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海洋环境污染现状.doc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45309906 上传时间:2024-03-0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98.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国海洋环境污染现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我国海洋环境污染现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我国海洋环境污染现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我国海洋环境污染现状.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我国海洋环境污染现状.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我国海洋环境污染现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国海洋环境污染现状.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我国海洋环境污染现状一、我国近海环境污染现状及评价(一)全海域环境质量状况1、我国海域海水环境质量90年代以来,我国海洋环境污染一直比较严重。其中,我国近海水质劣于一类海水水质标准的面积,从1992年的10万平方公里,上升到1999年的最高值20.2万平方公里,平均每年以14.6的速度增长。1999年以后,我国的海洋环保工作初显成效,总体污染状况得到改善,污染加重的势头得到遏制,全海域未达到清洁海域水质标准的面积由1999年的20.2万平方公里,逐年下降到2004年的16.9万平方公里,减少了16.3,环境污染状况得到了初步的改善。但2004年的数据显示,全海域未达到清洁海域水质标准的面积约1

2、6.9万平方公里,比2003年增加约2.7万平方公里,我国近岸中度和严重污染海域范围增加。对于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四海区的20012004年海水环境污染状况研究表明:在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四个海区中,渤海和东海海水污染程度较重。渤海未达到清洁海域水质标准的面积约2.4万平方公里,约占渤海总面积的1/3,受污染程度较为严重;黄海未达到清洁海域水质标准的面积中大部分为较清洁和轻度污染,受污染程度相对较低;东海主要污染区域相对集中且污染程度较重,主要集中在长江口和杭州湾海域,未达到清洁海域水质标准的面积中严重污染和中度污染比重相对较大;南海总体污染程度较低,未达到清洁海域水质标准的面积中大部分为

3、较清洁和轻度污染,中度污染和严重污染海域主要集中在珠江口、汕头和湛江港近岸局部水域。2、主要入海口海域污染状况20世纪末以来,由于江河携带大量陆源污染物入海,我国近岸2/3的重点海域受到营养盐污染。其中,辽河口、大连湾、胶州湾、长江口、杭州湾、象山湾、三门湾、乐清湾、闽江口、珠江口等海域污染较重,且污染范围不断扩大,大部分河口、海湾以及大中城市邻近海域污染日趋严重。对我国主要入海口海域污染状况研究表明:入海口海域独特的地理位置决定着其直接承受沿海、沿江居民排放的城市生活污水、食品工业废水及残渣、人畜粪便、造纸工业废物等富含有机物质及其他污染物,是污染物最为集中,密度最高的区域。在我国受污染海域

4、中,主要入海口海域污染程度相对严重,主要污染物质是无机氮、磷酸盐、油类以及有机物和重金属。3、海洋生物质量状况海洋生物是海水环境和沉积环境污染的直接受害对象,并且海洋环境中的污染物对海洋生物质量的影响具有累积作用,其体内的污染物含量反映了其生存环境的质量,可食用底栖生物质量的好坏对人体健康更是有着直接的影响。目前,我国海洋生物质量状况并不乐观,主要表现为:海洋生物结构失衡,珍稀濒危物种减少;主要经济生物体内有害物质残留量偏高;沿岸经济贝类卫生状况欠佳。4、近海沉积物环境质量现状从1999到2004年海洋沉积物质量监测结果表明,我国近海和远海海域的海洋沉积物质量总体上保持良好,沉积物污染的综合潜

5、在生态风险较低,但部分近岸海域沉积物受到污染比较严重,尤其是一些河口、海湾的沉积物污染较重。在我国近岸、近海和远海海域中,海洋沉积物主要污染物为汞、铜、镉、铅、砷、滴滴涕、多氯联苯、石油类、硫化物、有机质等。其中,大连湾、锦州湾和珠江口海域沉积物五年来污染持续加重。部分区域贝类体内残留的铅、镉、砷、六六六、滴滴涕及粪大肠菌群等有毒物质含量数年居高不下。5、海洋生态环境状况我国四大海区具有很多高生产力的海洋生态系统,如沿岸浅海生态系统、河口生态系统、近岸上升流生态系统、海藻(草)场生态系统、红树林生态系统、珊瑚礁生态系统、大洋生态系统等,其中蕴藏着各类丰富的海洋资源,成为我国沿海地带经济与社会发

6、展的重要基础。根据对渤海、黄海、东海、南海的调查分析,从总体上看,主要海湾、河口及滨海湿地生态系统处于亚健康或不健康状态。海洋生态环境恶化主要表现在:沿岸和近海海域多数传统优质渔业资源日趋枯竭,导致海洋生物资源严重衰退,一些珍稀物种处于濒危状态;富营养化及营养盐失衡,生物群落结构异常;河口产卵场严重退化,部分产卵场正在逐步消失,生境丧失或改变等。除了远海海域因离岸较远而环境良好以外,沿岸和近海海域已有相当部分受到一定程度的污染,环境质量普遍下降。在一些重要河口、港湾水域,生态环境也严重恶化,生物多样性大为降低,赤潮频发;许多典型生态系统面积急剧缩小,自然景观不断破坏。港口淤积、航道萎缩、海岸侵

7、蚀以及风暴潮和台风灾害等问题也因生态环境恶化而日趋严重。我国的一些典型海洋生态系统遭到破坏。20世纪50年代,全国红树林面积约5.5万公顷,到2002年,红树林面积已不足1.5万公顷,减少了73,广东、海南和广西红树林分布面积分别减少82、52和43。石油开发和围填海等人为活动导致我国滨海湿地丧失严重。据初步估算,我国累计丧失滨海湿地面积约219万公顷,占滨海湿地总面积的50。此外,由于大量开采珊瑚礁,近岸海域珊瑚礁生态系统受到严重破坏,珊瑚礁分布面积已经减少80。作为浅海水域初级生产力最高的生物栖息地之一的海草床已经消失。(二)我国海洋环境质量评价2004年,近岸海域污染依旧严重,严重污染海

8、域主要分布在鸭绿江口、辽东湾、渤海湾、长江口、杭州湾、珠江口等局部水域。各海区未达到清洁标准的海域面积如表1所示。表1:2004年各海区未达到清洁标准的海域面积(平方公里) 较清洁 轻度污染 中度污染 严重污染海区 海域 海域 海域 海域渤海 15900 5410 3030 2310黄海 15600 12900 11310 8080东海 21550 13620 12110 20680南海 12580 8570 4360 990全海域未达到清洁海域水质标准的面积约16.9万平方公里,比2003年增加了2.7万平方公里。从总体上来看,我国海域的污染状况仍未得到缓解,特别是中度污染增加15900平方

9、公里,增幅达106.6;严重污染海域面积增加7380平方公里,增幅达29.9,污染程度明显增强。表2:20012004年全海域污染情况比较(平方公里)年份 较清洁 轻度污染 中度污染 严重污染 合计2001 99440 25710 15650 32590 1733902002 111020 19870 17780 25720 1743902003 80480 22010 14910 24680 1420802004 65630 40500 30810 32060 169000我国海域未来几年污染仍将以营养盐为主要污染物,受污染的海域面积在短期内不会有明显减小,在某些海域污染状况仍将持续处于严重

10、状态,赤潮的发生次数和影响面积在短期内不会得到有效控制,赤潮仍将是主要的海洋灾害。海洋生态所承受的负重仍然非常沉重,需要加大对海洋环境治理的力度,以实现二、我国海洋环境污染的成因(一)海洋污染源的形成1、陆源污染海洋污染物总量的85以上来自于陆源污染物,其成分主要是化学需氧物质、氨氮、油类物质和磷酸盐四类,合计占总量的95以上,还有硫化物、锌、砷、铅、铬、挥发酚、氰化物、铜、镉、汞等。陆源污染物主要来自于工业三废、城镇生活垃圾、农业养殖使用的化肥、农药和禽畜粪便等。因此,陆地污染源可分为四类:工业污染源、生活污染源、农业污染源和陆上养殖污染源。2、不合理的海洋开发和海洋工程兴建我国曾在20世纪

11、50年代和80年代分别掀起了围海造田和发展养虾业两次大规模围海建设热潮,使沿海自然滩涂湿地总面积缩减了约一半。其后果是滩涂湿地的自然景观遭到了严重破坏,重要经济鱼、虾、蟹、贝类生息繁衍场所消失,许多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绝迹,而且大大降低了滩涂湿地调节气候、储水分洪、抵御风暴潮及护岸保田等能力。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沿海地区累计已丧失滨海滩涂湿地面积约119万公顷,另因城乡工矿占用湿地约100万公顷,两项之和相当于沿海湿地总面积的50。对沿海滩涂的破坏面积仍呈逐年上升趋势。海岸工程破坏自然滩涂,我国沿岸大于10平方公里的海湾有160个。许多海湾已建有大、中型港口,小型海湾普遍为天然渔港。但是,在大城市

12、毗邻的海湾,由于填海建港、填海造地,岸线缩短、湾体缩小、人工海岸比例增高、浅滩消失,海岸自然程度降低。再加上海水养殖业的盲目发展,养殖自身污染也较为普遍,海湾潮间带和水域中天然生长的鱼、虾、蟹、贝、藻普遍衰退。1 不合理的海洋开发和海洋工程兴建可分为四类:海水养殖、围海造地、海岸工程、深海开发。3、海洋石油勘探开发污染海洋石油勘探开发造成的海洋污染主要产生于两个方面:一是正常作业污染,即海洋油田的勘探和生产过程中造成的污染;二是突发性污染,即海域油井意外泄漏。4、倾倒废物污染近几年,随着经济建设的进一步推进以及城镇化建设步伐的加快,我国加大了对海洋倾倒区的使用力度,其中倾倒的废物主要是疏浚物、

13、渣土等。进入21世纪,我国海洋倾倒区的个数由2001年的61个增加到了2004年的80个,签发的倾倒许可证数由2001年的541份增加到2004年的602份,倾倒的废物量从2001年的8965.2万立方米增加到2004年的14661万立方米。国家海洋局对部分海洋倾倒区进行了全面监测。监测结果显示:与倾倒区选划时的环境质量状况比较,个别海洋倾倒区的环境状况发生显著的变化,部分倾倒区及周边底栖环境的总生物量略有减少,底质环境状况局部倾倒区恶化,但尚有底栖生物存在,其优势类群主要为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部分倾倒区的水深略有减少。5、船舶排放污染船舶对海洋的污染主要指船舶在航行、停泊、装卸过程中产生的污

14、染。相关资料统计表明,海洋环境污染中有35的污染物来自于船舶。特别是海洋中石油类污染物,其中陆上工业排放和城市排放占37,而船舶操作性排放则占33。船舶排放物已经成为造成海洋环境污染,扰乱海洋生态平衡系统的主要污染源之一。船舶海洋污染主要包括民用船舶污染和军用船舶污染。民用船舶污染主要是操作性污染,即船舶有意识地将船舶产生的污染物质排放入海,军用船舶除了能产生民用船舶的污染之外,其核动力船舶还能产生放射性辐射污染。6、海上事故污染海上事故污染是指运载有毒有害物质的船舶在航行中因过失或不可抗力而造成的有毒有害物质泄漏所形成的污染。由于不可抗力致使船舶触礁、碰撞、搁浅、爆炸等事故,使有害物质进入海

15、洋,对局部海域造成重大污染。这类事故多发生于近岸海域,对海洋环境造成的危害特别大,主要有溢油污染、化学危险品污染、液化气船重大事故污染等。7、湿地人为破坏我国大约有湿地2500多万公顷,其中包括1100万公顷沼泽,1200万公顷湖泊以及210万公顷的滩涂、盐沼地,约占国土面积的2.6,占全世界湿地总面积的13左右。还有以潜育化和沼泽化水稻田为主的人工湿地,加上水库池塘等,总面积约50万公顷。对湿地的开发,致使海滨生态环境恶化。沿海滩涂湿地在我国所有的湿地类型中遭受的破坏最为严重。到20世纪80年代末,我国围垦的海岸滩涂湿地达119万公顷,其中81改造为农田,19用于盐业生产,再加上城乡工矿用地100万公顷,占到了沿海湿地总面积的一半。湿地的人为破坏主要表现在农业开垦、城镇化开发、矿产开发等方面。(赤潮图片)制作人 林家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