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等我也长了胡子教案 西师大版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45306187 上传时间:2022-10-1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等我也长了胡子教案 西师大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等我也长了胡子教案 西师大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等我也长了胡子教案 西师大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等我也长了胡子教案 西师大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等我也长了胡子教案 西师大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等我也长了胡子教案 西师大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等我也长了胡子教案 西师大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等我也长了胡子教案 西师大版教学目标:1.学习10个一类生字。2.了解诗歌大意,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体会儿童的心愿得不到大人理解时的遗憾和无奈。教学重点、难点:学习生字, 理解诗歌大意。教学准备:教学课件基础知识:蜘:zhi 虫8 蜘蛛:节肢动物,肛门尖端的突起能分泌黏液,黏液在空气中凝成细丝,用来结网捕食昆虫。生活在屋檐和草木间。蛛:zhu 虫6 蜘蛛、蛛网、蛛丝马迹蚂:ma 虫3 蚂蚁:昆虫,雌蚁和雄蚁有翅膀,工蚁和兵蚁没有。在地下筑巢,成群穴居。蚂蟥、蚂蚁啃骨头、蚂蚁搬泰山蚁:yi 虫3 蚁后、蚂蚁蝌:ke 虫9 蝌蚪:蛙或蟾蜍等两栖动物的幼体,黑色,

2、椭圆形,像小鱼。蚪:dou 虫4 蝌蚪屁:pi 尸4 臀部屁股、屁滚尿流(形容非常惊恐或狼狈的样子)、屁话股:gu 月4 大腿股票、股东、股份、一股泉水、一股香味、一股敌军搬:ban 扌10 迁移搬家、搬迁、搬动、搬运、搬弄是非、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骗:pian 马9 用谎言或诡计使人上当;欺骗。骗人、受骗、骗局、骗取、骗子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初读诗歌,学习生字。教学过程:一、导入:1.出示男孩图片,让学生说一说看到了什么。2.出示男孩长胡子的图片,让学生说一说与上幅图有什么不同。3.男孩子什么时候会长胡子?(长大后)4.你长大后想做些什么?5.这个小男孩长大后想干什么呢?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有趣的

3、小诗歌等我也长了胡子。齐读课题。二、初读课文。1.教师范读。2.学生自由读、指读,要将课文读准确。三、学习生字。1.认读词语:蜘蛛、蚂蚁、蝌蚪,为“蛛”、“蚁”扩词。2.认读词语:屁股,提醒学生注意“股”的第六笔是横折弯。分别扩词。3.认读生字:搬、骗。注意“搬”的写法。分别扩词。4.复习巩固生字。四、初步理解课文内容。指读诗歌,分别用一句话概括每节诗的意思。诗歌共有5小节1.小作者希望自己长出胡子, 当上爸爸。2.“我”要跟儿子一起去探险。3.“我”给儿子讲最有趣的故事。4.“我”要带儿子去动物园。5.小作者希望自己的愿望快点实现。第二课时教学内容:1.深入学文,理解文章内容,体会儿童的心愿

4、得不到大人理解时的遗憾和无奈。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过程:一、深入学文,理解内容。(一)默读诗歌,思考:我的愿望是什么?引导学生结合第24节诗歌来回答。(“我”的愿望是做一个跟儿子一起去探寻、给他讲最有趣的故事、带他去动物园的爸爸。)(二)学习第二节诗。1.接话游戏,引读课文。2.我要跟他一起去探险看小蜘蛛怎样结网,看小蚂蚁怎样搬家。3.“我”还会跟儿子做什么?仿照课文再写一句或几句诗。(三)学习第三节诗。1.接话游戏,引读课文。2.我要给他讲最有趣的故事告诉他大公鸡为什么不会下蛋,告诉他小蝌蚪为什么不像妈妈。3.“我”还会给儿子讲什么故事?仿照课文再写一句或几句诗。(四)学习

5、第四节诗。1.接话游戏,引读课文。2.我要带他去动物园先教大狗熊敬个礼,再教小八哥说句话。3.“我”和儿子还会教什么动物干什么?(五)体会儿童的心愿得不到大人理解时的遗憾和无奈。1.这个爸爸怎么样?2.可这只是小男孩的愿望,事实上,他的爸爸是怎么样的呢?当我看小蚂蚁怎样搬家时,爸爸当我问他大公鸡为什么不会下蛋时,爸爸当我让他带我去动物园时,爸爸3.小作者真的希望现在就长胡子吗?他的愿望到底是什么呢?(六)再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感情。二、结合实际,抒发感受。1.你的爸爸怎么样?2.(结合课后练习2)在生活中,你有哪些心愿?大人又是怎样做的呢?也许他们满足了你的愿望,也许他们没有理解你的想法,请你说

6、一说,写一写。板书设计:等我也长了胡子探险当上爸爸讲故事希望爸爸理解“我”去动物园三、作业:1.写生字。2.预习播种希望的日子。附送:2019-2020年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谁跟小羚羊去避暑教案 西师大版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12个生字,会写8个字。2.了解小羚羊、小马、小狗、小松鼠这几种动物怎样避暑的知识,激发学生了解小动物的兴趣,学习小羚羊主动关心他人的品质。3.分角色朗读课文。教学准备:师:本课的生字、词语卡片。生:课前收集阅读资料,了解有关动物避暑方法的知识。教学重点:认识12个生字,会写8个字,了解几种动物的避暑方法。教学难点: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小羚羊对他人的关心及朋友间的情谊。教

7、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1.天气炎热时,人们会找一个凉爽的地方暂时住一段时间,知道人们把这叫做什么吗?(板书:避暑)2.人会避暑,那动物们呢?(板书:谁跟小羚羊去避暑)读课题。3.读课题后,你知道了什么?还想知道什么?4.老师小结过渡:小羚羊会去哪里避暑?谁跟小羚羊一起去避暑?带着这些问题去学习课文吧?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1.借助拼音自读课文,不容易读的地方多读几遍,圈出生字、词再读一读。2.四人小组合作学习。(1)组长教读词语卡片,带音节拼读:(小羚羊、避暑、高山地带、冷水、体温、趴在、屋檐、喘气、排汗、继续、究竟)(2)探究学习:你怎样记住这些词语中生字的字形?(激发学生充分

8、运用自己学到的识字方法记忆字形)3.用多种方法认读字、词。全班齐读词语卡片,提生读,提醒其余学生认真倾听,互相评议。(“冷、竟、羚”要读准后鼻音,“喘”不要读成dui)。男女比赛读。4.同桌一人读一段,互相倾听,纠正语音。5.小羚羊会去哪避暑?谁跟小羚羊一起去避暑?对这两个问题,孩子们有答案了吗?生1:小羚羊要到高山地带去避暑。师:你真会读书。下面,我们一起来读读第一自然段。生齐读,引导理解?“得叫上”的“得di”可以体会到小羚羊对他人的关心。生2:没有谁跟小羚羊去避暑。师引导说话:小羚羊去叫过谁?生3:小羚羊去叫过小红马、小黑狗、小松鼠,它们都没有跟小羚羊去避暑。相机贴出小红马、小黑狗、小松

9、鼠的头像。三、再读课文,理解感悟1.勾画。谁也没有跟小羚羊去避暑,课文却三次出现了“小羚羊放心了”是在哪里出现的呢?请在课文里勾画出来。2.激疑。一起读读这句话,从这句话你想到什么问题。(小羚羊对谁放心?为什么放心?)3.小组合作学习,一边读相关课文段落,一边讨论交流自己对这些问题的看法。4.全班交流。学生自由发言,师相机引导学生深入体会,朗读相关语句。(1)指名读第二、三自然段。(2)这次小羚羊对谁放心?为什么放心?找出文中对话,划上自己喜欢的符号。出示句子:“伙伴们,避暑去啰。”小羚羊边走边喊。试一试该怎样读?抽生读。应读出什么样的语气呢?练习读,师示范读,指名读,齐读。(3)分角色朗读,

10、引导学生抓住“喊”、“欢快地”体会,读好角色的对话,并在朗读中相互评议。(4)想一想:从这些句子中你明白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明白的?(板书:关心他人、全身排汗)(5)师生共同总结学习方法。师小结:刚才孩子们抓住“小羚羊对谁放心?为什么放心?”这两个问题,学习课文的第二、三自然段,勾画出了文中对话,还分角色朗读了这两个自然段。并从中明白了这些小动物避暑的方法。现在孩子们能不能用同样的方法自己学习第四、五自然段呢?(板书:读、划、想)5.分组比赛学习第四、五自然段。全班分成两组(按学生最喜欢的段落分组),一组学第四自然段,一组学习第五自然段。学生自读自悟分组讨论个别汇报。(1)用你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11、可以坐着读、站着读,可以大声读、也可默读,还可以和伙伴一起读。(2)小组合作探究,划一划,想一想。(3)全班交流:说说自己从这两个自然段中体会到什么?出示句子:“黑狗弟弟,你怎么啦?生病了吗?”“小松鼠,我们一起去避暑吧。”生自由品读,指名读,评一评,再读,感悟小松鼠对他人的关心。(板书:舌头排汗、换毛)(4)两组分角色朗读比赛。引导感受文章的语言特色。(5)师生分角色朗读课文。6.拓展延伸(1)齐读第六自然段。(2)小羚羊还在想着谁会跟自己一起去避暑呢?他这样想着他还会怎样做呢?引导孩子们联系课前收集的关于动物避暑知识的资料,模仿课文的样子再编一、两段小故事。(3)小羚羊避暑去了,留下来的小

12、红马、小黑狗、小松鼠在一起玩的时候,可能会经常想起小羚羊,如果他们想起来会怎样谈论小羚羊呢?引导认识小羚羊对他们的关心。四、学习生字,指导书写1.出示生字“冷、究、趴、排、伸、炎、带、竟”。下面,我们还要学会正确书写这8个生字。2.观察生字字形,两组交流识记方法。3.你觉得哪个字最难记,你想提醒同学注意什么?4.师小结:“冷”的右边是“令”而不是“今”。“排”的笔顺是从左到右(师可一边范写,学生一边书空)。5.学生描描写写,小组内评议,评出写得好的字,奖励一种他最喜欢的图案。设计理念:1.注重阅读感悟,文中小羚羊对他人的关心主要通过对话来体现,因此,我设计了多种形式的朗读方式,让学生在读中理解

13、,读中评议,读中体会,读中悟情,层层深入,逐步提高。2.精心设计问题,提升思维品质。这节课,教师要站在高处从整篇课文来谋划,结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心理特点,找出能诱发学生思维的兴趣点,因此,我设计出一系列化的、有一定思维深度的问题,从多方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根据教材的重难点,适时适度,富于艺术的发问,激发思维并适时点拨,环环相扣,层层深入,逐步引领学生向思维的纵深发展,加快知识转化为语文素质能力训练的进程。3.注重培养学生课外学习能力。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已成为如今语文教学的一大任务,本课教学前,教师放手让学生搜集有关动物避暑的知识,课上给予指导和鼓励,有利于学生课外学习习惯的养成和能力的提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