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兵马俑》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45322089 上传时间:2023-06-1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4.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秦兵马俑》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秦兵马俑》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秦兵马俑》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秦兵马俑》教学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秦兵马俑》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秦兵马俑》教学设计.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9秦兵马俑教学设计教材分析秦兵马俑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一篇略读课文。这篇课文的前两篇课文分别是长城、颐和园,这三篇课文共同反映一个主题:中国的世界遗产。课文从两方面详尽而生动地描绘了秦兵马俑规模宏大、类型众多、形象鲜明的特点,文中既有说明、描述的文字,也有作者丰富的想象,使我们如临其境,而且深深地体会到字里行间洋溢着的强烈的民族自豪感。选编这篇课文,目的在于让学生了解秦兵马俑,感受其宏伟气势,激发民族自豪感,培养探究中国的世界遗产的兴趣。设计理念本课的教学设计,力求体现新课标精神。本课课文较长,但思路清淅,在教学时,可以抓住“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

2、鲜明”这个“纲”,帮助学生分析它在文中的作用,并由此前后推导,整体教学。纲举则目张,这样可以让学生明确文章的写作思路,理清课文结构,也可以从整体上去感受秦兵马俑的气势磅礴,避免把文章讲读得支离破碎。又因这是一篇略读课文,教学时,把重点放在引导学生自主感悟上,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进行合作交流,产生心灵的碰撞。学生学习语文的过程,是他们主动探究的过程。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对于一篇文章有其独特的感受,我们应该尊重他们的独特感受。充分的读会使学生的情感找到突破口,从而激发出丰富的感情。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的8个生字,并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过程与方法:2、联系课文内容领会“兵马俑不仅规模

3、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在文中的作用,进一步掌握过渡句在文中的运用。3、在理解的基础上,想象兵马俑的神态与气势,感受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民族文化和人民无穷无尽的智慧,激发民族自豪感。教学重难点:想象秦兵马俑宏伟的气势和鲜明而丰富多样的神态,激发民族自豪感。教具准备:课件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教师声情并茂的讲述“秦兵马俑”是怎么发现的,激起学生学习本课的兴趣。今天,老师和同学们组成秦兵马俑考古学习小组,到这神奇的地下王国去探究。(板书课题)2、学生交流秦兵马俑的有关资料。设计意图: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教学伊始,教师通过对讲述秦兵马俑被发现的故事,极大的提高了学生学习的

4、兴趣。接着交流课前搜集的资料,激起学生对秦兵马俑的探究兴趣。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读课文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争取把课文读通,并想一想秦兵马俑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2、交流反馈,引出句子: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板书: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设计意图:在文本的教学中,通过让学生找出概括文章内容的句子,让学生对文本有一个初步的了解,而且这是一个过渡句,可以进一步让学生体会过渡句在文中所起的作用。三、感悟兵马俑的“规模宏大”过渡:“第八奇迹”,这可是一个了不起的称呼,让我们再次走进课文,看看是否名副其实。1、默读课文第2自然段,画出最能体现兵马俑规模宏大的句子。2、交

5、流反馈。句子一:“已发掘的三个俑坑,总面积近20000平方米,差不多有五十个篮球场那么大,坑内有兵马俑进八千个。”(1)自由读,你从哪里体会到兵马俑的规模宏大。(2)引导学生想象兵马俑的规模宏大。(3)指导朗读。句子二:“走进大厅,站在高处鸟瞰,南征北战、所向披靡的大军。”(1)出示一号坑的视频,直观感受。(2)师生合作读,体会兵马俑的阵容巨大和气势宏伟,体会规模宏大。师:秦兵马俑的规模如此宏大,怪不得全国政协副主席胡绳参观后题词:中华第一帝,世界第八奇。四、品词析句,在文本语言中动情(学习类型众多、个性鲜明)引读:如果只是规模宏大,你觉得这第八奇的称呼?它还有什么可以称之为奇迹的特点?一)学

6、习4-7小节1、快速默读课文,看看课文写了哪几类型的兵马俑?2、仔细默读课文,想一想他们有什么鲜明的个性?画出有关的词语、句子(。生默读,画句子。)3、交流感悟:你想象大家介绍哪种兵马俑?为什么?将军俑:威武、神态自若武士俑:高大威猛骑兵俑:能骑善射马俑:惟妙惟肖 跃跃欲试在学生汇报的过程中,引导体会各种兵马俑鲜明的个性。过渡:无论是地位显赫的将军,还是驰骋疆场的战马,都给我们带来强大的震撼,这就是雕塑的魅力。同学们请看,这是和秦兵马俑处于同一时期的古希腊著名雕塑掷铁饼者和维纳斯,他们以优美的动作,流畅的线条吸引了无数人,但你能看清他们的表情吗?而令人惊叹的却是秦兵马俑千人千面,互不雷同,喜怒

7、哀乐,各有其情。二)学习“神态各异”1、请同学们静下心来,认真的读读这段话,想象一下兵马俑的神态。(出示文字)每个兵马俑都是极为精美的艺术珍品。仔细端详,神态各异:有的(颔首低眉,若有所思,好象在考虑如何相互配合,战胜敌人;)有的(目光炯炯,神态庄重,好象在暗下决心,誓为秦国统一天下作殊死拼搏;)有的(紧握双拳,好像在听候号角,待命出征;)有的(凝视远方,好象在思念家乡的亲人走近它们的身旁,似乎能感受到轻微的呼吸声。)2、读完之后,你有什么想说的吗?3、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神态各异、个性鲜明的兵马俑。(出示视频)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欣赏视频,给学生的视觉产生极大的冲击,学生对于秦兵马俑会有更高发自内心的赞叹。怪不得文章的作者这样写到-(出示相关句子)四、升华感情秦兵马俑,这国之瑰宝,一朝醒来,震惊世界。走进秦兵马俑博物馆,人们无不为它的恢弘气势和高超的制作工艺所折服,许多杰出人物纷纷题词。1、出示题词2、学生写题词。3、交流题词。五、课外延伸 总结:课下对秦兵马俑感兴趣的同学课下可到这个网站继续了解,也可继续搜集有关我国的世界遗产的有关资料,感受它的魅力。板书设计: 19* 秦兵马俑 规模宏大 类型众多 个性鲜明设计意图:板书是文章的点睛之比,本课用极其简单的板书概括了文章的内容,学生通过板书,对文章的内容就能一目了然,学生也能通过板书学会概括。可谓一举多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