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生物复习课导学案 (1)专题1.doc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45353967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92.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生物复习课导学案 (1)专题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中考生物复习课导学案 (1)专题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中考生物复习课导学案 (1)专题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中考生物复习课导学案 (1)专题1.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考生物复习课导学案 (1)专题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生物复习课导学案 (1)专题1.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常德市六中2010年中考生物复习课导学案(1)主题一 生物体的结构层次专题一 观察细胞结构复习目标:1、掌握显微镜的基本构造2、能使用显微镜进行观察3、掌握临时玻片标本的制作步骤4、掌握探索生命的方法-探究的一般步骤一复习要点:(请将下列内容利用最短的时间看懂、理解和识记下来)1. 掌握显微镜的基本构造(识记图中各标号结构名称和作用)请把名称和作用填写出来。目镜和物镜:放大物体。是显微镜中最重要的部分。目镜越长,放大倍数越低;越短,倍数越高。物镜相反。反光镜:反射光线。分为平面镜(反射光线少,强光下使用);凹面镜(调节光线强弱;射光线多,弱光下使用)遮光器:上有大小不同的光圈,可选择控制通过通

2、光孔的光线多少。 (小光圈:强光下使用;大光圈,弱光下使用)粗、细准焦螺旋:升降镜筒,调节焦距。2.要点.放大倍数:目镜倍数物镜倍数倍数越大,物像越大,看到的范围越小(细胞数目少),光线越暗;倍数越小,物像越小,看到的范围越大(细胞数目多),光线越亮;.成像:相反的、倒立的像。A.例:物像为“b”,实物为“q”。B.移动玻片时,物像移动方向与实际方向相反。3.使用显微镜取镜和安放:右手握镜臂,左手托镜座,放在实验桌偏左地方,距桌缘5-6cm.。.对光:转动转换器,选择低倍镜对准通光孔;左眼看目镜(两眼同时睁开);转动反光镜直到看到白亮的视野(对光成功的标志)。.观察:将玻片标本放到载物台上,物

3、体正对通光孔的中央,用压片夹压住。 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眼睛看着物镜,让其靠近玻片标本。 眼睛看着目镜,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慢慢上升,直到找到物象。 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看到的物象更加清晰。4.中考热点:.观察的材料必须是薄而透明的。.镜头用擦镜纸擦,玻片用纱布擦。.判断污点的方法:先移动玻片,污点动-在玻片上;若不动 再转动目镜,污点动-在目镜上;若不动 则在物镜上。5.临时玻片标本的制作的一般步骤:A净片B滴水: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滴清水;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滴0.9%的生理盐水C取材: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取外表皮,用镊子在水中展平;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取口腔内侧壁(先漱口,防

4、止食物残渣的干扰),用牙签涂抹均匀。D盖片:用镊子夹住盖玻片,让一侧先接触水滴,再轻轻放下。避免产生气泡。区别气泡与细胞的方法:气泡边缘黑,中间亮;用镊子挤压盖玻片,气泡会变形,细胞不会。E染色:在盖玻片与载玻片接触的一侧滴碘液,用吸水纸在对侧吸引。F观察6.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A提出问题:是探究的基础B作出假设:要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C实验:包括制定计划和实施计划;通过观察、调查、实验等多种途径。D得出结论E表达交流探究实验往往需要设计对照实验,在一组对照实验中,除了实验变量不同外,其他条件都相同。一般有对照组和实验组(包含实验变量的组)。 科学探究要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二练一练1.

5、 如图为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水中微小生物,图甲表示显微镜视野中微小生物游走方向,为了不使该微小生物从视野中消失,则载玻片移动的方向是图乙中的( )A. A方向 B.B方向 C.C方向 D.D方向2. 表中的数据表示四台显微镜的放大倍数,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如果观察同一标本的同一区域,视野内细胞数目最少的是_。(2)如果观察同一标本的同一区域,视野最亮的是_。(3)物镜距离标本最近的是_。(4)物镜的镜头最长的是_。3使用显微镜对光时,下列哪些结构应在一条直线上()A.目镜物镜通光孔反光镜 B.目镜镜筒物镜通光孔C.目镜镜筒物镜反光镜 D.目镜物镜转换器反光镜4在载玻片上写下数字“69”,用显微

6、镜观察时,会看到放大的图形形状是() A.69B.96C.66D.995.(2006淄博中考模拟)某生物兴趣小组为了研究光对豌豆发芽的影响,在两个花盆里种了豌豆,并设计如下实验:花盆阳光温度水A向阳20充足B暗室30充足A、两个花盆应该都放在向阳的地方B、两个花盆应该都放在暗室里C、两个花盆应该放在同一温度的环境中D、两个花盆浇的水不应该同样充足6.在探究“植物对空气湿度的影响”时,将测得数据作不同的处理,可以说明不同的问题,如果把某一处早、中、晚的平均值做成曲线,就可以了解A草地、裸地、灌丛的湿度差异B草地、裸地、灌丛在一天中湿度变化的异同C该处一天内的湿度变化D无对照,不能说明任何问题7.

7、(2006临沂中考)为验证植物的生长需要无机盐,某同学做了如下探究实验:将两株生长状况完全相同的健壮幼苗分别培养在蒸馏水和土壤浸出液中,一段时间后,两株幼苗的生长状况分别是A均生长良好 B 均生长不好C土壤浸出液中培养的生长良好,蒸馏水中培养的生长不好D土壤浸出液中培养的生长不好,蒸馏水中培养的生长良好8.生物小组探究“水质对蝌蚪发育的影响”,应当设计一个什么科学的变量:A生长状况不同的蝌蚪 B不同的水质 C不同的饵料 D 不同的温度9.(2005湖南省湘潭市)“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实验中,见光部分滴加碘液后的现象是 ,设置遮光部分在实验中起 作用。10.(2005湖南省湘潭市)分析下面的实验

8、并回答问题:把相同大小的两块鲜肉分别放在完全相同的甲、乙两个广口瓶中,其中甲广口瓶不封口,乙用布封口。数日后,甲、乙两瓶中肉质腐烂,并在甲瓶的腐肉上发现了蛆(苍蝇的幼体),用布封口的乙瓶内则没有。(1)甲、乙两瓶中肉质腐烂的原因是 。 (2)该实验中的变量是 。 (3)你对甲瓶腐肉上出现了蛆的解释是 。 (4)你从该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11.(06桓台期末检测)某同学在探究鼠妇选择生活环境的行为时,设计了如下实验:(1)在一个铁盘内,左侧放潮湿土壤。盘上盖不透光纸板;右侧放干燥土壤(土壤除含水量不同外,其他性质与左侧相同),盘上盖玻璃板(如图)。(2)将2只鼠妇分别放入铁盘左右两侧中央处。(3)观察:一会儿2只鼠妇均集中于左侧。(4)结论:鼠妇既喜欢黑暗的环境,也喜欢潮湿环境。请回答:(1)你认为该同学设计的实验是否合理? (2)若不合理,应该怎样改进?_;_;_。(3)实验结束后,对鼠妇怎样处理?三评一评、想一想:通过练习,你的正确率达到了多少?感觉哪些题目有困难?哪些知识还不理解?把它们记录在下面,找老师或同学解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