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对小学数学分层教学.doc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45330907 上传时间:2024-02-1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6.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如何对小学数学分层教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如何对小学数学分层教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如何对小学数学分层教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如何对小学数学分层教学.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如何对小学数学分层教学.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如何对小学数学分层教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对小学数学分层教学.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如何对小学数学分层教学、分类指导 一个班级的学生在知识能力、学习态度、学习方法等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而素质教育要求我们要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个学生的才能得到充分的发展。如何让优等生“吃得好”、中等生“吃得饱”、差等生“吃得了”,这就决定了我们必须遵循因材施教原则,实行分层教学。所谓分层教学,即在常规的班级授课制的条件下,既注重学生在同一班级中学习的共同特征,又重视学生个体发展中的差异性。在教学中,根据学生发展水平的差异,设置不同层次的发展目标,改变学生被动学习、发展的状态,努力形成学生主动学习、发展的局面。一、摸底调查,划分层次实施分层教学,首先教师必须要通过查阅学生档案、测验、平时观察、家访

2、等各种途径,充分认识每位学生个体间的差异,综合考虑每位学生原有的水平、学习能力、学习态度等,掌握全班学生的基本情况,将学生按一定的比例分为、三个不同层次。各层次学生人数的比例一般以:为好,也就是把全班学生中的学习、思想较好的编为组,一般(中等)的学生编为组,目前较差的学生编为组,重新编排座位(座位编排如图:)。考虑到组学生各方面能力相对较差,编排座位时首先让组同学坐在中间,与组同桌,这样有利于组生发挥榜样示范作用,带动组学生,使组学生在有意无意中受到启发和帮助,并向学生说明这种分组和座位不是一成不变的,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测试,不间断调整。为防止分层带来的不利因素的影响,在做好学生工作的基础上,

3、召开家长会,向家长讲清分层是一种手段,让差等生有更多的指导机会,培养优等生的自学能力,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素质才是目的,以取得家长的理解、支持。以发展的眼光,公正的态度客观地划分学生的层次,是实施分层教学的基础。二、钻研教材,制定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对整个教学过程起着调节、导向和控制作用。而实施分层教学首先必须体现在教学目标上。因此,正确制定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是实施分层教学的重要前提,教师课前应认真钻研教材,把握大纲及教材的重难点,在备课中针对教材和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准确把握本节课的教学目的要求,制定分层教学目标:人人达到的基础教学目标和学有余力的学生立足发挥他们

4、的潜力的提高性教学目标。如在“分数(百分数)乘法应用题”教学时,要求组学生能初步看懂线段图,能根据线段图正确列式;而A组学生则要求他们初步学会画简单的线段图,并能正确列式。这样有利于保持和激发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兴趣,避免因教学目标一刀切而造成的差生跟不上,优生浪费时间的不良现象。三、因材施教,课堂教学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既是一种教育思想,又是一种教学原则。在教学中,教师心中不仅有优等生,也要有差等生。只有面向全体学生,才能真正达到全面提高素质、充分发挥才能的目的,这是实施分层教学的关键。对优等生以放为主,放中有扶,重在指导学生自学;对中下生以扶为主,扶中有放,重在教师的带领下学习。总之,引导

5、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各不相同的“最近发展区”前进,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学习需求。如在教学“求一个数(除外)的倒数的方法”时,对优等生可以直接通过自学,使其发现:乘积是的两个数互为倒数;求一个数(除外)的倒数,只要把这个数的分子、分母调换位置。从而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对中等生可先出示自学提示:()观察准备题,这几道题有什么特点?()什么叫倒数;()怎样求一个数的倒数?通过分组讨论,使他们明确倒数的意义及求法,而对差等生则在教师的直接指导下,学习思考,努力完成学习任务: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求一个数倒数的方法。同样,由于不同层次学生运用知识能力的不同,因此练习设计要具有层次性,有差异地布置练习。一般地讲

6、,对与例题配套的基本题要求全班学生都掌握,如课本上的习题(选做题和思考题除外),做这类题中上生没困难,教师要求他们独立完成,对差等生就有一定的困难,教师必须加以指导,使他们通过努力也能完成,而对于选做题、思考题等发展题只要求优生去理解。如在复习:“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时,先让学生解答:“一块平行四边形木板,底是厘米,高是厘米,求它的面积”。使全体学生达到基本要求。然后出示变式题:求下面图形的阴影部分的面积:(单位:厘米)()()这两题只要求优等生去思考、去解答,以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这样,既增大了学生思维量,拓宽了学生的思路,又减轻了学生的精神负担。四、分层评价,及时调整层次成功的评价反馈

7、是对学生学习的最高奖赏,是激励学生学习的有力手段。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应采用不同的评价标准。对差等生采用表扬评价,寻找其闪光点,及时肯定他们的点滴进步;对中等生采用激励性评价,既揭明不足又指出努力方向,促使他们的积极向上;对优等生采用竞争性评价,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促使他们更加严谨谦虚,不断超越自我。而及时调整层次是分层教学中重要的一环,如果固定学生的层次,久而久之,就会产生一种不求上进的现象。因此,要及时调整层次,使每个学生都有升级或降级的可能,具体做法是:如果组中的某些学生成绩下降,还不如组中的某些学生,就把组中成绩下降的学生调换到组,而将组中成绩进步的学生调换到组;同样,组学生经过努力成绩进步了,也可以调换到组,组学生成绩退步的也可以调换到组。这样,通过评价,使成绩进步的学生上到高一层次,成绩退步的学生降到低一层次,从而在班级中形成竞争意识,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成功的机会。总之,分层教学是从学生的个性差异和实际水平出发,以他们的“最近发展区”为发展目标,遵循教育规律和学习发展特点的一种教学实验模式。在数学教学中实施分层教学,有利于素质教育在数学教学中落到实处。如何对小学数学分层教学、分类指导董 吉 梅淝南乡燕集小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