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防汛防台应急方案.docx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45314347 上传时间:2024-02-13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37.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防汛防台应急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2023年防汛防台应急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2023年防汛防台应急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2023年防汛防台应急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2023年防汛防台应急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年防汛防台应急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防汛防台应急方案.docx(3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防汛防台应急方案 1总那么 1.1目的 按照市、区的总体部署,以邓小平理论和“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开展观,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立健全分类管理、分级负责、条块结合、属地管理为主的应急管理体制,按照国家规定的“蓝、黄、橙、红四色预警和四级响应的要求,结合的实际,为进一步提高防汛指挥调度、应急抢险和灾后救助的效率,增强广阔市民的防灾减灾意识和避险自救能力,全力防止人员伤亡、减轻灾害损失,提高应对防汛防台的能力,保障公众的生命、财产平安,维护区域平安和社会稳定,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开展。 1.2工作原那么 以人为本,预防为主;统一领导,分级负责;依法标准,加强管理;快速

2、反响,协同应对;依靠科技,资源整合。 防汛防台预案要以“实行全面规划、统筹兼顾、预防为主、及时抢险、局部利益服从全局利益的原那么,切实实现“三个转变,按照新时期防汛防台的要求,始终把严防死守、确保海塘、出海水闸平安和河道畅通作为防汛防台工作的重中之重,以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平安,为开展我区经济营造一个稳定、祥和、平安的环境。 1.3编制依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汛条例、市防汛条例等国家相关法律、规章、标准性文件,地方性法规和规章以及市突发公共事件专项及部门应急预案框架指南、市防汛指挥部关于进一步完善防汛防台应急响应标准的实施意见(汛部)11号)、市区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制

3、定本预案。 1.4根本情况 1.4.1地理位置、高程范围、地形、地貌特点等 区位于东经1213512158,北纬3050312023,全区总面积835平方公里,西与XX县区接壤,北与XX县区毗邻,东北与浦东国际机场毗接,西南与XX县区相交,东濒东海,南临杭州湾,属沿海地区,海岸线全长50.1公里,海塘和一线海塘的出海水闸是防汛的重点。 本区是长江三角洲的冲积平原,境内土地均系滩涂淤涨逐步圈围成陆,地形平坦,平均高程在吴淞零上4米左右。彭公塘以东及康桥等局部地区较低,在3.54.0米之间;另有20.38平方公里的土地低于3.2米,分布在全境各个地区,主要是填平废河之后的低洼田。我区是江海相沉积土

4、,土地肥沃。境内河网密度较高,水面率为11.2%。总的来说水系在市浦东大控制治理中,初步形成了较完善的引、排、航体系。尤其是70年代末,开辟了浦东最大的人工河道大治河,该河西起黄浦江东岸,东至东海滩边,境内31.94公里,实施西引东排、西涝东泄,有效地改善了全区的引排能力。但我区的排水口门总的来说还是偏少,故围绕可持续开展要求,须加快水闸的外移和增建工作,同时确保河道畅通是保证XX县区不受淹、少受涝的关键。 1.4.2行政区划、面积、人口、重要设施等 现有14个行政镇,一个XX县区、二个工业园区、一个农业园区、一个旅游度假区,一个医学园区,并有1个市属农场在境内。现有常住人口95万人,其中户籍

5、人口71万人,流动人口24万人,人口密度为1138人/平方公里。 全区共有5座出海挡潮排涝闸:汇角水闸已报废,小勒港涵闸由于临港集团围垦工程实施,排水效果较差,目前尚有三座出海水闸正在运行:一是芦潮港水闸,但已是危闸;二是大治河东水闸,由于围垦等原因,出滩较远,排水不畅;三是滴水湖水闸,仅解决港城范围内排水问题。另外还有平桥、棉场2座内河套闸,洪波、二墩2座翻水站,并有海洋天然气管道在我区芦潮港沿海滩涂登陆至新港镇新六村平湖天然油气田别离厂,将天然气运送全市;芦潮港镇区域内建有环球、中日等国际通讯光缆登陆站。 1.4.3台风、暴雨、高潮等自然灾害对本地区的影响及历史上最大灾害的危害情况 从建国

6、以来的记载来看,对我区影响最大的灾情按年份排列如下: 1.4.3.11949年7月25日大台潮。摧毁海塘25公里,占全线海塘长度的58.82%,受灾面积高达17.5万亩,死亡1211人,流离失散35700多人,冲坍房屋18000余间,死亡牲畜2.69万头。 1.4.3.21963年9月12日特大暴雨。大团、惠南地区水位高达4.52米,造成36万亩农田受淹,16800户受涝,倒塌314间民房和97座桥梁,损失粮食6万公斤。 1.4.3.31986年7月11日龙卷风。吹毁民房4361间,1190户人家受灾,死亡22人,受伤540人,经济损失2500余万元。 1.4.3.41997年8月18日“97

7、11号台风:芦潮港最高潮位5.68米,是建国以来最高潮位,据不完全统计,经济损失达1202358.5万元。 1.4.4防汛工程情况及存在的主要工程问题 目前我区一线主塘长59.57公里,自浦东机场至大治河(长18.375公里)为50年一遇的海塘,大治河至南中港(长24.97公里)为新建的200年一遇的高标准海塘,南中港至芦潮港(长7.2公里)将在2023年汛前将原有50年一遇的海塘加高加固至200年一遇的标准,芦潮港至小泐港(长5.22公里)也为新建200年一遇的海塘,小泐港至半途港(长3.8公里)为50年一遇的一线海塘,半途港至南奉交界为20230年一遇的海塘。 从总体上看,我区防汛设施还不

8、够完备,存在着一些薄弱环节。一是海塘建设方面,海塘建设标准与城市总体规划尚不适应,近年来城市开展的速度不断加快,沿海的重点工程建设越来越多,如浦东国际机场、临港新城、保税港区、同盛物流等,但局部地段海塘的标准没有紧随其后;二是临港新城建设中原有的防汛抢险通道根本废除,而新的防汛通道建设滞后,尚存的防汛通道,路面状况较差,道路不畅;三是投入有限,设施老化,芦潮港水闸已是危闸、大治河东水闸排水不畅,其余规划的水闸、河道、防汛站外移等建设工程尚未启动;四是擅自填堵河道现象时有发生,水系建设缓慢,周康地区积水没有铲除等问题。 1.4.5开展目标 机构健全、管理标准、装备先进、指挥科学 1.4.6本区防

9、汛防台突发事件的现状、特征和趋势 影响本区的防汛防台突发事件主要是台风、暴雨、高潮及龙卷风。 1.4.7.1现状 年8月5日7日的“麦莎台风是九七年以来影响最大的一次台风。台风影响过程最大风速:东海大桥12级,滴水湖出海闸11级,芦潮港2023级,惠南2023级,周浦9级。台风带来强降雨,据统计最大降雨为芦潮港241毫米,惠南177.5毫米,周浦192毫米,康桥189毫米,内河水位虽已采取预降措施,但全区仍超3.3米的警戒水位,大团3.77米,周浦3.67米,芦潮港3.63米,惠南3.59米。受其影响我区损失较大。海塘方面:港城大堤草坪内坡石拱肋底119处淘空;8600米顺坝护面及护脚冲刷严重

10、,打乱或局部冲走,深度约80厘米,大堤护坎地大局部被削低约2530厘米;人民塘沿海特殊保护林受损树木约3000棵,倾斜24800棵。农业生产(据不完全统计):全区受损果园4.7万亩,水稻1.3万亩,蔬菜大棚5.6万亩,苗木932亩,其它经济作物1.8万亩,养殖业受损棚舍3万平方米,死亡家禽13.8万羽。全区还有18条道路、60个居民点、2755户家中进水,其中惠南120237户,周浦439户,康桥132户,家中积水最深约50厘米。另外港城公司工程损失约92023万元,同盛物流园区建设工地有彩钢板屋面受损4000多平方米,绿化场地受淹22万平方米。 年9月11日12日的“卡努台风又是一次严重影响

11、的一次台风。台风影响过程最大风速:芦潮港25.7米/秒(2023级),惠南9级,周浦9级,同时全区普遍出现强降雨:航头123.0毫米,康桥20234.6毫米,周浦20234.4毫米,惠南75.1毫米,雨量比“麦莎台风小一半,但全区内河水位仍急剧上涨,由于采取了预降水位,全区最高水位为周浦3.22米,大团3.11米,新场3.04米,均未超警戒水位。受其影响,海塘方面:丁坝约有20230平方米的块体被冲走;顺坝块石面严重流失1700平方米;内青坎被冲刷坍塌1800平方米;涵闸闸门受损发生海水倒灌约1500平方米;丁坝排水口块石走失约1200平方米;防浪门损坏12扇;石拱勒损坏约2022平方米,人民

12、塘沿海特殊保护林受损树木约90棵。农业生产方面:全区受损大棚820230亩,水稻1460亩,水稻倒伏150亩。道路和居民积水情况:周康地区大约有2023户居民点发生小面积积水。 1.4.7.2特征和趋势 从地理位置看,地处东南沿海,位于热带气旋北上路径要冲之一,又属东亚季风盛行范围,由于江海河相通,地势低平,在海潮和季风的影响下,热带风暴、梅雨暴雨、东海潮汐上溯等自然因素会给我区带来频繁的涝、台潮灾害,如果上述灾害组合出现,更会加剧本区的灾情。 历史资料显示。我区每年都要遭受太平洋热带气旋的袭击,对本区有影响的台风平均每年有2次左右,台风带来大风、暴雨等灾害,沿海还经常发生由台风引起的风暴潮灾

13、害,对海塘堤坝防汛墙等工程会造成严重威胁。同时本区年均降雨量为1174.2毫米,68%集中在59月,平均年暴雨日23天。另外本区平均每45年有一次龙卷风过境,具有突发性与破坏性,最近三年发生过一次。还有近二年来强对流天气的增多,甚至出现“飑线等天气现象,且影响的台风强度越来越强,局部地区的短时间内的强降雨也有增多趋势,随着经济开展,生活水平的提高,经济损失也相应增大,但人员伤亡由于全社会的重视和有关部门的措施到位,呈现下降趋势。 1.5应急预案体系和适用范围 应急预案体系包括本预案以及各镇、园区和有关部门和单位编制的防汛防台预案,这些预案适用于本区内防汛防台突发公共事件。本预案指导全区的防汛防

14、台突发公共事件应对工作。 各单位的各级防汛防台预案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变化,由制定单位及时修订并报上级审定、备案,各级预案构成种类应不断补充、完善。 2.组织机构和职责 2.1组织体系 2.1.1组织领导。本区防汛防台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工作由市防汛指挥部和市区人民政府领导。 2.1.2领导机构。根据规定,成立由23个主要单位作为成员单位的市区人民政府防汛指挥部,总指挥由副区长担任,常务副指挥由水务局局长担任,区人武部部长、区府办主任分别担任副指挥。 2.1.3办事机构。设立市区人民政府防汛指挥部办公室(简称区防汛办),办公室设在区水务局,负责综合协调本区防汛防台工作。工作职责: (1)在市防汛指

15、挥部和区人民政府的领导下,贯彻实施有关防汛工作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和工作制度,执行上级防汛命令和指示; (2)全面掌握本地区防汛形势,组织制定防汛方案,统一指挥辖区内的防汛防台、抢险救灾工作; (3)根据气象、水情预报,催促所辖各级防汛机构认真组织落实各项防汛措施,确保平安度汛; (4)加强宣传教育,广泛发动群众,不断增强全社会的防灾减灾意识,发动社会公众共同参与、做好防汛工作; (5)协调防汛指挥部各领导成员单位,切实做好防灾、救灾的准备工作;指令要害部门和重点单位制定预案并组织演练; (6)汛情预警预报发出时,及时确定对策,部署措施,指挥应战;在汛情紧急时,有权调用所需物资、设备和抢险队伍; (7)研究处理防汛工作中出现的重大问题,及时向区人民政府和市防汛指挥部报告本地区的汛情和灾情; (8)当发生重大灾害时,深入第一线指挥,迅速组织对灾民的抢救、转移和安置工作; (9)灾后或汛期结束后,应总结经验教训,表彰先进,惩罚失职者,部署下阶段工作任务; (2023)承担汛期24小时值班; (1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人事档案/员工关系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