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瘟及伪狂犬净化总结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45360470 上传时间:2022-08-29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猪瘟及伪狂犬净化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猪瘟及伪狂犬净化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猪瘟及伪狂犬净化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猪瘟及伪狂犬净化总结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猪瘟及伪狂犬净化总结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猪瘟及伪狂犬净化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猪瘟及伪狂犬净化总结(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猪瘟、伪狂犬疫病净化总结报告一、疫病净化的意义中国是世界第一养猪生产和消费大国,猪存栏、出栏总量和猪肉产量均居世界第一,特别是近几年规模化养猪场通过不断地引入国际优良品种、营养和饲养管理技术及先进的仪器设备,养猪业的生产水平已有了很大的提高。规模化养猪,由于猪场规模的不断扩大、集约化程度的提高、养猪区域的相对集中,引种、人流、物流、车流及生猪流通渠道的增多,加之有些猪场在疫病控制技术体系方面还缺乏足够的认识和理解等,这些因素都给疫病的控制带来了困难,很难适应健康养猪的要求与发展。猪场的疫病已经成为制约养猪产业发展的首要和无法逾越的“瓶颈”。国际上的疫病净化分三步走。即第一步:全群进行广泛高密度

2、免疫疫苗,提高群体的免疫力;第二步:全面停止疫苗免疫,建立完善的疫情监控体系,对感染猪场进行全面扑杀,并对所有病例进行全面的流行病学调查;第三步:宣告扑灭净化疫病,在停止使用疫苗且无病例发生后1年开始计时,计时开始后继续进行监控并停止使用疫苗,无此疫病发生即宣布该病已经净化。但在我国疫情复杂的情况下,停止免疫疫苗是不现实的,全群扑杀也是难以做到的,所以根据我国规模化猪场存在的一些问题,借鉴国内、外先进的管理与防病经验,结合传染病的流行病学特点,我们采取以下的净化策略:先将猪瘟与伪狂犬的野毒清除,再用可靠的疫苗筑固,后逐渐减少疫苗的次数,最后不用疫苗接种,最终实现两病的净化。二、疫病净化过程1、

3、决策:2012年10月7日,在例行的公司管理会中,提出在过去多年的时间中,猪瘟与伪狂犬对猪场的影响,并在临床与试验检测也发现猪瘟野毒的感染,并导致较为严重的损失,一致通过先期对公司原种猪场进行两病的野毒净化。后此次管理会纪要上交到公司总经办重新核算,制订相关程序,最后报批经董事长、总经理审核通过。1.1、预算 由于我司没有检验实验室,必须与有实力的实验室合作,后通各种渠道,最好确定全部由广东中山大学为我场两病净化做实验室的检测工作,并确定两方谈妥的检测费用。同时,本场人员的劳力、物资、物流等费用全部列入,共计预算需投入40万元。1.2、决议 由于预算投入较大,由董事长特批由总经理牵头,组成两病

4、净化小组,由总经理任组长,原种场场长任副组长,并由原种场场长提议和组织共计8人的合作伙伴,根据实施方案进行全场的两病净化。2、计划2.1、人员 初步设定本场8名人员作为本次两病疫病净化的主要操作人员,主要负责血和扁桃体的采集,同时在约谈中设立由中山大学的梁博士作为固定的联系人与经办人,样品采集后三天为一期,快速并及时送样品到吉安市长途汽车站,通过晚班车约12个小时的运输直达中山,即第二天就可开始检测。同时也由中山大学梁博士对我场净化小组进行理论与现场操作培训与人员在小组内岗位安排,达到相互配合,不准有丝毫的误差。2.2、实验室由于我司没有实验室,而样品又得保持新鲜,考虑我司周边运输时间较近。同

5、时更考虑到广东中山大学实验室为广东省生猪改良繁育工程技术研发中心,在实验室检测设备与检测人员均为我国南方地区较为突出,其次通过谈判各种疫病的检测费用也是我司所能接受。2.3、其它在公司总经办会中罗列本次两病净化的各种所需的材料并完善各样配套程序,主要包括:在计划安排隔离栏舍的新建与人员调配,由此特指定原种场场长对隔离舍的重新利用做好准备。其次是根据本场的猪群健康状况制订相应的技术操作规程,先期对生产性能差的母猪进行淘汰,有意识的多量补充后备母猪,以便经产母猪的淘汰对本场母猪群体的影响等。2.4、应急方案由于两病净化的过程比较长,当时预计可能要半年的时间,在这半年中可能会出现的一些突了情况必须制

6、订出相应的应急方案,包括第一阶段的淘汰量如果太多的话是否还要进行的原则;人员操作过程的伤害如何处理等多个应急方案。3、实施3.1、准备3.1.1、猪只的准备 根据当时对猪群的健康状况的评估,还算平稳,但在采样前的10天还是用纽氟罗、强力霉素和多维进行为期一周的保健。3.1.2、物品的准备 购进约4000套一次性注射器、PE样品收集管和两套扁桃体采样枪。3.1.3、人员准备:共计八名操作人员,收集扁桃体、数据登记、采样枪消毒各一人,猪只保定两人,采样两人,总经理担任组长一名。3.1.4、实验室准备:由组长通知中山大学实验室,预告本期样品送达时间表,请经办人准备好实验室及检测试剂等。3.2、落实3

7、.2.1、采样:2012年11月23日开始采集样,两病同时净化,根据培训内容及净化方案,首先随机采机约92头对全场猪只多种疫病的抗体情况进行摸底,两天时间采集完成并及时送实验室检测,结果较为满意,除猪瘟的抗体水平合格率只有61%,稍不足外,临床猪只的表现也算稳定,经讨论后可以按计划执行。于是对抗体水平较低的猪只进行一次猪瘟免疫,过42天后,对此批猪只和空怀猪,后备猪等送检。一星期后此批猪只全部出来后,猪瘟野毒的阳性率为1.7%;伪狂犬9份凝是后确认只有1头为阳性,较为理想。立即对此30头猪全部淘汰。后按方案进行下一个方案,对怀孕猪、哺乳猪进行采样,结果出来后对所有阳性猪进行淘汰。3.2.2、检

8、测与淘汰:从第一阶段的猪只检测开始,截止到2013年5月7日历时五个半月对所有经产母猪,生产公猪、已经入群的后备母猪进行检测,共计2088头,因猪瘟野毒阳性淘汰母猪数为32头,淘汰率为1.53%,因伪狂犬野毒淘汰1头。3.2.3、补充后备母猪检测:自2013年7月5日开始至2014年4月2日止,历时九个月对测定选留的后备母猪共计936头进行检测,猪瘟野毒阳性为10头,未发现伪狂犬野毒。淘汰后备母猪率为1.07%。3.2.4、后续检测:自2014年4月2日后,由于补充的后备母猪均已为已检测猪的后代,所以没有对其余猪只进行猪瘟病原检测,但截止到2015年5月16日陆续对全场随机抽样763头检测,对

9、各个病的抗体进行检测。其中488头重点对gE抗体进行检测,均为阴性。3.2.5、生物安全落实:由于净化采样的时间比较长,采样对猪只的应激比较大,所以在检测过程中,也对所有猪只每隔4个月进行了一次全群的药物和多维保健。同时也在猪场管理方面细化、加强,尤其是在防疫、群体环境消毒等方面进行加强。4、净化稳固4.1、免疫方案:由于生产群的猪瘟与伪狂犬的野毒已清除,所以必须对猪瘟疫苗的质量进行更严格的把关,在净化过程中2013年7月12日随机选两并猪瘟苗进行含量与干净度检测。同时也对整个免疫方案进行了调整,其中就是将猪瘟疫苗接种从跟胎接种改为全群普免与跟胎结合的办法进行调整。4.2、保健方案:由于在采样

10、的过程对猪只的影响较大,基本按每四个月进行一次保健,但自2015年1月开始,调整猪群的保健方案,按季节性及常规性保健三、净化后的效果1、免疫检测情况净化前猪瘟净化后猪瘟变化净化前伪狂犬检测头数阳性头数阳性率离散度检测头数阳性头数阳性率离散度阳性率离散度检测数阳性数生产种猪2129120757%45%16413784%42%提高27%降低3%36601后备种猪136996471%41%小猪1116962%53%蓝耳抗体蓝耳抗原圆环抗体圆环抗原检测数阳性数阳性率检测数阳性数阳性率检测数阳性数阳性率检测数阳性数阳性率净化中14813491%100净化后1112100991%28311911597%1

11、4964%2、生产情况生产情况汇总表配种分娩率产活仔数产房成活率保育成活率2013-2014年2015年1-7月2013-2015年2015年1-8月2013-2015年2015年1-8月2013-2016年2015年1-9月71%79%9.19.692%95%94%97%3、成本情况阶段保育前期保育后期70日龄至160日龄日增重料肉比疫苗、兽药日增重料肉比疫苗、兽药日增重料肉比疫苗、兽药2013-2014年3101.8154602.387053.111201501-07月3801.6125202.177802.86四、当前问题1、当前最较为严重的问题是蓝耳病的困扰,由于在蓝耳病在目前国内猪场

12、的影响一直比较大且久,对猪场的稳定工作也带来较为很大的挑战。特别是蓝耳与猪瘟的影响,当蓝耳离散度高和超阳率高时,猪瘟的抗体水平很难提高,因此也很对猪瘟疫病得到很有效控制,同时也会带其它细菌性疾病的散发。2、管理的细节化很难到位,究其原因有两个问题,其一是人员的问题,由于养猪行业的特殊性,人员的就业量就较少,同时年轻人的吃苦精神也差,导致很多细节性问题很难到位,以至于生产精细化操作很难达到其高度;其二是制度的完善,尤其考核制度的完善与股东的矛盾很难解,当生产水平未到达一定高度时,待遇等问题即会暴露,且很难控制,以至于优秀人才的缺失导致生产水平不提反降的怪圈和恶性循环。五、今后工作思路加强对蓝耳病的监控,在保证其阳性率在70-80%之间,超阳率在5%以内,离散度在40%以内为最佳范围,固定好检测人员,每隔两个月进行一次检测,根据检测结果对蓝耳的疫苗接种程序进行调整。而猪瘟的免疫是可以控制的,当蓝耳的问题控制后,只要多增加接种猪瘟疫苗,即可提高猪瘟的保护率。其次伪狂犬的控制按照即定计划执行,同时免疫程序在监测结果未有大变化时,不改变免疫方案和疫苗种类。其余的疫病亦主要是通过实验监测其抗体后,针对性的调整免疫接种方案和疫苗类型、头份,以达到各种疫病地平衡生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外语文库 > 英语学习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