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脓杆菌患者在手术室的护理配合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45312170 上传时间:2024-02-18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绿脓杆菌患者在手术室的护理配合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绿脓杆菌患者在手术室的护理配合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绿脓杆菌患者在手术室的护理配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绿脓杆菌患者在手术室的护理配合(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文档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 绿脓杆菌患者在手术室的护理配合【概述】绿脓杆菌在自然界广泛分布,对人类而言,属条件致病菌。长期应用激素、免疫抑制剂、肿瘤化疗、放射治疗等导致患者免疫功能低下,以及手术后或某些治疗操作后(气管切开、保留导尿管等)的患者易罹患本菌感染,故亦为医院内感染的重要病原菌之一。绿脓杆菌对外界环境抵抗力较强,在潮湿处能长期生存,对紫外线不敏感,湿热551小时才被杀灭。【临床表现】(一)败血症 绿脓杆菌败血症多继发于大面积烧伤、白血病、淋巴瘤、恶性肿瘤、气管切开、静脉导管、(二)呼吸道感染 原发性绿脓杆菌肺炎少见,常继发于宿主免疫功能受损后,尤其易发于原有肺部慢

2、性病变基础上,如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气管切开、应用人工呼吸机后,(三)心内膜炎(四)尿路感染(五)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六)骨关节感染(七)眼科(八)皮肤软组织感染(九)耳、乳突及鼻窦感染(十)消化道感染 术前 术中 术后的配合及消毒隔离:各种感染手术的隔离措施 隔离是把带传染病原微生物的病人,安置在指定的手术间进行手术,并挂“隔离”标记,防止病原微生物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造成交叉感染手术室工作人员除自身保护外,更重要的是防止传染其他病人。1 手术前准备(1)接到此类手术的通知后,安排在单独手术间或有菌手术间内进行谢绝参观实习,减少传播扩散机会。(2) 术前准备计划周到,将各种器械及用物等一

3、次备全,放置适当位置,避免临时添加,影响手术的进程,增加交叉感染机会。(3) 将室内不用的物品,一律搬出室外,以免被污染。(4) 指定专人配合手术,巡回护士应设2名,分手术间内外供应物品,巡回护士戴橡皮手套,穿隔离衣裤、戴帽子、口罩,只能在规定范围内活动。(5) 污染的手不得触摸非污染物品。(6) 有外伤未愈者不能参加手术。2 术中配合(1) 值勤工作按常规配合。(2) 做好消毒隔离工作,推病人入室,推车留在手术间,关闭门窗施行手术,临时需用物品由手术间外巡回护士传递,不能任意出入手术间。(3) 注意接触伤口的敷料不要乱扔,放于置有84消毒液的污物为桶内。(4) 手术间外巡回护士在手术未结束前

4、,备好术后处理需用的40甲醛84消毒液和污物桶,并为室内人员备好更换的清洁衣服和鞋子等。3 手术后处理(1) 待病员伤口包扎好,移至推车上,手术间内巡回护士更换清洁衣服和鞋子将病员迅速送回隔离病房后,送病员的推车仍放入手术间,消毒处理后再用。(2) 将一次性的各种敷料,包括手术衣裤、口罩、帽子等集中处理,将川后各种污染物装入专用塑料袋内送入焚烧炉。(3) 参加手术医护人员,离开手术间时,将污染手术衣、手套、拖鞋等脱放于手术时指定处,与非一次性布类物品等用大单集中包好,高压消毒后,再送交洗衣房清洗。并用备好的消毒溶液洗手后方可离开手术间。(4) 金属器械先用84消毒液浸泡后再用高压消毒灭菌。(5) 手术间和病人接触后的手术床,平车及室内固定的物品等,将手术间门窗关闭,用薰蒸法或喷洒法处理,关闭612小时。(6) 手术间消毒开封后,彻底通风清洁净化后,做空气培养监测,合格后方可使用。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