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六:1.1我们周围的环境教案设计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45372842 上传时间:2023-03-14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9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六:1.1我们周围的环境教案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最新【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六:1.1我们周围的环境教案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最新【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六:1.1我们周围的环境教案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最新【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六:1.1我们周围的环境教案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六:1.1我们周围的环境教案设计(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最新地理精品教学资料 2019.4第一章:环境与环境问题 第一节:我们周围的环境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目的: 1通过对案例“周口店这方水土”的分析,准确地理解“环境”的概念和人类与环境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2培养学生在分析事实资料的基础上发现问题、概括知识的能力教学重难点:理解人类与环境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教具准备:有关挂图等、自制图表等教学方法:比较法、图示分析法、图示法等教学过程:导入: 环境与环境问题是当代人最关心的问题之一。21世纪人类最大的困扰不仅是战争和经济问题,而且还有日趋严重并难以摆脱的环境问题。因此,我们每一个人都必须关心我们周围的环境以及它们的变化,行动起来,保护环

2、境,保护我们的家园。人类要在环境中求生存、求发展,就要对我们周围的环境有所了解,了解它的发展规律,正确处理好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一、环境的概念及分类1概念:指相对并相关于某项中心事物的周围事物(如图11)。 说明:本书所说的“环境”与地理课经常讲到的“地理环境”是同一概念,又称自然环境。中心事物的选取不同,与其相关的周围事物的含义也不同。如,以人或人类为中心事物,其他生物和非生命物质就是人类生存的环境。以生物为中心事物,其他非生命物质就是生物界的环境。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法中把人类以外的生物要素和非生物要素都看作人类的环境。 2分类(根据人类对其影响的程度)天然环境:受人类影响较轻微,仍保留着天然

3、生态特点的环境,例如原始森林、高山草甸、大漠盐湖、极地苔原等。 人类在天然环境基础上,经长期社会劳动所创造的、须由人类介入才能人工环境:维持的环境。如城市建筑、工矿设施、农田水利、畜群牧场等。因人类活动不合理而遭到破坏的环境。如,因水土流失而成的石山劣地、因过度放牧而成的荒漠流沙等。二、人类与环境 1关系:互相影响、互相制约。人类活动影响了环境,反过来环境也会制约人类,作用力越大则反作用的制约力越大。(回顾必修II第五单元人类与环境的关系)读右图试说明图中这些箭头所代表的含义?表示人类生存和发展中从环境中获取物质和能量表示人类新陈代谢和消费活动(包括生产消费和生活消费)向环境中排放废弃物人类社

4、会废弃物物质 能量环环境境表示人类作用于环境。(、过程都会对环境产生影响)表示环境把它受的影响,反作用于人类本身说出人类的下列行为分属于图中哪一箭头代表的过程?开采煤田、工业“三废”、酸雨、平整土地 (答案)2人类与环境关系变化历程:最初人类和其他生物一样,与环境是互相协调的。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对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大,直至造成今天大规模破坏生态环境的后果。案例1周口店这一方水土通过这个案例,应掌握以下问题这则案例集中展示了我国地理环境的变迁,反映了从采猎社会至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后工业社会人类与环境关系的演变过程。思考 1在旧石器时代,周口店的居民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有什么特点?

5、原因是什么? 点拨:古人类与环境处于原始的平衡状态,具有低水平协调的特点。原因是当时生产力水平低下,对环境影响微弱。2农业文明以来,周口店的居民与环境的关系出现了什么问题?原因又是什么? 点拨:农业文明以来,周口店居民与环境的关系日益紧张,生态破坏,环境污染。原因是人口过度增长、只顾短期经济效益。3你是如何理解人类和环境之间关系的?点拨:人类和环境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人类活动影响了环境,反过来环境也会制约人类,作用力越大则反作用的制约力越大。人们必须正确认识二者的关系,遵循自然环境,顺应自然环境,使二者真正达到协调。4进入21世纪,周口店乡是如何对待人类与环境的关系的?点拨:人们对环境与发展的关系终于有了正确的认识。进入21世纪,周口店乡加大了环境整治力度,关停污染企业,处理石化区废水,治理周口河,造林绿化,保护“北京人”遗址,发展旅游业。板书设计1.1我们周围的环境一、环境的概念及分类1概念:2分类天然环境:人工环境二、人类与环境1关系:互相影响、互相制约。2人类与环境关系变化历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