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数学课本知识点.docx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45333412 上传时间:2022-09-03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3.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年级数学课本知识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二年级数学课本知识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二年级数学课本知识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二年级数学课本知识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二年级数学课本知识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年级数学课本知识点.docx(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二年级数学课本知识点 【概念】 米: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标准单位是“米”,用符号“m”表示。 分米:分米(dm)是长度的公制单位之一,1分米相当于1米的非常之一。 厘米:长度单位,简写符号为:cm。 毫米:英文缩写为mm (1厘米=10毫米=0。1分米=0。01米=0。00001千米) 【熟悉米】 (1)米是常用的长度单位。 (2)测量较长物体的长度时,用“米”作单位。 (3)米用字母“m”表示。 (4)1米=100厘米。 【熟悉厘米】 (1)厘米是常用的长度单位。 (2)测量较短物体的长度时,用“厘米”作单位。 (3)厘米用字母“cm”表示。 (4)1米=100厘米。 【熟悉线段】 线段的特

2、征: 线段是直的;线段有两个端点;线段可以测量出长度。 【画线段】 画线段的方法: 从尺子的“0”刻度开头画起,需要画几厘米长的线段就画到尺子的几厘米处。(没有直接给出画几厘米,要先算再画最终标记)比方:画比5厘米短2厘米的线段。 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除法学问点 1、表内除法的学问点: (1)理解平均分的意义。会依据表内乘法,计算简洁的除法。 (2)会用乘法口诀求商。 (3)依据乘除法的意义解决一些简洁的乘除法应用题。 (4)被除数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除数商=被除数 2、除法:是四则运算之一,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叫做除法。 3、除法的性质 一个数连续除以几个数,

3、等于这个数除以那几个数的乘积,就是除法的性质。有时可以依据除法的性质来进展简便运算。如:300254=300(254) 4、除法公式 (1)被除数除数=商 (2)被除数商=除数 (3)除数商=被除数 5、被除数 除法运算中被另一个数所除的数,如248=3,其中24是被除数 6、除数:在除法算式中,除号后面的数叫做除数。 例:82=4则2为除数。8为被除数。除数不能为0,否则没有意义。 7、商:在一个除法算式里,被除数除数=商+余数,进而推导得出:商除数+余数=被除数。 8、完全商 当数a除以数b(非0)能除得尽时,这时的商叫完全商。如:93=3,3就是完全商。 9、不完全商 假如数a除以数b(

4、非零)除不尽,得到的商就是不完全商。如:103=31,这里的3就是不完全商。 10、被除数和商的关系 被除数扩大(缩小)n倍,商也相应的扩大(缩小)n倍。 除数扩大(缩小)n倍,商相应的缩小(扩大)n倍)。 (数学学习方法)技巧 1、认真观看的习惯。通过课堂上认真观看情境图、操作的过程,进展到留心观看四周事物的习惯。 2、敢于提问的习惯。教师要引导学生不耻下问,随时表扬那些敢于、擅长提问题的同学。对于学生的问题,教师要急躁解答。课堂上把提问的权利还给学生。 3、多角度思索的习惯。遇到问题不要局限或拘泥于一个角度思索问题,而是从多个角度去探讨问题的答案,鼓舞学生的(创新思维)、求异思维。 4、擅长联想、猜测和假设的习惯。遇到问题,无从下手时,可以大胆去猜测、假设答案,然后再往前推理。尤其是在做那些难度较大的思索题时,可用这种方法。 假如学生养成了这几种好的习惯,学生的思维敏捷度便会大大提高,理解力量也会跟着上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