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新课堂的几点反思.doc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45356346 上传时间:2023-02-1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9.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走进新课堂的几点反思.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走进新课堂的几点反思.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走进新课堂的几点反思.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走进新课堂的几点反思.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走进新课堂的几点反思.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走进新课堂的几点反思.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走进新课堂的几点反思 为了适应21世纪社会与经济的发展,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教育部启动了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从2003年8月下旬开始新课程培训到现在,我们逐步走入了新课程。我现在已完成了七年级,八年级的数学教学,我对自己过去的教学思想和行为进行了反思,用新课程的理念,对曾经被视为经验的观念和做法进行了重新审视,现将在教学中反思得到的一些体会总结出来,以求与同行共勉。一、教师教学中要转换角色,改变已有的教学行为新课程标准从形式到内容上都作了较大变化,对教师的教学手段提出了新的挑战,在新课程标准下,教师要认识到课程改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要更新旧观念,树立新意识,转变角色,确认自己新的教学身份

2、。教师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要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1)教师应由课堂的主宰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教师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为学生提供学生合作交流的空间与时间,这是学生自己学习最重要的学习资源环境。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个别学习,同桌交流、小组合作、组际交流、全班交流等多种课堂教学组织形式,这些形式就为学生创造提供了合作交流的空间,同时教师还必须给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充足的时间,让他们有一个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如在“七巧板”一节中,我让学生自己设计一副七巧板,并拼凑图形。学生对动手操作很感兴趣,不少同学设计出别出心裁的“七巧板”,并拼

3、出了许多意义丰富的图形,其构思之巧妙,想像之丰富,使人耳目一新,那一刻,同学们体会到了自己交流而取得成功的乐趣。(2)教师应变知识的传播者为学生获取知识的引导者。传统教法认为“传道、授业、解惑”是教师的天职,课堂上教师的任务就是想方设法把知识传授给学生,使学生完全处于被动地位,思维活动完全受教师的支配,这种教学方法不能发掘学生的潜能,阻碍了学生的发展。教师的任务不仅是教会学生的知识,更应该成为学生自主探索并获取知识的引导者,引导的内容不仅包括方法和思维,同时也包括做人的价值,引导可以表现为一种启迪,一种激励,在学生迷路时,引导他辨明方向,在遇到困难时,激励他们勇于战胜困难。如在讲解有理数的乘法

4、运算时,设计以下两组题:议一议: 猜一猜:(3)412 (3)(1)_(3)3_ (3)(2)_ (3)2_ (3)(3)_(3)1_ (3)(4)_(3)0_学生在理解到有理数的乘法意义和小学所学一样时,对议一议能较快算出,然后引导学生观察,一个因数减小1时,积怎样变化?从而让他们自主探索,再通过与小组的交流总结得出有理数的乘法运算。许多新知识,我都先引导学生自己去归纳、总结,这样得到知识才真正是他们自己的,学生也同时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3)教师应从“师道尊严”的架子中走出来,成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作用是不能忽视的,在以往的教学中,师生之间的距离无法缩短,师生之间无法进

5、行感情交流,良好的师生关系,民主的课堂气氛无法形成。要改变这种形式,教师应该主动由“站在讲台上”,变为“走到学生中去”,使自己成为学生中的一员,与学生共同探讨学习中的问题,以交流、合作、商讨的口气与学生交流心得、体会,这样学生会亲其师,信其道。遇到什么问题都愿意与老师讲,互相交流。二、教学中要“活用”教材新课程倡导教师“用教材”,而不是简单的“教教材”。教师要创造性的使用教材,要在使用教材的过程中融入自己的科学精神和智慧,要对教材知识进行教学重组和整合,选取更好的内容;对教材深加工,设计出活生生的,丰富多彩的课来;充分有效地将教材的知识激活,形成具有教师教学个性的教材知识。既要有能力把问题简明

6、地阐述出来,同时也要有能力引导学生去探索,自主学习。(1)教材不等于教学内容,教学内容大于教材。教学内容的范围是灵活的,是广泛的,可以是课内的,也可以是课外的,只要适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从学生实际出发的材料都可作为学习内容。教师“教教科书”是传统的“教书匠”的表现,“用教科书教”才是现代教师应有的姿态。例如:在“教育储蓄”一节中,学生对储蓄容易理解,但涉及到利息,利息税却相对陌生、抽象。于是在课前,我在教材的基础知识上,设计了几个实际生活中碰到的问题,让学生到银行去询问和调查,让他们带着问题,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问题,体验了“做数学”的过程,加强他们实践探索能力。在课上,同学们都踊跃地展开了自己

7、的调查结果,引出了学生学习 欲望,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2)充分利用教材开创自主空间。过去的教和学都以掌握知识为主,教师很难创造性地理解、开发教材、现在则可以自己“改”教材了,教材中编入了一些让学生猜测和想像的内容。以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各种不同的思维取向。教材中提供了大量供学生自由阅读的栏目以及课题学习。我们一方面要引导学生去询问、调查、阅读,丰富他们的课外知识;另外,一方面,也要通过学生的动手操作培养他们去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在探索“足球”是多面体;并寻找它展开图时,我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去分析、猜测,再从实际操作中归纳、总结。让学生体验到实践的快乐,有自己学习的乐趣,而不是通过听老师空

8、洞的、抽象的讲解而了解。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先生曾这样论述数学的应用:“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生物之谜,日用之繁,无处不用到数学。”伴随着素质教育的实施,联系实际,贴近生活的数学中考题已经走入各省市的中考试卷。它引导学生从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出发,使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自然以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和应用数学的信心。这类问题在解决时,首先要在阅读材料、理解题意的基础上,把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即将实际问题经过抽象概括,利用数学知识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再利用数学知识对数学模型进行分析、研究,从而得出结论。然后再把解得的数学结论返

9、回到实际问题中。下面分类予以说明:一、建立数式模型数与式是最基本的数学语言,由于它能有效、简捷、准确地揭示由低级到高级、由具体到抽象、有特殊到一般的数学思维过程,富有通用性和启发性,数与式模型通常成为学生抽象和概括数学问题的重要方法。例1(2004年安徽芜湖市中考题)小王上周五在股市以收盘价(收市时的价格)每股25元买进某公司股票1000股,在接下来的一周交易日内,小王记下该股票每日收盘价格相比前一天的涨跌情况:(单位:元)根据上表回答问题:星期二收盘时,该股票每股多少元?周内该股票收盘时的最高价,最低价分别是多少?已知买入股票与卖出股票均需支付成交金额的千分之五的交易费。若小王在本周五以收盘

10、价将全部股票卖出,他的收益情况如何?解:(1)星期二收盘价为2520.526.5(元/股)(2)收盘最高价为2520.51.528(元/股)收盘最低价为2520.51.51.826.2(元/股)(3)小王的收益为:271000(15)251000(15)27000135250001251740(元)小王的本次收益为1740元。二、建立方程(组)模型方程(组)是研究现实世界数量关系的最基本的数学模型,求解此类问题的关键是:针对给出的实际问题,设定合适的未知数,找出相等关系,但要注意验证结果是否适合实际问题。例2(2004年山东省枣庄市中考题)某家庭新购住房需要装修,如果甲、乙两个装饰公司合做,1

11、2天可以完成,需付装修费1.04万元;如果甲公司先做9天,剩下的由乙公司来做,还需16天完成,共需付装修费1.06万元。若只选一个装饰公司来完成装修任务,应选择哪个装饰公司?试说明理由解:设甲公司单独做x天完成,乙公司单独做y天完成。根据题意,得解之,得。经检验,是原方程组的解,且符合题意。设甲公司单独完成装修工程需装修费a万元,乙公司单独完成装修工程需装修费b万元。则解之,得所以,甲公司完成装修工程需21天,装修费0.98万元;乙公司完成装修工程需28天,装修费1.12万元。从节约时间、节省开支的角度考虑,应选择甲公司来完成此项装修任务。三、建立不等式模型现实世界中不等关系是普遍存在的,许多现实问题很难确定(有时也不需要确定)具体的数值。但可以求出或确定这一问题中某个量的变化范围,从而对所有研究问题的面貌有一个比较清楚的认识。例3(2004年河北省中考题)光华农机租赁公司共有50台联合收割机,其中甲型20台,乙型30台。先将这50台联合收割机派往A、B两地区收割小麦,其中30台派往A地区,20台派往B地区。两地区与该农机租赁公司商定的每天的租赁价格见下表:每台甲型收割机的租金每台乙形收割机的租金A地区1800元1600元B地区1600元1200元(1)设派往A地区x台乙型联合收割机,租赁公司这50台联合收割机一天获得的租金为y(元),求y与x间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x的取值范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