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课件ppt教案例文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45313852 上传时间:2023-04-03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30.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年级数学课件ppt教案例文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一年级数学课件ppt教案例文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一年级数学课件ppt教案例文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一年级数学课件ppt教案例文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一年级数学课件ppt教案例文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年级数学课件ppt教案例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年级数学课件ppt教案例文(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年级数学课件ppt教案例文小结既是课堂教学的结束语,又是强化教学重点的必不可少的手段。好的总结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为了让教师写好教案,今天在这里整理了一些最新一年级数学课件ppt教案例文,我们一起来看看吧!最新一年级数学课件ppt教案例文1教学目标:1、巩固20以内的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弄懂算理,并提高联系的速度。2、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学习习惯。重点能快速地计算出20以内的。退位减法。难点能根据已知的一个条件提出数学问题。一、归纳整理,形成系统。1、师:小朋友们,前面我们学习了20以内不退位减法,现在老师想考考你们的计算能力。出示练习四第3题卡片,以开火车的形式向学生提问。(学生高兴紧张

2、地回答老师所出示意的计算题。)师:同学门刚才表现得很好,现在老师和你们做一个游戏。2、出示练习四第5题:请两队同学上台分别拿着算式卡片和得数卡片。然后请同学们把算式卡片与正确的得数排在一起。(学生高兴的做游戏。)二、巩固练习。1、出示练习四第4题挂图:师:大家看这幅图,你们知道了什么?哪位同学能把这道题的题意说一下呢?(学生思考做题)师:同学们说得很好,你们会做吗?2、A:出示练习四第7题:师:大家从这幅图中知道什么?(学生说意图)B:分组讨论:这道题你是怎么想的?(学生说想法)C:你们能提出问题吗?(学生提问题)D:你们能根据刚才所提的问题算出得数吗?(学生算得数)三、拓展思维。出示练习四第

3、6题,师:谁能把这道题的题意说一下呢?(学生说题意)师:你们说得很好,现在我们来比赛一下,看谁做得又快又正确。(学生比赛做题)四、练习小结同学们,说一说这节课我们复习了什么内容?你们有哪些收获?请大家对自己或自己小组的表现做一个简单的评价。最新一年级数学课件ppt教案例文2一、教材分析1、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有趣的图形第一课时。2、教材简析认识图形这部分内容,是本册教材有趣的图形这一单元的起始课,是在第一册认识了立体图形的基础上,让学生初步认识平面图形,为以后学习更深层的几何知识打下基础。教材体现了从立体到平面的设计思路,注重让学生通过操作活动体

4、会面与体之间的关系。3、教学目标知识目标: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初步认识并辨认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体会“面”在“体”上。能力目标: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形成空间观念和创新意识。情感目标:通过图形在生活中的广泛运用,感受到数学知识与生活息息相关,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4、教学重点会辨认这四种图形。5、教学难点体会“面”在“体”上。6、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立体图形实物若干、平面图形若干、白纸、彩笔等。二、教法学法本次教学活动以“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与应用”的模式呈现教学内容,注重让学生体验“从立体到平面”的探究、建模过程,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强调对学生空间观念的培养,融观察、操作、交流、合作

5、等学习方法为一体,注重让学生在操作体验中学习。三、教学流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课件出示:漂亮的城堡)我们的好朋友淘气带我们来到了一座漂亮的城堡,在这座城堡里,住着各种形状的图形,请小朋友们认一认,说一说这些图形的名字。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都是立体图形。在图形的城堡里,除了立体图形家族,还住着一个庞大的家族,那就是平面图形。(课件出示:平面图形)学生尝试说说认识的图形名字。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要一起来认识这些平面图形。(板书:认识图形)(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背景,从常见的物体出发,再让学生认识和了解平面图形,丰富学生对平面图形的感性认识。)(二)操作交流,探究新知1、感知“面”在“体”

6、上(1)观察操作。提出要求:这些平面图形都藏在大家桌面上的物体中,请大家找一找、摸一摸、说一说,赶快行动吧!(2)汇报交流说一说:你在什么物体上找到了什么图形?再摸一摸自己找的图形的面,有什么感觉?(引导学生说出“面”的主要特点是平。)(通过“摸”的。活动,让学生亲身感受,体会到物体的每个面都是平的。)(3)引导发现(课件演示“面”在“体”上的分离过程)师:通过刚才的观察发现,这些平面图形的家都住在立体图形上。(通过“看”,初步体会面在体上)2、动手操作,合作学习(1)教师启发:谁能想出一个好办法,把这些平面图形从立体图形上请出来,留在桌上的白纸上呢?(这一要求既有挑战性,也有探索性,同时具有

7、操作性。)(2)小组合作完成(3)汇报、交流不同的方法引导学生想出多种办法(可用描、画、印等方法),给予赞扬。(充分给学生“说”的机会,让学生陈述操作过程,表达亲身感受,培养语言的条理性,促进思维的逻辑性。)(通过这种“做中学”,让学生积极参与操作过程,亲身体验面的形成过程,帮助学生建立平面图形的空间观念,突破本课难点。实现数学学习的亲历性,突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实现教与学方式的变革,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程价值观。)3、小结我们从长方体上找到了长方形,从正方体上找到了正方形,从三棱柱上找到了三角形,圆柱上找到了圆形。我们还发现,这些图形的面都是平的,并且只有一个面,所以,就把这些图形

8、叫做平面图形。4、游戏:我说你想试试你掌握的本领。老师说一个图形的名字,请你闭上眼睛,想一想它的样子,一边想一边用手指画一画。同桌之间可进行互动练习。(通过让学生闭眼想象所学的图形,培养空间想象力,有效地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三)巩固加深,迁移拓展1、连一连:将图形与名字连线(变式图形的呈现,能帮助学生更好地将获得的性质特征概括到同类对象中去,使学生在概括中获得对图形进一步的理解。)2、找一找:生活中,你在哪里还见过这样的图形?(教师先引导学生看看教室里哪些物体上有这样的图形,可离开座位去找、去指、去摸,再把发现告诉大家。)师:其实,在我们回家的路上也能看到这些图形,现在,我们一起去马路上看

9、看吧!说一说:这些交通标志牌是什么形状?(课件演示:介绍交通标志牌的作用,渗透交通安全教育)(将数学课上认识的图形与生活中的物体融合,加深对这些图形的认识。借助生活中的真实情境,引导学生对生活的观察,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3、找朋友(进一步体验“面”由“体”得。)4、数一数数一数每个图形分别是由哪些平面图形组成的?5、拼一拼今天这节课小朋友学得很好,胡老师要奖励给每个小组一份礼物。请打开礼品袋(袋内装有平面图形若干),用里面的图形拼出你最喜欢的东西。(1)小组合作(2)交流展示。说一说,你拼的是什么?用了哪些图形?(拓展学生的思维,发展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10、满足学生的创造欲,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通过作品的展示,让学生学会自我欣赏和互相欣赏,培养学生的自信心。)6、全课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你认为这节课最有趣的是什么?最新一年级数学课件ppt教案例文3(一)知识教学点1、使学生初步了解加法的含义。2、使学生口算得数是2、3的加法。3、认识“+”和“=”这两个符号,学会读加法算式。(二)能力训练点1、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图意,培养学生视图能力。2、启发、引导学生讲述图画内容,学会说三句话,培养说话能力。3、通过摆学具,理解加法含义,培养动手操作能力。(三)德育渗透点1、在讲解加法含义中,渗透集合(并集)思想。2、引导学生讲述图画内容时

11、,可指导学生做合并起来的手势,既帮助理解图意,又符合儿童的年龄特征,提高学习兴趣。教学重点1、使学生加深了解加法含义。2、较熟练地口算得数是2、3的加法,并知道计算的根据。3、认识“+”和“=”,会读算式。教学难点1、理解加法含义。2、引导学生说思维过程。教学步骤一、铺垫孕伏1、请同学们摆出1根小棒,2个三角形,3个圆。说一说各用数字几表示,并在学具下面写一写。2、动手将2个三角形分成两堆,再把3个圆片分成两堆,说一说2、3的组成。3、看课本10页的跳棋图,想一想,里应该填几,填上数后再想一想为什么。并把这几个数的组成,写在黑板上。二、探究新知1、直观演示,引出加法。(1)先出示(或显示)小朋

12、友左手的气球,问,这是几个气球?用数字几表示。再出示(或显示)右手的气球,问,这是几个气球?用数字几表示?(2)现在把左手1个气球和右手1个气球合在一起。(边说边移动气球,直到合在一起),一共是几个气球?(3)引导学生口述题意。左手里的1个气球,右手里的1个气球,合起来一共是几个球?(4)讲述。(指图)左手里的1个气球和右手里的1个气球,合起来一共是2个气球。说简单一些就是,1和1合起来是2。(指导做两手合起来的手势)1和1合起来就是1和1加起来,怎么表示呢?就是在1和1中间写上“+”(板书加号),读作“1加1”。“+”表示合起来,学生试读。(5)“1+1得几?”学生回答后说明,1加1得2,得

13、几也可以用一个符号“=”表示。(在1+1后面写上“=”)“=”是等号(板书等号)。指“1+1=2”说,这是一个完整的加法算式,读作“1加1等于2”也可以读作“1加1得2”。(6)小结这道题是把左手里的1个气球与右手里的1个气球合起来一共是几个气球?(边说边做手势)合起来也就是加起来,所以这道题要用加法计算。2、指导看图,理解图意。(1)教学10页中间左图。用磁力板、幻灯片或电脑显示边演示边讲。原来有两个小朋友在做游戏(在两个小朋友外面圈一个圈),又跑来1个小朋友(也在一个小朋友外面圈一个圈),合起来一共是几个小朋友?(再在3个小朋友的外面圈一个大圈)引导学生边说边用手势表示题意。要求一共有多少

14、个小朋友,必须把几和几合起来?说明,把2和1合起来,就是把2和1加起来,写成算式“2+1”。“2加1得几?”学生回答后,教师在“2+1”后面板书“=3”。领读算式“2+1=3”。学生自己读两遍。指导学生看教科书第10页相应的图。说明教科书中的图和刚才看的意思是一样的。只不过是最后显示的图也叫结果图。意思也是“原来有2个小朋友,又跑来1个小朋友,一共是几个小朋友?”引导理解算式。刚才是看着图知道2加1得3,如果没有图可以怎么想呢?因为2和1组成3,所以2加1得3。(2)教学第10页右图。(指图)这幅图表示什么意思?引导学生说出:“原来有1只小猫玩球,又跑来2只小猫,一共有几只小猫?”求一共有几只

15、小猫?要把几和几合起来?用什么方法算?怎样列式?引导学生在黑板上写算式“1+2=3”。看到“1+2=3”你是怎样想的?3、整理小结。(1)刚才我们看到的这3幅图,第一幅图是要把1和1合起来,第二幅图是要把2和1合起来,第三幅图是把1和2合起来。这三幅图都是表示把两个数合起来,求一共是多少?都要用加法计算。(2)齐读黑板上的3个算式。4、动手操作,理解加法含义。(1)先摆1个三角形,再摆1个三角形,一共几个三角形?这是把几和几合起来,怎样列式?得多少?(2)先摆1个圆,再摆2个圆,一共是几个圆?这是把几和几合起来?怎样列式?得多少?请把得数填在教科书上的里。(第10页下图)。再读一遍算式。三、巩固发展指导完成教科书12页做一做。(1)12页1引导边做手势边说图意。“原来有1只小狗,又来了2只小狗,一共有几只小狗?”求一共有几只小狗?用什么方法计算,怎样列式?把得数填在里。(2)12页1说图意。原来有2本书,又拿来1本书,一共有几本书?说一说“1+2=3”你是怎么想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