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南县“十四五”残疾人保障和发展规划.docx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45312920 上传时间:2023-08-24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7.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定南县“十四五”残疾人保障和发展规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定南县“十四五”残疾人保障和发展规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定南县“十四五”残疾人保障和发展规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定南县“十四五”残疾人保障和发展规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定南县“十四五”残疾人保障和发展规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定南县“十四五”残疾人保障和发展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定南县“十四五”残疾人保障和发展规划.docx(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定南县“十四五”残疾人保障和发展规划为进一步保障残疾人民生、促进残疾人发展,加快推进我县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根据江西省“十四五”残疾人保障和发展规划(赣府发202126号)和赣州市“十四五”残疾人保障和发展规划(赣市府发20229号),制定本规划。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残疾人事业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西和赣州重要讲话精神,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以推动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巩固拓展残疾人脱贫

2、攻坚成果、促进残疾人全面发展和共同富裕为主线,保障残疾人平等权利,增进残疾人民生福祉,增强残疾人自我发展能力,不断满足残疾人美好生活需要,努力提升残疾人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为建设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贡献力量。(二)基本原则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的残疾人工作领导体制,推动残疾人事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残疾人保障和发展提供坚强的政治保障和组织保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对残疾人格外关心、格外关注,解决好残疾人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保基本、兜底线,堵漏洞、补短板、强弱项,完善残疾人社会福利制度和关爱服务体系,扎实做好基本民生保障,改善生活品质,不断增强残

3、疾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坚持依法治理。在国家法律法规政策体系框架下,聚焦残疾人事业发展制度建设,建立完善残疾人工作制度、助残资源共享共用、智能智慧化服务、“普惠+特惠”保障标准等机制,把制度优势更好地转化为治理能力效能,促进残疾人各项制度保障、福利举措有效实施。坚持实事求是。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立足残疾人对美好生活的期待和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和社会力量、市场主体协同作用,发挥红色资源、绿色资源和客家文化优势,集成政策、整合资源、优化服务,促进残疾人事业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推动城乡、区域残疾人事业均衡发展。(三)主要目标到2025年,残疾人脱贫攻坚成果巩固拓展,生活品质得到新

4、改善,民生福祉达到新水平。多层次的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基本建立,残疾人基本民生得到稳定保障,重度残疾人得到更好照护。多形式的残疾人就业支持体系基本形成,残疾人实现较为充分较高质量的就业。均等化的残疾人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完备,残疾人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健康素质明显提高。无障碍的社会环境持续优化,残疾人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家庭生活等各方面平等权利得到更好实现。残疾人事业基础保障条件明显改善,质量效益不断提升。二、重点任务(一)建设普惠型的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健全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为主体、商业保险为补充的多元化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并落实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

5、标准动态调整机制。探索建立更加完善的残疾人专项福利补贴制度,提标扩面、提质增效。(二)建设可持续的残疾人就业创业体系。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和革命老区振兴发展政策,发挥红色资源、绿色资源和客家文化优势,大力推进造血式、可持续就业创业新形态,培育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传统工艺振兴项目,打造一批省、市级阳光助残就业基地(大户)、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基地和残疾人创业孵化基地。(三)建设高质量的残疾人特殊教育体系。按照“学段衔接优化、医教康教结合、资源配置均衡”的融合教育思路,推动办好1所残疾人特殊教育学校,形成公办、民办结合,残疾人康复机构、特殊教育学校、中等职业教育学校梯次搭配的特殊教育体系。加强特殊教

6、育师资队伍建设,创新培养方式,提升教书育人能力素质。加快推广国家通用手语和通用盲文。(四)建设精准化的残疾人康复服务体系。坚持以残疾预防为先导、精准康复为核心理念,促进早期干预、医疗康复、专业机构康复、社区康复、互助康复与家庭康复相互衔接的康复体系建设。完善落实残疾人医疗康复保障和残疾人康复专项保障政策。实施残疾人适配基本型辅助器具补贴制度,形成覆盖残疾人全生命周期的康复服务体系。(五)打造活力型的残疾人文化体育品牌。坚持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特殊文化与群众文化同向发力、同增质效的发展方向,大力发展特殊文化、体育、艺术,挖掘与培养文化创意产业基地和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发掘与培育特殊文化、体育、艺

7、术人才,创作一批特殊艺术精品。(六)提升无障碍环境建设水平。新建设施严格执行无障碍相关标准规范。在城市道路、公共交通、社区服务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和残疾人服务设施、残疾人集中就业单位等加快开展无障碍设施建设和改造。提高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水平,逐步实现有家庭无障碍改造需求的残疾人家庭得到改造。探索研究乡村旅游、旅游民宿无障碍环境建设标准。全面推进政府门户网站、政务服务平台和网上办事大厅实现信息无障碍。发挥人工智能、云应用等高科技作用,推广无障碍信息交流产品。加强无障碍监督,保障残疾人、老年人等通行安全和使用便利。三、主要举措(一)提升残疾人社会保障水平1.巩固拓展残疾人脱贫攻坚成果。推动巩固拓展

8、残疾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落实低收入残疾人帮扶政策。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及时将符合条件的残疾人家庭纳入监测和帮扶范围。筑牢兜底性社会保障基础,将脱贫人口中完全丧失劳动能力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且无法通过产业就业获得稳定收入的残疾人,按规定纳入农村低保或特困人员救助供养范围,做到应保尽保。持续做好残疾人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帮扶和低收入残疾人小额信贷工作。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依法保障农村残疾人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等权益。完善利益联结机制,积极引导低收入残疾人家庭采取土地托管或林权、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等方式,参与乡村现代农业产业,分享产业链增值收益

9、。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扶残助残中的重要作用,坚持和完善社会力量参与残疾人帮扶。持续做好低收入残疾人志智双扶工作。按照相关规定及时表彰在乡村振兴工作中涌现出的优秀残疾人典型。统筹推进城镇困难残疾人解困脱困工作。2.完善残疾人社会救助保障。将符合条件的残疾人和残疾人家庭纳入特困人员救助供养或最低生活保障范围。做好生活无着流浪乞讨残疾人的救助安置和寻亲服务。将符合条件的残疾人纳入医疗救助范围,强化医疗救助与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的互补衔接,减轻困难残疾人医疗费用负担。加强临时救助,在重大疫情等突发公共事件中做好对困难残疾人的急难救助。3.加快发展残疾人照护和托养服务。开展困难重度失能残疾人照护和托养

10、服务,整合利用养老机构和残疾人服务机构等现有服务设施开展集中照护服务,依托残疾人家属和邻里等开展居家照护,对提供服务的机构、组织和个人给予服务补助。推动残疾人托养服务专业化、规范化发展。加大托养服务从业人员培训力度。支持养老服务机构完善服务功能,接收符合条件的盲人、聋人等老年残疾人。鼓励有条件的儿童福利机构向困难家庭残疾儿童拓展“养、治、康、教”等服务。4.提高残疾人保险覆盖范围。落实政府为符合条件的重度残疾人代缴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费政策,为符合待遇领取条件的重度残疾人按月足额发放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资助符合条件的残疾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落实残疾人按规定参加基本养老和基本医疗保险,

11、实现应保尽保、应补尽补。探索为在公益性岗位任职和在残疾人托养机构入托的残疾人购买意外伤害保险,逐步完善残疾人意外伤害保障措施。推动落实残疾人个体工商户和安置残疾人就业单位社会保险补贴政策。督促用人单位依法为就业残疾人缴纳社会保险,保障就业残疾人享受各项社会保险待遇,加强工伤预防和工伤职工康复工作。鼓励残疾人参加意外伤害、补充养老等商业保险。5.完善残疾人社会福利制度。全面落实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制度,建立补贴标准动态调整机制。落实残疾孤儿和残疾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福利制度,推动残疾孤儿(残疾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照料护理补贴标准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参照特困失能人员照料护理补

12、助标准制定。落实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人员伤残优待政策。落实残疾军人、伤残民警残疾评定标准与国家残疾人残疾分类和分级标准合理衔接,帮助残疾军人、伤残民警优先享受扶残助残政策待遇、普惠性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推动落实低收入残疾人家庭生活用水、电、气、暖优惠补贴政策,落实持证残疾人通讯资费减半优惠政策,落实残疾人机动轮椅车补贴政策。全面做好残疾人乘坐市内公共交通工具优惠与便利工作,逐步推进残疾人免费乘坐公共交通工具。6.保障残疾人基本住房安全便利。继续实施农村危房改造工作,对符合条件的农村低收入残疾人家庭应改尽改。落实农村低收入残疾人家庭危房改造在原补助标准的基础上,按照不低于2000元标准增加补助

13、资金。保障城镇残疾人家庭基本住房需求,对符合条件的城镇残疾人家庭优先配租公租房。在农村低收入残疾人家庭危房改造和城镇残疾人家庭保障性住房建设中统筹推进无障碍设施建设。(二)提升残疾人就业创业水平1.保障残疾人就业权益。合理确定残疾人取得职业资格和公务员、事业单位人员等入职的体检条件,对具有正常履行职责的身体条件和心理素质的残疾人,要依法保障其平等就业权益。用人单位应当为残疾职工提供适合其身心特点的劳动条件、劳动保护、无障碍环境及合理便利,在晋职、晋级、岗位聘任、职称评定、社会保险、生活福利等方面给予其平等待遇。加强残疾人就业劳动监察,坚决防范和打击侵害残疾人就业权益的行为。2.依法促进残疾人按

14、比例就业。完善残疾人按比例就业制度,持续推动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带头安置残疾人就业,各级政府残疾人工作委员会成员单位率先安置残疾人就业达到规定比例。规范残疾人按比例就业年审并实现全国联网认证,将未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且拒缴、少缴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的用人单位不纳入评先评优,并将其失信行为记入信用记录、纳入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健全用人单位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公示制度。全面推行企业超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奖励制度。3.稳定残疾人集中就业。完善残疾人集中就业单位资格认定管理办法,落实残疾人集中就业单位税费优惠、政府优先采购等扶持政策,加强在岗残疾人职业技能提升培训。支持非营利性残疾人集中就业机构持

15、续发展。加大对各类残疾人辅助性就业机构的支持保障力度。落实新修订的盲人医疗按摩管理办法,扶持盲人按摩业发展,鼓励医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设置盲人医疗按摩岗位,吸纳盲人医疗按摩人员就业,规范盲人保健按摩行业。4.扶持残疾人多种形式就业。在经营场地、设施设备、社会保险、金融信贷等方面扶持残疾人自主创业、灵活就业,鼓励残疾人通过新就业形态实现就业。依托红色资源、绿色资源和客家文化,鼓励残疾人参与文化创意产业、非物质遗产传承、振兴传统工艺等项目。积极开发适合残疾人就业的公益性岗位,考核优秀的可按程序再次通过公益性岗位予以安置,岗位补贴和社保补贴期限重新计算,累计安置次数原则上不超过2次。扶持农村阳光助残

16、就业(创业)基地。支持手工制作等残疾妇女就业创业项目。推广残疾人支持性就业项目,扶持有意愿提供支持性就业服务的社会机构,帮助智力、精神残疾人实现融合就业。扶持残疾人亲属就业创业,帮助康复儿童、托养残疾人陪同亲属就业,实现有就业能力的零就业残疾人家庭动态清零。5.提升残疾人就业创业技能。落实残疾人职业技能提升计划(20212025年),帮助就业年龄段内、有培训需求的残疾人普遍得到相应的培训。继续开展农村残疾人实用技术培训。开展残疾人非遗传承、传统工艺培训,支持符合条件的残疾人技能大师(工匠)建立工作室。加大新就业形态项目培训。依托县内现有的工业园、企业、创业孵化基地等平台建设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基地和残疾人创业孵化基地。支持创建残疾人创业孵化基地,吸纳更多残疾人就业创业。积极推荐残疾人参加全省残疾人职业技能大赛和国内国际的残疾人职业技能竞赛活动。6.加强残疾人就业服务和援助。建立残疾人就业创业网络服务平台,加快推进残疾人就业创业服务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产业政策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