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楼记》第一二三课时教案.doc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45330025 上传时间:2022-10-02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66.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岳阳楼记》第一二三课时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岳阳楼记》第一二三课时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岳阳楼记》第一二三课时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岳阳楼记》第一二三课时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岳阳楼记》第一二三课时教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岳阳楼记》第一二三课时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岳阳楼记》第一二三课时教案.doc(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题岳阳楼记主备刘素云辅备高颖丽教学目标1、了解作者的生平和创作、写作背景及文体特征。2、识记积累一些常见的文言词语、正确翻译课文。3、品味鉴赏本文的意境美、语言美,人格美。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4、揣摩本文叙事、写景议论、抒情相结合的及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写法。教学重难点重点:1、背诵课文,品味意境,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难点:理解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所体现的作者的胸怀和抱负。课时划分3课时教具准备PPT第一课时环节师生活动调整修改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2分钟)一、名楼导入同学们,我国的很多名胜古迹,都留下了文人骚客的诗词歌赋。比如我国古代的三大名楼滕王阁、黄鹤楼、岳阳楼上面

2、就铭刻了很多美文妙句。王勃滕王阁序“落霞与孤鹭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令人神往之至;崔灏黄鹤楼“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让人回味无穷;而岳阳楼上,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传唱不衰,岳阳楼记成为写景状物抒发真情的名篇。今天,我们就来阅读这一名篇,看看它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色,抒发了什么样的感情。(板书课题) (放幻灯片4、5、6、7片)二、出示学习目标(1分钟)师:这节课老师将和大家一起来完成下列学习目标.1、出示学习目标:学习目标:1、了解岳阳楼及作者、作品2、能正确朗读课文。3、能正确译讲并背诵课文第一自然段和第二自然段。(指名让一个学生大声读出学习目标,使其他同学对本节

3、课的学习目标更加明确,熟记于心。)如何来完成这些目标呢?下面咱们开始第一次自学。2、走近作者。3、背景简介三:第一次先学后教(读课文,扫除字词障碍指导朗读)(12分钟)1、出示自学要求。自学指导: 读课文,借助工具书或同桌帮忙扫除字词障碍,5分钟后,请几位同学轮读课文,朗读时应注意节奏。本文骈散结合。读骈句,节奏必须整齐划一,凡四字句皆两字一顿,如:阴风怒号,浊浪排空;其余按意义划分,不要读破句。如: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相邻的两组骈句之间,要有稍长的停顿。如: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然后听录音校正。师作朗读指导:(1)注意情感的整体把握,注意语气的轻重缓急。第1段以

4、叙为主,应读得平和、舒缓、庄重。第2段写洞庭湖景的文字,气势雄壮,变化万千。应读得开朗雄厚。第3段应读出愁苦凄楚的情味。第4段前面的景物应读出欢乐和畅的韵味,高亢嘹亮,节奏明快有力,后面的应读出超脱、挥洒自如的情味来。第5段以“嗟夫”开启,带来抒情和议论的意味,要读出理性思考的韵味,注意三句疑问句,语调应上扬,“噫”一句,应读出悲凉慷慨。一往情深的意味。(2)注意读出骈句的节奏美、散句的变化美。(3)大声练读,尝试表情朗读,力求读得抑扬顿挫,神采飞扬。2、学生自读课文。(教师面带微笑,用欣赏的眼光环视大家读课文,观注大家的学习状态和认真程度。)3、生轮读汇报。请同学们轮读课文,指名几个同学(中

5、下等生)先读,其余同学认真听,并纠错。4、生听朗读录音,注意读音和节奏。5、教师相机引导纠错。对于学生容易出错的字词及时纠错。并半数到黑板上。6、及时固化。学生齐读生字词两遍。(幻灯出示可能会读错的字或词)谪守 怒号 隐曜 樯倾楫摧 岸芷 汀兰 皓月 薄暮冥冥 偕忘 波澜 嗟夫 忧谗畏讥同学们都能做到流畅的朗读课文了,下面咱们来疏通课文,进行第二次学习,完成第二个学习目标。四、第二次先学后教(译讲课文)(15分钟) 1、出示自学要求:1、译讲方法:以小组为单位,每人译讲一句,先读一句原文再解释重点词,人名地名、时间不必解释,最后连起来翻译。2、请同学们不要放过一个疑难,有不会的一定要提出来。(

6、5分钟后检查自读效果)2、师抽查学生解释重要的字并疏通课文大意。1)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2)增其旧制(3)予观夫巴陵胜状(4)衔远山2.通假字(1).百废俱兴(2).属予作文以记之难句翻译(1)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2)此者岳阳楼之大观也(3)览物之情,得无异乎五、第三次先学后教(背诵课文)(5分钟)1、出示自学指导自学指导: 在流畅朗读、正确译讲课文的基础上,比一比谁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背诵这部分内容,5分钟后抽查背诵。 2、师抽查背诵,并评价小结。六、课堂小结这节课大家的表现都很棒,那么,我们这节课的目标到底完成的怎么样了呢?请同学们拿出练习本,检测一下我们这节课的目标完成情况当堂训练:(

7、10分钟)一、你能说出下面黑体字词的含义吗?百废具兴( ) 属予作文以记之( )()滕子京谪守巴陵郡()()朝晖夕阴( )南极潇湘( )越明年 (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 )前人之述备矣 ( )二填空 本文作者_他是_朝的_家,_家。代表作 。三、解释划线词语,翻译句子。 1、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2、属予作文以记之3、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学生练习,教师巡视,找出学生做的不够完善的地方,并及时板书到黑板上。)板书岳阳楼记柳宗元课后反思课题岳阳楼记主备人刘素云 辅备人高颖丽 第二课时一、 导入新课、板书课题。导语:本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晏子使楚。(板书课题

8、:最后一课)请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二、出示学习目标请看学习目标:(课件展示)(学生读,强化,做到每个学生心中有数)1、品味个性化的语言,领略晏子善辩的语言才能。2、感受晏子的爱国情怀。三、第一次 “先学后教”(一读课文,整体感知)(一)出示自学指导。(课件展示)自学提示:用圈点勾画法快读课文,独立思考:1、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概述故事情节。 2、楚王和臣子的谋划,是针对晏子的,还是针对齐国的?发表自己的看法,并在课文中勾画出依据。 (5分钟后,检测学习效果)(二)学生自学,教师巡视,了解学情。(三)自学效果检查(个人回答,生点评。若意见不够统一,可小组合作讨论,全班交流,在交流中达成共识。教师再引

9、导纠错)明确:(点击“动作按钮”超链接到下张幻灯片)1、故事情节:起因:晏子出使楚国,楚王想仗势欺人显威风,密谋策划。经过:楚王侮辱晏子的国家是强盗聚集之地。晏子以橘和枳类比,击败了楚王。结果:晏子挫败了楚王君臣的阴谋,楚王不得不尊重晏子。 (点击 “动作按钮”超链接到上张幻灯片) 2、生可以各抒己见,言之有理即可。(点击“动作按钮”超链接到第17张幻灯片)师小结:应该说,楚王的初衷是针对晏子的,可以从“晏婴,齐之习辞者也,今方来,吾欲辱之”一句可以看出。但从另一方面看,晏子是齐国的使者,侮辱了晏子,也就是侮辱了齐国。而且,楚国的谋划,“齐人固善盗乎”一句,矛头直指整个“齐人”,这就是针对齐国

10、了。(或者说既针对晏子,也针对了齐国。)四、第二次“先学后教”(品味语言,感受爱国情怀)自读提示:1、晏子在楚国严辞反击楚王的目的是什么?2、晏婴保护了自己也保全了国家的尊严,靠的是什么?你能从课文中找到相应的根据吗?3、晏子和楚王各是什么样的人?采用了什么样的手法?(3分钟后检查自读效果)(二)学生自学,教师巡视,了解学情。(三)自学效果检查(个人回答,生点评。若意见不够统一,可小组合作讨论,全班交流,在交流中达成共识。教师再引导纠错)明确:1、反击楚王的目的:维护齐国的尊严2、生展示文中相关的语句并加以分析。师补充:(点击“动作按钮”超链接到第20张幻灯片)晏子凭借自己机智善辩的才能和不亢

11、不卑的态度,成功地出使楚国,并维护了齐国的尊严。晏子在反驳时,他“避席”以对,显示其庄严的态度,但在说话时,又非常注意分寸,寓刚于柔,把十分确定的反击对方的语言,用模棱两可的、揣度、疑问的形式表达出来,用“婴闻之”留有余地,用“得无”、“耶”等一类虚词,使语气变得委婉,既维护了祖国的尊严,又不至于使对方过于难堪,以致损害两国关系。他义正辞严而又不亢不卑地折服了楚王。板书:类比(具体内容幻灯展示)师小结:类比使语气变得委婉,既维护了祖国的尊严,又不至于使对方过于难堪,以致损害两国关系。他义正辞严而又不亢不卑地折服了楚王。(点击“动作按钮”超链接到第18张幻灯片)3、(点击“动作按钮”超链接到第2

12、1张幻灯片)(幻灯出示)对比晏子:机智敏捷,能言善辩,善于外交辞令 楚王:自作聪明,仗势欺人 五、课堂小结这则故事通过晏子出使楚国,挫败楚王诬齐人为盗的阴谋的故事,表现了晏子机智善辩的才能和政治家、外交家的风度。(幻灯出示)晏子以自己的智慧、胆略、修养、辩才维护了齐国的尊严,击败了楚王的肆意攻击,是一个解除的外交使节。我们从他身上会学到很多东西。我相信,他敢于担当、一切为国的精神一定会试试鼓舞着我们为国奋斗!六、当堂检测(要求:10分钟当堂完成)(一)基础题:下列与“何为者也”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A、缚者曷为者也B、齐人固善盗乎C、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D、齐人也,坐盗 (二)拔高题晏子说“

13、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其潜台词是什么?目的是想说明什么?(三)挑战题:请你用二到三个俗语形容楚王最后的感叹。 第二课时二、 导入新课、板书课题。导语:本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晏子使楚。(板书课题:最后一课)请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二、出示学习目标请看学习目标:(课件展示)(学生读,强化,做到每个学生心中有数)1、品味个性化的语言,领略晏子善辩的语言才能。2、感受晏子的爱国情怀。三、第一次 “先学后教”(一读课文,整体感知)(一)出示自学指导。(课件展示)自学提示:用圈点勾画法快读课文,独立思考:1、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概述故事情节。 2、楚王和臣子的谋划,是针对晏子的,还是针对齐国的?发表自己

14、的看法,并在课文中勾画出依据。 (5分钟后,检测学习效果)(二)学生自学,教师巡视,了解学情。(三)自学效果检查(个人回答,生点评。若意见不够统一,可小组合作讨论,全班交流,在交流中达成共识。教师再引导纠错)明确:(点击“动作按钮”超链接到下张幻灯片)1、故事情节:起因:晏子出使楚国,楚王想仗势欺人显威风,密谋策划。经过:楚王侮辱晏子的国家是强盗聚集之地。晏子以橘和枳类比,击败了楚王。结果:晏子挫败了楚王君臣的阴谋,楚王不得不尊重晏子。 (点击 “动作按钮”超链接到上张幻灯片) 2、生可以各抒己见,言之有理即可。(点击“动作按钮”超链接到第17张幻灯片)师小结:应该说,楚王的初衷是针对晏子的,可以从“晏婴,齐之习辞者也,今方来,吾欲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