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二年级《观察物体》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45323679 上传时间:2023-04-1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9.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数学二年级《观察物体》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小学数学二年级《观察物体》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小学数学二年级《观察物体》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小学数学二年级《观察物体》教学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数学二年级《观察物体》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数学二年级《观察物体》教学设计.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数学二年级观察物体教学设计让学生观察具体的实物,初步了解从不同位置观察同一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初步体会局部与整体的关系,为以后学习观察较为抽象的几何图形作准备。 教材分析: 让学生学会观察物体,是以后教学几何中的“三视图”的基础。本课只是让学生观察具体的实物,初步了解从不同位置观察同一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初步体会局部与整体的关系,为以后学习观察较为抽象的几何图形作准备。将教材提供的恐龙换成玩具熊更有利于学生观察,更能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学生在平时生活中观察物体都有经历,但思维处于无序的、无意识的状态,没有从数学的角度去思考,所以教学本课时,重点是让学生从生活经验层面上提升到

2、数学思考层面上,挖掘培养学生空间观念和空间想像力的因素。教学目标:1、知道在不同位置上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是不同的。2、能正确辨别从不同位置(正面、侧面、背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3、通过观察和想象,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4、联系生活实际,使学生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教学重点:能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教学难点:能在头脑中进行“虚拟地移位”,即假设自己站在某一指定的位置,会看到物体的什么形状。教具、学具准备:教具:课件、不同位置拍摄的玩具熊照片、吸铁石学具:教材、玩具小熊每组一只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 激发兴趣(1)师:小朋友,我们班上的每一位小朋友你都认识了吗?如果老师给你看一

3、下我们班其中一位同学的照片,你能不能一下就叫出他的名字来呢?(出示学生的背面照)咦!他是谁?猜一猜。不是说看一下就可以猜出他是谁了吗?怎么有这么多答案呀?要不要老师给你们一点提示?(出示两张侧面照)究竟和小朋友想的是不是一样呢?好,接下来咱们就来揭开谜底,一起数,1、2、3。( ),站起来,向大家挥挥手。(2)师:刚才小朋友们看得都特别仔细、特别认真。用眼睛仔细、认真地看就叫做“观察”。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观察物体。板书:观察物体。【设计意图】在课的一开始,我就运用多媒体逐一出示了班上某个小朋友的背面、侧面以及正面的照片。利用小朋友的好奇新和好胜新,让他们猜一猜,这个班上的同学是谁?在游

4、戏似的过程中,让学生初步感知尽管是同一个人,但因为方位的不同,所看到的结果也是不同的。二、小组活动,观察学具(一)本位观察1、今天老师还给大家请来了一群小客人,就在2号同学的课桌里,快点把它请出来!是谁呀?让小熊面对着黑板坐坐好。今天这些小熊将和我们一起来学习,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欢迎它们加入我们小组!2、好,下面请你轻轻地告诉小熊,你坐在它的哪一边?大家都分别坐在了小熊的前、后、左、右,那从你这个位置上看到的小熊是什么样子的呢?咱们再面对小熊坐好,观察好了,和同组的小朋友说一说:你坐在小熊的哪一边?看到了它的什么?3、师:你坐在小熊的哪一边?看到了它的什么呢?生1:我坐在小熊的前面,看到了它的

5、两只眼睛、一个鼻子、一张嘴巴、两只手、两只脚师:恩,你观察得真仔细!(出示照片)谁看到的和他一样?向大家挥挥手。这些同学都坐在小熊的哪一面?(前面)所以他们看到的是小熊的正面。(板书:正面)一起读。生2:我坐在小熊的右边,看到了它的右手、右脚、右眼睛、右耳朵师:看,这是老师坐在他的位置上拍摄的照片,(出示照片)看到的其实是小熊的侧面。(板书:侧面)一起读。生3:我坐在小熊的后面,看到了它的后脑勺、后背、屁股、师:(出示照片)谁也看到了小熊的后脑勺、后背和小屁股呢?请举手。你们都坐在它的(后面)。看到的是小熊的背面。(板书:背面)一起读。生4:我坐在小熊的左边,看到了它的左手、左脚、左眼睛、左耳

6、朵师:你观察得也很仔细!看,这是老师坐在他的位置上拍摄的照片,(出示照片)看到的也是小熊的(侧面)。下面就请看到侧面的同学全部站起来!你们有的坐在小熊的左边,有的坐在小熊的(右边)。【设计意图】让学生进行本位观察,即坐在自己的座位上观察玩具。通过第一次观察尝试,想让学生学会仔细地观察,流利地表达,并向学生介绍正面、侧面和背面的知识。(二)换位观察1、师:刚才我们坐在自己的位置上,分别观察到了小猪的正面、侧面和背面,下面我们换换位置再观察好不好?听老师口令,请每组同学按照顺时针方向(教师做手势表示)走到小组的下一个位子上去。师:现在你观察到的又是小熊的哪个面?看到的样子和刚才一样吗?反馈。师:怎

7、么不一样呢?2、师:咦,你们每个小组观察的是不是原来的那个小熊呀?小熊没变,为什么你们看到的结果会不一样呢?其他同学认为呢?(因为我们换过位置了;因为我们观察的位置不同了)小结:是啊,我们换了位子,位置发生了变化,观察的角度也不同了,所以看到的小熊的形状也就(不一样了)。【设计意图】换位观察,要求学生按顺时针变换座位,再次对玩具进行观察。这次观察不仅要求学生说出看到玩具的哪个面,同时要思考,现在看到玩具的样子和刚才看到的是否一样?为什么?因为有了转换位置的活动,学生很容易就能得出是因为改变了方向的缘故。这个环节是第一个环节的递进,让学生感知正确的、有序的观察方法。(三)全面观察1、师:下面老师

8、就给大家一些自由活动的时间,你可以随意地观察小熊的每一个面,并和小组里的同学说一说你分别观察到了小熊的哪个面? (小组活动、讨论)师:你们刚才是怎么观察的?谁愿意来介绍一下?生1:我转了一圈,观察了小熊的师:我们请这组的四个小朋友一起来演示一下。说一说你观察到了小熊的哪个面?你们觉得这样能看清小熊的每个面吗?生2:把小熊转一圈,也可以看到它的每个面。师:转给我们看看。你们觉得他们组的方法怎么样?其他小组也把小熊转一圈,仔细观察你看到的每一个面。3、师:看清楚了吗?让小熊面朝黑板。(媒体出示正面照、一张侧面照、背面照)老师这里有一些从不同位置拍摄的小熊照片,我任意选一张,你认为我是站在小熊的哪边

9、拍的,就快快站到小熊的哪边,我们来比比看谁的反应快,好不好!【设计意图】全面观察,让学生想办法如何能观察到玩具的前、后、左、右四个面?明确观察物体可以围着物体转一圈,也可以通过转动物体来看到不同的面。在这一系列的观察动中,我让学生体验一个从静态到动态,从片面到全面的观察方法。三、应用拓展,激励创新1、观察恐龙。师:刚才小朋友们观察得真仔细,瞧,这三位小朋友在观察什么呢?想一想,下面这些图分别是谁看到的?请拿出练习纸,把名字写在每幅图的下面。(交流)师:第一幅图是谁看到的?说说你是怎么想的?生:第一幅图是小明看到的。因为小明在恐龙的旁边,看到的是它的侧面。 第二幅图是小亮看到的。因为小亮在恐龙的

10、前面,看到了恐龙的头,是它的正面。 第三幅图是小红看到的。因为小红在恐龙的后面,看到了恐龙的屁股和尾巴,是它的背面。2、连线练习。其实,在我们身边有很多我们熟悉的物体,比如:书本、铅笔盒等等,你有没有观察过呀?瞧!这几个小朋友把数学书叠在一起,组成了什么图形?(长方体)那么他们分别看到了这个长方体的哪个面呢?请在练习纸上连一连!(反馈)3、观察杯子。看样子,小朋友已经有了一定的观察能力了,试试能不能帮这四个小朋友解决一下问题呢?这四个小朋友站在杯子的不同位置,他们看到的杯子会一样吗?那他们看到的杯子是什么样的呢?(思考一会儿再出示)(出示从前、后、左、右、上面看到的杯子)是谁看到的?4、猜物品

11、游戏。这几天,老师也去观察了一些东西,还把它们其中的一个面拍了下来,(出示)你能猜出这些分别是什么东西吗?哪个猜到了你可以先说哪个。(1)卷笔机的正面。(2)铅笔盒的侧面。老师拍的是铅笔盒的哪个面?(侧面)(3)手机背面。(4)可乐的上面。?老师拍的是可乐的哪个面?(上面)师:刚才这些都是我们生活中很常见的东西,为什么有的那么难认呢?(只看物体其中的一个面)师:那你们说在观察物体的时候,我们应该注意些什么呢?(各个面都要看一看;要从不同的位置去观察;要全面地看)师:小朋友都说得非常好,观察一个物体,我们应该从不同角度、不同位置,全面地去观察,这样才能比较正确地了解这个物体的特点。【设计意图】在

12、练习的设计上,我安排了四个层次。首先完成课本内容的连线,这是多方位的一种对应练习。其次设计了观察一个长方体的活动,把小组中同学的书本合放在一起,判断形状。第三,为了让学生进一步掌握位置与所见物体形状的关系,出示了同一杯子不同方位的四幅图片,让学生猜测观察者是在杯子的哪个方向观察的,由此来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最后,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设置了一组猜物游戏,只看一个面,让学生来猜一猜是什么东西。通过活动,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同时也告诉学生,观察物体,须全面才能见其真面目。四、知识介绍,全课小结1、课堂小结。师:这节课你玩得开心吗?那么,你在玩的过程中学到了什么呢?四人小组互相说一说。(我知道观察物体要全面;我知道了在不同的位置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是不一样的;改变观察的位置或者转动物体都可以看到不一样的结果;我学会了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2、欣赏学校照片。下面就让我们从不同角度、不同位置,全面地去观察一下咱们校园的几个景点,请你边看边大声地说出来,你观察到的是物体的哪个面,行吗?(播放)师:喜欢这些照片吗?其实数学知识就藏在我们的生活中,就看大家愿不愿意做一个生活的有心人!课后请大家选择生活中其他的物体,从不同的位置去观察,看看有什么不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