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电路教学设计 (2).doc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45321074 上传时间:2023-10-1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2.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家庭电路教学设计 (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家庭电路教学设计 (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家庭电路教学设计 (2).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家庭电路教学设计 (2).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家庭电路教学设计 (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家庭电路教学设计 (2).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家庭电路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通过观察和学习,了解家庭电路的组成及连接方法。2通过观察和实验,知道家庭电路中各组成部分的功能3知道有两种类型的触电,以及触电的急救措施二、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践、交流等活动,认识家庭电路的主要特征。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家庭电路各组成部分的学习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安全用电的意识教学重点研究家庭电路的组成及各部分的功能教学难点组织学生观察、分析,归纳出家庭电路中各部分的功能教学方法采用“问题探究式”教学法。创设情境,设置问题,通过观察、讨论、实践等形式,形成知识体系,使学生学会学习。教学用具演示器材:家庭电路示教板、保险丝、铜丝

2、、灯泡、开关、双孔插座、三孔插座、试电笔、漏电保护开关分组实验器材:家庭电路示教板、灯泡、保险丝、铜丝、试电笔、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通过城市夜景和现代家庭的图片,使学生感受到电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引起学生的探究兴趣,进而提出问题:1.你了解家庭电路吗?2.在家庭电路中最基本的元件有什么?这节课让我们走进生活,共同学习家庭电路。二、进行新课问题1:家庭电路是怎样组成的?(一)介绍电能表、总开关、保险盒:给出电能表、总开关、保险盒的连接电路图:问:它们的作用分别是什么?在学生逐一回答后再进行分析。出示家庭电路示教板,讲述总开关、保险盒的构造,组织学生分组进行实实践活动1:观察闸刀开关和保险

3、盒的结构。在学生获得初步认识的基础上,进一步讲述总开关的连接特点。总开关起到控制的作用,保险丝起到保护的作用。保险丝有什么特点?播放录像:明确保险丝的熔点较低。课后活动:比较铜丝和保险丝的熔点。科技动态:介绍空气开关,已逐步替代总开关和保险丝,使用方便。做做看:在上面的家庭电路图中,(1)是 ;(2)是 ;(3)是 。由学生指出前后顺序,并引导说明这样做的原因。(二)介绍用电器:问:在这些元件的后面,连接什么元件?观察教室的电路,讨论得出电灯、开关、插座等用电器。给出图片后,组织学生分组进行实践。实践活动2:将灯泡拧入灯座,观察灯泡和开关是怎样连接的?观察插座和灯泡是怎样连接的?做做看:将开关

4、、电灯和插座连入上面的家庭电路图中。展示平台:将学生的答案打在屏幕上,并由学生讲解它们的连接方式。认识到:1. 灯泡和开关是串联的;2. 灯泡和插座是并联的。问:家庭电路中的各个元件是用什么连接起来的?引出火线和零线的概念。问题2:如何辨别火线和零线?答:用试电笔进行辨别。出示试电笔,并给出图片。组织学生讨论。分组讨论:观察试电笔的结构,讨论它的使用方法。由学生说明结构及使用方法。引导学生简要分析下面两种使用方法的正误:(1)用手接触笔尾的金属体。此时如何构成通路,人体是否有危险?(2)用手接触笔尖的金属体,会出现什么情况?从这个问题中引出触电的情况。问题3:触电的情况有哪些?触电时应当采取哪

5、些急救措施?小组交流:(1)家庭电路的触电情况有哪些?(2)了解其它触电事故的情况。(3)在遇到触电情况时,应当采取哪些措施?1.家庭电路的触电:介绍单线触电和双线触电。指出触电的实质是:当有电流经过人体,且电流达到一定大小时,就会发生触电事故。2.其它触电情况:利用图片展示。问:若有人不慎触电,作为一名中学生,应当采取什么急救措施?3.急救措施:答:断开总开关或用干燥的木棒挑开电线。即:使人电分离。播放动画:引导学生找出其中的安全隐患。引出三孔插座。4.防范措施:介绍三孔插座的连接方式及作用。介绍漏电保护开关。三、小结:本节学习了家庭电路的组成、火线和零线、安全用电三个问题。学习知识的最高目标是将其应用于实践,服务于社会。现在请同学们来试着解决一些问题。四、练习:1.小明和爸爸一起在家中连接了两盏电灯,如图1所示,请你判断开关分别控制哪个灯泡?2.请你给下面的图片配上一句提示语: 图1 图2 图3 图4五、布置作业:你的家庭中有哪些用电器,日常使用中存在着哪些安全隐患,怎样消除这些隐患。写一份调查报告,并就安全用电提出你的建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