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皮巧根桥》教案(3篇)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45331097 上传时间:2023-03-04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3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湘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皮巧根桥》教案(3篇)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湘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皮巧根桥》教案(3篇)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湘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皮巧根桥》教案(3篇)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湘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皮巧根桥》教案(3篇)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湘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皮巧根桥》教案(3篇)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湘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皮巧根桥》教案(3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湘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皮巧根桥》教案(3篇)(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湘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皮巧根桥教案(3篇)篇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自学本课生字新词,准确理解词句的意思。认识本课生字新词,读准生字,积累词汇。2、能力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情感目标:抓住课文重点,读懂课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理解危险、朽烂、不约而同等词语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认识到用爱心做些有益于人们的事。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认识到用爱心做些有益于人们的事。教 法:以读代讲法、引导点拔法、指导朗读法学 法:朗读理解法、合作探究法、自学法、自读自悟教具准备: 课件一、 导入谈话。回忆本单元训练重点是什么?一起来看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课件)1.自学本课生字新词,准确理解词句的意思。2.抓住课文

2、重点,读懂课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同学们一定见到过许多桥吧,老师准备几张桥的图片,我们一起来欣赏吧。这里有木制的小桥,有坚固的石桥、混凝土桥,今天我们学习跟桥有关的课文。(板书课题,齐读课题)读了课题,你还想知道些什么?同学们提出这么多有价值的问题,让我们去课文中寻找答案吧!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出示自学要求:1、默读课文,画出要求认识的字,借助注音认识生字,记住本课要求会认的字。2、边读边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同学们遇到问题怎么办?(查找工具书、请教同学等)同学们真会学习,那就请同学们把书打开,翻到第89页,按照自学提示要求自学吧。三、检查自学情况1、读生字,借助音节认读生字,陡、峭、朽

3、说说你是用什么办法记住这几个字的?注意区分:陡与徒、峭与俏、悄、稍、哨、捎、梢、朽与巧的区分。认读词语:绕道、陡峭、朽烂,说说词语的意思。2、本课有三个生字(课件:陡、峭、朽),看看这三个字都是什么结构?写三个。请同学们独立写峭和朽。用部首查字法查陡字时,应该查什么偏旁?还有什么字也是左耳旁?四、细读课文,感悟理解:1、好,让我们把字宝宝送回课文中,分自然段读一读吧!这篇课文共有几个自然段呢?请15位同学读课文,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指定学生分段读课文,评估朗读效果。看他们是否读得正确,有没有读不准的字词,帮助纠正朗读的错误。)2、课题是皮巧根桥,通过读课文,同学们认为课文

4、究竟是什么体裁?是写景物或是说明文吗?(写事)那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呢?(事情的发展顺序)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五、朗读感悟,理解课文围绕课后问题再读课文:1、谁架了一座什么桥?2、他为什么要架桥?3、 是怎样架桥的?4、 人们为什么管这座桥叫皮巧根桥?5、 后来有了新桥为什么人们还是喜欢这样叫?带着问题读文,用-画出架桥的原因。用画出架桥的经过。(反复朗读仔细体会并让学生尝试评价,学生夸奖与评价的语言。)六、感悟写作特点1、比较下列句子中某某说的后面使用什么符号。(课件)课件出示:A凡是过桥的人都说:有了这皮巧根桥,过河真是方便多了。B发生火灾,一个孩子说,那我就能从大火中把娃娃救出来。我

5、就是救火英雄!C 再也不了!再也不了!我回答说。提示语某某说的后面使用什么符号,要根据提示语所处的位置来定。仿照上面的例子,试着写句子。2、课文开头写其他孩子关于怎样做英雄、如何出名的议论和皮巧根的不声不响,从而突出了皮巧根的性格特点,这种为了突出主要事物,用类似的事物或反面的、有关的别的事物作陪衬,这种修辞手法叫衬托。仿写:深秋已过,公园里一片凋零,月季、百合、海棠早已不见了踪影,只有梅花凌寒独放。-七、巩固练习1、读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感受?2、 挑选自己喜欢的词语,写在课后的空花篮中。板书设计:皮巧根桥 架桥的原因:架桥的经过:磨斧砍树 爱心把大树架在河上 (尊敬、喜爱、赞美)砍光柳枝加

6、上栏杆篇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认读生字及由生字组成的新词。(2) 理解文中重点句子的意思。(3) 说说皮巧根是怎样架桥的,为什么人们有了新桥,还喜欢叫皮巧根桥?(4) 流利、正确、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过程与方法:(1) 通过拼音认读练习,掌握本课生字与新词。(2) 通过学习课文、理解课文,体会文中重点句子的含义。(3) 通过朗读,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达到体会文章思想感情的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学生:只要是对人们有帮助的事情,都要热心去做,哪怕是一件很小,很平凡的事情。教学重难点:1、学习课文,说说皮巧根是怎样架桥的,为什么人们有了新桥,还喜欢叫皮巧根桥?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

7、会文章告诉我们的道理。课时划分:1课时教具准备:幻灯片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同学们一定见到过许多桥吧,这里,老师准备了几张桥的图片,我们一起来欣赏吧。(放幻灯片1-5张)2、图片里有木制的小桥,有坚固的石桥、混凝土桥。今天我们学的这篇课文也是与桥有关的,课题是皮巧根桥(放幻灯片第6张,第七张,并板书课题)。 这是一座什么桥呢?人们为什么把它叫皮巧根桥呢?你想了解它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皮巧根桥。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请同学们先听录音朗读课文,边听边批明自然段。2、请同学们先默读课文,画出文中的生字、新词,多读几遍,读准字音,再想一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放幻灯片8)(学生默读课文)

8、3、刚才,你们听了录音朗读和默读课文,那么,你们能说一说: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吗?(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口述:课文记叙了皮巧根在爷爷的帮助下,砍到一颗大柳树,在一条小河上造起一座木桥的事。)4、那么本课的生字、新词你们能认读吗?(放幻灯片9,指名认读生字)放幻灯片10,先指名学生认读新词,再说词义,然后全班齐读。)三、细读课文,感悟内容1、明确任务。师:刚才我们初读了课文,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这是我们进一步理解课文的基础。在这个基础上,我们还要根据课后的细读感悟提出的问题,去阅读,去交流解决。(放幻灯片11)请同学们读一读细读感悟,看看细读感悟给同学们提出了哪些学习任务。(指一名学生读)2、

9、合作学习。师:现在,你们明确了学习任务,就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读课文吧。请同学们记住:不动笔墨不读书。你们读课文时,把描写皮巧根造桥原因的语句,画上横线;把描写造桥经过的重要语句画上波浪线;把人们为什么还喜欢叫皮巧根桥的有关语句画上圆点。然后,同桌之间互相讨论交流,找出答案,好吗?(学生读课文,做记号)3、集体交流。师:现在,老师要检查同学们的学习效果啦。问题(1):皮巧根为什么要架桥?(生答:因为上学路远,跳过急水河比较近,可是水流湍急,两岸陡峭,人掉进河里,发生危险,家长也不允许,所以在河上架桥会方便些。)(放幻灯片12)师归纳板书:架桥的原因 : 水流急、岸陡峭、不允许师:问题(2):皮巧

10、根是怎样造桥的?你画了哪些句子?能读给大家听一听吗?指名学生读一读自己画出来的句子。根据学生读的句子,教师随机归纳板书:架桥的经过:磨斧子-砍柳树-架柳桥-砍光枝-加栏杆师:请同学们有感情地朗读这些句子,边读边想象皮巧根在造桥的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学生朗读句子)师:你们从哪些地方读出了皮巧根造桥不容易?(学生回答后放幻灯片13)让学生读一读上面的句子。师:这座桥,人们称它为什么桥?(放幻灯片14)。有了皮巧根桥,人们,特别是孩子们过河会怎样?(放幻灯片15)师:问题(3):为什么后来有了新桥,人们还是那样喜欢叫皮巧根桥?请同学们朗读课文第14-15自然段,再根据课文内容回答。( 学生汇报后,放

11、幻灯片16)师:虽然皮巧根还是个孩子,但他用爱心为人们架起了一座安全方便的桥,受到人们的爱戴与敬仰,为了表示对皮巧根的无限感激,为了纪念他,所以人们一直用皮巧根桥。四、总结全文,拓展延伸1、师:皮巧根是一个富有爱心的孩子,他用爱心为人们架起了一座安全方便的桥,受到人们的爱戴与敬仰。2、师:在生活中,像这样有爱心的人还有很多,你能说一两件事来体现人物的良好品质-爱心吗?(学生说实例,教师加以引导)五、布置作业,指导完成1、(放幻灯片17)师:请大家看看屏幕上的两个练习题,你们会做吗?(学生口答,师演示答案)2、师:今天,同学们听讲认真,我希望你们以后继续保持这种学习习惯。(放幻灯片18)篇三教学

12、目的:知识与技能1、认识、会写皮、巧、根、陡、踩、刺、搭、磨、斧、坡、渐、栏12个生字。2、默读课文;能正确、流利、有感的朗读课文。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人们为什么把后来修建的桥仍称做皮巧根桥。过程与方法以DVD辅助教学,在品读感悟中理解课文内弄,在讨论中交流中明白做人的道理。感情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皮巧根不怕吃苦,一心为他人着想的美好品质。教学重点:掌握生字的音、形、义;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教学难点:领悟人们为什么把后来修建的桥仍称作皮巧根桥,并从中受到感染。教学准备:课文插图、DV.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指导书写12个生字。2、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3、初步理解课

13、文的内容。教学过程:一、激趣谈话,导入新课。1、说说你见过什么样的桥?(指名回答)2、今天我们学习皮巧根桥,看到这个题目,你有什么疑问吗?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1、学生自由读文,做好标注。2、听DV朗读课文,听清生字、难字的读音。3、DV出示生字,同桌之间相互检查生字的读音。4、指导听读词语。5、完成DV中拓展与链接中的连字组词和比一比再组词。6、读准多音字字音。干:n n便: binpin7、指导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三、再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1、学生自由读文,将意义相同的自然段合并成一段。(1-3)(4-6)(7-8)2、合作交流,完成练习。小河上的桥修了三次,第一次是用一棵_,后来

14、,木桥烂了,村民们造了_,不多久,因新修公路,这儿_。但是这座桥一直叫做_课文赞扬了皮巧根_。四、指导学生书写生字。1、选择喜欢的方式自由识记生字。(读、书空、描写等)2、学生质疑问难,教师范写。3、学生在作业本上书写生字,教师巡视指导。板书设计:15皮巧根桥皮 巧 根 陡 踩 刺皮巧根 搭木桥村民们 造新桥斧 坡 渐 烂 搭 磨修公路 架大桥作业1、读拼音,写词语。d qiomdo f zi jin jin( )( ) ( ) ( )ti ln nbn ci tc( )( ) ( ) ( )2、辨字组词。皮( )栏( )踩( )根( )坡( )烂( )彩( )艰( )3、按要求把句子写具体。皮巧根搭桥。(什么时间?什么地方?怎样搭桥?)_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理解课文内容,懂得人们为什么把后来修建的桥仍称为皮巧根桥。教学过程:一、 复习导入。1、指名分自然段读文。2、小河上的桥从一根白柳变成新桥,又变成一座大桥,为什么还以皮巧根的名字命名?二、读中理解,突破重点。1、引读。(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全文,你认为皮巧根是个怎样的孩子?是从哪儿看出来的?(2)讨论交流,相机指导朗读。解决以下问题从1-3自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