮细胞等)和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患 慢性炎症导致气道高反应性增加,反复发作性的喘息、气急、胸闷 常在夜间发和(或)清晨发作、加剧 多数患者可自行 缓解或解决(2) 传统观点认为,外源性哮喘属I型变态反应,表现为IAR;內源性哮喘属型变态反应,表现为LAR.(3) 平喘药物种类(9种):2受体激动剂,茶碱类药物,抗胆碱药物,糖皮质激素(目前治疗哮喘最有效),色甘酸钠,H1受体拮抗剂,白三烯调节剂,变应原特异性免疫疗法(SIT),中药第六节 肺

4、炎肺炎球菌肺炎(1) 肺炎球菌肺炎的病因是肺炎链球菌多糖荚膜对组织的侵袭(2) 肺炎球菌肺炎临床表现中咳痰的颜色是铁锈色痰(3) 治疗肺炎球菌肺炎的抗菌类药物首选青霉素G(4) 对炎并发感染的处理 补充血容量 正确运用血管活性药物 控制感染 适量使用糖皮质激素 保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 支持治疗 并防止多器官功能衰竭(MOF)(5) 葡萄球菌肺炎的致病菌葡萄球菌的致病物质主要是毒素和酶肺炎克雷伯杆菌肺炎(6) 肺炎克雷伯杆菌肺炎的发病机制:细菌在肺泡内生长繁殖时,引起组织坏死,液化,形成单个或多发性脓肿(7) 肺炎克雷伯杆菌肺炎的临床表现症状:典型的痰常呈暗红色胶胨稠痰(果胨痰)(8) 肺炎克

5、雷伯杆菌肺炎X线特点:好发于右上叶及双肺下叶(9) 军团球菌的特征性临床表现是肺外症状明显(如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头痛、意识障碍等)(10) 慢性厌氧菌肺部感染、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慢性阻塞性肺病等均可引起杵状指(11) 厌氧菌外科手术治疗的适应症是 保守治疗失败的慢性肺脓肿(3个月),且空腔壁纤维病变为不可逆 肺脓肿可并难以控制的大咯血 厌氧菌脓胸脓液粘稠不易引流及慢性脓胸形成者(12) 我国肺部真菌病的病原体以白色念珠菌和曲霉菌最常见(13) 引起成人肺炎的病毒以甲、乙流感病毒,婴幼儿则以呼吸道合胞为常见第七节 支气管扩张(1) 干性支气管扩张:患者以反复咯血为唯一症状(2) 辅助检查中X线胸片有时可见“轨道症”第八节 肺脓肿(1)慢性肺脓肿可见杵状指第九节 肺结核(1)治疗疗效考核标准最重要的标准是痰菌第十二节 肺栓塞(1) 首位原因是:下肢和盆腔深静脉(DVT)(2) 肺梗死三联征:呼吸困难、胸痛及咯血(3) 辅助检查心电图中部分病例可出现SQT征(4) 诊断肺血栓栓塞症(PTE)的金标准是肺动脉造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