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听课.doc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45365275 上传时间:2023-09-28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132.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数学听课.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小学数学听课.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小学数学听课.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小学数学听课.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小学数学听课.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数学听课.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数学听课.doc(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数学听课记录角的认识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初步感知谈话:看老师手中拿的是什么?(三角板),你能找出它有多少个角吗?二、组织活动,探究新知1 认识角投影显示:投影课本里的图片谈话:找一找,图片上哪些像角?(学生回答)追问:角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一个角有几个顶点?几条边?能从我们身边的一些物体的面上找到角吗?找到后指出它们的顶点和边。2 折一个角谈话:我们已经认识了角,能用自己灵巧的小手折一个角吗?看谁折得快折得好。(用准备好的白纸折角)3 角的大小比较(1)提问:能使你折的角变得再大一些吗?你是怎么办的?能把它变得小一些吗?又是怎么做到的?(2)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转动时,形成了大小不同

2、的角,同学们能比较出哪个角大些吗?用什么方法比较?(3)谈话:观察老师手上的这两个三角形(两个纸做的一大一小的三角形),哪个三角形大些呢?还是一样大呢?你知道角的大小和什么有关吗?三、固应用,拓展延伸1课本练习第1题。谈话:机灵的小猴找来了一些图形,想考考小朋友,敢接受它的挑战吗?投影展示图形: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是角的你能指出它的顶点和边吗?指名回答。2 课本练习第2题。谈话:好学的小猫觉得小朋友学得不错,于是来请教我们了。投影展示,图中各有几个角,说给同桌听。3课本练习第3、第5题。谈话:聪明的小兔看到大家的本领这么棒,终于忍不住也要来考考我们,投影展示题目。同桌讨论后在班内交流。4 课

3、本练习第4题。谈话:山羊老师对大家很满意,决定带小朋友玩一玩。动手拉、合剪刀。说说你看到的角有什么变化四、总结全课,布置作业谈话: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回家给爸爸妈妈展示一下你今天学到的本领,找找你们家哪些物体上有角。点评:充分利用学具,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激发学生探求新知的强烈欲望,使学生获得对角的感性认识。通过“看”、“找”,体会角在面上,初步建立对角的概念。让学生用喜欢的方法折一个角,在实践中探索不同的折角方法,给学生留出充分的思考及表现自我的时间和空间。充分利用创造条件,提供大量的感性材料,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制作等活动,获得感性知识,形成对角的正确表象,掌握角的本质特征,从

4、而亲身感受学习的乐趣,成为学习的主人。借助现代化教学手段,使练习更加生动有趣,激发学生的兴趣。总评:1 引导学生善于从日常生活中发现教学问题,激活生活经验。让学生充分体验数学知识,理解数学知识,并将数学知识应用于实践活动。通过“在生活中常见的物体身上找角”,使学生觉得数学与生活密切联系,增进了学生对数学价值和作用的认识,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2 引导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促进数学思考。注重引导学生动手实践,在操作中理解知识,发展思维。一改教师主宰课堂的局面,大胆放手,变过去的单纯看教师演示为学生自己动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本节课设计“找”、“说”、“做”的环节,帮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认识角

5、、感悟角的大小,使得学习兴趣较为浓厚,也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表达能力及分析、概括能力。 学 员 听 评 课 记 录 表听课人: 听课人所属学科: 授课教师科目数学听课时间课时1课时课 题走进乡村听课地点 班级四年级课堂教学纪要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看书地20页“走进乡村”的画面,让学生从图画中找一找自己认识的平面图形,一方面鼓励学生从生活的空间中“发现”图形;另一方面为图形分类做准备。二、分一分:1、小组活动:把找出的图形进行分类。2、汇报:分类的方法和标准。3、对找到的四边形进行分类,并说明分类的标准。4、分类后,找出同一类图形的共同特点,引导学生总结出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

6、定义。三、画一画:让学生在点子图上画平行四边形、梯形和三角形。在画的基础上,可以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说明图形的特点,体会这些图形的特征。四、填一填:通过这一活动,学生了解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之间的关系。听课评议从情境图中找出平面图形并通过观察比较,了解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了解长方形、正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小组长签名: 学校盖章:学 员 听 评 课 记 录 表听课人: 听课人所属学科: 授课教师科目数学听课时间课时1课时课 题小数乘法的意义听课地点 班级四年级课堂教学纪要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创设商店一角的情境,引导学生提出数学问题。然后对“买4根棒棒糖需要多少钱?”展开讨论。二、

7、合作探究。1、学生列出算式,并说明意义。2、小组讨论算法。3、汇报: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解释理由并进行交流。 可以运用连加,元、角、分的转化,几何模型得出结果。4、引导全班同学讨论这些方法,进一步体会小数乘法的意义。三、试一试:1、买1.5千克苹果需要多少元? 先让学生解答1千克、2千克苹果多少元,再类推到1.5千克多少元。2、解决学生们提出的其他问题。四、练一练:第2题:通过涂一涂,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小数乘法的意义。指导学生练习时,先帮助学生说说每个乘法算式及每个图表示的意思,再让学生独立涂一涂,并得出得数。想一想:由0.0110=0.1;0.01100=1 推想出0.011000=10第3题

8、:学生可以由6个2.5连加得出得数 ; 也可以这样想 :62=12, 60.5=3,12+3=15。听课评议教师通过具体情境和实际操作,让学生初步了解小数乘法的意义。了解小数乘法的意义后合小数乘法的意义,学会了计算出简单的小数与整数相乘的得数。小组长签名: 学校盖章:学 员 听 评 课 记 录 表听课人: 听课人所属学科: 授课教师科目数学听课时间课时1课时课 题有趣的小数点(一)听课地点 班级四年级课堂教学纪要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呈现三种商品的单价,通过比较三个小数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引导学生发现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的大小就不同。从而展开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如何变化的研究。二、自主

9、探索、合作交流。1、小组讨论: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的大小如何变化?2、汇报:鼓励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法去研究。如:把三个小数都转化为以分为单位的数进行比较;也可以把三个小数写在数位表内,通过数字“8”在不同的数位上,发现它们之间的关系。从而得出结论。3、迁移推理。根据前面小数点向右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由学生来推测小数点向左移动,小数的大小如何变化,并通过实例加以验证。三、运用规律解决问题。1、说一说:应用发现的小数点向左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来比较它们的大小。2、算一算:应用发现的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计算除数是10,100,1000的小数除法。四、练一练:第1题:

10、综合运用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计算有关的小数乘除法。第2题:运用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解决生活中有关的实际问题。听课评议结合实际情境,使学生自主探索发现小数点位置的移动会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的规律,并学会应用这一规律计算有关的乘除法。小学数学听课记录(2)讲课教师:班级:六年级一班记录者:讲课题目:分数的乘法分数乘整数时间:一, 本节课主要采用多媒体教学。首先用动漫龟兔赛跑来导入课程,提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分数与整数的乘法。二, 板书:3103=310+310+310=(3+3+3)10=910 (米)得出:计算法则分数乘整数,分母不变,分子与整数相乘。练一练(-)

11、:273 7105 注意点:1,初学不要省略中间步骤, 2,分子分母能约分的要“先约分,后化简”,再次练一练加以巩固:7204注意点:先写分数线,再写分母、分子。练一练(=):456 9512 81199目的:通过调整整数与分数的位置,来举一反三。注意点:1,约分时注意打斜线“”,并且要同时大两条斜线, 2,不要忘记约分后分子要相乘, 3,“721”要写成“72”, 4,约完分后,不要再走回头路。得出:计算法则分数与整数相乘,可约分的,要先约分,后计算。看图写式: 1 1 1 37 ( )+( )= ( )1 1 1 37 ( )( ) = ( ) 1 ( )( ) = ( )给出式子,让学生

12、找错:67 2 = 37注意点:整数可以看成分子,分子只能与分母约分。应用题:做一个中国结用34米绳子,小樱做了6个中国结,一共用彩绳多少米?注意点:1,单位不要忘记, 2,使学生知道可以用两种方法解题,一是乘法、一个是连加。找错:112 6 = 2注意点:分子、分母位置不要写错。 应用题:大约从一万年前开始,青藏高原平均每年上升约7100米,照此速度五十年后长高多少米?100年?三,回顾总结,强调一下计算法则。布置课后作业。点评:用龟兔赛跑的故事来导入,开堂就吸引学生注意 做完题目,强调易错点,帮助学生的理解 反馈学生掌握的知识的程度板书简洁而明了 总结:这节课教师合理地运用多媒体教学,使学

13、生能够全面掌握知识点。整节课以题目的讲解为主,简洁明了,清楚易懂。小学数学听课记录1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初步感知 谈话:看老师手中拿的是什么?(三角板),你能找出它有多少个角吗? 二、组织活动,探究新知 1 认识角 投影显示:投影课本里的图片 谈话:找一找,图片上哪些像角?(学生回答) 追问:角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一个角有几个顶点?几条边?能从我们身边的一些物体的面上找到角吗?找到后指出它们的顶点和边。 2 折一个角 谈话:我们已经认识了角,能用自己灵巧的小手折一个角吗?看谁折得快折得好。(用准备好的白纸折角) 3 角的大小比较 (1)提问:能使你折的角变得再大一些吗?你是怎么办的?能把它变得小一些吗?又是怎么做到的? (2)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转动时,形成了大小不同的角,同学们能比较出哪个角大些吗?用什么方法比较? (3)谈话:观察老师手上的这两个三角形(两个纸做的一大一小的三角形),哪个三角形大些呢?还是一样大呢?你知道角的大小和什么有关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