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鼎立[教案].doc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45305221 上传时间:2023-03-2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7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国鼎立[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三国鼎立[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三国鼎立[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三国鼎立[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三国鼎立[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国鼎立[教案].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第18课 三国鼎立寿光市纪台一中 房光久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教材地位:三国鼎立是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的第一课,是中国历史上由分裂到统一的过渡、转变时期,结束了东汉末年军阀混战,实现了较大范围的局部统一,是历史的一大进步,为下一课学习西晋的统一奠定了基础,体现了知识的延续性,起着承上启下的历史作用。中国历史从此进入了封建社会民族大融合的时期。(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 引导学生掌握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的历史作用、曹操能够统一北方的原因、赤壁之战曹操失败的原因以及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原因。2、能力目标: 通过对曹操在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中一成一败的原因进行

2、分析,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对历史史实和文学艺术作品中描述的情节的比较,提高学生对历史事实和文学创作的分辨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使学生认识到国家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使学生认识到三国取代东汉末年的割据混战是历史的进步,促进了局部范围内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三)、教学重难点重点:官渡之战、赤壁之战、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难点:曹操统一北方的原因和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原因。二、学情分析本课的学习对象是七年级学生,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较弱,对历史人物的认识呈现出单一和片面的特点。学生已经了解了东汉中后期地方割据势力初步形成的内容,同时,学生对三国时期的历史人物有着不同程度的了解,因

3、此学生学习起来兴趣浓厚,能够把课外的已有的历史知识和教材的新知识结合起来。本课教学比较容易创设历史情境、问题情境和轻松活跃的课堂氛围。三、教学方法: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采用教师讲解、引导和学生活动相结合的方式,并运用多媒体引用图片和影像资料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学习四、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五、教学时数:一课时六、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时间安排一、新课导入 欣赏三国演义片头曲滚滚长江东逝水,引入新课,用震撼的影音场面将学生带入三国时代。过渡:艺术源于生活,影视源于历史,那么历史上的三国怎样的?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四单元第18课 三国鼎立二、课堂教学 东汉末年

4、,外戚和宦官交替专权,军阀割据,社会动荡,战乱不已,给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PPT显示材料),人们渴望社会稳定,国家统一。问:那么北方是由谁实现了人民的这个愿望呢? 在曹操统一北方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当时东汉末年军阀割据的形势。(PPT)其中势力最大的两个军阀是谁?过渡:曹操和袁绍为控制北方地区,展开了决战。问:大家知道是在什么地方吗?(引出本课重点之一:官渡之战)曹操统一北方是由官渡之战来实现的,现在请同学们阅读书本102103。并找出一下几个问题:官渡之战的时间、交战双方、力量对比、结果以及影响?(一) 官渡之战假如你是曹操:新闻发布会提问:官渡之战的特点是什么?曹操为什么能够以少胜多打

5、败袁绍呢?(小组讨论)记者甲:恭喜您能够以较少的兵力战胜袁绍,您能分析一下胜利的原因吗?记者丙:您认为要实现您的壮志,有什么障碍吗?割据江东的孙权,统治比较稳固。依附于荆州的刘备,自称是东汉皇族的后裔,在军阀混战中,不甘寄人篱下,他听说诸葛亮有安邦定国之策,济世安民之术,便请他出来相助。问:于是就有了哪个成语典故啊?(三顾茅庐)过渡:刘备在诸葛亮的帮助下,力量不断地壮大。208年,曹操率领二十多万大军南下,想要统一天下。孙权、刘备组成五万联军,在赤壁与曹军展开决战。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赤壁之战。(二) 赤壁之战展示赤壁之战图(强调赤壁之战是本课的第2个重点)假如你是诸葛亮新闻发布会提问:谈谈双方

6、胜败的原因?赤壁之战之后的局势?小结:填表比较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得出“骄兵必败”的结论。(三) 三国鼎立的形成过渡:赤壁之战后,曹操退守到黄河流域一带,不敢再轻易南下。孙权在长江中下游的势力得到巩固。刘备乘机占领湖北、湖南的大部分地区,又向西进占四川。过渡:这样,三个军阀的势力相当,谁也打败不了谁,但又都不具备统一全国的条件。这样就形成了三国鼎立的局面。通过阅读书本105,找出三国称帝的时间、都城和人物。并完成三国鼎立形势简图。过渡:三国鼎立局面是东汉未年以来军阀混战的结果,也是从分裂割据走向逐步统一的一个过渡阶段。并存的三个政权,为了战胜对方,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恢复和发展生产。接下来,我们

7、来学习三国的治理与开发。请同学们阅读课本106,找出三国恢复和发展经济的措施。(四)三国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学生回答问题)并强调夷洲是现在的台湾,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通过三国经济的发展的了解,我们知道在三国鼎立时期的相对稳定形势下,各国的经济都有所发展。所以,三国时期是分裂而又富有生机的时代。这为日后的统一准备了物质条件。(五)小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构建本节课知识框架,让我们一起构建。利用多媒体演示。三,课堂练习、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关键性战役是A、官渡之战 B、赤壁之战C、巨鹿之战 D、牧野之战2、官渡之战发生在 A、200年B、208年C、210年D、220年3、课本106

8、找错误观看影片体会三国历史的精彩学生回答看图回答阅读书本思考问题学生讨沦“曹操胜利,袁绍失败的原因”回答问题小组讨论记忆巩固阅读课本,找出答案学生回答学生做题以视频引入课题,体会三国历史的魅力,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会自己发现问题,探索问题。通过小组交流讨论,相互启发,共同提高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通过小组交流讨论,相互启发,共同提高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通过不同题型,巩固所学知识,检验教学目标的落实。导入:3-5分钟左右新课教学:35分钟左右4分钟左右七、板书设计 第18课 三国鼎立一、 官渡之战(曹操VS袁绍 200年)二、 赤壁之战(孙刘联军VS曹操 208年)三、 三国鼎立四、 三国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八、作业布置 顶尖课课练第18课;写出你喜欢的三国人物并说明原因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