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小学教师资格证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试题及答案3.docx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45387644 上传时间:2022-12-11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18.7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小学教师资格证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试题及答案3.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22年小学教师资格证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试题及答案3.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22年小学教师资格证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试题及答案3.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2022年小学教师资格证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试题及答案3.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2022年小学教师资格证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试题及答案3.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年小学教师资格证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试题及答案3.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小学教师资格证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试题及答案3.docx(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2022年小学教师资格证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试题及答案3 课程推举:在此为大家中公网校课程,套餐、免费试听体验【(点击查看详情】) 【幼儿课程】点击进入免费试听 【小学课程】点击进入免费试听【中学课程】点击进入免费试听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题2分,共30分) 1.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后,改小学堂为小学校,分初等小学校和高等小学校.初等小学校的修业年限为( ). A.3年 B.4年 C.5年 D.6年 2.训练心理起源论的代表人物是( ). A.沛西?能 B.卢梭 C.孟禄 D.勒图尔诺 3.近代中国第一所实施班级授课制的新式学堂是( ). A.京师同文馆 B.湖南时务学堂 C

2、.福建船政学堂 D.上海广方言馆 4.学校组织文化是学校物质文化、学校精神文化、学校标准文化的综合.其中,学校组织文化的核心是( ). A.学校物质文化 B.学校标准文化 C.学校行为文化 D.学校精神文件 5.小学阶段的课程,应表达根底性、进展性和( ). A.可行性 B.连接性 C.实践性 D.普及性 6.在正常条件下,心理的进展总是具有肯定的方向性和先后性,进展具有不行逆性,也不行逾越.这是指心理进展的( ). A.不平衡性 B.定向性和挨次性 C.差异性 D.连续性 7.小学生因上课用心听讲受到教师表扬而逐步养成上课用心听讲的习惯属于( ). A.经典条件反射 B.操作条件反射 C.联

3、结反响 D.习惯成自然 8.在以下认知风格中,简单给学习带来不利影响的认知风格是( ). A.场独立型 B.场依存型 C.冲动型 D.深思型 9.个体依据家庭、社会的期望和要求而行事,不考虑行为所产生的直接和明显的后果,这属于道德的( )水平. A.前习俗 B.中习俗 C.习俗 D.后习俗 10.学生常常利用画表格的方式来对学习内容进展整理归类,这是运用了( ). A.复述策略 B.精细加工策略 C.模式再认策略 D.组织策略 11.班级治理的根本功能是( ). A.设计教学活动 B.开展各种活动 C.帮忙学生成长 D.社会角色学习 12.把对班级治理和对个别治理结合起来的班级治理方式是( )

4、. A.常规治理 B.目标治理 C.平行治理 D.民主治理 13.口渴会促使个体作出觅水的活动,这是动机的( ). A.导向功能 B.激活功能 C.调整与维持的功能 D.强化功能 14.“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表达了教学的( ). A.直观性原则 B.启发性原则 C.循序渐进原则 D.稳固性原则 15.教师成长公式“阅历+反思=成长“是( )提出的. A.科顿 B.波斯顿 C.布鲁巴奇 D.阿特金森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题6分.共30分) 1.我国小学课程改革的进展趋势是什么? 2.简述教师进展训练科学讨论的意义. 3.简述心理安康的意义. 4.简述在实际教学中如何培育和激发学

5、生的学习动机. 5.简述综合实践活动内容的选择原则. 三、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题10分,共20分) 1.“差生“的成绩 我是差生行列中的一员,我也曾努力过,刻苦过,但最终却被一盆盆冷水浇得心灰意冷.就拿一次英语考试来说吧,我觉得学英语比上青天还难,每次考试不是个位数就是十几分,一次教师骂我是蠢猪,我一生气下决心下次肯定要考好.于是,我加倍努力,真的拿了个英语第一名. 心想这次教师肯定会表扬我了吧!可是出乎我意料,教师一进教室就当着全班同学的面问我: “你这次考的这么好,不是抄来的吧?“听了这话,我一下子从头凉到脚,莫非我们差生就一辈子翻不了身了吗? 问题:透过这个案例,深切地感受到学

6、生对现行评价制度和评价方法的恐惊、不满与无奈. 现行课程评价存在哪些主要问题? 2.印度发觉的狼孩卡马拉,由于从小离开人类社会,在狼群中生活了8年,虽然后来回到人类社会并经过训练与训练,但到l7岁时,她仅知道一些简洁的数字概念,学会50个词汇,能讲简洁的话. 请分析:为什么卡马拉在回到人类社会的九年里训练训练效果会这么差? 四、教学设计题(本大题共l小题,共20分) 材料一: 材料二: 触摸春天 邻居的小孩宁静,是个盲童. 春天来了,小区的绿地上花繁叶茂.桃花开了,月季花开了.浓郁的花香吸引着宁静.这个小女孩,成天在花香中流连. 早晨,我在绿地里面的小径上做操,宁静在花丛中穿梭.她走得很流畅,

7、没有一点儿磕磕绊绊.宁静在一株月季花前停下来.她渐渐地伸出双手,在花香的引导下,极其精确地伸向一朵沾着露珠的月季花.我几乎要喊出声来了,由于那朵月季花上,正停着一只花蝴蝶. 宁静的手指悄然合拢,竟然拢住了那只蝴蝶,真是一个奇迹!睁着眼睛的蝴蝶被这个盲女孩奇妙的灵性抓住了.蝴蝶在她的手指间扑腾,宁静的脸上布满了惊异.这是一次全新的经受,宁静的心灵来到了一个她完全没有体验过的地方. 我悄悄地站在一旁,看着宁静.我仿佛观察了她多姿多彩的内心世界,一瞬间,我深深地感动了.在春天的深处,宁静细细地感受着春光.许久她张开手指,蝴蝶扑闪着翅膀飞走了,宁静仰起头来张望.此刻宁静的心上,肯定划过一条漂亮的弧线,

8、蝴蝶在她八岁的人生划过一道极其美丽的曲线,述说着飞行的概念.我没有惊动宁静.谁都有生活的权利,谁都可以制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缤纷世界.在这个芳香袅袅的早晨,宁静告知我这样的道理. 请在上述材料中任选其一,就课堂教学目标及教学过程(譬如课堂导人、讲授新知等)进展教学设计.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B【解析】“中华民国“成立后,训练部公布的小学校令规定初等小学校招收6岁儿童入学,修业年限为4年. 2.C【解析】训练心理起源论的代表人物是美国训练家孟禄,他认为训练产生于儿童对成人的无意识的仿照. 3.A【解析】略. 4.D【解析】略. 5.D【解析】小学训练是义务训练,应当为每个适龄儿童供应均等

9、的就学时机,表达出普及性. 6.B【解析】略. 7.B【解析】操作性行为主要受强化规律的制约.儿童做对了某件事后得到成人的物质嘉奖或表扬属于正强化. 8.C【解析】冲动型认知方式倾向于很快地检验假设,且经常出错. 9.A【解析】依据柯尔伯格的道德进展阶段理论可知,个体依据家庭、社会的期望和要求而行事,不考虑行为所产生的直接和明显的后果,这属于道德的前习俗水平. 10.D【解析】略. 11.C【解析】略. 12.C【解析】略. 13.B【解析】动机具有激活功能、指向功能、强化功能,所谓的激活功能是指动时机推动人们产生某种活动,使个体由静止转化为活动状态. 14.D【解析】“习“和“温“是复习,稳

10、固的意思,因此表达的是教学的稳固性原则. 15.B【解析】略. 二、简答题 1.【答案要点】(1)加强综合性,突出课程的整体训练功能.设置综合学习活动,加强学科间学问的整合,有利于课程的综合化、多样化. (2)加强实践性,突出学生自主性、探究性和合作学习.强调小学生的主体性,以学生为进展中心,突出学校学习与学生阅历的联系,明确学生是学习的仆人. (3)加强弹性,表达课程的适应性.在严格执行国家课程打算的同时,给地方和学校肯定的自由空间,依据本地区和本校实际状况打算本校课程方案. 2.【答案要点】(1)训练科学讨论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和进展的有效途径. (2)训练科学讨论是深化训练改革、提高训练质

11、量的重要前提. (3)训练科学讨论是全面提高训练质量的牢靠保证. (4)训练科学讨论是富强训练科学、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训练科学理论体系的实践根底. 3.【答案要点】心理安康至少应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无心理疾病;二是具有一种乐观进展的心理状态.“无心理疾病“是心理安康的最根本条件,心理疾病包括各种心理及行为特别的情形.具有“乐观进展的心理状态“则是从乐观的、预防的角度对人们提出要求,目的是要保持和促进心理安康,消退一切不安康的心理倾向,使心理处于的进展状态.所以,所谓心理安康就是一种良好的、持续的心理状态与过程,表现为个人具有生命的活力,乐观的内心体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有效地发挥个人的身心潜力以

12、及作为社会一员的乐观的社会功能. 4.【答案要点】(1)学习动机的培育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 利用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互动关系来培育学习动机. 利用直接发生途径和间接转化途径来培育学习动机. (2)学习动机的激发可以有以下几种途径: 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 依据作业难度,恰当掌握动机水平. 充分利用反应信息,妥当进展奖惩. 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连续努力. 5.【答案要点】综合实践活动的详细内容是由每一所学校依据实际充分发挥其制造性而确定的,国家不会也不应当像对待各学科那样规定综合实践活动的详细内容.各学校在确定综合实践活动内容的时候需遵循以下原则: (1)敬重每一个学生的兴趣爱好与

13、特长.综合实践活动关注的焦点是:学生关怀什么,对什么感兴趣,哪些真正是学生的问题或课题.学生不是为学科而存在,恰恰相反,学科应植根于学生的生活课题.帮忙每一个学生确定自己的课题,运用表达其共性特征的方式绽开深度探究,对世界获得自己的独创性理解,这是综合实践活动的主旨所在. (2)表达每一所学校的特色.对任何一所学校而言,综合实践活动是其学校文化的有机构成,集中表达了学校特色.因此,综合实践活动内容的选择应立足于每一所学校的特色,并使其成为特色学校建立的重要环节. (3)反映每一所学校所在社区的特色.学校所在社区的特色是一所学校的特色得以形成的重要根底.综合实践活动要擅长挖掘社区中的课程资源和讨论课题,引导学生把自己成长的环境作为学习场所,在与社区的持续交互作用中,在不断理解社区中安康进展. (4)擅长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中选取探究课题.日常生活在学生进展中的作用丝毫不亚于学科学问.敬重学生的日常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